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作为最古老的基础工具,几乎是和个人计算机同时产生与发展,深刻改变了当时人们处理信息的方式。如今随着技术成熟和疫情催化,市场上涌现出许多在线协同文档产品,也有更多人逐渐从本地 Office 向云端迁移。 在线后的文档,绝不仅是 A4 纸到在线面板的变化,它还激发了更多机会和想象——比如河南大雨的“救命文档”、以 Excel 为原型的 SaaS 工具,以及跳出传统文档框架的新一代生产力工具。我们看到,在线协同文档已超越了单一的工具属性,应用场景也不再限于办公,而是更加融入生活,成为思想的载体。 本期,我们邀请社群成团悦鑫和洁榆,聊聊我们的文档进化史,对主要玩家的分析,以及对新玩法的观察和思考。非常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分享你对在线文档的想法。� ▼ 主播 11 ▼ 嘉宾 悦鑫,洁榆 ▼ 主要话题 [02:48] 我们用过的在线文档,以及和传统相比的优劣势 [06:15] 在线文档在国内外的演进 [09:53] 常见玩家的分类和异同 [17:44] 最喜欢的产品和功能 [20:24] 在线文档的新玩法,和被突破的工具属性 [25:22] 为什么这些玩法会发生在文档? [28:33] 那些基于文档创新的新一代生产力工具 [33:57] 未来 Office 会被取代吗? [36:06] 因为简单灵活,所以有很多想象空间 [39:16] 对做产品的启发:用心做,用户能感受到 ▼ 音乐 孤独圆舞曲 - 张尧 纸飞机/Fly Away - 高玮浩 ▼ 相关阅读 提到的产品:飞书、腾讯文档、石墨、WPS、语雀、Google Docs、Miro、Notion、Asana、flomo 灰度上线Vol.3:双十一,吃下我的安利!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3D 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比如我们所熟知的 3D 电影、3D 打印等,然而 3D 内容的创作似乎依然是一项专业而门槛高的工作。市场上有许多创业者试图从各种角度打造相关工具,来降低成本和优化体验。大量的创新与探索下,3D行业的发展到底会走向哪个方向?创业者又该如何通过需求分析,产品设计找到正确的方向? 本期,我们邀请图形起源创始人史海天,分享他作为一个创业产品经理,打造一款 3D 内容的创作工具的经历,以及对行业发展的看法。如果你对 3D 感兴趣,或者也有创业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 主播 Shixian,有创业梦想的职业产品经理 ▼ 嘉宾 史海天,图形起源创始人 & 创业产品经理 ▼ 主要话题 [02:32] 图形起源,一款在线协同的3D制作工具 [04:35] 专业&业余,两种不同的用户场景 [07:20] 在线协同,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机会 [13:33] 工具之后,3D内容会迎来繁盛吗? [18:36] 回归根本,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 [23:57] 如何面对来自大企业的竞争? [26:28] 创业的风险是需求&供给的验证 [30:14] 创业本质是专业化的创新 [35:53] 3D内容&创作工具的未来展望 [39:47] 事物的发展规律,螺旋式上升 ▼ 音乐 开头:土耳其进行曲 结尾:Paint It Black - The Rolling Stones ▼ 相关阅读 图形起源:成立于2020年底,核心产品是一款面向非专业用户的在线协同3D创作引擎,具有低门槛、在线化、支持多人协同、在线渲染和简单物理引擎等特点,能大大满足用户的社交、创作和休闲需求。 图形起源正在招聘中,欢迎投递产品经理、前后端开发、内容运营&增长等岗位。 公司官网:https://graphorigin.com/ 内测链接:https://webuild.fun/login/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写了我们过春节的习俗。从2014年微信红包诞生开始,每年都会有新的互联网玩家和玩法出现,我们过年的方式也从一家人围炉看春晚和走亲戚,逐渐转变为各自低头抢红包、发祝福、刷槽点。技术和商业是这背后主要的驱动力,但终究还是要回归人们对于春节最原始的需求上。 本期,我们请来社群现任会长*语琦*和副会长*王可*,聊聊春节期间的互联网产品,背后的规律和共性,以及我们对于二者关系的思考。也希望大家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分享你在春节期间的产品观察和思考。 ▼ 主播 11,清华经管商务分析,春节也要营业的产品观察爱好者 ▼ 嘉宾 语琦,清华全球创新学院,不懂心理学的设计师不是好产品经理 王可,清华全球创新学院,新兴产品探险家 ▼ 主要话题 [03:36] 春节快问快答 [06:15] 互联网和春节的结合是相互促进的过程 [11:20] 从商业和传播学视角,看平台为何重视春晚 [19:28] 从红包封面,看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35:28] 支付宝集五福的变与不变 [38:32] 种草社区小红书的潮流玩法 [40:44] 产品设计和用户心理上的共性 [43:50] 我们眼中春节发生了哪些变化 [47:12] 家庭中不同代际对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差异 [49:40] 如何看待互联网和春节的关系 [55:54] One More Thing: 北京春节好去处 ▼ 音乐 开头:烟与花 - 孝淑 中间:爆竹声中一岁除 - 孟鹤堂、周九良 结尾:春节 - Summer Sunshine ▼ 相关阅读 推荐的景点:黑龙潭冰瀑、什刹海、前门 [一周产品观察| 微信红包封面,你到人均数量了吗?](https://mp.weixin.qq.com/s/3_1jaHOJeBogCYRg7-7Y4g)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短视频从 2016 年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在 2020 年超过即时通讯成为用户时长第一的应用类型,我们已逐渐习惯其作为一种主流的信息载体和沟通媒介。但当我们在刷短视频时,是否思考过这短短十几秒的视频内容是如何一个新兴媒介,逐步发展成为如今连接用户-创作者-商家、创造万亿价值的商业帝国的?为什么有些玩家消失了,有些却活了下来?抖音和快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应当如何评价短视频的社会价值? 本期,Shixian 会主要站在行业视角,回顾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历史,分析主要玩家的定位和成败,以及从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和获得的启发。欢迎收听! ▼ 主持 11,对短视频发展史感兴趣的普通用户 ▼ 嘉宾 Shixian,短视频的日活用户&从业者 ▼ 主要话题 [3:57] 短视频行业的涌现 [6:33] 14~16 年,创新探索时期 [10:20] 16~18年,社区型产品成为主导设计 [16:09] 18 年至今,形成多边平台型产品 [18:21] 短视频的颠覆之处 [22:11] 从美拍/小咖秀/微视的失败中总结规律 [25:31] 抖音vs快手,根源在于定位不同 [35:19] 微信视频号也许没那么颠覆 [42:43] 短视频带给我们的启示 [48:19] 如何评价短视频的社会价值 ▼ 音乐 片头:Waltz for Zizi - 菅野よう子 片尾:Sleeping In (Acoustic) - Phil Good ▼ 相关链接 Vol.1 如何像打造产品一样打造社群 Vol.4 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是瞧不上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2016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代 AirPods,「无线智能耳机」的概念开始被大众所接受,硬件层面上的操作简化和体验提升也很大程度推动了在线音频内容的快速增长。本期,我们会围绕与声音相关的智能硬件,聊聊它们的发展过程,以及如何影响着用户体验和生活方式。 这次的嘉宾为世玮哥和康康,他们是小爱同学团队的早期成员,在智能音箱和智能语音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从智能音箱的发展历史和商业模式出发,并由此发散到对更多「声音+硬件产品」的思考。 这次讨论也给我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视角,比如从「管道型」和「商品型」的角度去思考产品背后的模式,从声音的个人和公共属性去理解为何不同场景需要不同的设备。欢迎收听! ▼ 主持 11,即将入坑的硬件产品小白 ▼ 嘉宾 世玮 & 康康,讯飞智影团队PM ▼ 主要话题 [03:15] 智能音箱发展史 [07:18] 小爱/小度/天猫精灵,三个头部玩家有何区别 [09:24] 100元以内的智能音箱能挣钱吗? [13:20] 管道型产品 vs 商品型产品 [16:51] 为什么智能音箱是巨头的游戏? [20:04] 从唤醒到回应的实现过程 [24:41] 智能语音+硬件的应用场景 [31:23] 声音的个人属性和公共属性如何影响产品设计 [34:31] 音频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 音乐 开头:Fly Me to the Moon 结尾:光 - 小冰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创作者经济」是围绕内容创作者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使得个体能够通过其创造力获得收入。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从博客时代的 UGC、到社交媒体上的 KOL、再到当下去平台化的独立创作,创作者经济其实是与web 2.0 同步产生与发展的,个体的创造力在被不断放大。 这次我们邀请社群成员阿山,他是公众号「牛村木木山」的作者,最近选择从微信毕业并加入创业公司「正常工场」,提供面向创作者的SaaS工具,因此有着创作者和从业者的双重身份。同时,11作为业余爱好者也化身为嘉宾参与讨论。 本期我们讨论的话题有:作为创作者的契机和动力、对创作者经济现状和趋势的拆解,以及如何在新经济的创业浪潮中找到核心竞争力。欢迎收听! ▼ 主持 chiyuan,有创作冲动的产品观察者 ▼ 嘉宾 阿山,半月更公众号主,关注创作者的创业者 11,播客和 Newsletter 的重度爱好者 ▼ 主要话题 [03:40] 写作的契机和动力 [08:38] 公众号后台的留言很像书信时代的笔友 [12:35] 写作的意义:对内稳定心神,对外建立联结 [20:00] 创作者经济并不新,而是与web2.0同步产生与发展 [23:30] 创作者经济崛起,是抓住了哪些市场空白? [37:17] 工具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43:17] 选择的核心是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 相关资料 阿山的公众号:牛村木木山 Wait But Why:Elon Musk 最喜欢的博客网站,主编为Tim Urban,有超过 60w 份邮件订阅 https://waitbutwhy.com/ 逆流 Upstream 对中国创作者经济的深度分析 https://zhiy.cc/letter/1258 11的 Newsletter:https://yiyi11.zhubai.love/ 阿山所在创业公司「正常工场 Normal Works」官网:https://normal.works/ ▼ 音乐 BOY(国王排名OP)- King Gnu Oz.(国王排名ED)- yama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上海没有小笼包?牛排只能奇数熟?兰州外无兰州牛肉面?这些奇奇怪怪的「原教旨主义」让我们开始思考美食的「标准化」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背后所反映出的超过食物本身的情感和精神诉求——比如标准化的火锅能满足社交需求,而个性化的私房菜能带来精神愉悦。 同时,身处数字化时代,无论食客还是商家都更加依赖线上渠道去找到彼此。如果将美食比作产品的话,我们会发现其所要解决的用户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手段都发生了改变。美食的变迁就像产品的迭代,我们可以保留自己心中那份“理想主义”,但也应该包容地接纳和辩证地看待,这样才能更好地体验美食带给我们的幸福感。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社群核心成员的jialiang和shixian,从文化、商业和产品视角讨聊聊美食的标准化和多样性,以及如何看待数字化对美食的改造。喜欢吃火锅、面条、沙县小吃、私房菜和麦当劳的吃货朋友们,不要错过哇! ▼ 成员 11,不挑食爱吃蔬菜的普通吃货 Jialiang,不油腻也不硬核的日常吃货 Shixian,吃啥都香的热情吃货 ▼ 主要话题 [03:36] 美食中的「原教旨主义」 [08:58] 为何国内餐饮标准化程度,比我们想象中低 [11:16] 不同地区的火锅,吃起来真的会有很大不同吗? [14:13] 火锅的优势,在于能用标准化的供给满足多样性的需求 [20:34] 江浙面为何没有出圈?可能是太清淡的锅 [24:27] 私房菜为我们带来的精神愉悦 [28:48]「好的产品」和「成功的产品」是两回事 [35:00] 餐饮大厂麦当劳:明确核心功能,找准商业模式 [40:15] 颜值系餐厅背后,反映了美食需求和营销方式的变化 [45:42] 辩证看待信息技术对于美食的改造 [48:56] One More Thing: 美食相关的推荐 ▼ 相关资料 1. [Vol.1 如何像打造产品一样打造社群 - 灰度上线](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15ff00af3c2dce95e74cead) 2. [小样的newsletter《1000小食报》](https://young.zhubai.love/) 3. 《鱼翅与花椒》,扶霞·邓洛普 4. 《一食一味》,汪曾祺 5. [《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https://mp.weixin.qq.com/s/lXG1u6ji9bLn93lCJzq-MA) 6. 《大创业家 The Founder》,麦当劳商业史 ▼ 音乐 李安《饮食男女》开头cut - 爸爸的厨房 《人生一串》主题曲 - 如去年一样伤悲 - 旧北乐队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又是一年双十一。无论你是否剁手,主战场大多集中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综合电商平台。我们也想聊聊电商,只不过聚焦于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基于S2B2C模式的会员制社交电商(交易额仅占比1%)。 社交电商是微商吗?为什么综合电商平台要发展这个业务?作为消费者又为何会通过社交电商进行购买?本期,我们邀请到社群成员 yuexin 来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yuexin 有一个自己的小店,属于背靠综合电商平台的 S2B2C 模式,通过微信群来进行传播和转化。同时,她也曾在实习期间做过 B 端运营工具。谈及做小店的初衷,她说一方面是喜欢分享,另一方面是理解用户。 在这期播客中,你讲听到她经营小店的故事,以及我们对于社交电商背后的产品逻辑和商业模式的思考。 也分享两个创作背后的故事。一是我们录制当天刚好赶上北京初雪,也算是为提早出现的白色世界留下了快照。二是录制后 yuexin 又办了一场社交电商研讨会,我们也因此得以补充一些精彩的讨论片段,让听众朋友也感受一下我们社群活泼的氛围。 � 欢迎收听! ▼ 策划成员 11,yuexin ▼ 主要话题 [02:19] 社交电商是什么? [08:34] 小店的运作模式和成长过程 [14:31] 品类选择:跟活动、懂需求、看数据 [17:01] 用户画像:男生竟然是主力复购? [21:58] 用户运营:每一个触点都需要用心设计 [27:27] 综合电商平台也入局:用户在哪,零售的触角就在哪 [31:00] 消费者为何愿意使用:需求和信任 [34:04] 向前看,社交电商的发展空间和核心竞争力 ▼ 相关资料 1. S2B2C模式:平台统一提供货、仓、配送及售后服务等全供应链流程,设置多层级奖励机制,通过分销来刺激小B用户成为分销商,并利用其自有社交关系与私域流量实现社交裂变。 2. [2019年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发展分析-艾瑞咨询](https://mp.weixin.qq.com/s/tyi16Dijyv8wmh4uc3gqhQ) ▼ 音乐 落日飞车 - Let There Be Light Again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随心飞在经过一个夏天的沉寂之后,终于在秋高气爽的十月再次回归,不过这次明显变得更加精打细算了。本期,我们请到社群成员周同和草鱼,一起聊聊随心飞的产品设计、商业逻辑、用户心理和旅行思考。 在聊天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有趣的发现,比如航空公司如何通过对时间、空间以及人群的限制,来实现产品吸引力和产品收益之间的权衡。我们也发现,随心飞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也为旅行目的地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比如越来越多小众旅行地开始被大众所关注和喜爱。 你使用过随心飞产品吗?是否打算购买新的随心飞产品?欢迎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分享你的观察和感受。 ▼ 策划成员 11,周同,草鱼 ▼ 主要话题 [02:52] 随心飞简介 [07:42] 随心飞产品的目标用户 [09:53] 印象最深刻的随心飞经历 [13:29] 航空公司为什么要做随心飞? [22:48] 心理学视角下的随心飞:跨期决策、冲动消费、精神体验 [27:58] 随心飞对旅行方式和旅行地的改变 ▼ 音乐 许巍 - 想风一样自由 朴树 - No Fear In My Heart ▼ 关于节目 「灰度上线」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源于产品社群,但不止产品。我们希望在播客中以产品视角探讨生活中的各种趣事,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欢迎收听「灰度上线」,这是一档由清华大学「五道口产品观察」社群制作的播客。我们是一个年轻而严肃的研讨社群,希望以产品为支点探索互联网技术基础,商业逻辑和相关社会现象,用产品思维看世界。 第一期主讲人是「五道口产品观察」发起人 shixian,她回顾社群发展壮大的过程,发现很像是在打磨一个产品,有过Aha Moment,也有过很多犹豫和探索,因此从「打造产品」的角度,分享一下这两年「打造社群」的感悟。 ▼ 主要话题 [00:37] 社群介绍和自我介绍 [03:21] 做社群的初心 [05:06] 从0到1:一场研讨会和活跃的微信群 [09:13] 从 1 到 10:形成社群,设计机制 [16:23] 壮大过程中的挑战:坚持初心、尊重规律 [28:05] 个人收获:道层面的产品思维 [31:16] 为什么要做这档播客 ▼ 音乐 RADWIMPS - Sparkle (English version) ▼ 相关阅读 公众号:五道口产品观察 [产品精酿|如何像打造产品一样打造社群](https://mp.weixin.qq.com/s/jZryxORo9ZLwB7zFSLp4rA)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