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21白天不懂夜的疼 一招干掉这个影响你睡眠的“隐形刺客”

这病说来话长

本期节目,是由泰诺联合小宇宙共同企划的「夜间止痛站」播客系列节目之一。 因为我们看到“ 睡眠障碍是现代年轻人高发的一种常见现象”,在这其中“疼痛引起的睡眠问题,睡不好、睡不香”相当常见,可以说是影响我们睡眠的“隐形刺客”。所以我们在这期节目中,着重聊一聊夜间止疼这件事儿。 也欢迎各位听友关注泰诺联合小宇宙策划的「夜间止痛站」系列节目。本期我们依然会从《这病说来话长》的赞助费用中拿出一定比例,以所有听友和嘉宾的名义做以公益项目。 嘉宾介绍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公益捐赠公示 感谢从开播到现在的各位朋友的支持💗我们代表所有听友和嘉宾把爱心传递下去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董心童:是董小姐呀~ 时间轴 00:33 鸣谢部分 00:39 疼痛成为影响睡眠的“隐形杀手” 01:27 虽然自己睡眠好,但同时也深受其害 04:25 从麻醉科中分支出来了睡眠门诊 06:39 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怎样? 07:26 治疗睡眠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问题 08:32 已知和未知原因的疼痛让我睡不好觉 11:13 睡眠和手术中的“睡觉”一样吗? 14:15 为什么EMO的情绪经常会发生在夜晚? 14:57 为什么到了晚上会更疼? 18:25 睡眠门诊通常用什么手段来治疗、缓解? 23:19 缓解了疼痛是不是就能解决睡眠问题 26:24 部分非甾体类药物也会有一些干扰? 26:38 关于一些药物对于胃肠道的反应如何应对? 30:19 我们药店买到的止疼药会不会有成瘾性? 34:08 阿汤对药物的过敏可能会和当年的工艺、批次有关 38:49 有些过敏药是具有镇静作用 40:00 有些过敏药有松弛消化道平滑肌的作用 41:52 不能缓解时要及时就医 说到夜间止痛,那就不得不提本期节目的合作伙伴,泰诺氨酚拉明。有需要的听友,可在美团搜索“泰诺夜间止痛”,即可轻松到达泰诺夜间止痛站 🚉 上车。 另外,这次泰诺联合小宇宙的播客企划「夜间止痛站」也将在上海大学路举行线下快闪活动。泰诺联合老百姓大药房会举行一些有趣的科普互动,大家可以在7月8号至14号前来打卡!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46分钟
23k+
1年前

VOL.120怎么打怎么说怎么接?和5位医务工作者聊聊120急救的那些故事

这病说来话长

特别的数字,就让它播的更有意义吧🚑 120,一个让我们值得为之敬畏的数字,不仅仅是一种速度,更是我们对于生命和病魔的争抢。当然,我们对于120的认识可能还有些不足,这一期请到曾在120工作过,现在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薛晓帆医生、在急诊值班和120打过交道的银老师、急诊科医生王雪迪医生、也曾和120有过工作交集神经外科贾健医生、在高铁列车上伸出过援手的吴斌医生……聊聊那些和120有关的尝试和故事。 嘉宾介绍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薛晓帆:大家好我是薛医生 任昕:小Yin老湿 王雪迪:斑马三三 吴斌:吴斌医生 时间轴 01:56 120急救系统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样的? 04:56 拨打120后,应该多长时间内到达? 06:23 关于纪录片《中国救护》中不同城市的120的特点 07:43 医护人员在120急救车上是正着坐,还是侧着坐? 08:24 120能走医保吗?怎么计费? 10:04 梅西来工体踢球那天120接的都是“10号” 10:57 北京老城区胡同担架拐弯都费劲 12:17 120到了患者死活不去医院做呢么办? 13:23 拨打120应该怎么说? 14:10 120不仅是抢救,还有很多附加功能 15:03 拨打完120应该做些什么? 16:43 别为了追求名院名医耽误救命 17:51 脑梗、胸痛要送到有溶栓资质和冠脉支架资质的医院 19:12 要命的病先不要考虑哪个医院有没有认识人 20:02 需要抢救的病人急诊是必须接的 21:06 120遇到无法结账、签字的病人怎么办? 23:24 路边见义勇为市民拨打120联系不到家属的怎么办? 23:59 热心市民伸出援手的时候有必要做的事情 26:05 有急救常识的市民拨打120,会有电话指导 * 那些经历过的故事 28:02 20多岁胃癌患者的父母40多岁已经满头白发 30:12 走进他的时候他手机里的音乐还在单曲循环 32:42 两辆120急救车在路口相撞了 35:23 其实在医疗保障上,不应该忘记那些做出过贡献的人 36:34 「这病说来话长」一直以听友和嘉宾的名义做着公益捐赠 37:49 急诊医生对于120车组人员的尊敬和佩服 40:29 口外医生不单单看牙,也在列车上伸出援手 相关纪录片推荐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43分钟
6k+
1年前

VOL.119黑灯:脱口秀哪有现实荒谬,疾病致盲,城市设施制障|一期讲懂Stargardt病

这病说来话长

黑灯,脱口秀演员,同时大家也都知道他是一位盲人脱口秀演员。“我的视力只有0.02,知道0.02什么概念吗?”这是黑灯在脱口秀节目中的开场白。0.02的视力是因为患有一种叫Stargardt的疾病,中文翻译叫青少年黄斑变性。关于这个疾病,我们这期来聊聊,但是要说的更多的是城市设施给我们和残障人士带来的不便,看到了改进要点赞,遇到了不便我们提出呼吁。 嘉宾介绍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银心:小Yin老湿 黑灯:黑灯 毛春洁医生:Dr.more 时间轴 01:32 黑灯的播客《黑历史》分享 02:57 在脱口秀巡演间隙做了播客 04:42 确诊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感受,视力也没问题 06:05 银心发现色盲的问题也是小学毕业开始 06:38 黑灯视力下降过程也经历了过山车 07:16 及时干预会有改善的可能吗? 07:44 心里的打击和病耻感叠加的那几年 08:20 大学选了心理学专业更加找不到工作 08:52 视力表看起来好一些,但是阅读速度变慢了 10:46 人格特质更重要一些,学了心理更多了一层自觉在其中 12:06 黑灯现在不再医疗层面进行干预了,掌握了一整套应对生活的方法 12:19 “为了你以后还能看见现在就别看” * 连线毛春洁医生科普环节 14:18 医学上对盲人的定义 15:36 关于「青少年黄斑变性」stargardt刚开始眼科检查不容易检查出来 17:11 黄斑变性的不同类型 17:53 青少年黄斑变性已经有进行基因编辑的临床实验 18:33 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无法向视锥细胞、视杆细胞提供营养 19:18 视锥细胞负责分辨颜色和清晰度清楚;视杆细胞是我们分清明暗 20:24 色盲的问题在于视锥细胞 20:59 色觉障碍包括色盲和色弱 21:31 红绿色盲还原出了另外几种颜色,但是也能区分开 22:30 所谓的没有色觉障碍的人看到的颜色也未必一样 22:48 语言的局限性,你永远无法向别人描述你看到的东西 23:13 影像片子是灰度的,不影响工作 23:50 一款色觉障碍的人谁戴谁哭的眼镜 24:09 全色盲的眼镜全红眼镜戴上出门 25:16 视锥细胞受损眼镜对于光线更敏感 25:31 色盲在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25:52 试图向别人解释红绿色盲所看到的样子 26:51 也有后天色盲的可能性吗? * 请市政少“制造”一些障碍吧 27:56 关于黑灯和另外两位朋友建立的「青少年黄斑变性关爱中心」公众号专注搜罗全球的最新的相关前沿资讯和进展 29:38 罕见病的药物研发需要市场推动 32:06 盲道对于盲人而言几乎没有用,无法导航没有目的地 33:07 新加坡盲道的使用感受 33:24 市政建筑设计并没有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 35:24 盲人的倍速听觉是练出来的(黑灯手机播放) 37:16 黑灯去盲人按摩的一次尴尬经历 37:58 生存本能为自己再打开一扇窗 39:00 段子听着像真事,但现实更荒谬 41:10 在机场打车我目的是叫一辆车,并不是非要这辆车 44:28 高端写字楼下不让停共享单车,最近的要走十分钟 45:14 高铁站不是按照行人的动线设计,行李箱永远要提上提下 45:46 如果不考驾照,永远不会学科目一 46:17 有的城市没有非机动车道,只能在便道上骑 47:25 市政建设并不只是盲道的问题 47:58 交通秩序靠大家“随手拍”举报出来 50:09 有的已经能看到慢慢在改进的城市设计 51:04 高铁站的显示屏上有很多事垃圾信息 52:33 城市公交车的LED灯并不方便 * 面对已知 55:48 「青少年黄斑变性关爱中心」公众号让你从面对未知到面对已知,不再焦虑 58:37 「君不见」黑灯个人脱口秀期待你的到来 拓展阅读 Stargardt病(Stargardt disease,STGD)是隐性遗传性的常染色体视网膜病,还有少数是显性遗传性及X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的常染色体视网膜病,其症状于黄斑中央凹和中央凹旁区域开始,特点为双眼对称黄斑进行性萎缩[1]。在1909年,Karl Stargardt首次描述STGD的特征是视网膜下脂褐质样物质沉积和双侧的中心性视力丧失。这种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纪、性别和生物的个体,大约10 000人中就有1人患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nherited retinal diseases,IRD)之一[2]。 1 临床表现 1.1 视力 STGD最初的临床症状是视力下降、不能矫正,中心视力逐渐进行性衰退,但周边的视野却始终保持正常状态。多数病人双眼视力对称性降低,并且大部分病人的最终视力在0.1以下[3]。 1.2 眼底表现 疾病早期眼底改变并不明显甚至正常,这种情况在儿童中最为明显,儿童最初可能会被视为功能性视力丧失而接受弱视治疗[4],可出现黄斑色素改变,其范围可能从微弱或不规则的色素斑点到古铜色表现外观,后期还可出现整个眼底广泛萎缩[5]。另一常见表现为黄色斑点(fundus flavimaculatus,FFM),形状不一、大小不等,边界清晰,数目可逐渐增多,区域不断融合,使萎缩区不断扩大,但黄色斑点亦可于病程中自行消退[6]。 2 发病机制 STGD包括不同的表型和基因型形式,其中1型STGD(STGD1)最为常见,这是一种隐性的常染色体遗传病,由突变的ABCA4基因引起,该基因主要编码ATP结合盒蛋白家族成员4[7]。STGD2一词于2005年停止使用并归于STGD3中。ELOVL4(STGD3)或PROM1(STGD4)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突变会引起“Stargardt样”疾病(即主要形式的黄斑营养不良表型,可能类似于STGD1,但在临床、遗传和病理生理学上与“真正的”Stargardt病表型不同),它们分别能编码超长链脂肪酸和Prominin-1(PROM1)的延伸[8,9]。 相关文献 [1] Sears A E, Bernstein P S, Cideciyan A V, et al. Towards treatment of stargardt disease:workshop organized and sponsored by the foundation fighting blindness[J]. Translational Vi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6(5):6. [2] Collison F T, Fishman G A. Visual acuity in patients with stargardt disease after age 40[J]. Retina, 2018, 38(12):2387-2394. [3] Piotter E, McClements M E, Maclaren R E. Therapy approaches for stargardt disease[J]. Biomolecules, 2021, 11(8):1-28. [4] Huang D, Heath Jeffery R C, Aung-Htut M T, et al. Stargardt disease and progress in therapeutic strategies[J]. Ophthalmic Genetics, 2022, 43(1):1-26. [5] Batioğlu F,Demirel S,Özmert E. Fundus Autofluorescence Imaging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J]. Seminars in Ophthalmology. 2013,30(1):65-73. [6] Romano F, Lamanna F, Boon C J, et al. Clinical, genotypic and imaging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pectrum of ABCA4 retinopathies[J]. Ophthalmology Retina, 2023. [7] Green J S, O’Rielly D D, Pater J A, et al.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targardt macular dystrophy(STGD1):a longitudinal 40-year study in a genetic isolate[J]. 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20, 28(7):925-937. [8] Thamm K, Graupner S, Werner C, et al. Monoclonal antibodies13A4 and AC133 do not recognize the canine ortholog of mouse and human stem cell antigen prominin-1(CD133)[J]. PLoS ONE, 2016, 11(10):1-25. [9] 王骜,李强,刘旭阳,罗小玲,邝国平.Stargardt病研究进展[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24,26(01):74-78.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59分钟
11k+
1年前

VOL.118你见过深夜的ICU吗?打破你的刻板印象

这病说来话长

深夜时分,跟着ICU子涵老师踏入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ICU病房。一直以来,这个地方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在这里,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交织在一起,悲欢离合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人间四季在这里得以展现,既有生命的春天,也有疾病的冬天。 穿过ICU的大门,我沿着指示牌一路前行,从宣传栏到生活区,再到休息区,最后进入病区。随着每一步的深入,周围的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每一扇门后都可能隐藏着生死未卜的故事,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尤为珍贵。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也深刻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嘉宾介绍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尹子涵:Zoe 时间轴 02:18 鸣谢部分 02:55 子涵老师在ICU工作了8年 03:46 ICU每天上演“生死时速” 05:45 探访ICU的视频纪录 🫱 点击观看第一集 06:51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暖心故事 13:00 年轻小伙醒来打骂医生的寒心故事 16:08 ICU是一个寂寞的科室 18:56 ICU是一扇门,里面的病人和外面的家属都不知道医生发的努力 22:00 重症医学科需要先感动自己然后把满腔热血传递给更多人 24:01 「叙事医学」教会我们和患者、家属沟通 30:08 治疗之外给患者更多的安慰,减少痛苦 31:58 ICU给原发病争取更多的时间 35:11 ICU是有严格的收治标准的 36:25 ICU是治疗的地方,而不是终点站 38:14 ICU为什么那么贵? 39:18 ICU为什么不能给加床? 40:11 ICU为什么要给患者频繁检查? 41:14 高成本的ICU是在消耗医疗资源吗? 43:59 睡在ICU门口的家属,省下来的钱其实其实对于治疗费是杯水车薪 「小雨伞保险经纪人谢维老师科普答疑部分」 48:11 保险经纪人和保险代理人区别? 49:53 健康保险是不是越早买越好,具体到多早? 51:46 对于小朋友,适合买什么类型的健康保险 53:20 如何筛选靠谱合理的保险方案? 56:04 不同年龄阶段需要对保险配置做什么样的调整? 57:48 对于年纪较大且有一些基础疾病的长辈,在购买保险方面有什么指导性建议吗? 58:57 请问老师如何给55+的父母和快30的打工人(自己)选择健康险?购买保险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线下找保险代理人有什么服务内容和价格上的区别,该如何选择呢? 01:06:27 理赔的时候找小雨伞还是找对应产品的保险公司? 01:08:15 从平台上买和找保险代理人买价格一样,我不需要给平台额外付费吗? 01:11:02 咨询小雨伞保险经纪的福利都有哪些? 🎙️本期播客由小雨伞保险经纪特别赞助播出 「小雨伞保险经纪」成立于2013年,是全国性保险经纪平台,以严选+定制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从家庭风险分析、保险方案配置、协助理赔等一站式的保险服务,已累计完成 4.8 亿元的理赔,与中国平安、 中国人寿等80多家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服务超1500万用户。 小雨伞为大家准备了两个「独家福利」: ①原价68元,限时1分钱,即可享受专业保险咨询服务 咨询链接戳这里👉点击此处 ②前往「小雨伞」公众号,后台回复【这病说来话长】预约咨询的同时,即可领取一份免费的1年期女性防癌险 💰保额10000元 🎁0-40周岁可领 👩 能保障乳腺癌、宫颈癌等7种女性高发癌症,确诊即赔! *本期节目封面及视频截图均为阿汤拍摄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73分钟
10k+
1年前

VOL.117歌手辛晓琪:不去健身房就在家「超慢跑」 ,千万别节食

这病说来话长

把“味道”存储在记忆里,让想念交汇成爱的“领悟” 。说到辛晓琪和她的音乐作品,恐怕70-80-90后并不陌生。1986年发行首张专辑《寂寞的冬》出道,次年与福茂唱片签约。1992年经李宗盛引荐进入滚石唱片。1994年凭借《领悟》一曲而成名,收获10多项奖项,专辑共销出50多万张。之后演唱的《味道》《承认》《我也会爱上别人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等歌曲广为流传。 这一次是在「歌在青春在」北京演唱会前夕,和我们一起回味青春的味道。这次的聊天内容分别按照聊的侧重点剪辑到我的三档播客:「这病说来话长」「我这行说来话长」「阿汤歌」。在「这病说来话长」里我们从演唱会之前几日常的健康运动和饮食来聊,也请到了子涵医生在后面进行了论证和注解;「我这行说来话长」「阿汤歌」单纯聊一聊辛晓琪的音乐故事。当然辛晓琪也有一档自己的播客「辛小说 Winnie’s Remix」,讲的是什么,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听听看。 嘉宾阵容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尹子涵:Zoe 时间轴 00:50 辛晓琪的播客「辛小说 Winnie’s Remix」及「歌在青春在」演唱会预告 01:43 当时参加《歌手》为了救场,以为只是一集 02:48 《味道》源于一场重感冒 04:24 不开演唱会的时候也会注重锻炼和饮食 04:43 暖身、体适能有氧操和超慢跑 05:07 超慢跑的节奏速率180 四二拍 05:55 饭一定要吃,五谷杂粮都要吃 06:18 并不会去实施网红的16-8 06:30 人在饥饿感的时候启动长寿因子 07:18 用节食减肥反弹会更严重 08:35 辛晓琪现场听到了「这病说来话长」主题曲 09:35 歌手在演唱会前是不是一定要加强锻炼 10:27 太佩服张学友了,每一场演唱会都要大劈腿和一字马 11:48 从福茂唱片走进了华语乐坛 13:36 歌坛38年更多的是感恩 13:57 遗憾还没有和罗大佑合作 * 辛晓琪的超慢跑与饮食解读: 17:45 超慢跑的现实意义 18:22 超慢跑有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微笑跑步” 19:38 超慢跑不要求速度,但是要求步频很高 20:24 “慢、小、高”中的步频高的两个好处 22:19 超慢跑确实可以减肥 25:00 每次超慢跑需要跑多久? 26:09 超慢跑也可以原地跑 28:07 吃饭吃到七八分饱 29:57 适度的“饥饿感”是可以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 30:27 “解饿启动长寿因子”在《Science》和《Nature》的文章中从基因角度证实了这个机制(《Nature》杂志隶属于自然出版集团,《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刊) 拓展阅读 节拍超慢跑是什么?就是节拍器+超慢跑。先去下载一个节拍器,设定180,跟着节拍跑;不爱外出运动但又自觉应当运动的朋友,从今天开始,和我一起跑。 “超慢跑”近年广受熟龄族喜爱,因以较慢速度跑步,可降低对膝盖的伤害,只需要穿着运动服,随时随地都可以跑。 很好入门的有氧运动 新冠疫情期间,不少民众在家原地边看剧、边慢跑,一次达到运动减肥和改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慢性病等多重效果。对不擅长运动的年长者、肥胖族,是很好入门的有氧运动。那么“节拍超慢跑”又有何不同? 超慢跑在室外或室内都可进行。在室内赤脚跑更健康。对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而言,超慢跑也是很好的纾压管道。 加节拍器慢跑不费力 俄罗斯尼可拉斯·罗曼诺夫博士与约翰·罗伯逊合著的作品《跑步,该怎么跑?认识完美的跑步技术,姿势跑法的概念、理论与心法》,深入介绍跑步姿势对于身体的影响,如何减少负担,避免身体受伤;也研究马拉松选手的步频为何是170至190步/分钟,因为这是最节省能量又拥有高度耐受力的最佳速度。 “节拍超慢跑”要领:(1)前脚掌先落地,再后脚跟落地;(2)膝盖弯曲、保持弹性;(3)小步伐、高步频(180步/分钟)。 中等强度不会太疲累 当前脚掌落地时,膝盖会自然弯曲,保持弹性,减缓对脚和膝盖的冲击力量。设定步频为180步/分钟,是因步伐小会比步伐大减少更多阻力,不会加重膝盖与足踝部负担,还能减少身体上下晃动。身体起伏晃动越小,落地阻力越轻,不会增加心脏负荷。 超慢跑是以类似“小碎步”速度完成长距离慢跑,平均时数为每小时5~6公里,心率建议每分钟100~120次,属于有氧运动的中等强度。超慢跑不会过度疲累,对长者来说相当适合。 循序渐进切记勿低头 心肺功能不佳的长者较难完成中高强度运动,建议采分段累积方式,以每10分钟为单位,循序渐进地增加。 注意腰杆挺直,肩膀放松,手臂自然摆动;下巴要微微抬高,眼睛望向远方。切记跑步时不要低头,否则后颈部张力过大,加上跑步时身体晃动,就容易受伤[1]。 关于“饥饿感”的研究 据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杂志的最新论文,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表明,可能饥饿感本身就足以减缓衰老。 以前的研究发现,限制饮食可延长寿命,但闻到食物气味会让效果减半。因此,研究团队想知道促使人们寻找食物的大脑变化是否可能是影响长寿的背后原因。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通过多种方式诱导果蝇产生饥饿感。首先是改变了果蝇饮食中支链氨基酸(BCAA)的含量,然后让果蝇自由进食酵母或含糖食物。早期研究显示,BCAA在哺乳动物、果蝇饮食中的含量,会增加蛋白质食欲并延长寿命。 在此过程中,与进食高BCAA含量的果蝇相比,进食低BCAA含量的果蝇消耗的酵母多于糖。这种对酵母的偏好超过了对糖的偏好,意味着减少食物中的BCAA,会让果蝇有饥饿感。 研究人员还发现,进食低BCAA含量的果蝇,寿命明显延长。 为了进一步区分饥饿感和饮食量对果蝇寿命的影响,他们使用了一种名为光遗传学的独特技术,通过暴露在红光下,激活果蝇中与饥饿感相关的神经元。 结果发现,这些果蝇消耗的食物是没有暴露在光刺激下的果蝇的两倍。红光激活的果蝇也比对照组的果蝇寿命更长。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在果蝇身上不断地制造饥饿感,果蝇的寿命得到了延长。 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将饥饿的分子结构映射到相关神经元的表观基因组的变化,并确定神经元对饮食中特定氨基酸的存在或缺失所作的反应。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果蝇大脑中表达特定基因的数量,从而影响它们的摄食行为和衰老。 研究人员指出,在将这些发现应用于人类之前,应该谨慎行事,但“有充分的理由预计,所发现的机制也可能会调节其它物种的饥饿感”[2]。 参考文献 [1] 陶诗秀.设定180:每天节拍超慢跑[J].家庭医学,2023,(03):37. [2] 张佳欣.保持饥饿感足以延缓衰老[N].科技日报,2023-05-16(004).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33分钟
8k+
1年前

VOL.116别看你今天笑得欢,当心乐极生悲“笑不活” X 玲珑塔门市部 X 天津师大校广

这病说来话长

笑,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是对于身体已经有一些健康风险隐患的人来说,过度的笑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问题。这就是过犹不及。 从上个月「这病说来话长」入驻天津师范大学校园广播后,师弟师妹的点子真是源源不断,就比如这一期的选题。经过了二次发酵之后,又遇到了玲珑塔门市部的星马豪,一拍即合,因为笑这件事儿少不了相声。 嘉宾阵容 🫱点击此处可以串门到玲珑塔门市部播客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玲珑塔门市部:玲珑塔门市部 村长:炒饭村长 吴斌:吴斌医生 翁嘉懿:医姐牛翁翁 贾健:贾装没头脑 张宇涵:大涵别吃了 尹子涵:Zoe 时间轴 00:55 「玲珑塔门市部」成员介绍 03:04 「这病说来话长」走进天津师大 07:46 相声是追求有节制的包袱 09:36 “笑不活”是从笑到下巴脱臼开始的 * 笑到下巴脱臼:口腔科吴斌医生 10:45 下巴脱臼的几种可能 14:38 有过脱臼的就更容易出现习惯性有脱臼的发生 * 冠心病患者大笑要当心:心血管内科翁嘉懿医生 16:55 有基础病是前提 18:54 狂笑使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心梗风险 * 血压控制不稳定大笑脑梗风险增大:神经外科贾健医生 20:49 神经科的一件悲伤的故事 24:14 高血压等一些慢性病的控制不好会有风险 * 从笑,到哮喘:呼吸科张宇涵医生 26:25 最常见的哮喘发作原因 27:21 在过敏环境中的大笑中 * 29:42 马增芬西河大鼓《玲珑塔》(片段) * 打嗝超过24小时就需要就医了 31:02 常见的打嗝的发作机制 33:28 膈肌在哪?有什么作用? 35:05 小时后用“吓一跳”和“憋气”方法治打嗝 36:00 吓一跳治打嗝像是AED 36:36 憋气打嗝的原理 37:32 哪种打嗝需要就医了? 40:47 阿汤最近的大笑是听赵魁然的相声 43:14 很少去相声园子里听相声了 43:56 星马豪曾经看完鬼故事,听相声平复一下 46:04 相声的包袱都是设计出来的,但最美妙的是不期而遇的“意外”时刻 46:56 笑和哭到极致了都会浑身紧绷 47:46 “嬉笑怒骂”都是正常人的表达 48:47 现场一个问题测出MBTI 49:42 内向、外向是来换变换的 53:12 让相声演员在生活中笑起来挺难的 53:57 00后觉得90年代的相声小品有意思吗? 56:58 相声演员收入高么? 57:43 爱好让我们在生活中会心一笑 58:19 天津人的乐:不内卷,“乐呵乐呵得了” 01:00:27 近年的“逃离卷的环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01:01:36 适度的笑能让自己跳脱出来,生活更舒服 01:02:09 生活有很多种的笑 01:03:47 当代大学生司琪最快乐的事儿 01:04:11 星马豪小时后的“笑”是记忆犹新的 01:07:30 村长觉得越来越多的松弛感让自己很舒服 01:09:58 柯南作为捧哏听了太多相声很难再有新鲜感 01:11:39 星马豪觉得乐呵兄弟(张斌和张峰岩)的包袱很高级 01:14:43 阿汤做播客也是学习的过程,不期而遇的快乐 01:15:03 如果做播客话题没兴趣再硬聊就违背了初衷 拓展阅读 打嗝又称呃逆,是指由于膈肌或控制膈肌的神经受到刺激,引发膈肌发生痉挛性收缩,产生类似“呃”音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打嗝,发作起来真难受,那么打嗝是种病吗? 打嗝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反应,分为非疾病性打嗝和疾病性打嗝。大多数打嗝属于非疾病性打嗝,可以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不超过48小时,对人体影响很小。一般无明显原因,多见于吞咽过快、突然吞气、饮用过多碳酸饮料等引起腹压骤然增高,或过度吸烟、饮酒,以及冷热刺激、过度兴奋或紧张等,引发膈肌痉挛性收缩。非疾病性打嗝不需要特殊治疗,可在家进行物理治疗终止打嗝,如常见的吸气法、含水屏气法、饮水法、打喷嚏法、惊吓法等。 但如果是长时间打嗝超过48小时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特别是老年人,需警惕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为疾病性打嗝,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消化道疾病: 此病因最常见,如食管炎、胃炎、肠梗阻、胆囊疾病等。患者除了持续打嗝还多伴有食欲不振、反酸、烧心、腹胀、腹痛等胃肠道症状。老年人还需要排除消化系统肿瘤的可能,完善胃镜、腹部彩超或腹部CT等可明确诊断。 2. 脑部疾病: 此类病因也常见,如脑膜炎、脑肿瘤、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变等。患者还多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脑部症状。脑血管病变引起的长时间打嗝在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如老年人伴有言语不清、意识障碍或肢体活动异常,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时,需及时就医,完善头部CT或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诊断。 3. 胸部疾病: 此类病因较少,可能引发疾病性打嗝的有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肺癌、纵隔肿瘤等,患者多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相应症状。老年人肺炎有时候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完善胸片或肺部CT可明确诊断。 4. 药物及其他因素: 有些药物如麻醉药、安眠药、激素等过量使用可影响神经系统对打嗝反射的正常控制;损伤胃药物也可引起,如频繁或长期服用退热药、抗血小板药、抗生素等可损伤胃黏膜引起胃糜烂或胃溃疡导致长时间打嗝。其他因素,如胸腔手术后、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等也可导致持续打嗝,患者既往有相关病史可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但此类病因较少。 综上所述,一般来说打嗝不是病,但也不容小觑。如果正常人经常打嗝,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及避免过度精神刺激等,可有效地减少打嗝发作次数。但长时间打嗝需警惕是潜在某些疾病的信号,特别是老年人,需及时就诊查明病因,并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一般随着病因的改善,打嗝也会消失或减轻[1]。 参考文献 [1] 卢静.打嗝是种病吗[J].保健医苑,2024,(01):44.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80分钟
5k+
1年前

VOL.115冇满分父母,你做60分已不易 13位医生10学科出招身心性健康教育攻略|儿童节专题

这病说来话长

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我们考虑到很多的听友已经是为人父为人母的一个阶段,对于家中宝宝的健康成长话题很期待能有一期比较全面的讲解。今天我们首先请来的就是我们的一位资深听友(ID:爱丽丝囚徒)他实际上不仅是一位父亲,同时是一位人民教师,教学科目是体育,所以不仅看到自家的小朋友的成长,也看到那么多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学生,就说这几年孩子们的体质和体能的真实情况是什么状态?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方面,希望孩子们、学校、家庭、社会做些什么?作为家长的你,希望通过这期节目放松下来,我们知道你也不容易。 嘉宾阵容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毛春洁:Dr.more 文瑞怡:小文学姐 崔佳彬:沙粒心理 董心童:是董小姐呀~ 卢璐:Doctor.Lu Lu 银心:小Yin老湿 王捷宠:竹捷宠 林佳君:诺拉看娃娃 吴斌:吴斌医生 韩文睿:Dr.小乐 翁一鸣:又逗了一圈 时间轴 Intro 00:32 一位体育老师的肺腑之言展开了本期的主题 09:38 本期节目的嘉宾医生阵容介绍 儿童视力健康:眼科 /毛春洁 11:02 最常见的儿童视力问题 12:35 以什么频率进行视力检查? 15:04 哪些饮食有助于保护儿童视力? 16:20 体育活动对于视力的重要性 18:13 眼镜一旦戴上就摘不下来了么? 20:32 生活中电子屏幕对于孩子的视力影响 儿童心理健康压力疏解:精神心理科/ 张达明、文瑞怡、崔佳彬 23:46 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30:13 家长给孩子安排的艺术课都是“有用的” 34:02 小朋友愿意来医院,因为“我终于不用去上课啦” 35:09 家长是因为什么原因把孩子带到心理门诊的? 40:14 心理门诊不等于心理治疗 42:08 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发生在家长身上? 43:07 孩子对家长来说(原生家庭)的反作用 45:43 作为家长在实际教育中也很难,不要内疚、自责 48:31 儿童心理减压要从家庭和社会系统中着手 53:33 家长也有自己的委屈 56:30 自己所谓的完美的童年,究竟是什么标准? 01:00:19 世界上没有100分的父母,做到60分已经很不容易了 那些不完美:唇腭裂和耳畸形:麻醉科/董心童;PICU/武宇辉;整形外科/卢璐 01:02:14 关于微笑行动对于儿童唇腭裂的公益行动 01:03:33 从儿童生命高级支持开始接触微笑行动 01:10:33 一位唇腭裂小伙子坚持读书来恢复发音训练 01:15:03 大凉山的小朋友做唇腭裂手术为了出去打工 01:17:55 玉树救援志愿者的榜样力量感染了武老师 01:20:03 在参加公益活动中最难的是什么? 01:25:43 每次参加红衣活动是要抢名额的 01:27:31 唇腭裂和耳畸形在临床上的情况 01:31:28 耳畸形需要取患儿的肋软骨进行手工雕刻 01:32:24 麻醉方案对于公益手术行动的重要性 01:33:55 耳畸形再造尽量给患儿家庭节省成本支出 儿童重症医学:PICU/武宇辉 01:39:34 PICU和成人ICU有哪些不同? 01:43:21 医生妈妈带娃遇到问题也会慌 01:45:44 家长如何配合医生协同作战? 01:49:48 社工在医生和家属之间成为一个桥梁 01:51:05 通过和公益组织合作建立安宁病房 01:53:37 临床医生和孩子每天高效陪伴也是无解 关于拍片检查的那些误解:影像科/任昕 01:57:32 近期自媒体中出现的更多的穿戴设备 02:01:36 有没有必要做检查,大夫已经替你权衡了 02:02:27 防护真的没做到位是哪些情况? 02:04:58 胸片、CT、磁共振分别辐射量有多大?一年最多拍几次? 02:05:38 5年里的射线还可以累积 02:07:01 射线是怎么消失的? 02:08:58 影像科的对比剂是没有辐射的 02:09:53 儿童拍牙片时候应该防护哪个部位?会损坏脑子吗? 02:15:40 低龄儿童拍片子时候的配合问题是个难点 意外伤害:急诊外科/王捷宠 02:23:23 门诊中接触最多的孩子的意外伤害都有哪些? 02:25:43 孩子在家中或户外跌倒和摔伤、割伤或擦伤时,家长应该如何进行处理? 02:26:32 家长应如何预防孩子烧伤和烫伤?发生烧烫伤,正确的急救步骤是什么? 02:28:08 家长应如何准备家庭急救箱?急救箱中应该包含哪些必备物品? 02:29:52 如何通过教育来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家长和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02:33:51 儿童安全座椅的选择、共享单车、家中家具的安全问题等 手足口病和发热:儿内科:林佳君 02:36:01 什么是手足口病? 02:38:59 儿童发热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02:39:21 发热是否一定意味着严重疾病?如何判断发热的严重程度? 02:40:41 家长对退烧药的使用有哪些常见误区?退烧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退烧药的适用情况、剂量、使用频率、常见副作用、什么时候需要使用退烧药。 02:42:14 如冰敷、冷水浴是否适用于发热儿童的物理降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是什么? 02:43:42 孩子退烧慢,要不要要求医生给换药试试? 儿童牙齿健康:口腔科/吴斌 02:45:21 为什么口腔健康对儿童的整体健康如此重要?孩子应该从多大开始刷牙?如何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 02:49:45 警惕牙源性疾病 02:53:28 儿童涂氟需要注意什么? 02:56:09 让孩子少喝一点碳酸饮料 儿童正畸:口腔科/韩文睿 02:57:32 儿童牙齿的正常发育过程是什么样的? 03:00:28 常见的牙齿错位和畸形有哪些? 03:00:57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正畸治疗? 03:01:32 几岁开始可以正畸治疗? 03:02:54 常见的正畸工具和装置有哪些? 03:03:54 正畸治疗结束后,为什么需要使用保持器?如何正确使用保持器? 03:05:26 正畸治疗后的复诊和随访的重要性 03:05:54 家长在正畸中的角色:家长在孩子的正畸过程中应如何配合和支持? 儿童性教育:生殖医学科/翁一鸣 03:08:29 为什么儿童性教育如此重要?不进行性教育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03:10:40 在不同年龄段,应该如何进行性教育?应该传授哪些知识? 03:15:18 家长应如何参与和主导孩子的性教育? 03:20:10 家长和教育者在进行性教育时,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如何避免这些误区?比如,认为性教育会“过早”激发孩子的性意识 03:21:45 当孩子提出性相关问题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有哪些技巧? 03:24:35 如何教育孩子保护自己,识别和预防性侵害? 03:26:16 互联网和媒体对儿童性教育有哪些影响?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这些资源?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209分钟
11k+
1年前

VOL.114心内科|不就是高血压么?你别吓唬我了!不量血压就不高 长期吃药没必要?

这病说来话长

今天我们来聊聊全球也是我国患病率第一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我发现周围因为高血压天天吃药的人,真的不在少数。而且它作为一种常见病、慢性病,高血压的治疗贯穿一生。而在漫长的血压控制、达标过程中,总有一些患者基于认识误区,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由此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所以本期就这个问题给大家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孙志军🧑‍⚕️。 今年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由施维雅集团支持、国际高血压学会发起的公益项目“#Because I say so(BISS) #为爱发声”再度在全球范围内启动,旨在唤起人们对高血压的重视、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好习惯💗。 嘉宾介绍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时间轴 02:22 高血压和血压高不是一回事? 04:06 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是一回事吗? 05:40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是什么? 08:21 血压测测量数值,高压、低压多少算高血压?这几年有变化吗? 11:50 老年高血压患者为什么低压并不高? * 精准测量 15:12 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哪个更靠谱? 19:13 这些细节决定了血压测量的精准度 23:58 精准测量不等于苛求测量 25:36 一天中人的血压值的变化 26:33 没有症状表现不见得没有病症,有症状就是不可逆的损害 31:05 出现哪些症状我们应该警惕?哪些典型症状应及时就诊? 34:35 有没有预防高血压的手段? * 有效控制 37:17 对于高血压患者,如何做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 41:02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开始药物治疗? 42:47 提高依从性在高血压管理以及长期用药中很重要 44:38 为什么长期服药后定期复查、检查身体? 48:01 单片复方制剂(SPC)是什么?为什么SPC能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 50:35 高血压高危人群应该注意些什么? 53:14 孕妇高血压的管理有哪些不同和禁忌? * 健康长寿 55:56 只要控制好了可不可以再回到球场打球、极限运动(跳伞、蹦极),去高原自驾游? 59:32 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哪些新技术或新方法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管理血压? 拓展阅读 *以上图片由施维雅集团提供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63分钟
9k+
1年前

VOL.113消化内科|从“少见病”到“常见病” 你应该认识它了|IBD日专题

这病说来话长

说到炎症性肠病(IBD)在此之前我们都很陌生,但近年来,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从“少见病”发展为“常见病”,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IBD)日,目的就是在于提高我们对炎症性肠病(IBD)这种慢性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在此联合CCCF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一同发声,呼吁大家给予更多的关爱。 嘉宾阵容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陈焰医生小红书:浙大二院肠病专家陈焰 傅昊然小红书:傅昊然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时间轴 * Part1 协和李景南教授科普部分 02:18 什么是IBD(炎症性肠病) 02:55 IBD(炎症性肠病)的分类 04:00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有什么区别? 06:05 到底哪些因素会导致炎症性肠病的发病? 06:44 为什么近十年增加了十倍? 08:32 胃肠不舒服不要对号入座 10:31 炎症性肠病有没有慢性和急性之别? 10:59 炎症性肠病有时表现不特异 12:44 炎症性肠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4:30 炎症性肠病的年龄特点 16:56 男女性别和地理分布特点 17:26 炎症性肠病可以治好吗? 19:53 很多病的控制是最主要的 21:09 目前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23:24 在治疗IBD患者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26:50 年轻爆发型起病要更加积极治疗 27:19 中医和偏方是不一样的 31:16 IBD患者要么智商特别高,要么特别固执? 32:38 我们除了从临床角度给予治疗之外,从社会角度我们还需要给患者群体哪些帮助? * Part2 梦君和傅昊然从患者到参与公益的故事 34:41 梦君有一天突然跑了八九趟厕所,不是排便而是止不住的出血 39:02 怎么想到做这样的一件公益的事情? 41:51 我们是在做公益而不是在做慈善 43:23 傅昊然在确诊到治疗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身体和心里的变化? 46:25 为什么会想到作为一个“克罗恩KOL”走到台前? * Part3 浙大二院消化科IBD专家 主任医师陈焰部分 48:15 创建CCCF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的初衷 50:26 CCCF为IBD患者正在做什么? 51:28 夏令营中一位小患者画了一幅“哭泣的树” 54:43 好几位专家医生轮番劝一位小患者的家长 58:24 理事长就是高级的“乞讨者”站在门诊门口发传单 59:27 医学院的博士生毕业从志愿者到成为IBD专科医生 爱在延长是谁? 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CCCF)是国内第一家专门服务于IBD患者的公益组织。爱在延长的理念是“教育是最好的药物”、助人自助。我们向IBD患者传达科学实用的疾病知识,为基层医生提供专科培训,提高国内IBD的诊疗水平等,凝聚和协同多方力量,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医疗和生活质量。2020年度浙江省社会组织评估等级4A级,2022、2023年度连续获得中国基金会透明指数(FTI)满分评级。我们希望:每一位炎症性肠病患者都可以拥有自由而丰富的人生。 公众号🔍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 关于5.19世界炎症性肠病日 为了呼唤社会公众对IBD群体的支持,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CCCF)在今年5.19世界炎症性肠病日开展了以“肠肠的自由愿望”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5月19日晚,“让爱发光”全球性活动将用紫色(世界炎症性肠病日的颜色)点亮各地的标志性建筑、市政建筑和公共屏幕等。用浪漫的紫光照亮IBD患者的长夜;以大多数人切身相关的消化问题,呼吁社会公众关注肠道健康,关爱肠病患者。 拓展阅读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不断升高[1]。不同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是否肥胖、日常锻炼量、吸烟等已被证实与IBD病程的进展有关[2]。因此,本文就生活方式与IBD患者自然病程之间的关系,以及改变生活方式如何改善IBD患者临床结局作一综述。 1 运动与IBD 1.1 运动与IBD发病 运动可增强机体免疫反应和减少细胞促炎因子的产生,研究表明在化学诱导的肠炎动物模型中,运动可减轻肠道的炎症负担[3],运动强度和频率的增加与IBD发病率降低有关,且在CD患者中更加明显[4]。 1.2 运动与IBD预后 各种结构化运动干预措施,包括心血管训练、力量训练、瑜伽和身心疗法等,对IBD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有改善作用,可使患者骨矿物质密度增加、减少压力和焦虑,且能有效改善IBD临床疾病活动度。但由于IBD患者常合并疾病活动症状,且患者中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较高,导致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来减轻体质量对IBD患者来说具有挑战性。图1总结了运动、睡眠压力等对确诊IBD患者的影响。 图1 生活方式对IBD疾病进程的影响 2 睡眠障碍与IBD 2.1 昼夜节律改变与IBD发病 普通人中睡眠障碍比例为1/3,而在IBD患者中,47%~82%的IBD患者有睡眠中断、夜间觉醒和非恢复性睡眠[5],且CD患者比UC患者更易发生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最大危险因素是抑郁症状和疾病活动,性别(女性)、吸烟也与睡眠障碍有关。同时,睡眠质量差与疾病活动互为因果。 2.2 睡眠治疗与IBD预后 目前尚不清楚改善睡眠如何影响IBD患者的预后,且无临床试验评估改善IBD患者的睡眠质量是否可降低IBD患者的临床复发风险及炎症活动度。 3 压力与IBD 3.1 压力与IBD发病 日常压力源和感知压力对IBD患者疾病进程和结果的影响尚不清楚[6]。压力会对胃肠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在病理生理学上已被证实,且压力对免疫、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影响还会增加肠道通透性。 3.2 压力与IBD预后 压力源的环境和来源不同,导致临床上对患者压力进行管理具有挑战性。尽管这些疗法会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症,但并未显示可显著改善疾病活动或降低临床复发的风险。 4 吸烟与IBD 4.1 吸烟与CD发病 吸烟与CD发生风险增加有关,且与IBD预后显著相关[7]。 4.2 吸烟与CD预后 戒烟可改善CD患者的预后,目前个人咨询、尼古丁替代治疗、药物治疗的结构化戒烟计划已有效帮助CD患者戒烟,并可能改善疾病预后[8]。 4.3 吸烟与UC发病 与CD不同,目前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不会对已确诊的UC患者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可能对不良结果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 4.4 吸烟与UC预后 临床上,部分患者将戒烟与UC的发作联系起来,但最近的荟萃分析未能证明戒烟对UC患者的负面影响。 5 酒精与IBD 目前尚未明确酒精是否与IBD的风险因素和不良结果相关,30%~60%的IBD患者常自愿戒酒[9]。研究表明,UC患者饮食中葡萄酒和啤酒(非烈酒)的摄入量与内镜下疾病活动的增加显著相关[10]。 参考文献 [1] Zhao M,Gönczi L,Lakatos PL,et al.The burde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Europe in 2020 [J].J Crohns Colitis,2021,15(9):1573-1587.DOI:10.1093/ecco-jcc/jjab029. [2] Piovani D,Danese S,Peyrin-Biroulet L,et al.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an umbrella review of Meta-analyses [J].Gastroenterology,2019,157(3):647-659.e644.DOI:10.1053/j.gastro.2019.04.016. [3] Nieman DC,Wentz LM.The compelling link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body′s defense system [J].J Sport Health Sci,2019,8(3):201-217.DOI:10.1016/j.jshs.2018.09.009. [4] Gatt K,Schembri J,Katsanos KH,et al.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and physical activity: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diagnosis on the level of exercise amongst patients with IBD [J].J Crohns Colitis,2019,13(6):686-692.DOI:10.1093/ecco-jcc/jjy214. [5] Graff LA,Vincent N,Walker JR,et al.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fatigue and sleep difficulti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Inflamm Bowel Dis,2011,17(9):1882-1889.DOI:10.1002/ibd.21580. [6] Osadchiy V,Martin CR,Mayer EA.The gut-brain axis and the microbiome: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17(2):322-332.DOI:10.1016/j.cgh.2018.10.002. [9] Kaplan GG,Ng SC.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the global increase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Gastroenterology,2017,152(2):313-321.e2.DOI:10.1053/j.gastro.2016.10.020. [8] Nunes T,Etchevers MJ,Merino O,et al.High smoking cessation rate in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after physician advice-the TABACROHN study [J].J Crohns Colitis,2013,7(3):202-207.DOI:10.1016/j.crohns.2012.04.011. [9] Vagianos K,Clara I,Carr R,et al.What are adul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eating?A closer look at the dietary habits of a population-based Canadian IBD cohort [J].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16,40(3):405-411.DOI:10.1177/0148607114549254. [10] 郭颖韵,李娇,董卫国.生活方式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3,32(11):1299-1303.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63分钟
9k+
1年前

VOL.112妈,能听我句劝去看病吗?劝母亲体检、看病、治疗有多难?医生也难但有招|母亲节专题

这病说来话长

母亲节之前想了很多的主题,但是不如从实际生活出发,既然是医疗健康内容的播客,不如就从我是如何劝我妈去看病去治疗的故事开始聊起……看起来是一个很多家庭中的普遍问题,但是又各有各难念的经。你以为“劝不动”的原因是因为你不是医生?错了,你听,这些医生,不管是主治还是主任,也都正在面临着这个问题,脱去白大褂也是别人的儿女,也和你我一样,有同样的困扰。所以这一期我们9个人坐下来交换彼此的故事,找一找问题解决的关键,也许对你能有一些提示,甚至是帮助吧。 嘉宾阵容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翁嘉懿:医姐牛翁翁 银心:小Yin老湿 吴斌:吴斌医生 尹子涵:Zoe 毛春洁:Dr.more 董心童:是董小姐呀~ 贾健:贾装没头脑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时间轴 02:26 关于高度近视引发的黄斑变性 03:52 阿汤妈妈从去年开始到今年接受治疗的心态变化 05:59 错过治疗黄金治疗期后变成了“让症状发展得慢一点” 07:59 邻居家的老太太会和自己有共情 09:57 神经外科贾健劝家中老父亲的故事 10:52 我们说的,和妈妈们想要的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 12:02 心血管内科翁嘉懿的妈妈也不相信自己闺女 12:49 精神科中的病人宁可相信“邻居大妈的偏方” 15:02 “我不去你们医院,本来好好的,都怪你给我查出来” 15:29 我既想获得健康生活,但又恐惧有创操作 16:08 “有病未必是大夫看出来的,都是因为影像科拍出来的” 17:03 爸妈经历过苦日子,会有拮据的习惯 23:07 银心用“贝叶斯算法”建立可信度,学着在家里当家作主 24:24 银心妈妈吃粽子误吞枣核的故事 26:09 翁嘉懿的妈妈原位癌经过手术治疗后依然觉得这是过度医疗 27:55 董心童(麻醉科)的妈妈相信“多喝点热水”食疗 30:10 尹子涵(ICU)对于劝爸爸去体检存在长久困扰 33:54 毛春洁(眼科)的爸妈信任自己,但是劝不动自己的闺女 36:24 要敏锐的观察到爸妈在意的是什么 37:39 每个家长都没有明说“为什么不想去医院” 37:57 张达明(精神科)会提前串通好把爸妈“骗”到医院 40:24 我们可能忽略了爸妈的情感需求 42:07 医院那么大,爸妈自己去看病像是迷宫 42:44 我们做的总是没有卖保健品的销售好 45:47 吴斌(口腔科)和患者沟通的耐心大于跟自己爸妈 47:23 放低姿态,脱去医生身份和爸妈对话 49:26 本期嘉宾的母亲节寄语 53:35 彩蛋来啦💕 猜一猜图中的“小朋友”都是谁 😏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57分钟
6k+
1年前

VOL.111血管外科|你还在信这些“血管健康”产品吗?你还不知道这个科室吗

这病说来话长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朋友圈等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都会看到关于“软化血管”“疏通斑块”“增强血管弹性”等等产品,这些真的能有效果吗?我们先从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说起,再来看看血管问题引发疾病都有哪些。然后把这些产品逐个击碎。本期嘉宾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冯燕飞医生。 嘉宾介绍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冯燕飞:六边形战士 合作及听友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时间轴 01:08 冯燕飞医生介绍 02:20 血管外科的介绍 04:10 血管系统结构和功能 04:47 关于淋巴系统 05:55 血管外科是看诊哪些疾病的? 07:13 平时来看诊的最常见的都是哪些疾病问题? A 头晕、看东西发黑、突然耳鸣、走路不稳——可考虑脑缺血症状,责任血管颈动脉狭窄 斑块 C 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压迫症状——可考虑颈动脉体瘤、锁骨下动脉瘤 C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压迫症状——可考虑颈动脉体瘤、锁骨下动脉瘤 D 胸痛——可考虑主动脉夹层、壁间血肿、主动脉溃疡(胸、腹) E 呼吸困难——可考虑肺栓塞 F 腹痛——可考虑腹主动脉瘤 G 小腹痛、女性复杂盆腔疼痛(多个学科就诊后效果不佳)、性生活后疼痛明显——可考虑盆腔淤滞综合症(类比男性精索静脉曲张) H 臀肌疼痛(髂外)、下肢疼痛、酸胀、间歇性跛行——可考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I 下肢肿胀——可考虑下肢深静脉血栓、髂静脉受压、静脉曲张、淋巴堵塞 J 血尿、蛋白尿、左腰疼痛——可考虑胡桃夹综合症,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是指左肾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穿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时,或穿过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的间隙时,受到压迫而引起血尿、蛋白尿、左腰腹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K 下肢慢性创面——可考虑动脉闭塞、静脉溃疡 L 任何静脉的血栓——肾静脉血栓(蛋白尿、下肢肿胀)、下腔静脉血栓、髂静脉…… 25:49 是不是会有和其他科室的交叉? 29:31 会借助到哪些聊影像学检查手段?如超声、CT、MRI、DSA等 32:04 都做了血管CT,为什么还要做血管造影?有什么区别? 34:55 狭窄、粥样动脉硬化、斑块、血栓,这些词都是什么意思? 39:21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3种病因 41:40 在治疗上现在采用的都是哪些手段?都是手术么? 45:36 现在市面上的一些所谓的保健品,比如预防动脉硬化、清理血管里的垃圾的产品靠谱么? 48:37 一些养生机构声称把“药”抹在血管内壁,可以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真的可以“软化血管”吗?血管弹性可以增加吗? 52:35 红酒、醋、木耳、洋葱等食疗,可以养护血管吗? 55:28 什么东西可以进入到血液呢?哪些习惯是影响血管健康的? 57:58 预防血管疾病的科学方法 ⬆️动脉管壁 ;⬇️主要动脉和动脉搏动点 ⬆️循环系统中的主要静脉;⬇️淋巴系统概况 拓展阅读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人口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而中国CVD死亡人数远超印度、俄罗斯和美国,位居世界之首[1]。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CVD为中国居民的第一位死因,占城乡居民死因构成比的40%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大数据分析显示目前我国CVD患病人数高达3.3亿[2],提示我国CVD的防治工作形势严峻,预防和治疗措施亟待加强。 流行病学、基因组学、人群干预等多层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现有证据显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降低血清LDL-C水平即可带来心血管获益。因此,LDL-C是ASCVD防控的首要干预靶点,已成为共识。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他汀类药物,减少胆固醇吸收的依折麦布和增加胆固醇清除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的相继问世,使人类管理LDL-C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ASCVD的防治水平也取得较大进步[3]。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临床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甚至他汀类药物与依折麦布和(或)PCSK9抑制剂联合应用,LDL-C已达现行指南推荐的理想水平,也仅见1/3的心血管事件减少,仍有2/3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称之为心血管剩余风险[4,5,6]。 有关心血管剩余风险的发生原因虽未完全阐明,但目前认为与非脂类、脂类因素有关[7]。非脂类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炎症等;脂类因素则首先看LDL-C是否达到理想的靶目标水平,其他靶点还包括甘油三酯(TG)或富含TG的脂蛋白(TRL)及残粒胆固醇(RC)、脂蛋白(a)等[6,7,8,9]。其中,TG或TRL胆固醇(TRL-C)升高作为近年来证据较多且备受关注的脂类因素之一,是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心血管剩余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10],同时也是我国人群最常见的血脂异常表型之一[11]。 目前临床上可显著降低TG的方法,尤其药物治疗手段相对有限,Omega-3脂肪酸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降低TG的药物之一。然而,新近有关Omega-3脂肪酸降低CVD风险的大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并非一致,即使是最新的国内外血脂相关指南和(或)共识的推荐也不尽相同,给中国临床实践带来一定的困惑。 从目前有限的证据来看,Omega-3脂肪酸轻度降低心衰患者住院和全因死亡风险,对心律失常患者的获益不一致,对心肌病患者可能有益,对高血压患者具有轻微降低血压作用。但Omega-3脂肪酸在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压、心脏性猝死等方面的循证证据尚不充分或仅有轻度获益,不足以支持相关指南作出推荐,因此,Omega-3脂肪酸在这些疾病领域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专家共识[12]特汇总新近发表的国内外指南和(或)共识,关于Omega-3脂肪酸用于CVD治疗的推荐信息见表1。 表1 国内外主要指南或共识关于Omega-3脂肪酸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推荐 注: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甘油三酯;IPE:二十碳五烯酸乙酯;EPA:二十碳五烯酸;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HbA1c:糖化血红蛋白;HTG:高甘油三酯血症;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参考文献 [1] Roth GA, Mensah GA, Johnson CO,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risk factors, 1990-2019:update from the GBD 2019 study[J]. J Am Coll Cardiol, 2020, 76(25):2982-3021.DOI:10. 1016/j. jacc. 2020. 11. 010. [2]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6):553-578. DOI:10. 3969/j. issn. 1000-3614. 2022. 06. 001.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10):937-953. DOI:10. 3969/j. issn. 1000-3614. 2016. 10. 001. [4] 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ists’(CTT)Collaborati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re intensive lowering of LDL cholesterol:a metaanalysis of data from 170, 000 participants in 26 randomised trials[J]. Lancet, 2010, 376(9753):1670-1681. DOI:10. 1016/S0140-6736(10)61350-5. [5] Zambon A. Residua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secondary prevention[J].Intern Emerg Med, 2011, 6 Suppl 1 :61-68. DOI:10. 1007/s11739-011-0689-1. [6] Dhindsa DS, Sandesara PB, Shapiro MD, et al. The evolving understanding and approach to residual cardiovascular risk management[J]. Front Cardiovasc Med, 2020, 7 : 8 8. DOI:10. 3389/fcvm. 2020. 00088. [7] 李建军.全面强化血脂管理可进一步减少心血管剩余风险[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 24(7):673-674. DOI:10. 3969/j.issn. 1009-0126. 2020. 07. 001. [8] 赵冬.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J].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1):1-3. DOI:10. 3969/j. issn. 1000-3614. 2021.01. 001. [9] 李建军.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现代观念[J].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3):212-214. DOI:10. 3969/j. issn. 1000-3614. 2022.03. 002. [10]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预防学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甘油三酯升高的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全科医学, 2019, 17(5):709-713. [11] Opoku S, Gan Y, Fu W,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dyslipidemia among adults in rural and urban China:findings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Stroke 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Project(CNSSPP)[J]. BMC Public Health, 2019, 19(1):1500. DOI:10.1186/s12889-019-7827-5. [12] .Omega-3脂肪酸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02):116-130.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62分钟
7k+
1年前

VOL.110善终是为了更好的活着!生老病死,6位医生视角怎么看?|世界读书日

这病说来话长

读书日的意义可能就是给你一个打开一本书的借口,等你耐心读下去之后你会发现挺有意思的,也许会再看一本。直到不想再看。等到明年的这一天,再重新开启。不管是读书还是听播客,其实都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而且是整段信息的过程。我们今天分享的书,你不一定非要看,但请听听我们读完之后的感受。 本期节目参与小宇宙编辑部 「423 世界读书日」特别企划 —— 「春日宜尝新」,一本入门小书,带你打开一个新领域。今天我会给大家分享两本有关医疗健康生活的入门小书《最好的告别》和《医生,你在想什么》,期待能陪伴你在这个春天,轻松阅读,愉快焕新。 嘉宾阵容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银心:小Yin老湿 尹子涵:Zoe 董心童:是董小姐呀~ 王兴:胸外科王兴医生 冯燕飞:六边形战士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时间轴 00:51 本期主题 01:18 参与录制的有 * 《最好的告别》医生阅读有感 01:53 ICU医生子涵关于《最好的告别》的推荐理由 05:04 书中这个“不一样的”养老院 06:12 没有告别的“告别”,光剩下干活儿了 06:52 银心:作为“丁克”最不怕老 07:09 箫郎:忽略年龄,更关注生活 07:33 不需要每天琢磨如何“告别” 08:17 董心童:做器官捐献登记的初衷是因为一位病人 13:43 银心:遗体整体捐献,想要当大体老师 14:00 和父母平静的谈论死亡时他们都有各自要求 16:40 关于大体老师的教学 18:16 冯燕飞:作为解剖实验室的助理,有时为了学习在标本室过夜 19:20 失去对自己身体控制权的时候是绝望且恐怖的事情 21:59 箫郎:别说死,我连生都没准好我就来了 23:46 子涵:善终,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27:02 王兴:在医院送过几位病人后,对生死有了更深刻认识 * 《医生,你在想什么》医生创作视角 30:31 王兴:医生和患者之间有一道门槛,不是学习的门槛,而是没有见过 34:17 王兴:我书里内容被专家吐槽过 35:06 董心童内科和外科之间的“把病治好了”的不同理解 38:54 箫郎:从古至今,中、西医治疗疾病的基础是人体的自愈能力 40:08 银心:很大一部分网友会觉得医生在想“怎么坑我的钱” 40:43 “为什么微信问诊的医生都这么冷漠” 43:37 箫郎:不是我不想告诉你,是我确实无能为力 44:28 “大夫,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45:10 遇到了来“比方案”的患者时,你怎么想? 48:36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抢头部医院、名老专家的号? 52:16 什么样的病挂什么样的号呢? 53:53 箫郎:我鼓励有些不严重的病人回到地方治疗 54:33 董心童:带自己的小孩儿去看病的选择 58:51 医生看诊时候是“看病”还是“看人”? 01:00:27 不同年龄的医生组成的一个组,听到同样一句话,都有不同的反应和想法 01:01:31 这本书删掉的内容都写了什么? 01:03:18 同一科室不同医生为什么会给出不同的诊疗意见? 01:04:20 董心童:《深呼吸,开始麻醉了》看这本书就像是在看自己的日常 01:06:59 董心童:《当呼吸化为空气》能够掌控自己的时候掌控自己 01:09:50 冯燕飞:《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让我短暂地从医疗工作中剥离开 01:10:25 冯燕飞:我参编了《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会送给有小朋友的老师 01:11:01 箫郎:《闲暇:文化的基础》碎片化的生活也会让我们的身心碎片化 01:13:07 阿汤:《哈佛家庭医学全书》家庭必备工具书 01:14:03 银心:因为我有ADHD,所以从来不看书 01:16:04 书,在生活中是什么角色?减压、跳出、迈过这道坎 拓展阅读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81分钟
10k+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