这期的嘉宾是演员黄璐。 黄璐出演的《星星之火》(Little Fires Everywhere)是流媒体 Hulu 上最近播出的一部美剧。这部剧从美籍华人 Celeste Ng 的同名小说改编,双女主由 Reese Witherspoon(饰演 Elena)和 Kerry Washington(饰演 Mia)担纲。黄璐在里面饰演一个滞留美国的单亲妈妈,她的故事线也是激化 Elena 和 Mia 两个角色最终矛盾的导火线。 黄璐聊天的风格有点像她的表演,坦率又投入,毫无负担,想说什么似乎不需要任何过滤。我还提前问过她,“有什么是你不想聊的?” 她回:“没有,啥都能聊。” 向大家推荐《星星之火》。黄璐这两年应该会有好几部作品上(院)线,节目最后有提到,欢迎大家关注。 节目时间点如下: 01‘20 根据豆瓣,黄璐最高得分 “代表作” 是《梁欢秀》、《演员的诞生》,然后才是《盲山》和《星星之火》 03‘00 如何得到《星星之火》中 Bebe Chow(周碧碧)这个角色的?这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06‘00 Elena 和 Mia 这两个角色又是什么样的女性和妈妈?黄璐带着女儿 Ava 全世界到处拍戏的 “吉卜赛” 生活还挺像 Mia 的 08‘30 自己作为妈妈,黄璐如何看待 Bebe 抛弃孩子的选择?(很多人觉得如果 Bebe 养小孩的条件不好,还是让孩子在有钱的收养人家长大吧) 11‘00 第二集,在中餐馆工作的 Bebe 对 Mia 说,“这都是假中餐”,是黄璐自己加的台词 12‘30 黄璐第一次见到 Reese 和 Kerry 两位女主兼制片人是什么情形?(刚好在演《阴道独白》那段)和这两人演戏是什么样的体验? 18’20 黄璐妈妈随后来到洛杉矶,为招待 Kerry Washington 一家人展示了一桌 ”令人震惊“ 的真·中餐(川菜),收获 Kerry 爸爸郑重的鞠躬致谢 23‘20 用非母语演戏,对表演有影响吗?(用中文说 “我的甜心” 太肉麻了!) 26‘45 因为跟 Kerry 亲近到了人戏不分的地步,在现场 “看到她就想哭”(描摹了一下 Kerry 演哭戏的表情特征,“嘴一撅,似哭非哭”) 29‘20 黄璐很擅长入戏和出戏,虽然常拍文艺片,但并不是为了角色长期沉浸、自我折磨型的演员(比如在演在 Kerry 怀里痛哭那场戏的时候,想的是 “快回家吃饭”) 33‘10 但是大学有一年的时间抑郁和失眠,觉得难以融入环境,为未来害怕,当时怎么了?怎么走出来的? 35‘40 现在如果不做演员的话,想去学厨艺 36‘50 相比《盲山》,《云的模样》里那种很疏离的都市女孩角色,更贴近现实中的自己(顺便吐槽了一下《推拿》里的洗头妹小蛮,现实中 “哪有那样的洗头妹啊!”) 40‘05 黄璐喜欢女性题材和女性身份很突出的角色(比如妈妈、女儿、洗头m、《被光抓走的人》里的第三者 —— 这个有点喜剧色彩的角色被剧组称为 “史上最讨人喜欢的小三”) 42‘05 “我还挺适合演喜剧的”,最新的作品包括彭浩翔监制的喜剧片《怕死联盟》—— 在她家门口拍的,因为(又)能吃到好吃的所以拍得很开心 43‘10 之后又演了高群书导演的《三叉戟》,一部 “男人戏”,演姜武角色的女朋友 44‘00 自己选剧本的标准,除了角色,还最好能去个没去过的地方(呼唤能顺便去南美洲和巴哈马猪岛的剧本... 45‘50 最近收到的剧本:90年代美国的华人黑帮大姐大!还有,拉拉科幻片! 47‘50 黄璐似乎很吸引lgbt粉丝? 49‘00 想和谁拍拉拉片?(黄璐的微博上问过这个问题,高赞评论:和陈冲演婆媳之恋;我们聊到的其他人选:姐姐全度妍;于佩尔;小 K) 52‘00 《星星之火》首映被取消了,本来是第一次在好莱坞走红毯的机会,有点可惜(然后补了一句:“不过那个红毯也不会比戛纳的大啦,哈哈哈”) 53‘30 上《演员的诞生》的时候引发了争议,当时发生了什么?以后还会参加这类节目吗? 55‘30 《花明度》是一部还没上的戏,于佩尔也有出演,2020年有机会看到吗? 57‘20 黄璐还有7-8部新戏没上,包括一部库斯图里卡监制并客串的电影,以及刘奋斗导演、张一白监制的黑色喜剧《来都来了》,高群书和麦家时导演的《刀尖》。《怕死联盟》看来是下一个可以在院线看到的作品,那之前想看黄璐就看《星星之火》吧! Tracklist: op:《Little Fires Everywhere》main title ed:尧十三 - 你妈的(《推拿》电影主题曲)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欢迎来到第54期《 别任性 》,我作为嘉宾去参加了一期北京同志中心特别为 “517国际不再恐同恐跨日” 录制的电台节目 —— 这是一个为了支持性与性别少数人群,创建更为友善包容的社会环境而创立的节日。 这期节目的话题是身体焦虑。主持人是 Sachi,性别酷儿,北京同志中心跨性别项目主管。另外两位嘉宾分别是雨雪霏霏,跨性别女性,跨性别社群公益人,和肖美丽,女权行动者,播客 “有点田园” 发起人。 节目时间点如下: 04‘30:我们曾有过什么样的身体焦虑:平胸、身体曲线、性别重置手术、发现自己的身体离理想中的身体越拉越远、不能像男生一样站着上厕所,etc 19‘10:跨性别者对自己本来的身体一定是厌恶和不能接受的吗?有些跨性别者做性别重置手术其实是一个被迫的选择,为什么? 24‘30:当我们的身体无法妥帖地放入成某一个框框,这让我们焦虑,可是谁创造了这些框框? 30‘30:消费主义先将我们第一个身体部位 “问题化”(比如腋毛),再拿出早准备好的 “解决方案”(如除毛产品) 36‘10/53‘20:关于激凸和胸罩的一系列故事 41‘40:有什么办法对抗身体焦虑吗?保持自我察觉;让自己身边围绕着 “对” 的,让你觉得舒服的朋友;赞美自己;允许自己出于各种考虑向外形标准妥协,允许自己认知和行为有差距。 开头结尾曲:齐豫 - At Seventeen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这期嘉宾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郑熙青,她跟我一样是一名 “腐女”(即耽美文化爱好者/参与者),同时也是一位耽美文化研究者。 从自己的腐史聊起,熙青带我回顾了一下腐圈的发展和 “腐女” 人群的变化。感觉 “腐女” 人群这几年变得更可见了,这是错觉吗?做 “腐女” 是否没那么羞耻了?腐女如今出柜更容易了吗? 我决定这期与其做时间点,不如做一个(大概对应时间轴的)关键词索引 —— 考虑到耽美圈的壁太厚,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听得太过懵圈,听到 “黑话” 就来这里找解释吧。 227(07‘20;74‘50):肖战粉丝出于对一篇肖战真人耽美文的抵制举报 AO3,导致 AO3 被墙的事件 AO3(10‘50;27‘30;30'35;40‘20;76‘30):Archive of Our Own,同人写作网站,诶这个真不必解释了吧,说是乌托邦一点都不为过,具体原因听节目吧 AU(81‘30):Alternate/alternative Universe,架空历史/平行宇宙,指把原文本的人物放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世界设定再做同人创作的作品类型 北极圈(09‘25):受众/粉丝很少的 CP 圈 冰上的尤里(12‘20):就是《冰上的尤里》,2016年一部关于花样滑冰的日本动画 “脖子以下的描写都是涩情”(24‘15;50‘40):晋江在13-14年净网期间关于涩情的标准(就此展开对耽美文学是否是涩情的讨论,包括 Joanna Russ 在1985年关于同人是 “Pornography By Women For Women, With Love” 的观点,和80年代女权内部关于涩情是好是坏的大辩论;但是在中文语境下,一言难尽......) 大悲(42‘02):《悲惨世界》 帝国双璧(10‘30):《银河英雄传说》中罗严塔尔和米达麦亚的 CP GGAD(11‘20):Harry Potter 系列宇宙中盖勒特·格林德沃 (Gellert Grindelwald) 和阿不思·邓布利多(Albus Dumbledore)的 CP 鬼船(42‘30):a ship that shouldn't exist......一对 “不该存在” 的 CP(由此说到 CP 粉内部的鄙视链) 吉莱(10‘10):《银河英雄传说》中吉尔艾菲斯和莱因哈特的 CP 《后革命的幽灵》(15‘30):戴锦华老师对于耽美文化的保守性做过的一篇发言,郑熙青对其中观点提出异议后并附上例文(比如《别日何易》),戴老师之后有作出观点修正(修正稿) 老冰棍(53‘20):美国队长和冬日战士的 CP 代号(之一) 李建军(54‘10):Richard Armitage 的中文代号,产生和流通过程请听节目 良识男(02‘50;4‘30):前 “宅男” 时代的名字,跟 “耽美” 对应的存在;良识也写作 “粮食“,指耽美外的更泛化的同人写作 Lofter(13‘02;78‘00;85‘50):也被称为老福特,墙内一个中文耽美写作聚集平台 楼诚/楼诚楼(09‘30;12’40):2015年的国剧《伪装者》中明楼和明诚的 CP 圈,是特别激发左翼情怀的一对 CP;圈内代表作之一为《别日何易》,用这两个角色贯穿/点缀着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国际共产主义历史,作者为圈内大手 mockmockmock(3M) 露西弗(23‘10;85‘10):一个国内耽美写作网站(由此简单解释同人和耽美的定义和区别) 年上攻/年下攻(37‘05):分别指年长的人/年少的人做关系中主动的一方 OTW(76‘05):Organization for Transformative Works/再创作组织,建立了 AO3 的组织 RPS(48‘02):Real Person Slash,指一对 CP 的对象是两个真人(相对于角色),在本来边缘的 CP 圈中更属于边缘;在国内 “站真人” 尤其尴尬,也是中国特色(由此说到其争议性和西方 RPS 圈已有的共识) 鲨美(52‘30):迈克尔·法斯宾德(中文粉圈代号法鲨)和詹姆斯·麦卡沃伊(一美)的中文 CP 名 神夏(12‘02;33‘30;39‘00):英剧《神探夏洛克》中福尔摩斯和华生的 CP,圈内也被称为 “三集片”;华福还是福华,是圈内一大冲突 Slash(17‘35):英语对耽美同人的叫法,指 XX/XX 中的斜杠,和中文圈不同,其前后两个人物不代表必然的攻受关系;早期英文研究强调 slash 写作的反叛和解放性,以扭转粉圈的污名和负面刻板印象,采取 “反抗叙事” 的策略 (但这种策略随着时代和语境的变化并不完全适用,耽美文化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主流文化,本身很难真正具有绝对的先锋性和颠覆性) Smut/PWP(Porn Without Plot)(26‘10):单纯为了 “开车” 而写的肉文 SPN/Supernatural(89‘50):美剧《邪恶力量》的同人圈(这里提到没有挂 SPN 粉的意思,我也上过这条船,结尾还特意选了 Wayward Son 这首歌) 随缘居(84‘00;89‘50):国内同人论坛(由此说到国内平台的使用规则和礼节是如何形成的 天一事件(61‘30):笔名 “天一” 的耽美写手在2018年因非法出版自己的耽美作品,被法院以 “制作、贩卖淫秽物品” 判刑10年(后还有 “深海先生” 被捕)(由此讨论到对于一些有社会资本的腐女而言,“出柜” 可能并不难,但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画面) 同人女(02‘30;05‘30):前 “腐女” 时代的名字,爱好耽美的女性,从最早在同人社区内就是相对禁忌的存在 仙流(08‘20):《灌篮高手》的仙道彰/流川枫 CP VO(09‘00):《魔戒》电影中演员 Viggo Mortensen 和 Orlando Bloom 的真人 CP 王的男人(12‘15;46‘10):电影《王牌特工》(Kingsman)的搞笑译法 云次方(09‘40):音乐剧演员郑云龙和阿云嘎 自割腿肉(44‘50):往往因为自己磕的 CP 圈内粮食不够,而自己写文/创作的行为 L'Orchestra Cinematique - Sherlock AKEMI - Story of Time(銀河英雄伝説) Various Artists - Carry On Wayward Son(Supernatural) Howard Shore- Into the West (The Lord of the Ring) L'Orchestra Cinematique - Dumbledore's Farewell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这期嘉宾是提图、Zudy,和林爽,她们作为志愿者,最近参与完成了一份反家暴监测报告。 这份报告是从保护令(protection order)的申请和获准情况作为监测角度,观察反家暴法自2016年启动以来在上海的施行情况。 提图、Zudy,和林爽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参加了专业社工培训,和案主们深入接触。在实践中,她们对家暴受害者/当事人的心理反复和情绪波动有了更多的共情,这是家暴受害者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 在一些长期带有精神/身体虐待的亲密关系中,恨和爱像血和糖被和在一起,以至于有人会忘记,糖原来不应该是血味的。可在公众或媒体眼中,这种受害者本该经历的心理过程却成了 TA 们信用的污点、诬陷的疑点,甚至 “戏精” 的证据。 时间点如下: 01'30 三人是怎么参与到这个项目的 03'10 “保护令” 是什么?2016年至今在上海的申请情况和获准率如何?数据是如何取得的? 12'03 家暴受害者平均要经历30多次暴力才会报警,申请保护令比报警门槛更高,所以发生的几率更低;而且很多人申请之后又撤回,这对之后可能的法律流程不利 13'30 本土特色:调解 15'55 为什么申请保护令又撤回会成为对受害者不利的法律证据,我们对完美受害者的想象:不但零污点,还要绝对的理智冷静 18'15 三人印象深刻的案例:两个申请保护令失败的故事,和一个成功的例子 23'40 如何家暴或者性侵受害者会犹豫不决,或者缺少证据,和说辞反复? 28'50 为什么关于性侵的某些媒体报道暗含着对受害者这么大的恶意?(李星星和张小语的两篇为例)+ 这类事件报道的媒体操守准则 38'20 助人者和志愿者,也可能对受害者有一种期待,希望 ta 们 “配得上我们的付出”。对此我们该怎么去处理? 46'20 三人从社工的培训中学到了框架性和专业性,比如如何管理受害者的期待,如何建立彼此的界限,如何用专业工具去理解受害者的过去和现在 53'20 世界范围内,对性别暴力受害者心理研究和了解其实历史都很短(e.g.,曾经的 “歇斯底里症”) 55'10 志愿者/社工的工作并不是解救受害者,而是帮助 Ta 们学会自救 59'30 公众对性别暴力的理解和敏感度在进步,孤岛在慢慢连接起来 Tracklist: 雞蛋蒸肉餅 - Hong Kong Family Story 雞蛋蒸肉餅 - Why Don't You Kill Us All?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这是第51期《 别任性 》,我去 跳岛FM 参加了一期关于女性和文学的录音。节目的另一位嘉宾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张莉老师,她去年做了一份关于作家性别观的调查问卷,收到了来自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的作家回复127份。我们由此讨论这个时代的性别意识,还有一些关于性别和写作的问题,比如:男作家在性别问题上的反思,是否是一种政治正确?女作家为什么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女性写作?“雌雄同体” 是文学创作最完美的状态吗? 跳岛FM是一档文学主题的播客,这期还送了我们三本 Jesse Ball 的《自杀式疗愈》(节目中有提到)作为粉丝赠书,请大家留意我们的微博 (BIE别的女孩)获取赠书信息。 Tracklist: Tori Amos - Silent All These Years Tori Amos -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我和郭师傅(郭锦泓,@郭爹2020)聊了N号房。 更具体地说,我们聊了N号房怎么会有26万(韩媒曾称27万)之多的参与者。这个数字彻底暴露了现实中性别观念的撕裂之下,悄然孕育的仇恨和恶意,这一点无比明晰,但我不满足于这个解释。 有毒的性别文化是这一切罪行的培养液,这是根源,但还不能解释这个参与者 “群体” 发展壮大的具体机制,或者参与者个体加入犯罪行为的可能过程。 “他们在想什么?” 我想寻得更多对性别暴力和性别犯罪施加者的了解。不是为了理解他们,而是为了理解这种大范围群体性犯罪的形成。我想看到这种程度的邪恶后面的面目,尤其是那些模糊不清的26万众人。 然而关于参与者的信息还非常有限,我只能尝试套用已知的几种能够导致社会失序的集体行为模版,包括邪教、兄弟会,以及秘密社会 —— 每个模版都有不恰适的元素,但每个也都有能够提供解释的地方。和郭师傅的探讨从这里展开。 不是cult,不是兄弟会,不是秘密社会,也不是 fetish 社区,那这到底是什么? 具体内容我会写成文章发出来,尽快,见biedegirls。 别任性第50期,来自别的女孩(V:Biedegirls|B:BIE别的女孩) Tracklist: 戸川純 - 蛹化の女 Vitamin String Quartet -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Chara - Beautiful Day Ogre You Asshole - Hypnotic 绝对纯洁 - 绝对纯洁(Mark Lee mix)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欢迎来到第49期《别任性》。我去 “文化土豆” 串门,和益康糯米与嘉宾索马里聊了两部 HBO 迷你剧集,《我的天才女友》(My Brilliant Friend)第二季和新剧《反美阴谋》(The Plot Against America)。 两部都是基于小说的改编剧,《我的天才女友》基于《那不勒斯四部曲》(索马里是这部书中文版的责任编辑),《反美阴谋》是基于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同名小说,讲的是二战时期的架空历史,这个时候拍出来却现世意义十足。 时间点如下: 05'10:《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剧情梗概 07'20:里面所有的男人都一样,男孩长大也会变成那样(除了一个男孩),甚至家暴的时候有一样的台词,“看你逼我做了什么” 12'40:第二部的表演并不尽如人意,剧情改编也有 “几乎不可原谅” 的地方 18'20:关于莉拉和莱农的友情和竞争 26'30:从去海边的一幕说到二人的差异 36'50:《那不勒斯四部曲》第三本为什么让人读起来很痛苦? 41'30:关于 “女表” 和 “渣男”,称尼诺是 “渣男” 有什么问题? 48'50:《反美阴谋》的介绍:1940年的美国,美国加入二战之前,罗斯福在大选中败给了 Charles Lindbergh(飞行家、军人),一位以反战名义推行反犹理念的zhzh家 53'40:现世的 “狗哨”(dog whistle)zhzh:被包装为爱国的白人至上主义 61'00:犹太人的同化问题,作者 Roth 曾因自己的同化立场备受争议,晚年通过这本小说表达了自己对犹太人身份的重新思考 65'00:Lindbergh 的演说 “犹太人在挑动美国进入战争” 和特朗普的 “Chinese Virus” 的共同点 70'05:海外华人面对的种族歧视 75'50:编辑推荐:库尔齐奥·马拉巴特的小说《皮》;Elena Ferrante 的《碎片》(Frantumaglia: A Writer's Journey);YouTube 自媒体频道 Dr. Hope's Sick Notes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这是第三份 #任性歌单# —— 这个系列里,我们会请女音乐人们来做音乐推荐。这期的歌单来自武汉独立乐队浪味仙贝。浪味仙贝的主唱 Zoo 也是 BIE别的女孩 与 M-LAB 和 BIE别的音乐 联合呈现的#Chinese MuseGirls# 项目的第四位音乐人。 浪味仙贝目前的成员是:冯浛(Zoo酱)、林正棋、赵宸和漆超。豆瓣上他们的介绍是这样写的:这些从未见过海的东湖冲浪手们,沿海地带才是精神故乡。在气候不那么 Chill 的脏脏城市中,从百无聊赖的生活中提取些许有趣、制造甜美旋律。深受 The Cure/ Advantage Lucy /雀斑等乐队的影响,擅长使用三大件、四人阵容创造出基于七和弦的浪漫流行歌。 浪味仙贝来自野生唱片,自称内陆海味流行团体。关于他们的文章明天上线,你可以先来听听他们的歌单,感受一下他们钟情的 “海味”。 tracklist: 00‘00-04‘08 Paul Desmond - Theme from 'Black Orpheus" 04'08 Paul Desmond - Samba Cantina 09'45 Paul Desmond - El Prince 13'13: Chara - Beautiful Scarlet 18'04: Chara - ハロー(Hello) 24‘18: 砂原良德 - Theme from Take-off (Magic Sunset) 26'55: 砂原良德 - Theme from Landing (Life for Living) 29'50: Ogre You Asshole - ROPE 38'40: Ogre You Asshole - 見えないルール 44'12: Yogee New Waves - Ride on Wave 48'25: Yogee New Waves - SAYONARAMATA 54'11: The Cribs - Men's Needs 57'25: The Cribs - Womens' Needs 61'59: Sundays & Cybele - Hinagiku 67'17: Sundays & Cybele - Black Rainbow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CHINESE MuseGirls# 是我们与M-LAB和BIE别的音乐合作的系列内容,这期介绍的音乐人是来自香港的独立电子唱作人玛莉羊羊。 她是 “一位冲突感非常强烈的女孩”,身上“同住了一位电子音乐婴儿和一位成熟稳重的时尚女性。” 在我们与羊羊的对谈里也充分体会到这种内在的反差,她成熟的想法常常提醒我们,虽然声音听起来像孩子一样清透可爱,这可是一位经历了很多也想清楚了很多的女人! 玛莉羊羊的英文叫 Merry Lamb Lamb,Merry 是她妈妈给她的英文名字,希望她长大后的每一天都能够开开心心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 “Lamb Lamb“ 是在中学时期同学们给她的一个称号,是 “羊咩咩” 的意思。 在加拿大的青春期也以一种有点残酷的方式塑造了今天的快乐羊羊。她大方地说到曾经那段阴暗的日子,声音里没有苦涩或丝毫愤恨。当情绪如今在梦境中重新浮现出来的时候,她也毫不躲闪,坦然接受,将忧郁和悲伤安置进轻盈梦幻的旋律和歌声里,当作对自己,也是对听歌的人的治愈。 羊羊跟我们聊了她从小的音乐和审美影响,提到的很多充满香港90年代时代感的名字 可能会让你顿生怀念或者会心一笑。 这期歌单包括羊羊节目提到的推荐,和她自己的作品: 玛莉羊羊 - Keep Sinking 玛莉羊羊 - 飞花 林忆莲 - 一分钟都市一分钟恋爱 Men I Trust - Tallwhip Perfume - Magic of Love Belle & Sebastian - The State I Am In Grimes - Realiti 安室奈美惠 - Chase the Chance 玛莉羊羊 - Dream Baby Blue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工作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不想工作,又能不能不工作,还有“后工作时代”真的来了吗? 这期的嘉宾叫 Stephanie,在华盛顿大学做性别研究的博士项目,播客叫《卡列班与女巫》,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讨论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 干货有点多,所以整理了文字版,见微信公众号biedegirls(微博:BIE别的女孩). 歌单: Oasis -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Idle Low - Lazy 得田真裕 - きょうは会社休みます Oasis - Idlers Dream Keren Ann - Not Going anywhere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这是《别任性》新栏目#任性歌单# 的第二期。这个系列里,我们会请女音乐人们来做音乐推荐。这期的歌单来自后朋克乐队 Sonicave。 Sonicave 的成员是四位女孩:祁麟+包子+狒狒+Cherry。 这张歌单的音乐从 dark wave(暗潮)、new wave(新浪潮)、post-punk(后朋克)到 dream pop 什么都有,但你也不用管这些标签,你的耳朵喜欢就够了。 祁麟(主唱) 04‘20: Nick Cave & the Bad Seeds - Where the Wild Roses Grow 07‘50: Lebanon Hanover - Your Fork Moves 10‘40: Lilies and Remains - Final Cut 14‘07: Portishead - Strangers 包子(鼓手) 20‘25: Tears for Fears - Elemental 25‘40: Modest Mouse - Heart Cooks Brain 29‘45: Archers of Loaf - Web in Front 31‘45: Dinosaur Jr. - I Don't Wanna Go There 狒狒(贝斯) 42‘15: Little Nemo - Diskover 47‘05: Little Nemo - Love is a Lie 50‘26: Pulp - This is Hardcore 56‘50: Gang of Four - To Hell with Poverty Cherry(吉他) 62‘25: The Danse Society - Come Inside 69‘23: Second Still - Judgement 74‘00: The Cure - Love Song 77‘26: Cocteau Twins - Rilkean Heart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欢迎来到《 别任性 》的第44期。#CHINESE MuseGirls# 是我们与 M-LAB 和 BIE别的音乐 合作的系列内容,这期播客向大家介绍独立电子音乐人 Shii。 Shii 是长居武汉的电子音乐人,来自美丽唱片。她从独特的感性视角看世界,并把细节转化为音乐,也从不回避在音乐中展现情感和脆弱。她的音乐中没有机器的冷感,而是充满着温暖的情绪。 2019年她发布了两张 EP,分别是夏天时的《浮动能指》,及年末冬天时发布的《绵延》。今年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让湖北彻底停摆,也让全国陷入紧张和焦虑。Shii 年前回到成都在家里自我隔离,演出计划被打断,她就在家里弹弹琴,写写歌。 从她的作品聊起,我们得以了解了她生活中的更多方面:中文系对她遣词造句的影响,她的友情与爱情,她眼中的 “亚文化”,还有她作为一个中国年轻女孩的人生选择。 本期 Tracklist(包括 Shii 的4首作品和她推荐的两首歌): Shii - 赤子(New born) Shii - 赤子(New Born)Love Ssega Remix Shii - Bubble Shii - Blurred Shii - 神释 Nicolas Godin - “The Foundation ft. Cola Boyy” Nicolas Godin - “Catch Yourself Falling feat. Alexis Taylor”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