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52|西藏|躺在藏毯上的人-格桑扎西、911、孤岛文化和金珠西路102号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一条藏毯,连接起了新拉萨人、藏地传奇人物和一个个手工艺人们。 山坡上有两只牦牛,一只老牦牛,一只小牦牛。山坡下面呢,有一群美丽的母牦牛。小牦牛就跟老牦牛说,我要冲下去,找一个女朋友。老牦牛说,不要急,慢慢走,都是你的。 “我性格特别急,”王员外说,“格桑扎西老爷子就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意思吧?” 2015年,尚在卡塔尔航空公司任职的王员外,是个25岁的“性格急但有执行力的”年轻人,他只身远赴纽约“面试”,面试官是藏地传奇人物格桑扎西——他生于香格里拉,长在印度,居于纽约,和“垮掉的一代”做朋友。他创办的咯瓦坚藏毯厂,九十年代辉煌一时,但911事件摧毁了在世贸大厦上的展示店,也让远在拉萨的藏毯厂开始一蹶不振。格桑扎西物色到了王员外,王员外也接受了这个挑战,辞去卡航的工作,来到拉萨金珠西路102号,做起了藏毯厂的厂长。 本期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他如何和厂子里的工人破冰?如何替阿佳打离婚官司?如何用摄影和跨文化理念带领藏毯厂起死回生?传统的藏毯在青藏高原的孤岛文化中有什么承载?藏地人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有什么变化?西藏带给他这个"新拉萨人"什么延展性?且听斜杠青年王员外为您一一讲述,在藏毯厂的故事里,会让我们更了解西藏、了解藏地文化。 |故事节点| 06:50 我为何从卡航辞职来到藏毯厂? 11:15 和“垮掉的一代”做朋友的格桑扎西 18:43 青藏高原的孤岛文化和“虎毯”的诞生 29:24 机器的效率和手工的温暖 33:27 刚到厂,我就第一次去了法院 41:29 帮女工离婚,成为了破冰之举 44:34 跨文化视角让藏毯厂复活了 49:04 藏地的变与不变 57:22 天铁、合浴和藏地带给我的延展性 |壮游者| 王泽强:诨号王员外,中美合资咯瓦坚地毯羊毛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视觉中国年度十佳摄影师,斜杠青年。 |主播| Yang:阔别藏地九年的男子。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本期相关图文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也可通过公号直接赞助节目,谢谢。

66分钟
2k+
4年前

Vol.51|意大利|在威尼斯被鸽了的行为艺术 - 金狮、面具和蔡国强的烟火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在威尼斯双年展的主展厅外,我做了一个即兴的行为艺术。 这里是马克·波罗的故乡,这里有萨翁笔下的《威尼斯商人》,这里有世界上最早的银行、第一张支票,这里有欧洲歌剧殿堂凤凰剧院,这里是古典音乐的重要源起——威尼斯,不仅是意大利的明珠,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水上城市。 本期的壮游者依然是艺术工作者飞飞,对于她来说,威尼斯不仅是看景,还有艺术,威尼斯双年展和威尼斯电影节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地位?如何去欣赏当代艺术和歌剧?蔡国强的烟火艺术何以拿到金狮奖?参展的阿尔巴尼亚总理,居然还是个艺术家?而她自己,也在威尼斯双年展的主展厅前即兴做了一次行为艺术。飞飞将带领我们,领略威尼斯的艺术魅力。 此外,建立在澙湖的岛屿上的建筑如何打好地基?威尼斯为何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嘉年华?威尼斯人为何钟情于面具?那种面具是黑死病流行时期的“口罩”?这些问题,您都将在本期节目中找到答案。 |故事节点| 03:58 《威尼斯商人》和世界上第一家银行 10:40 贡多拉船和威尼斯的水上生活 15:21 水灾、游客之祸和威尼斯的禁忌 23:04 水下地基和地上建筑 27:06 狮子为什么成为城市标志? 30:06 威尼斯为什么有狂欢节和钟爱面具? 36:50 黑死病和特殊的口罩 43:55 威尼斯双年展值得尊敬么? 48:46 我在威尼斯做了个行为艺术 55:34 如何欣赏蔡国强的艺术? 60:26 阿尔巴尼亚总理&艺术家的故事 77:12 凤凰剧院和如何欣赏歌剧? 87:58 墨鱼面和意式美食的约定 注:以下几处为分享人口误,41:45,达芬奇去世100周年,实为500周年;59:16《九层浪》,实为《九级浪》;50:29 实为欧洲时间下午3点,北京时间晚上9点。 |本期歌单| 《在蓝色中涂抹蓝色》 演唱:多梅尼科·莫杜诺 《女人善变》演唱:帕瓦罗蒂(《弄臣》片段,首演即在威尼斯凤凰剧院) 《春》作曲:维瓦尔第 《美》演唱:罗伯特·韦基奥尼 |壮游者| 飞飞:毕业于罗马国立美术学院,罗马多个博物馆兼职讲解员,一个自由散漫的艺术工作者。 微博:杨柳飞飞Fay;ins:rumengfeifei;B站:自由的小飞流浪猫。 |主播| Yang:把威尼斯面具店误会成情趣用品店的男子。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更多威尼斯图文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也可通过公号直接赞助节目,谢谢。

96分钟
2k+
4年前

Vol.50|美国|从66号公路到垮掉的一代-迁徙、汉堡、达摩流浪者和追随的嬉皮士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1910年代的“好路运动”,1930年代大萧条期迁徙之路,在《愤怒的葡萄》中出现的逃离烟尘碗和其作者所说的“母亲之路”,二战中伟大一代的的光荣之路,二战后,《在路上》的凯鲁亚克和美国的垮掉的一代——这些历史故事,都在66号公路这条从芝加哥到洛杉矶、总长3900多公里的大斜角公路上一一上演。 本期的壮游者是旅行作家刘笑嘉,她曾单人独车历时13天完成这段公路旅行,这一路该如何安排行程?西部世界和淘金小镇什么样?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美食?此外,受到汉学家比尔·波特(《空谷幽兰》作者)的影响,笑嘉踏上了探访垮掉的一代的行程,什么是垮掉的一代?他们为什么尊崇寒山和东方文化?和嬉皮士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凯鲁亚克的《达摩流浪者》中出现的六画廊在哪里?朗诵会上的诗人还在世么?这些问题,您都将在笑嘉的讲述中找到答案。听完本期节目,您也会对66号公路和公路旅行有更全面的了解。 |故事节点| 04:37 66号公路的兴起、衰落和复兴 15:30 66号公路穿越实用指南 26:45 热狗、汉堡和德州大牛排 37:51 西部世界和淘金小镇 45:44 芝加哥,起点亦终点 51:19 比尔·波特:我是垮掉的一代 53:44 寒山、达摩流浪者和凯鲁亚克 55:52 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们的区别 63:03 诚实记录《在路上》 66:27 探"城市之光"书店 72:46 “六画廊”朗诵会的故人们 77:02 什么是真正的Road trip |壮游者| 刘笑嘉:旅行作家、vlog博主。《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全世界给我勇气》、《月光照在撒哈拉》作者。 |主播| Yang:走过一小段66号公路的男子。 |所涉书目| 《在路上》 作者:杰克·凯鲁亚克 《达摩流浪记》作者:杰克·凯鲁亚克 《嚎叫》作者:艾伦·金斯堡 《空谷幽兰》作者:比尔·波特 《禅的行囊》作者:比尔·波特 《寻人不遇》作者:比尔·波特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更多66号公路历史图文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也可通过公号直接赞助节目,谢谢。

83分钟
3k+
4年前

Vol.49|夜谈|与达尔文同游南美-美洲狮肉、加拉帕格斯、200年前的霍乱与现下的病毒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南美、进化论、霍乱和新冠,从19世纪的壮游看当下生活。 自1831年12月始,达尔文登上了英国海军舰艇小猎犬号,开始了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之旅。这五年间,他们4次横渡大西洋,探访了南美洲大陆及东西岸的岛屿,也深入到太平洋和印度洋,并对沿途的生物、地质现象、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思想,正是在这一次“壮游”中孕育产生的。这次航海,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航海考察之一。在Online College网站列出的有史以来最棒的50位科学(科普)作家及其名单中,达尔文撰写的《小猎犬号航海记》名列其中。 本期,我们请到了《小猎犬号航海记》(插图全译版)中文版的译者、生物学家陈红老师一起聊聊达尔文的这次壮游,19世纪科技大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达尔文的两大旅行“工具”是什么?出身于宗教家庭的达尔文为何能打破神创论而提出进化论?进化论受到的科学挑战又是什么?此外,我们也将追随达尔文的脚步,在南美大陆上“观察”美洲狮、原驼、火地岛居民......陈老师也将分享她在加拉帕格斯上的旅行发现。最后,专门研究基因和环境对人类疾病影响的陈老师,也谈到了达尔文壮游时期所经历的那场大霍乱,200年后,我们到底该怎样看待新冠病毒?是做好长期共存的准备?还是?以上问题,您都将在本期节目里找到答案。 |故事节点| 04:24 达尔文和19世纪科学大发展的原因 14:21 达尔文壮游的两个“工具” 22:02 加拉帕格斯的朝圣之旅 25:09 自然选择vs人工选择,孤独的乔治的后代们 28:40 美洲狮的肉、动保概念的兴起和瓦尔登湖 32:55 200年前的霍乱、新冠病毒和红皇后假说 41:13 我本善良vs种族优越感,多面的的达尔文 46:00 神创论vs进化论,达尔文的“不可知” 51:13 进化论遇到的科学挑战 59:15 好奇的原驼、火地岛居民和神秘医术 |壮游者| 陈红: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后赴美国休斯顿贝勒医学院攻读分子遗传学,并获博士学位,专业研究领域为基因和环境对人类疾病的影响。目前供职于制药公司,从事药物开发工作。书评和科普文章散见于《新知》、《书城》、《知识分子》和“果壳网”等,译著有《小猎犬号航海记》和《秘密生活》。 |主播| Yang:走过不少达尔文走过的路、但看到极少达尔文看到的门道的男子。 |所涉书目| 《小猎犬号航海记》作者:查尔斯·达尔文 《马来群岛》作者: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勒·凡尔纳 《神秘岛》 作者:儒勒·凡尔纳 《80天环游地球》儒勒·凡尔纳 《瓦尔登湖》作者:亨利·戴维·梭罗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作者:刘易斯·卡罗尔 ◻︎《小猎犬号航海记》(插图全译版)在各大图书网店均可购买。 ◻︎“壮游者”将在节目上线后第二天在微信听友群(添加13436929952)和新浪微博(关注:壮游者-杨)中各做一次抽奖活动,幸运听众将获得一本价值198元的《小猎犬号航海记》,敬请参与。

66分钟
1k+
4年前

Vol.48|日本|祭中看神,心中看鬼 - 花火、萌妖、灵异事件和古事记里的东瀛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日本的“祭”有哪些特点?什么由来?为何盛产灵异故事?妖怪又为什么这么萌?在这里,品味日本。 本期我们将再次领略日本文化和风景。在第45期节目中,久居日本的酒徒还有Jolin,用街头巷尾最平常的居酒屋这个角度,切入日本,通过食物和人的关系,带我们了解了日本社会的一个碎片。本期,Jolin再次做客壮游者,这次,她将从日本大受游客欢迎的“祭”开始,带领我们从《古事记》里的神话、神道教的形成去了解“祭”以及“天皇”等的由来和特点;免不了要聊到日本的日常迷信、都市传说和灵异地点,我们也分享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灵异事件(别怕,本期的“裂口女”、“如月车站”以及专门送给网络喷子的“背后的黑影”等故事都属于轻度恐怖);在这些故事中,你也能了解到为什么日本文化中对“美丽且短暂”的事物着迷,为什么连妖怪都那么萌...希望这一期节目能给你打开看日本的另一扇窗子。你准备好了么?戴上耳机,我们开始吧。 |壮游者| Jolin:旅日多年,全方位喜爱各类日本文化,尤其热爱舞台剧;灵异故事爱好者;喜欢旅行时挖掘小众美酒、美食、美景。 |主播| Yang:一身正气,百鬼不侵,但又怕听灵异故事的男子。 |故事节点| 03:30 日本的“祭”是什么? 08:43 花火、拔河、裸祭,宗教还是娱乐? 13:02 《古事记》中的天皇如何诞生? 24:06 “祭”是怎样从神话中产生的? 26:08 “美丽且短暂”的审美从何而来? 39:53 都市传说:裂口女和如月车站 46:23 灵异地点:户山公园、东京塔和青木原树海 50:54 三木住持怪谈:背后的黑影 56:57 Jolin经历的灵异事件 69:26 “妖怪”的艺术表现和萌文化 |所涉书目| 《古事记》作者:太安万侣 《别跟我说你懂日本》 作者:王东 《金枝》作者:弗雷泽 |嘉宾推荐| 电视剧:妖怪合租屋、妖怪人间贝姆、百鬼夜行抄 综艺:真实存在的恐怖故事、世界奇妙物语、过份的都市传说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更多图文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也可通过公号直接赞助,或者通过“爱发电”平台选择不同档位赞助并完成价值交换。谢谢。

79分钟
3k+
4年前

Vol.47|夜谈| 怎不忆少年逍遥游 - 春游、离家出走、呼唤外星人和江南行的“复仇”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在北京房山区大石河畔,我和女朋友贝贝席地而坐,和着蝉鸣,即兴录制了这期热别的节目。我们聊了聊小时候的“旅行”——春游、方便面、茶叶蛋和火腿肠;也聊了聊离家出走的经历,一个要去呼唤外星人,一个要去少林寺;我们也聊了聊被父母带出去看世界的经历、他们的伴手礼。在我们成年后,也会带着父母出行,那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反向教育”。于我,带父母出游更是一种最佳的交流方式,也是对不再严厉的父亲、对少年压抑的一种“复仇”。 这是一期即兴节目,内容也不同于以往“壮游者”以旅行见闻和经历为主的风格;录制地点在北京房山区大石河畔,您能听到树上的蝉鸣、马路上的车声和不远处游泳的小孩子们的喧闹。如果您介意音质,请您放弃本期节目。如果您不介意,请戴上耳机,调节好音量,让我们回到内心深处的记忆,像少年时那样,坐在一颗柳树下,听着盛夏的蝉鸣,看着河流蜿蜒而去,闻着草地散发的香,聊聊那些可有可无的事儿。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更多图文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也可通过公号直接赞助,或者通过“爱发电”平台选择不同档位赞助并完成价值交换。谢谢。

55分钟
99+
5年前

Vol.46|读书| 你看到的山川带字幕吗? 【西夏酒馆X壮游者】联合制作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与年读500+本书的伊夏,聊聊与旅行有关的书籍。 本期是“西夏电台X壮游者”的串台节目,我们的目的地是“书架”,也是更自由、更广阔的世界。 因为疫情,这半年间,竟然成为我近20年来单位时间读书最多的时候,也重新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因为不能自由出行,只能在书架上神游世界——这很过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可以对话古今。甚至,不用承受舟车劳顿。 所以,我和伊夏从原点、作家、异文化、文理科、人类学视角和逆旅行等几个角度,各自分享了自己喜欢的书籍以及书里的小故事。请你戴上耳机,和我们一起听听这些书以及故事,也许,我们有共鸣之处。 |壮游者| 伊夏:传说中没有感情的读书AI,实际是把书和书店当作情人的热情白羊女。主业编辑,业余写书评。“西夏酒馆”电台主播。 伊夏的书单 《309暗室》著:郑渊洁 开启童年探索世界的欲望。从家里的橱柜里推门而入“异世界”的奇想之旅。中国版的《纳尼亚传奇》。 《幻影号》著:郑渊洁 “坏孩子”皮皮鲁的“公路旅行手记”。一路英雄救美惩恶扬善自我成长。 《西游记》著:吴承恩 四大名著中最接近“游记”的一部。有“旅伴”,有“坎坷”,还要求取某种“真经”。从东土大唐到印度的亚洲之旅。 《窥视XX》(系列)著:妹尾河童 出身舞台设计师的游记作家,巨细靡遗描绘遇到的各地建筑内部,灵活生动展现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著:保罗·索鲁 重点在于“乘着列车前行”,而非穷举干货知识。“湿货”或曰“混沌派”游记的代表作家。 《苦雨之地》著:吴明益 小说也可以提供旅行灵感吗?吴明益对“聋人”和“听人”;“岛国”和“海国”的思辨,让我们重新审视熟视无睹的路遇所见。 《香港重庆大厦》著:麦高登 “低端全球化”不“低端”。你以异色看待别人的生活,别人也会回敬你审视的眼神。 《土星之环》著:温弗里德 · 塞巴尔德 一场英格兰东海岸的徒步旅行,却在作者脑内激发出如同环绕土星的各种陨石碎屑般的博物知识。贯通东西方,知晓古今事,“想象”出的游记,比实际走过的路更壮丽。 《鱼翅与花椒》著:扶霞 从食物切入的“逆旅行”,外国人看中国的新视角。活色生香中,西南地区的文化细节纤毫毕现。 |主播| Yang:疫情期间,重新找回读书乐趣的男子。 Yang的书单 《旅行的艺术》 著:阿兰·德波顿 德波顿随手拈来,将一个个旅行的概念给拆开、结构。我在这里找到了很多共鸣。 《神秘岛》著:儒勒·凡尔纳 《鲁滨逊漂流记》著:丹尼尔·笛福 小时候,我想去看看世界的欲望就是被这些故事——里的“野味”给激发出来的。 《寻路中国》著:彼得·海斯勒 对我来说,这是旅行文学的写作范本。 《从大都到上都》著:罗新 对我来说,这是中文旅行文学的写作范本。 《Lonely Planet的故事-当我们旅行》著:托尼·惠勒 莫琳·惠勒 LP创始人夫妇的自传,有着每一个旅行者都应该读一读的故事。 《土摩托看世界》 《行走在世界之巅》著:袁越 理科生是如何看世界的?他的游记作品像科学论文一样充满干货。 《天真的人类学家》著:奈杰尔·巴利 我看的第一本关于人类学的作品,也是一本可以当做小说读的田野调查。 《小猎犬号航海记》著:查尔斯·达尔文 译:陈红 达尔文的“壮游”全纪录,一本可以传家的博物学读物。 《厨房机密档案》著:安东尼·波登 《未知之旅》(纪录片)主持人:安东尼·波登 我最崇敬的美食+旅行节目主持人安东尼·波登的成名作。在他的旅程中,世界各地的食物只是他认识世界的线索。 《食物语言学》著:任韶堂 一场食物的考古历程,用词源学的工具,完成了书面上的美食旅行。 《再会,老北京》著:迈克尔·麦尔 讲述了前门地区在2008年之前的胡同拆迁改造过程,迈克尔·麦尔用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了故事。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著:丹尼尔·查莫维茨 这本书主要写部分植物会看、会闻、会触摸、有记忆、能定位。它提醒我在旅行时,不要忽略这些不会说话,但依然可以和我们交流的生命。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更多图文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也可通过公号直接赞助,或者通过“爱发电”平台选择不同档位赞助并完成价值交换。谢谢。

91分钟
1k+
5年前

Vol.45 |日本| 到居酒屋喝场梯子酒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居酒屋如何产生?如何融入?吃喝什么?在这里,发现日本。 本期我们将走进日本的居酒屋,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我看了一篇澳大利亚记者的文章,文章说:东京的高级餐馆可能吸引了米其林的注意,但它们可不是日本饮食文化的中流砥柱。在传统的居酒屋中,比在高档寿司吧或怀石料理餐厅中,发现日本人的可能性更高。 在中国也同样如此——在街头串吧、小饭馆里飘荡的人和食物,由他们组成的人间气息,可能是最接近中国社会本质的。 所以,我们就将通过居酒屋,来发现一下我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和它们的人民。 久居日本的酒徒和Jolin,将会分享关于居酒屋的点点滴滴,如何判断是个人店还是连锁店?如何融入居酒屋氛围?该怎么点菜?日本人的酒桌文化是什么?居酒屋对女性友好么?以上问题,您都将在本期节目中听到答案。 |故事节点| 04:42 前菜:如何判别黑帮人士? 07:00 居酒屋是怎么出现的? 13:29 居酒屋的5特征是什么? 15:23 居酒屋该如何分类? 16:24 创新菜:泡菜生鱼片 20:13 打手势、点酒...外国人初入居酒屋须知 24:09 居酒屋菜单上有什么食物? 26:14 主播心声:我没吃过的可乐饼到底是什么? 28:02 Jolin推荐:梅水晶、盐辛、柚子醋浸安康鱼肝 32:45 乡土料理的内核是什么? 38:57 他们为什么去居酒屋? 41:09 日本人的酒桌文化和我们一样么 44:42 居酒屋对女性友好么? 53:51 居酒屋的匠人精神何在? |壮游者| 酒徒在酒途:旅日将近20年的华人。留学时曾在银座,新宿的居酒屋打过工,爱喝爱玩的日本老司机,善于挖掘一些隐藏于都市繁华中的小店。 Jolin:全方位喜爱各类日本文化,尤其热爱舞台剧。曾在传说中的歌舞伎町里的日料店打过工,每天穿着和服穿梭在前来用餐的牛郎,黑社会,以及一般人士之间,受益习得日本传统待客之道。喜欢旅行时挖掘小众美酒、美食、美景。 |主播| Yang:在东京待过一周但连碗街头拉面都没吃上的男子。 |嘉宾推荐| 电视剧:《和歌子的梯子酒》 电视剧:《喜欢吃拉面的小泉同学》 综艺:《地方线路巴士换乘之旅》 综艺:《中途下车》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本期更多图文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也可通过公号直接赞助,或者通过“爱发电”平台选择不同档位赞助并完成价值交换。谢谢。

62分钟
3k+
5年前

Vol.44 |美国| 华盛顿特区凭什么特-馆藏、野心、开放听证会和地下的白宫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这里为什么叫特区?它特在哪里?这里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这里有什么特有意思的人?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这里虽然贵为一国之都,但在很多游客心里,并不是一个值得多停留几日的地方,完全不像北京,一周都逛不完。大家会认为,美国首都嘛,不过是一个政治型的城市,来这里看看白宫、国会广场、靠近一下权利中心,拍个照,打个卡就可以走了。事实上,这座城市可供探索的地方,远远不止这些。首先,像美国历史上的许多决定一样,华盛顿特区这座城市,之所以选择在这个位置,就是一种妥协,也经过了各方权利的交锋和制衡,所以,留下了很多历史痕迹,这些痕迹散落在城市各处,也分布在众多世界级的博物馆和图书馆里,这些,都值得我们慢慢去观看。其次,华盛顿特区有着众多的驻外使馆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城市,这就让这里的气质有别于其他的美国城市,国际化的视野、饮食和娱乐等等,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与众不同,特别有故事性。最后一点也很有意思,在这个城市有很多开放性的机构和论坛,即便作为普通游客,也可以进去听一 听国际级的专家以及政坛人物是如何讨论世界大事的。所以,我们去华盛顿DC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的这个城市的精神内核,也可以让我们多一个角度去了解美国这个国家。 本期的壮游者是老朋友宾爽。此外,还请到了华盛顿特区旅游局的曲梦菲来做我们城市漫步部分的领队。 |故事节点| 08:30 华盛顿、特区和南北战争,一个首都的建立! 13:18 特区人只交税但没政治权力? 18:04 14街和城市复兴计划 20:22 在DC如何判别餐厅的好坏? 25:44 DC城市漫步-国家广场 国会山、白宫和隐秘的角落 领队:曲梦菲(美) 45:28 BLM和街头游行文化 52:50 社交、野心和对游客开放的听证会 60:19 我的精神导师:攀岩大师、骑驴旅行者和他的爱情 73:37 智库就像一所开放大学 |壮游者| 宾爽:金融从业者。曾在华盛顿特区生活七年。期间于人权组织、世界银行等工作过。 |城市漫步领队| Taylor Malcolm:华盛顿特区旅游局亚洲区销售经理。中文名“曲梦菲”,曾在中国生活过四年多。 |主播| Yang:在华盛顿特区最爱钻博物馆的男子。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本期城市漫游部分的详尽图文(包括地图)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也可通过公号直接赞助,或者通过“爱发电”平台选择不同档位赞助并完成价值交换。谢谢。

79分钟
1k+
5年前

Vol.43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下)- 黑市、足球、疯狂糖果盒子和哭泣的贝隆夫人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在上一期,“壮游者”国际关系咨询顾问、曾在阿根廷旅居一年半的刘唯玮,带着我们漫步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并从食物和探戈的角度去领略它的风姿。 在本期,唯玮和我会带您来到BA的博卡区,探访一下探戈的发源地,这种舞蹈如何由底层人民的的娱乐变成了高雅活动?《一步之遥》(节目主题曲)有什么样的背后故事?最重要的是,博卡是著名的足球俱乐部博卡青年队的主场“糖果盒子”所在地,阿根廷人对足球有多狂热?为什么世界杯成了全民节日?深谙阿根廷文化的西班牙作家如何“吐槽”这里的人民?最后,会通过在阿根廷犹如地下党接头般的换钱的经历,以及著名的贝隆夫人——你一定听过《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来聊一聊这个国家是如何从当初的经济强国,走到现在的麻烦中的。好了,您准备好了么,我们继续出发了。 |故事节点| 02:57 探戈是如何诞生的? 10:04 《一步之遥》的悲伤 13:43 疯狂的BA同城德比 20:31 一位西班牙作家对阿根廷人的吐槽 30:08 黑市换钱?地下党接头? 33:00 到乌拉圭去,跨国取现 38:03 失败的货币和奇怪的理财产品 42:55 军变、民粹...阿根廷怎么了? 49:06 谁是贝隆夫人? 57:50 “文明”的乞讨方式 60:06 此间并无“富二代” 64:58 上街乎?狂欢乎? |壮游者| 刘唯玮:国际关系咨询顾问,常驻中东;前联合国新闻部员工;公众号“牡蛎小姐”主理人。 |主播| Yang:一个不爱足球但在BA又重新认识足球的男子。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本期更详尽图文(包括地图和视频)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

68分钟
2k+
5年前

Vol.42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上)- 对跖点、烤牛肉、中国人超市和探戈识男人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本期我们请到了壮游者的老朋友、国际关系咨询顾问唯玮,她曾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简称BA)工作和生活过一年半时间。阿根廷作为中国的对跖点,是离我们最远的地方。在本期,唯玮将伴着您走进这座南美巴黎,我们会在街头巷尾漫步,听听这里的历史;也将走进阿根廷人的厨房,了解下为什么他们被称为“说西班牙语的意大利人”;我们也会深入街头的烤肉店,伴着青酱汁和马黛茶,大吃一顿烤肉拼盘,来自潘帕斯草原的牛肉为什么好吃?高晓松在《晓说》里提到的马蹄烤肉是真的么?这些问题都将在节目里给出答案。当然,作为阿根廷的文化标志,探戈不能不体验一下,阿根廷探戈的特点是什么?如何以探戈识男人?在上集,您会对BA这个城市有一个深入“腹”地的了解,在下集,继续精彩。 |壮游者| 刘唯玮:国际关系咨询顾问,常驻中东;前联合国新闻部员工;公众号“牡蛎小姐”主理人。 |主播| Yang: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落地,就钻进夜幕找烤肉店的男子。 |故事节点| 06:38 什么是对跖(zhí)点? 08:06 “祖上也阔过”的BA 13:10 总统府、国会广场、女人桥...BA漫游指南 24:05 贝隆夫人长眠之地和对着公墓吃喝? 31:16 闪开,让我们赞美阿根廷牛肉 39:29 高晓松说的“马蹄烤肉”到底存在么? 41:14 阿根廷的牛肉为什么好吃? 46:55 从阿根廷人的厨房了解意大利? 54:27 BA的小超市为什么都是中国人开的? 59:23 推手和男性主义的阿根廷探戈 65:01 闻香识女人和跳探戈识男人 68:11 “老龄化”的探戈传统 |图赏| 请您关注"壮游者"公众号,本期更详尽图文(包括地图)将在公号里呈现;也可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壮游者”听众群。最后,如果您喜欢本期的节目,请您顺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这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壮游者的存在。

74分钟
3k+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