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本期末尾有彩蛋,别错过。所有相关图片都在公众号“壮游者”里呈现,请关注。 |分享人| Yang:一个对热带雨林莫名热爱又真实恐惧的人。 |简介| Yang曾两次前往亚马逊地区,两次的身份分别是雨林体验游的游客和亚马逊动物救助的义工。他将回顾自己的亚马逊经历,也将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界的界限。 “亚马逊烧了吗”将以上下集的形式推出。本期,他将先聊聊亚马逊大火是天灾还是人祸,新闻爆发的源头到底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出于环保需求。然后,他还将带领大家走进巴西亚马逊一地,在那里,他看到了粉红河豚、食人鱼、凯门鳄和狼蛛,但那些看不到的以及发现的雨林其它伤口,比大火更令人伤心。 |节点| 4′05″ 吃牛肉和亚马逊大火有关系吗? 4′35″ 巴西“特朗普”助长了火势? 9′04″ 我的环保观 14′17″ 乌鲁布河上的粉红河豚 18′15″ 划船进入云雨林 19′32″ 钓上了一条食人鱼 22′37″ 徒手抓捕凯门鳄 24′34″ 亚马逊的居民家 27′56″ 深入雨林去宿营 28′48″ 打扰了,狼蛛 34′03″ 这是巴西木吗? 40′22″ 两个彩蛋,好吃!
(本期声音搭配公号“壮游者”一起享用最佳) |分享人| 张佳迪:DIMO音乐私塾创始人,一个琴不离手的独立音乐人。 |主播| Yang:一个公路旅行时一定会唱《我是一只小小鸟》的破腔男子。 |简介| 2009年,独立音乐人张佳迪做了一个对他影响至今的决定——加入大学里的一个文化交流项目,去美国进行社会实践,边工作,边旅行,边寻找自己的音乐人生。他在美国的三年,足迹遍布各州,甚至包括阿拉斯加。2018年,他又回去了一趟,那里的生活就像一部公路电影,寂寞的灰狗巴士、孤独的自驾、不停变换的落脚地、邂逅的街头艺人,永不止息的吉他,过往与现在,以及足够的自我认知时间。今天,我们来听一听他的旅行故事和音乐。 |节点| 9′25″ 威廉斯堡什么样? 15′43″ 第一次Party玩嗨了 19′00″ Chinese boy走红了 19′47″ 张佳迪弹唱《找自己》 22′48″ 听文学还是听律动? 31′44″ 在阿拉斯加的极昼里跑步 43′49″ 张佳迪弹唱原创《Remember》 40′25″ 新泽西海边的吉他男孩 50′15″ 纽约是个charming woman 53′53″ Beatles攻陷美国 58′50″ 张佳迪弹唱原创《What happening》 70′05″ Road trip的迷人之处 73′04″ 张佳迪弹唱原创《Out of city》 |原创歌曲| 《Remember》词曲|弹唱:张佳迪 《What happening》词曲|弹唱:张佳迪 《Out of city》词曲|弹唱:张佳迪 |分享人荐歌| 《Because of you》唱:98° 《Come as you are》唱:Nirvana 《Every breath you take》唱:The Police 《i’m yours》唱:Jason Mraz 《找自己》唱:张佳迪 《New York City》唱:Norah jones&Peter Malick 《Someone like you》唱:Adele 《Let it be》唱:Beatles 《Tennessee plates》唱:Charlie sexton 《These days》唱:Bon jovi "壮游者"群里汇聚了一群好(三声并四声)玩的人,请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群
请关注公众号“壮游者”内容搭配享用,您的每一个转发和评论都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谢谢。 |分享人| 豹子:一个连上大学都没走出北京海淀区却能为爱奔万里的女孩。 李峥:一个曾混迹中关村却因热衷于爬山和唐卡而选择拉萨的技术男。 |主播| Yang:一个已经远离家乡却继续梦想生活在别处的北漂。 |简介| 李峥在2009年第一次去西藏,就为雪山和唐卡艺术着迷,2012年,他计划在拉萨长期生活下去。也在这一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办公室风暴,让远在北京的豹子在一个清晨做了决定:我要去拉萨。没想到,在拉萨待了三天后,“老朋友”李峥就载着她沿唐番古道一路返京。这条路,既让豹子见识到了真正的藏区之美,也找到了一生所爱,三个月后,他们结婚了。他们在拉萨重新构建生活。生活在别处,是很多人的梦想,就像米兰昆德拉所写:那是梦,是艺术,是诗,但当别处一旦变成此处,崇高感随即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李峥和豹子就经历了这一切,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节点| 6′35″ 一趟公路之旅,我对他产生了好感 7′50″ 2年后,我决定去拉萨找他 16′03″ 在拉萨只待3天,我要回北京? 20′30″ 走了20多天的唐番古道,3个月后我们结婚了。 27′00″ 经历了拉萨第一次商铺拍卖 30′50″ 那些形形色色的“拉漂”们 38′52″ 转大昭寺减肥,却发现意外之孕 40′59″ 在高原“为爱鼓掌”需要体力么? 45′10″ 回到北京,焦虑感被放大了 51′00″ 我们的幸福感从哪里来? "壮游者"群里汇聚了一群好(三声并四声)玩的人,请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群
(本期相关图片、餐厅地址以及视频都在公号“壮游者”中呈现) 让帝国大厦、华尔街和自由女神像统统一边去! 来,想象一下,在曼哈顿的一个周末,睡足了懒觉,起身去街头巷尾寻觅庶民美食,先从上西区的Bagel开始,再去“纽约稻香村”排队,吃个经典早午餐、再包个点心匣子,然后再尝下knish—土豆大馒头。 我们在地铁上、在街头公园里、在不起眼的角落偶遇那些妙不可言的人,我们坐下来,聊聊关于纽约的小事。 是这样,我请Rainie带领我们来一次曼哈顿市井一日游。这个生于宣武长居海外的北京姑娘,在纽约就像“鱼儿进入了水中”,在她童年记忆中的老北京街坊间弥漫的市井气息,不经意间,都在曼哈顿重现。 |主播| Yang:一个第一眼就被纽约吓坏了的中原土汉子。 |分享人| Rainie:一个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应用语言学博士的北京女子。 |节点| 3′43″ 纽约最好的Bagel店为什么是泰国人开的? 6′13″ 经典的犹太式早餐如何吃?“鲟鱼之王”为何吸引很多电影取景? 14′18″ Zabar's如何影响了纽约人的餐桌? 16′40″ Zabar's为何要保护神秘的街头涂鸦? 20′13″ 经典Knish是什么做的?百年前,这家店的酸奶菌种是如何偷渡美国的? 33′01″ 纽约地铁里真的是人人都在看书么? 38′56″ 华盛顿广场公园为何迷人? 42′54″ 用钢琴对抗抑郁的街头艺术家科林·哈金斯。 46′54″ 超级大都市为何吸引我们? 49′35″ 西安名吃为什么能流行于纽约? 54′42″ Mezzrow吧里的爵士风情 57′17″ 纽约人为何热爱王羽佳? 60′03″ 在纽约,我遇到了老北京。 "壮游者"群里汇聚了一群好(三声并四声)玩的人,请微信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群.
简介: 立洋和老马,在相亲认识半年后的某个晚上,因一个“小事情的触发”,他们决定:领证结婚并来一趟“爽的”。于是,他们的蜜月旅行变成了历时7个月,穿越5大洲和52个国家的壮游。“旅行是把生活搬到路上”,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从交通、住宿到看待世界的方式,他们重新相识和相知,一路吵,一路爱,最终,有情人终成旅伴! 主播: Yang 一个挑拨他人夫妻关系的严肃男子 分享人: 立洋 一个曾愤而裸辞的办公室精英(现已婚,已上岗) 老马 一个趟过120个国家的职业旅行家(@東西堂主) 节点: 5′38″ 触发立洋愤而辞职”小事情“是什么? 13′11″ 行前热身:蒲甘求婚前为何因住宿分歧? 29′26″ 行前准备:如何说服双方家长? 35′00″ 行中分工:如何项目化管理旅行分工? 38′28″ 交通方式:如何选择自驾或公共交通? 41′05″ 自驾最具印象目的地法国和罗马尼亚 44′20″ 过夜大巴在车臣边境被大枪指头 47′20″ 来自驾驶习惯的分歧:你行你上! 53′32″ 住宿方式:做沙发客还是住AIRBNB? 55′25″ 摩洛哥房东带来的奇幻旅程 1:02′ 如何写出命中率高的沙发客申请? 1:15′ 饮食探索:土耳其海鲜、阿根廷饺子和“随便”的男人 1:21′ 旅行偏好:我为何一定要和当地人聊天? 1:24′ 谢谢你,为我打开另一个世界 分享人荐歌: 《我要你》 演唱:老狼、任素汐 《外面的世界》 演唱:齐秦 《Amie》 演唱:Damien Rice 《平凡之路》弹唱:老马、立洋 "壮游者"群落汇聚了一群好(三声并四声)玩的人,请添加13436929952拉你进群。
分享人:Yang 当人类学会使用火,“烧烤”就成为最简单粗暴,也最有效的烹调方法。虽然只配给“负责烤一切”的天朝烧烤界添柴架火,但歪果仁依然烤出了自己的特色——从德克萨斯烟熏烤肉,到坦桑尼亚mishkaki烤大串,从危地马拉秘制烤鸡到阿根廷烤肉拼盘ASADO,从东非的穷街陋巷,到里约的高级餐厅,人们热衷此道。你有没有想过,人类为什么喜欢吃烧烤?
分享人:斯然畅畅-艺术史博士,博物馆策展人,文化历史纪录片撰稿人,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女高音。 来自中国的”外销瓷“自14世纪取道丝绸之路来到欧洲后,就成为欧洲贵族的心头好。就像当代中国的”山寨货“一样,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仿制,从毫无头绪、五花八门的材料试验开始。他们建了陶瓷生产基地、还派人到景德镇偷师......在中国制造的瓷器,像一颗种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明地域一次又一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分享人:麦口汪-巨蟹座,潜伏在旅游行业的80后自由行爱好者。 年初,或许你也被这篇《惊魂未定!旅行了46个国家的我,在菲律宾遭遇了迷魂药绑架》的文章刷屏。是的,几年前,在马尼拉,在同一区域,我遭遇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迷魂绑架。作为一个受害者,我反复复盘,站在劫匪的角度,制作出了一个“思维模型”。同时,作为一个职场人和旅行者,了解了劫匪的思维,可以大大降低旅行风险,也许可以将之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分享人:申剑-PADI开放水域水肺潜水教练、ERDI国际公共安全潜水员、PADI珊瑚礁保育专长教练、上海亿角鲸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 内容简介;4月,我们接到任务,和海洋一所的研究员一起,对西沙的珊瑚种群进行初步普查。在经历了一段“南海囧”后,我们终于潜入海中,拍摄到了87种珊瑚。在高尖石的水下,我们也见识到了“水下花园”的壮美。而在世界上最深的蓝洞——永乐龙洞的洞口,却意外地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东西...
分享人:潘智欣-大学教师,影视民工。带着史论和文化研究的心态去旅行,热爱食物与生活及社会之间的微妙联系。 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邻国日本迅速从一个封建制农业国家转变为帝国主义军国国家,并在二战之后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而日式拉面在国际舞台上也取代了寿司,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日本食物。但是拉面从哪儿来的呢?又是如何分类的?拉面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有什么意义?我们将进行一次纵观百年的历史导览,从拉面这样食物的演变中看待日本百年的历史变革。
分享人:徐立洋-刚完成一次环球之旅。情感丰富,神经大条;有时不着调,一直很靠谱。做过记者、营销人,同时也是红酒和潜水爱好者、飙车族、摩托党。 1994年春,卢旺达发生了一场长达100天的惨剧,胡图族对图西族进行疯狂的虐杀。在首都基加利的种族屠杀纪念馆,我压抑得不能呼吸。但从纪念馆出来,看到市中心最高的标志性建筑。一瞬间,我有点晃神,这个被称为“非洲新加坡”干净漂亮的城市,真的是我刚才看到的罪恶之城吗?让我们抛弃“感同身受”这个虚伪的词,来看看这二十多年来,卢旺达到底发生了什么?
享人:蔡韵-旅行70+国,将兴趣变成事业,定制旅行品牌「无二之旅」联合创始人。业余开有五间民宿,旅行vlogger、公众号「蔡韵iris」主理人。 简介:多年前,仅凭着热情和冲劲,我来到了尼泊尔加德满都做《尼泊尔时报》的记者。我和已经退位的“活女神”(Kumari)交朋友,看她们从万众膜拜的真命天女回归凡人生活;我和普通女大学生做闺蜜,看她日常生活里的喜怒哀乐;我也和出自名门望族的主编太太一起支教,让那些穷人家的孩子能得到免费教育。这些尼泊尔“女神”们的纯真、奋斗,以及对于改变命运的渴望,对回馈社会的信念,都滋养着我成长。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