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己"好心"办坏事的反思。 简单版: 我另一个播客号会做一些采访港硕朋友,有一个听者留言说想聊聊,后来加了微信才知道第一期采访播客给她带来一些正向激励,她很感激分享的人(第一期是采访我来港读书的合租室友),聊到兴头上觉得这个听众也很真诚,我就顺带问了一句 “想不想认识我的室友呢?”。对方说很想认识。 于是我兴高采烈去找前室友,说明了前因后果,问她想不想认识,她回我就是标题那句话。后来她补充说本来社交能量就低,不想社交。 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其实没有了解我室友的需求,全在凭自己觉得好来做事,还以为“成人之美”了。 反思: 对于喜欢社交的朋友,愿意多认识人,但有些朋友不喜欢社交,莫名其妙提到一个陌生人想认识,有抗拒是完全正常的(哪怕这其中有很多正向的、感谢的内容)。在表达上多留一些选择空间,语言是门艺术啊! 感谢(前)室友直接告诉我,我也要多学习这种不委屈自己的表达。
今天的音频有点特殊,是下午在走元荃古道时录的。 今早本来要一起爬山的同事说生病不去了,她的两个朋友也不去了,只剩下一个完全不认识的男网友,我考虑再三觉得还是下次有活动再叫他。随即,我一个人开始了这场“蓄谋”的徒步。 我告诉法国朋友:我不太会看地图,之前跟别人一起爬山,我啥也不用管,但今天别人不去,我就不能去了,我讨厌这样被困住。所以,我要开始再次锻炼自己可以独立探索(目前是走向自然)的能力。 我之前也自己去爬过山,抱着天亮走到哪算哪,不行就原路返回的想法探索了西贡的桥咀洲和乌蛟腾的新娘潭徒步径。 这次,我放下“被抛弃”的“失落”和丢丢“气愤”,自己再次确认目的地,细化了路线,出发了。 出发的感觉真好,世界在我脚下展开,既往的实践一次次说明:没有谁应该,也不能困住我——别人不去我就不能去的旅行我从来不怕,因为我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 欣赏一些最近徒步的照片吧:
我终于又迈出了这一步,继之前在 HelloTalk 上买过十次语音外教课之后,我这次选了视频外教课体验。终于终于,舍得在自己身上花大钱了。 昨天的体验效果不错,我自己也很健谈,愿意表达,老师也夸我和鼓励我——这么大人了,还是喜欢在有正反馈的土壤里肆意生长。 爱自己的一部分就是自己满足自己的野心,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自信不是说说,甚至不是自我暗示就可以的,而是要在不自信的时候顶着压力继续前行,和不自信共处,同时克服恐惧迈出一小步,这样积累,才会生出自信。
这周跟公司去中大参加了一次招聘会,从现场以及跟本地同事的聊天当中,才猛然意识到原来一些城市是有自己的特色的。 比如香港就是以金融业著称,所以相关的专业在这里很好找工作,而一些其他的比如像数学化学生物工程,工作机会就相对少,本地同事就说这些学生很大一部分到时候会去国外或者回国内。 这让我意识到在选择城市的时候,还需要去考虑在那个城市的工作环境,是否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个就业机会。以及不是大城市好城市都适合所有的人,这个大城市可能不适合你,但是另外一个大城市可能适合你。 感叹,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上上上周爬山正好遇到 Victoria 162 多日徒步大赛进行中,迎面遇到的参赛者很少有两人的,几乎都是独自一人,有的步履匆匆在赶路,有的轻松悠闲,有一个大哥坐着休息说四十个小时连续没睡… 我事后回想,突然觉得这不就是人生嘛——大家都有各自的速度,很难找一个人从七点到终点一直陪着。 谢德庆有个作品是用一根长8米的绳子把自己和另外一个女性艺术家绑在一起生活,一天24小时都不剪开,坚持了整整一年。很多人从这个作品当中看到了婚姻的束缚,我觉得可能不只是婚姻,一些亲情和友情也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我想,好的关系应该是【亲密有间】的,有足够的空间给到自己去独处,去呼吸,去酝酿新的可能,去让自己舒展。 下午起来给大家分享下我最近做的一个爬山 vlog 和一些最近的徒步照片~ ㊗️周末愉快
太久不做一件事,启动成本就变高了,好久没说,今儿终于开始了,大家最近还好吗? 祝好!
关于近期看一些港漂续签香港 IANG 工签小红书引来的焦虑的思考。 我现在也不焦虑了,因为不仅没用,还耽误我正常享受生活和努力工作,能签多久签多久。我是要抓紧时间多去爬爬山看看海,city walk 下,想着离开以后要办旅行签才能来七天,现在必须得打起精神来生活! 最后忘说了:我命由我不由港!我的命运在我手里!下一站,去另外想去的地方🖖✌️💪 嚯嚯哈嘿😎 ---------------- 标题来自韩剧《死期将至》(还没看完): 播客里面提到的室友分享的一个视频:香港“挂壁”小哥 我另一个播客里面曾经做过一期关于香港物价的内容:Q10 香港的物价有多离谱?
获取信息应对时代发展、技术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多一点信息就能少一些焦虑,多一些思辨,也能不被世界甩太远。(尤其对正在等待就业中的朋友们...保持对社会的链接呀!) 另外,很多比较硬的播客里面能请到很多行业的大佬、前辈,花短短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听到对方在工作生活上面的经历和思考,对自己也有帮助。 ----------- 2.28 更新: 最近在通勤路上聽的有關 DeepSeek 的播客: 還聽了一個叫 “DeepSeek 佈道者” 的播客,应该是 DeepSeek 的官方播客,才知道人家原来本职是搞金融量化的,半路杀入 AI 圈。 ------------------ 3.19 更新:最近听的一些关于 AI 与人类的播客:
投资相连保险 Paper 5 考试就是拿来玩的,目的服务于学一些基本的基金知识,最终是想自己理财。 失败了,很开心。用心搞砸一切值得搞砸的,弄清目的和手段,不被困住。 播客里面提到的针对社会人士开放报名的一些跟金融投资相关的付费课程: -------- 更新: 昨晚还在想之后可以在网上报名学习一些金融投资的课程,既可以学实战又可以拿证书,感觉美滋滋。 今天搜了一下,也和同事沟通了以下,发现PEAK的不少课程是开给有保险和证券等牌照的人续牌用的,更多是理论宣讲。 所以,这条路不太适合我,还是看 YouTube 刷一些视频学习先。
确实感到了年龄带来的不同视角,这就叫成长吧。 以及,这次回家之后分外感觉到在外漂泊的重量和偶尔泛起的悲伤,这种不同地方的人聚在一起的碰撞就是漂泊在外者的高光时刻。 刚回到香港,第一次很想家。 晚安
这两天用了一下 Deepseek,又思考了一下 AI 对工作和个人的影响……有好有坏,可能这就是跟着科技一起发展的苦与乐。 重要的不是只要快乐,而是在 AI 带来的让人激动和焦虑中持续保持进化。保持思考,这是人的"特权"。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