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5 对话关雅荻:我们怎样通过播客做表达

近于正常

串台嘉宾:关雅荻 播客媒体人 资深电影人,曾与张小北做节目《每周影评》 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国内跑步真人秀创始人 第一次串台录制,没有预设明确的主题,但没想到随波逐流flow着聊了近仨小时。所以跟关雅荻的对话,会分上、下两期更新。 这期涉及内容:如何表达失败,做播客的心得,表达空间及对审核的理解,吐槽脱口秀大会,阅读的非虚构与虚构之争,文学与电影,对话的心流,播客的玩法。 不要被时长吓到,可以拖动时间轴选听哦~ 【收听提示】 01:43 失败但不失意:越野跑、事业、婚姻 10:23 开始运动实际上是一个被动的选择 14:33 播客节目要不要后期剪辑? 16:33 播客节目的制作流程分享;如何快速整理shownotes 22:14 播客对于制作者来说,是什么?关于表达空间、审核 29:44 听众在听什么播客?脱口秀的表达被什么限制了? 38:01 我为什么选择播客和视频号做表达? 44:04 阅读非虚构还是虚构?这是个问题 52:35 文学和电影 01:00:02 获取信息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对话的意义 01:08:29 听播客的意义感;心流的建立 01:16:50 播客的玩法 【提及作品】 纪录片: 《雅荻跑世界》真人环球越野跑探索纪录片 《10公里跑步旅行》NHK旅行慢跑纪录片 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4》 书籍&作者:读小库14岁懂社会系列《你也是个传播者》 《飘》、斯蒂芬·金、莱姆等 主播:甜菜 【关于近于正常】 人生无常,何必正常。「近于正常」是一档偏文学向的、泛文化播客。每周三更新一期,每期一个主题,和你分享近期触动我的文艺切片,可能是好书,好剧电影,艺术展览。 主播甜菜,视频号【甜菜读书】文学博主,野生话痨。 节目也会不定期邀请读书博主的奇奇怪怪朋友们来做客,从读书追剧看片逛展聊起,进入审美的日常生活。 订阅渠道:喜马拉雅|小宇宙| Apple播客 |荔枝播客 自家基地:公众号【甜菜王】

79分钟
98
3年前

大力:因为容貌焦虑进行微整导致面瘫,我却获得了真正的自信

邱后算账Hindsights

本期嘉宾大力,本来因为容貌焦虑而去微整牙齿,但却“幸运”地成为天选之女,进阶成为术后损伤患者,患上严重的面瘫,一下子跌倒谷底。 那么,她是如何走出谷底?如何疗愈自己的身心呢?她在疗愈过程中有怎样的所见所闻?又是如何重建自己的自信呢? ps.节目封面柴据说酷似面瘫病友。 【本期主题】 01:42 初中的时候就因为腿粗而感到自卑焦虑 07:46 整牙后十分“幸运”地成为术后损伤患者 12:25 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才能够接受现状 14:04 以性别视角看面瘫的发病率和治疗过程 21:04 如何辨别自己是否面瘫以及症状体验 25:00 性别教育在心理上治愈了我的容貌焦虑 37:52 不幸的经历反倒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社群 42:15 面瘫让我从一个理论派变为真正接纳自己 43:27 既然外貌不重要,那什么能够让自己自信 44:33 什么是美?美可能关乎真实、真诚 【加入社群】 添加wx:mollyqiuctb,备注:社群+入群原因,即可申请加入到社群,和更多小伙伴交流相关话题和参与到更多精彩活动中来。 【节目介绍】 主题曲:珍珠塔·义激陈琏(评弹) 新乐府|国粹Remix-调戏 结尾曲:恐怖穀 陈珊妮 其他收听平台: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小宇宙|搜索“邱后算账” 邱雨薇:CouragetoBecome创始人|关系教练|媒体人 邱后算账:从对话中去探索生活的不同可能性 gzh:CouragetoBecome wb:邱雨薇Molly

52分钟
1k+
3年前

vol.108 | 去「遇见」自己生命中的火花(Spark)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 专注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

2020年5月,我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 那时我已经陷入30岁人生新阶段的迷茫期7-8个月了,20几岁想明白的事情到了30岁这个阶段不够用了,重新变得迷茫和困惑。 但我没想到,又过去整整1年多到今天,才好像真的走出了那段迷茫的低谷期,重新想明白并且验证了自己真的要什么、如何去做。 之前《简单生活:新手自由职业者的一天》和上周分享的《放弃,是一段新人生的开始。》都是对这份重大改变的总结,今天,是最后一篇。 之后会多做些极简生活方面的更新~ /// 很早的时候摘录了一句话,叫: 坚持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静静等待时间的回报。 之前这句话只是一个美好的向往,经过漫长的探索和调整期,这句话终于成为了我的现实。 我现在每天就专注且愉悦的工作3+1个小时,其它的时间都用来生活和休闲(不是娱乐)。 工作的时候无比投入和专注,不工作的时候也感觉非常充实和愉悦。 每天7点自然醒,大部分时候都能很轻松地立刻起床,做会儿拉伸运动后开始写作(持续一个小时)。 然后简单的吃早餐,有快捷的,面包+牛奶,拌粉、泡面、水饺;也有需要花点时间做的,比如米酒蛋花或者前一天预备好的紫薯、南瓜粥。(加上休息共30分钟) 然后就是持续3个小时的专注工作时间: 1,学习的工作流(阅读-笔记-写作) 2,推进P.A.R.A框架中的Project(数字花园的搭建和维护、公众号写作、视频创作、付费邮件组、教练服务) 这3个小时我可以保持特别高效和专注的心流状态,因为任何会感到拖延或者抗拒的事情,都会选择不去做。不管这件事情多好,能赚多少钱,只要内心是抗拒的我就不做,一点都不逼自己。 只做自己自发有冲动想要做的事情(就是那种忘记吃饭忘记睡觉也要做的事情),而且一旦做的过程中想放弃随时可以放弃。 这样就不太需要在要不要做这些事情上动用自律和意志力资源,醒了自然就会去做,做的过程中不断会从内心中涌现出喜悦和成就感(不断感觉到每天在做的事情与自己更契合了,且时不时就能感到自己的进步)。 如何做到内心没有抗拒没有拖延的? 上篇《放弃,是一段新人生的开始。》非常坦诚的分享了我调整的整个过程,这里在做点补充。 做到这点真的很难很难,我的办法是先完全放任自己,因为前面几年我对自己太苛刻了,习惯性地自我苛责,所以我需要让自己放松下来。 中间好几个月只是玩游戏和看剧然后睡大觉,真的什么事情都不做,然后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评判自己。 甚至,有些时候我明明可以忍住不去玩游戏,但我还是会让自己去玩游戏,直到我对这个游戏是玩够了,没有念想了,以后就都不会有这样的执念了。 如果现在压抑住那个想玩游戏的念头,那么它一定会在后面你想做事的时候跳出来干扰你,这点在分享荣格的《自我阴影:那个总跳出来阻挠我们“变好”的部分》中有细致的说明。 这么放任自己几个月之后,人的自觉性和内在动力开始出来了,开始慢慢地有些事情想到了马上就会去做(身心合一了),没有抗拒,没有内耗,非常自然和愉悦地做这些事。 一开始这种事情不多,但因为那段时间我不要求自己做任何事情,也不评判自己,这种内在动力的事情慢慢就越来越多。 而且因为这种不评判自己,先让自己维持在一个非常基本的水平就很满足的状态,内在的动力和自信都慢慢回来了(之前被自我苛责打击的太狠了),目标和理想本来就是一点一点实现的,急不得。 其实它(内在动力)一直在,只是之前理性思维总是逼自己做那些大家觉得好的应该做的事情,一直没有看见内在动力的事情,所以它经变得非常微弱。 可以想象成我们内在动力的那个小孩习得性无助了,因为前面十几年不管它如何发声,我们都只听从外在的声音而忽视了它,它已经不觉得自己发声有用了。 每次想到这些的时候,我都非常心疼,我之前太过忽视它了,它真的有非常非常多的委屈。也正因为理解了这些,我才能接受那段时间的无所事事,其实不是真的无所事事,我在做的事情无比重要,就是与自己内在的小孩重新建立连接。 所以我用了7-8个月的时间,去重新听从它的声音,按照它的想法去做,做了之后发现真的会很喜悦而且自在,这种「发自内心的认可」让它慢慢获得自信,它就会越来越活跃,那种内在的澎湃力量也将会被重新激发。 一定是自己真的听了、做了,且发自内心觉得这样做真好,才会激发出内在的力量,才会生出几乎无限的动力,让自己在要做的事情上不断进步。 不是去找到而是去遇见 前两天在和朋友聊到最近状态的时候,我表达了这种感受。 她说,是要找到能激发自己内在动力的事情吗? 我想了想说,是,但这么说太冰冷了,不足以表达出这种感觉。 那更像是一种被点燃着的感觉,很像《心灵奇旅 Soul 》电影中说的:「火花」(Spark)。 火花不是自己「设定」出来的目标,而是让你突然觉得热爱生活,充满热情这些词并非虚言的事情。 回想一下,什么事情是能让你忘记吃饭、忘记睡觉也乐此不疲要做的? 我看到很多写《心灵奇旅》的文章最后都会说,要去找到自己生命中的火花(Spark),但我觉得「找到」这个词并不好,用「遇见」会更合适。 因为有目的的找反而会被各种高大上的目标、看起来很美好的理想所迷惑。更好的方式是通过「感觉的指引」,去遇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很多漫画家、电影导演、演员、艺术家在采访中,都会提反复提到一件很小的事情,比如长辈的一句话或者因为某部动漫作品,突然就认定了这个行业或者事情,然后真的一直做了下去。 我说的遇见,也就是要去留意那些触动到你的事情(很可能是非常小的一件事情),并且一定要在这件事情上不断深入下去。 每次我说到这里的时候,很多朋友都会说: 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我好像没有特别明显让我忘记吃饭、忘记睡觉也要做的事情,有的话也是玩游戏、购物或者刷剧...... 更多人是已经不相信这种事情了,什么要做你热爱的事情、要享受过程,都过于缥缈和不切实际了。事实上,就算现在的我回到过去告诉20几岁的我,肯定也不会理解。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她说前面30多年都觉得找到此生想做的事情好难,根本没有任何线索。 结果没过多久,她就因为看到「莓辣」(slogan是——关注青少年性教育,妄想改变性教育现状的一群酷小孩)公众号的文章,突然觉得这太棒了。很兴奋的跑来跟我讲,这就是我特别想要做的事情! 要是以前,她很可能就算看见了,也会觉得那件事情太棒了,但我还要工作,还要什么什么,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分享这个就是想告诉大家,我希望你看完我最近的文章,相信这些是真的存在且足够美好的,然后你可以在生活中去留意、去遇见。 那件事情也许是一件你从未想到过,说不定某天你就遇见了,比如被某部纪录片点燃,然后迅速走向另一条非常有趣的人生路线上。 不用太着急,这个寻找的过程也很非常迷人,因为有无数种可能。 写在最后: 最后想说一个大家都会有的阻碍,也是之前不敢专注做能点燃自己的事情的原因,那就是金钱焦虑。 但真的自由职业之后发现(也是因为抑郁情绪逼了自己一把),没有了稳定的收入后反而让我整个人在这件事情上变得敏锐,那些我非常愿意去做又能赚到钱的事情一旦出现会被我立即抓住,然后迅速做起来,这样自己做得也开心钱也赚到了。 关于金钱焦虑这里想多说一点,因为这个焦虑实在是太普遍了。 很多人总是在火急火燎的想要抓住各种机会,想要赚很多钱。但事实上他们都没搞清楚一件事情,到底什么是财富?一个人为什能赚到钱? 那本质上就是你创造的价值啊,喜欢你创造出来价值的人越多,你创造的价值越大,你就更有机会换取到越多的财富。(在以前出身和资源占据更主要的因素) 想想你现在在打工做的事情,有多少是在为这个本质努力的?又有多少是在为公司的老板、股东做的?(一旦脱离这家公司你的价值能被多少其它人认可?) 我每天只工作3个小时就能赚到养活自己钱的目标,正是基于这个底层逻辑。 现在虽然没有人给我发工资,但是我每天在做的事情都是增加自己创造价值能力的事情,尤其这些事情还是我忘记吃饭忘记睡觉都愿意做的事情,那么我就有很大的机会能靠这些事情赚到实现我品质生活目标的钱,对此还蛮笃定的。 不工作也是断了自的后路,让我不会真正松懈;同时,做的事情是我真正喜欢、是能不断激发我内在动力事情,这样我才能把事情做的比绝大多数人要好,才更有机会创造出足够多足够大的价值,才能赚到钱。 当然,我在赚钱这块我非常不专业,我只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做其它赚钱的事情的确不让我嗨),大家作为参考就好 最后的最后,我这段时间最重要的生活思考就分享到这里,祝愿大家也能在不断地探索之后,找到和实现自己理想的生活~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致匠心》李宗盛

13分钟
99+
3年前

第二十七期 例外电台:独立音乐创作的反-俄狄浦斯|P.Murk&p-i

例外状态 State of Exception

第二十七期 例外电台:独立音乐创作的反-俄狄浦斯|P.Murk&p-i (请大家在「爱发电」(https://afdian.net/@lwztsoe)上打赏支持我们!) 这是例外状态出品的一期特别的音乐节目,我们邀请了常驻巴黎的独立音乐人P. Murk和p-i,一起聊聊独立音乐人的创作过程,分享听歌体验,讨论作者与接受者的主体性问题。节目中对话和背景音乐同时进行,希望能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启发。 这一期将不提供时间轴,仅截取一些聊天内容的片段: ·作者的主体性与接受者的主体性 ·海朋森作为一种“另类” ·科班出身还是非科班出身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概念先行还是旋律先行?香颂、诗喃、电子…… ·创作者的反-俄狄浦斯与《感觉的逻辑》:结构之内还是冲破结构? ·德乐兹论音乐与绘画:particulier d’une généralité VS généralité du particulier ·p-i:一个东方的圣·热内 ·音乐体验:介于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氛围、童年的闪回、 « il y a » ·温尼科特:婴儿沉迷于哭声在口腔中的音韵与振动 ·音乐、文学、艺术的政治介入方式 ·罗伯-格里耶与新小说派的形式革命:巴洛克迷宫式的叙事或许才是世界的真实 ·创作者对读者预期的反抗与漠不关心、“作者之死” ·创作者作为演员、persona在专辑里的登场 ·评论者能否成为创作者?罗兰·巴特《小说的准备》的“得道” 节目歌单(按时间顺序) Pleasure Of Love — Tom Tom Club Lukewarm — P. Murk (怖呜)* Au Moment Voulu — p-i (拟白)* 你或许也想要翻过第四面墙 — p-i (拟白)* 朝着眼睛 — P. Murk (怖呜) + 陈思江* 春风 — 海朋森 鼻 — Phew Bite The Air — P. Murk (怖呜)* Childhood Is A Human Water — P. Murk (怖呜)* Jean Cocteau — dsslio* Golden Hours — Brian Eno Capri — Georges Delerue Space Is Only Noise If You Can See — Nicolas Jaar Credit In The Straight World — Young Marble Giants Jean Genet — dsslio* Jennifer — Faust Funny Ha-Ha (demo) — P. Murk (怖呜)* Meet Ze Monsta — PJ Harvey Down By The Water — PJ Harvey Going Back Home — Howlin’ Wolf La Chanson Nue — P. Murk (怖呜)* In Medias Res — Raime Polymorphia — Krzysztof Penderecki Butterfly — Mega Bog Spiegel Im Spiegel — Arvo Pärt ‘My Nocturne’ — Beatrice Dillon A Little God In My Hands — Swans Pussy Cat Dues — Charles Mingus Utopia And Visions — Don Cherry Comme A La Radio — Brigitte Fontaine Symphony No. 3, Op. 36: I. Lento - Sostenuto Tranquillo Ma Cantabile — Henryk Górecki 主播: 小柏,巴黎七大Arts, Lettres et Sciences Humaines 硕士,巴黎八大精神分析Master 2在读 嘉宾: P. Murk pmurk.bandcamp.com https://y.music.163.com/m/artist?id=36224104&userid=102088952&app_version=8.6.01 (@网易云音乐) p-i https://p--i.bandcamp.com/ https://dsslio.bandcamp.com/ https://y.music.163.com/m/artist?id=1038326&userid=102088952&app_version=8.6.01 (@网易云音乐)

101分钟
1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