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机会聊《哈利波特》了!这部自带魔法的作品,陪伴不同程度的哈粉们有二十年了,除了厚厚的原著和长长的电影,还有各种IP衍生品,令人沉浸其中。 我们总觉得,魔法永恒,魔法带给我们的快乐想象,也无边界。 为此,我们聊了聊: 02:14 明明不过万圣节,却玩着万圣节的各种“游戏” 05:35 如果能拥有《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你希望是_____? 18:21 你想被分到霍格沃茨的哪个学院? 26:56 那些年买过的盗版小说《哈利波特》,在人民大会堂看过的电影《哈利波特》 35:06 哈利波特IP为什么这么强大? 40:00 被《哈利波特》种草的食物,包括各种好玩的魔法零食 47:16 妈妈的新话术:“你带朋友来北京玩环球影城呀!” 49:45 各国环球影城的本土化运营 54:41 秋冬限定饮食——南瓜派、苹果派、热苹果酒、热红酒…… - 本期福利 - 就算不过万圣节,也可以吃吃——《哈利波特》同款比比多味豆;下周一(11月1日),我们将从留言的朋友中选1位送出比比多味豆一盒。 - 片头BGM - John Williams - 《Prologue》 - 片尾曲 - Gorillaz /De La Soul - 《Feel Good Inc》 - 节目收听方式 - 目前,在小宇宙app、汽水儿、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都可以搜到我们的节目。 另外,「苹果播客」订阅请试试复制这个链接:http://www.ximalaya.com/album/49812019.xml 反馈及合作请发邮件,邮箱地址为[email protected],大家也可以在新浪微博搜索「鲸鱼赫兹FM」关注我们。 - 本期主播 - 秋蓬|House|郭爱美|乐克
年番 “跟中国城市结婚” 系列再度归来。主播们跟大家聊聊 “龙城” 太原。 上个月,刀老师和母亲老李老师进行了一周的太原城市游,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行程,汇报一下观感。 老李老师和太原有过怎样的缘分?为什么她的小学时光几乎完全在这里度过? 青年老师印象中见过的“土最多的一条街”位于哪里?这条街现在是什么样子? 太原的哪个新景点,让元芳看了都说好? 太原的哪个新景点,让刀老师赞叹“堪比南京总统府”?这里受到他和老李老师的一致推崇,一周内连去两次! 太原的哪个新景点,让这座低调的省城也拥有了自己的“平遥古城”/“榆次老城”? 太原的哪个新景点,让城市的头号地标增添了巨多的美丽? 我们的偶像、童话大王郑渊洁老师和太原有着怎样的渊源?我们的朋友梁总又曾在太原上演什么样的行为艺术? 前段时间山西的暴雨灾情牵动着我们的心。在此向所有山西听众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详细内容请收听本期节目。
热播综艺《再见爱人》近日完结,我们的好朋友苏阳提议来聊一期,因此本期节目就由苏阳来主导。 木心说:“爱是天才行为,早已失传。” 我们尝试在爱情的美好和痛苦之间寻求一点答案,在嘉宾们的爱和爱而不得之间找到一些或许可以称为规律或道理的东西。 【主播】 苏阳 小玮 叶子,@叶是耶 【制作】 苏阳 【文案】 叶子 【关于Why Me】 「Why Me歪觅」每周更新。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各大音频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点击订阅,以免错过更新。 想要加听众群请联系微信号:yigeyezi2015、wwdt5555 商务合作联络方式:18651857871、[email protected]
【本期简介】 国庆节出游下半段来了!这集我们来聊聊兰州,甜胚子奶茶到底有那么好喝吗?牛肉拉面一定要赶头汤吗?最有名的马踏飞燕,一定要去兰州看吗?听完这集你就都知道啦!(大家从废话里找重点真是辛苦了!) 【时间轴】 0:11:19 喝甜胚子奶茶泡澡,小命差点没有 0:25:04 牛肉拉面一定要赶头汤吗? 0:40:02 甘肃博物馆和马踏飞燕 【主持人】 废话主播一号鸽鸽 (weibo:@叫我鸽鸽er) 废话主播二号辣妹 (weibo:@叫我辣妹er) 【联系我们】 weibo: @略好笑电台NoFunRadio email:[email protected]
订阅【远焦日志-小智】带你一起远离生活的焦虑! 每期播客详细内容可以在公众号【小智说给你听】里查看,欢迎私信。 【本期提要】 没有比拖延动笔更容易的事了!所以你必须先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打开方式,包括思想准备、阅读基础和写作原则。 【主要话题】 02:42 我博士论文写作的“突发事件” 06:10 和导师意义重大的交流 10:08 “写东西”并不难,但没有比拖延动笔更容易的事 11:56 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会让你的写作没那么“痛苦” 13:57 写作前一定要立的四条规矩 16:48 真的写不下去的两个办法 20:04 苹果播客上也可以听节目啦~ 【相关声音】 版头声音素材:取自厦门市思明区前浦东路与岭兜北二路交叉口 本期背景音乐:Jonas David - Let Me Live 【联系我】 新浪微博:小智_走不停 公众号:小智说给你听
【本期主讲:Masa】 1、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身份”问题。 2、她们牺牲了事业,结果发现家庭也不是真正的避风港。 3、要经历多少次崩溃,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4、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来点哲学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吧。 《晨间书市》是一档BOOK点评资讯播客,为你开启一天的晨间好心情。 每期十分钟,介绍最近发售的有趣、好玩并且深刻的新书作品,充实你一周的阅读时光。 每周二、周四早晨7点定时发布,欢迎订阅收藏! 公众号:HelloPod 网站:hellopod.cn
温(玩)馨(笑)提示:本期节目请在家长指导下收听。 万圣节来了!在欧洲传统中,万圣节是灵异世界最接近人类世界的时间。 如果你没有计划参加节日变装Party,不打算DIY一盏南瓜灯,也已经过了挨家挨户去要糖果的年龄,不妨坐下来,听我们讲几个可能会让你头皮发麻的小故事。 故事全部来自于短篇小说集《烟与镜》,作者尼尔·盖曼,近十年来欧美文坛崛起的最耀眼的明星,被视为新一代幻想文学的代表。 你会听到以下几个故事: 《白雪·镜子·苹果》 《变化》 《结婚礼物》 《我们可以给你批发价》 《湾狼》 片头曲:Brian Reitzell Ft. Mark Lanegan - St. James Infirmary Blues - (American Gods OST) 片尾曲:梁咏琪-胆小鬼 主播:大壹 / 超哥 / 星光 去 爱发电 支持我们:https://afdian.net/@WHYXFM
这是别任性的第一百期。欢迎收听! 本期主播:Alexwood(@哎伍德,目前做媒体的性与性别研究者) 任性solo回来了。这是我在2020年开的一档分栏目,用来做粉丝答疑和自己发牢骚。2021年发生一些变化,任性的别任性也终于做到100期,很值得纪念一下!所以今天我solo,想讲讲这几个月的一点思考,关于“自我”。 在分享的最后,还是保持“任性solo”传统,加入了一个最近刚好收到的粉丝问题。想加入别任性粉丝群,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别任性是哪期节目(这期除外)?目前只加验证问题对上的朋友,谢谢配合。 节目时间点: 01:24 近况 01:50 刚回国的时候,我个人介绍中的头衔非常苍白,只有“编辑”,后来这些头衔越来越长,但自己心中的定位却越来越简单:一个目前主要靠说话为生的人 04:55 一个令人不知所措的问题:“你是谁?” 06:20 “自我”到底是什么呢?从哪来的? 对普通人来说,“自我”仿佛就是一切的中心,至少是自己生命的主体,人生的主角,生命的作者;“自我”是我们一切意识的起点,一切创造的源头。曾经有哲学家(Karl Popper)和神经科学家(John Eccles)也这么觉得,还说“自我”独立于大脑,存在于脑外的一个区域,能够控制大脑,或者与之互动。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在思考”这件事本身就证明我的存在。 但现代科学关于“自我”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指向佛教的“无我”,可能“自我”并不真的存在,一个处在我们意识中心的注视者,决策者,可能并不存在。 先从最生理的角度想想看,我们浑身的细胞每七到十年就全部更迭一次,那我们其实还是同一个人吗?你可能会说可是我们的意识还是同一个,你的记忆衰退了,以前的事情都忘光了,甚至家人都不记得了,你还是同一个人吗? 这就是“自我”认同的最大问题,哲学家早就指出,为什么我们在生命历程中,经验和体验在不停改变,身体在改变,全部的分子都在改变,但我们还是永远认为,我是我,一个恒定的,连贯的,持续的我呢?这种对一个统一的“自我”的意识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为什么这么觉得?大脑的运行和功能是怎么让我们发展并持有一个连贯持续的“自我”的? 08:40 关于“自我”的一些理论:康德、萨特、福柯,再到现代的学者如Susan Blackmore,以及THE HARD PROBLEM. 对“自我”的理解的变化:从人类自带的本质,到某种神性或者神迹的表现,到现代性的全然自由自主的“自我”,再到更后现代性的理解,如“自我”完全是我们的创造,没有本真性。 【提及纪录片《Closer to Truth》】 但是说“自我是个幻象”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太虚无了,那么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另外一位研究“自我”的现代哲学家Daniel Dennett把自我比做一个物体的重心——众所周知,重心这个概念,其实是抽象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存在,比如并没有一个物理身上带着一个点,“我就是重心”,但我们把它当作真实的。所以对于人类知觉体验,我们也是一样处理,我们给自己的知觉体验定了一个叙事的重心点,那就是自我。 但问题还是存在。我们是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意识是大脑,大脑是一堆神经元,所以我们的自我等于一堆神经元吗? 15:50 认识到“自我”的“虚无”,会让我们更加虚无吗? 那么如果我们并没有一个恒定的不变的意识中心,一个占有身体的意识体,或者说没有所谓主体和客体,没有一个主语“自我”在观察内部意识,而是说主体就是客体,我们的“自我”就是自我意识,那么理解“自我”还有任何意义吗?我们追求对“自我”的理解,还有任何实践或者形而上的价值吗? 答案是有的。 恰恰因为“自我”不是一个固有的,稳定的存在,所以我们才能够以充盈人类生存体验的目的,或者扩充道德可能性的目的,改写它,重新组织它。 那我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应该依据什么呢?真实的“自我”、“本心”是幻象的话,哪还有所谓原真性的、忠于自己的选择呢? 其实我们可以借鉴福柯说的,把你的人生看作一种a work of art,一种创造实践,你的决定就是你的创造。你的真实“自我”能够体现的地方,恰恰是这些决定,这些看似主观的、充满语境的、别人难以复刻的决定。这种选择基于你在做决定的那一刻刚好最在乎什么,觉得什么最有价值,所以这些就是你最激进的自我创作,也是对自我的创作。 这也会解放我们很多对选择的恐惧,很多时候我们恐惧做出选择,一是因为怕选错,二是因为我们在看的永远是别人选了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内卷。我们担心自己相对于别人,自己的选择不是最优的,最有竞争力的。其实如果换个框架,哪有什么错的选择?如果你将自己的选择看作自己的创造,是你形成自我的形塑,那么别人选什么,其实没有太大参考价值。 而且,“自我”的不稳定性意味着我们可以像艺术家一样改变自己的创作,推翻之前的自己。这种自我不停的塑造才是“自我”的存在。 19:50 如何看待“我是谁”这个问题: 并不是说这个问题本身没有意义,它应该被问及,永远需要被问及,但是我们不一定需要回答。 有时候一个问题比答案重要,这可能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我还认为,这个问题其实最难答的时候就是二十多岁。 二十多岁挺惨的,明明这时候是对“我是谁”这个问题最焦虑的时期,因为过去的积累还不够,未来又还不确定怎么走,无论是过去的选择还是未来的选择,都很难形成一个“我是谁“的理想叙事或材料。但人们却期待我们二十多岁已经对“我是谁”有了答案。 在这种焦虑的裹挟下,难道我们不会更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吗? 22:50 关于Alexwood那一串长得有点滑稽的头衔: 我还是无法说出“我是谁”,因为只有此刻怎么选择,下一刻怎么选择,才在塑造我是谁。 “我是谁”的答案,永远在我下一刻的选择中。 24:10 我对于“粉丝答疑”的态度 24:50 答疑 Q:“作为自由职业/待业者,这段时间什么样的心态?如何保持进步的状态和高度的自省(脱离了固定的工作模式的设定下,如何更好的驱动自己和自己自洽的? A:自由职业不是等待期或过渡期,而是更有积极自我驱动的创作期; 驱动来自对内容创作的渴望,和可能性的好奇; 经济压力如何看待; 我们需要自己的时间去滋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 【提及别任性46期:抗拒工作的我们,除了躺平还有其他出路吗?】 关于自我学习习惯; 对于打工人,需要培养能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的“个人项目”; 最后,郑重感谢大家对别任性和我至今的支持。期待下个一百期。下期见! 音频剪辑:Alexwood Shownotes:Alexwood Tracklist: Tom Rosenthal; Jonathan Willoughby - I Won't Lose My Way (Courtesy of Audio Network) 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本期节目是一场声音试验。欢迎大家隔空跟随我们到一位朋友家做客。 这位朋友是科班出身的服装设计师,北漂十余年,目前处于稳定的恋爱关系中。 做朋友,他是理想人选,雌雄同体、慷慨仗义;做伴侣,他真诚直接、珍惜当下。之于陌生人,他可能因为性取向而被视为异类。 或许得益于对自己的全然接纳,对他人恶意的视而不见,我们见到的他始终坦然从容、自得其乐。以至于,有时候,作为朋友不免担心:“你老了可怎么办?"......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因为家庭关系的疏离、社会性歧视、缺少法律保护,性少数群体在老年阶段常会陷入各种困境:不被服务人员、养老机构所接纳,缺少家庭照护支持、老无所依,各项权益难以得到保障陷入贫困等等。 这一期,我们把自己的担心一一抛向他:无法对父母坦诚、老来膝下无子、缺少法律保护的亲密关系等等,得到了一些出乎我们意料,但与他十分相符的答案。作为朋友,我们钦佩他的勇敢,也希望能够在需要时做他的安全网。 同志爱人之间不只有性,还有爱;他们不是病态,而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自然现象,虽然小众但应当被接纳。毕竟,人家谈恋爱,耽误其他人什么了呢?反而是迫于社会压力的婚姻会让更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愿大家都能打开自己,做真实、勇敢、可爱的人。 【时间轴】 03:11 同性恋情侣VS异性恋情侣异同 06:02 同性恋友人让我们看到亲密关系的本质 08:58 作为普通人为什么我支持婚姻平权 12:30 造访初体验:我们是这样做客的 13:05 性少数群体在老年阶段可能遇到的困境 15:12 老年夫夫伴侣对彼此的希望寄语与普通情侣无二 17:20 亲密关系是低谷时期的天梯绳索 21:12 为什么不想向爸爸妈妈出柜 23:03 当伴侣不得不选择离开——唯有珍惜当下,坦然面对现实 28:14 现在已经老去的同性恋老人可能在经历什么 33:10 一个人如何寻求帮助——打电话给麦当劳 39:04 当同性恋住进养老院,成为社交一枝花指日可待 43:25 陈老师箴言,教你如何收获友情和爱情 48:56 返程路上的闺蜜悄悄话——我们对这位朋友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以及由衷的敬意 相比于视频,声音似乎有着天然的局限,但当我们的感知觉因越来越多的刺激而疲惫,不妨试一试仅仅依托于声音的想象,能否也能产生关于画面、味道、气场的特别体验? 【相关推荐】 1.我们共同观看的第一段视频:《老年夫夫对彼此的期望是什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K4y1j7mB?from=search&seid=11806973095376795175&spm_id_from=333.337.0.0 2.我们共同观看的第二段视频《当同性恋老去 | 同志年华逝去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64y1F7FY/?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 3.倩倩提及的向父母出柜记录视频《悬停: 7个同志妈妈的故事》第五集「让你的父母知道“同性恋”三个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7411o7mU/?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3 (感谢上述视频的创作者记录下一切) 2.其它推荐 电视剧《极品基老伴》(The Vicious) 纪录片《婚姻平权路 The Freedom to Marry (2017)》 书籍《活过,爱过,写过——李银河自传》、《同性恋亚文化》《酷儿理论》
这期节目,我们将跟随登山运动员阿左,前往贡嘎山域,首登达多曼因卫峰。 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交界,有一列高山横跨于仙界与人间,以西是人烟稀少雪峰林立的高原,以东是人口稠密商业繁华的城市。而这列高山中最瞩目的就是贡嘎群峰,它们从北到南一字排开,犹如巨大的屏风,挡住了季风,也形成了巨大体量的冰川。在屏风的偏北侧约10公里处挺拔秀丽的雪山便是达多曼因。 或许许多人都曾在飞机上、影集里、文学作品中,甚至在城市高楼里,远眺过这列群峰;也可能是在我们的描述中,才第一次理清了贡嘎的位置和达多曼因的方位。过路人的好奇心,以及和贡嘎的缘分,往往止步于此。但本期嘉宾阿左,是一位喜欢不断突破自我、拓宽边界的人。他和雪山,有说不完的故事。 阿左是阿尔卑斯式登山(阿式)爱好者,他曾和团队探索和开发国内川西地区若干攀登新线路,多次获得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攀登成就奖,被提名了国际金冰镐奖;作为极限摄影师,他也一直致力于记录和创造各种精彩的探险影像,让更多人有机会一睹高山真容。 光是从贡嘎群峰上方飞过,当然是不能满足一位登山家的好奇心的,冲顶未被人完攀的达多曼因卫峰,一直在阿左的计划之中。在经过了多年的缜密计划和准备后,阿左和队友于2020年11月首登了贡嘎6297米的达多曼因卫峰。这条路线后来被他们命名为——再见快乐。 以前每次读到别人的阿式记录,都仿佛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历险记。但在冲顶成功后,阿左却说,每每回忆起这次攀登,总感觉一切都非常平淡、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或许对于攀登来说,因为准备充分而带来的平淡,才是最好的吧。 阿左团队的B站:梦幻高山 https://space.bilibili.com/303601565/ 达多曼因卫峰6297峰攀登报告:https://www.sohu.com/a/449472996_708523 贡嘎介绍:https://zhuanlan.zhihu.com/p/51733481 阿尔卑斯式攀登与喜马拉雅式攀登: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27299 【内容概要】 04:20 阿左自我介绍 05:40 阿左接触攀登的起点,职业起点 09:20 阿式攀登与喜马拉雅式攀登的区别 14:30 阿左那么热爱攀登的理由 18:30 攀登的收获 21:30 作为高山摄影师的阿左 28:00 为什么那么热爱攀登人类未涉足的山峰 32:30 达多曼因卫峰介绍 39:00 攀登达多曼因卫峰经历分享 42:00 最难忘的攀登瞬间:登顶 45:00 下撤过程的艰难 47:30 阿左所在团队:开发更多的适合初级攀登爱好者的路线 49:00 攀登入门基础要求 53:00 阿左哥给听众朋友的一句话:保持好奇心 【嘉宾】阿左 微博@黄阿左ICS 【主持人】大米和阿火 【文稿】大米 【剪辑】阿火 【片头/尾曲】《再见》 【互动方式】欢迎各位朋友,在小宇宙,QQ音乐平台,汽水儿,喜马拉雅,Spotify,Podcast评论区给我们留言,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博:@野_Yeah 公众号:野Yeah播客 如果想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添加野生小助手的微信: oomi-oomi 攀登路线:达多曼因卫峰-6297米 1400m / 西面 / 75° / WI3 / M3 / D+ 达多曼因卫峰平整的西壁 日落下的攀登 在半山腰过夜
时间轴: 0:23:00 台长和男同事之间的故事 0:40:00 一个跨越性别边界的假设 1:12:00 我想去新西兰结婚 音乐: 1. All about Anna - 昨夜派对(L.N Party) 2. 世界之最 - 郑秀文 本期主播:小鲍、小古、美乐蒂 嘉宾:小艾 喜欢我们快快搜:radio578,加入【578广播花好月圆俱乐部】,收获更多快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