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2021秋季Mac发布会:AMD 10年前的遗憾,苹果做到了

WEB VIEW

10 月 19 日,MacBook Pro 新品发布,比 M1 更强的 M1 Pro、Max 如期而至,但为何不直接叫 M2?苹果还是诚实的,因为这显然不能当成一次大版本迭代,不过就算如此,此次 MacBook Pro 更新终于解决了之前苹果的两大问题,和 Air 差异化,以及性能更加强劲,本期节目,就来聊聊 MacBook Pro 芯片,以及我们的选购建议。 ## SHOW NOTES: * MacBook Pro 芯片 * 为什么这一代芯片没叫 M2? * M1 Pro、Max 相比 M1 最大的提升是什么? * 拉开和 Air 的差距,这一代 Pro 做到了 * 这一代的 Pro 为什么是真 Pro,之前都是假 Pro 吗? * 缺芯大环境下,如何考验苹果刀工? * Pro、Max 提升对用户感知度高吗? * Pro 、 Max 到底是一条产品线,还是两条产品线? * 大 die size 的大 Max * 这次 Mac 的价格为什么这么高? * 这一代芯片性能提升多少?如何让人们有个概念? * 内存带宽的提升到底有什么用,400 GB/s到底是什么概念? * 10 年前 AMD 往事 APU,让苹果更好的实现了? * MacBook Pro 外观 * 刘海屏真的有必要吗? * 这次 Mac 为什么长得这么像 PowerBook? * 自适应高刷的背后:苹果的大一统 * Touchbar 为什么被砍了,反人类操作的背后,更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 苹果用户的一等公民是谁? * magsafe 回归:向用户妥协 * 多接口回归,Pro 终于生产力了 * 扬声器更好?但为什么不买个喇叭? * MacBook Pro 购买建议 * 为什么大部分人没必要买这一代 MacBook Pro * Apple Music * 音乐变得场景化、功能化,是不是创作者的悲哀? * HomePodmini * 智能家居为什么越来越智障? * Airpods 3 * 空间音频可以试试 * 杜比全景声,基本无感 ## 主持: 王隐 ## 嘉宾: 欧阳洋葱(微博@_欧阳洋葱) ## Playlist: Beautiful Ones – Suede ## 联系我们: 你可以通过邮件向我们反馈节目中的问题和建议: [email protected] 微博:@WEB VIEW播客 我们的网站: webview.tech

66分钟
99+
3年前

Vol16|因为疫情,我辞职创业去了

无足轻重

【本期介绍】 这一期是我们的《普通女性的一百种可能性》节目的第五期。我们邀请了好朋友紫娟,紫娟是一位职业教练。作为一名过去在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紫娟的辞职起因却是因为2021年开始的疫情。在裸辞以后,紫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过程,这集节目中她分享了在创业路上碰到的各种挑战,特别是自己的心态调整,时间安排以及客户导向思维的转变。同样作为内容创作者,我看到了我们之间的相似性,但是也感受到了紫娟内在强大的能量,备受鼓舞。 02:02 真正促使我做这个决定性的改变-辞职的原因是疫情 13:59 辞职是个痛苦的过程-一边喝酒一边哭 15:38 开始自由职业遇到的挑战 39:10 自由职业是否会要求个人比较自律呢? 51:52 职业教练会不会是在帮助客户在内卷的大环境中卷的更厉害? 57:44 作为女性,如何摆脱过分自省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于普通女性的一百种可能性】 每个普通女性都值得被看见。我们希望能够采访一百名普通女性来讲述你自己的故事,可以是你平凡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或者是蝴蝶煽动翅膀的一瞬,甚至,你只是想和我们聊聊天都可以。 社会对于女性仿佛总有一些既定的剧本,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采访能够找到一些不同剧本的可能性,发掘更多女性内在的力量。 如果你感兴趣,欢迎添加主播的联系方式参与录制 【节目主播】 小米和乔木 【节目嘉宾】 紫娟 【关于紫娟的播客】 欢迎大家收听并订阅「一地鸡毛」 【关于无足轻重】 感谢收听这一期的无足轻重,在这里,我们交谈彼此内心的感受,分享那些普通又不普通的女性故事。每个人都值得被看见,每个看似无足轻重的瞬间或许都并不无足轻重。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或者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联系我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请给我们在苹果播客上打5星好评。

70分钟
99+
3年前

“我在北大做游戏研究” | 席地而坐Vol.33

席地而坐

新的一期,我们邀请青年学者李典峰、耿游子民,分享他们在北大做游戏研究的体验。 什么是游戏?电子游戏跟传统游戏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在北大做游戏研究,需要去做什么,又会遇到哪些现实的困境?本期,典峰和耿游会从他们为什么做游戏研究说起,谈到游戏本身值得研究的内容、游戏的学科化建设、游戏在今天遭遇的污名化。我们也会讨论《失控玩家》这部游戏化电影,将它与《头号玩家》《黑镜》等电影做对比,讨论电影领域出现的“游戏化”趋势。游戏如何影响我们的当代生活?在今天,资本主义如何通过控制“眼球”,来维护它的统治? 在讨论的下半场,我们会讨论游戏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打游戏成瘾会让青少年荒废学业,但是游戏对青少年只有副作用吗?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又有哪些?如果游戏潮流不可避免,我们今天看游戏或许就像20世纪的人看科幻小说,那么游戏该如何与儿童教育、青年教育更好地共生? 讨论最后,典峰和耿游也跟我们分享了国内游戏研究的代表著作、值得关注的学者,以及一些他们平时喜欢玩的电子游戏。电子游戏并非洪水猛兽,它是一场当代的叙事革命,倘若我们能以平常心对待,我们或许能开启一个更丰富的想象力世界。 (由于音质不慎受损,本期音频或存在部分噪音,敬请见谅) 【本期主播】 宗城:人类观察员,小说写作者 【本期嘉宾】 李典峰: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主要研究电子竞技与游戏素养。 耿游子民: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游戏文化与游戏史。 04:34 典峰和耿游在北大做游戏研究的契机 08:30 什么是游戏,电子游戏具体又是什么? 17:30《黑镜·圣诞特辑》的深刻之处 20:46《头号玩家》是硅谷程序员的爽文 24:40 真实和虚假的界限在今天已不那么分明 35:30 游戏行为失控与游戏上瘾 50:30 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有哪些? 1:03:50 资本主义大厂又是如何利用电子游戏来控制人的时间? 1:11:15 国内在寓教于乐上做得比较好的游戏 1:23:26 游戏最终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未来? 文案:宗城 剪辑:佳艺 视觉:朵朵 感谢收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爱发电订阅我们,也可以在豆瓣、微博等平台关注宗城的同名账号。

94分钟
1k+
3年前

25.德云社和周奇墨们,谁能站稳大舞台?|喜剧节目大赏

木有娱丸

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边说,我们开放粉丝群啦! 群二维码双手奉上,还望各位观众老爷们不要不识好歹,速速来找我们玩! PS:如若出现扫描二维码无法进群的情况,可手动添加:JKeaton 备注:粗面找鱼丸 ———————手动分割线——————— 不久前《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收官,周奇墨拿下年度总冠军,“脱口秀天花板”的名号终于在这一季坐实。 随后,米未的新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接踵播出,第一个出场的作品《互联网体检》就凭借着精准吐槽迅速登上热搜,给喜剧综艺带来了强劲的新鲜因子。 赶着这么热闹的时候,我们就来聊一聊喜剧综艺。 这几年,喜剧行当在国内高速发展,势头最猛的当属脱口秀和相声。《脱口秀大会》频频出圈,不仅捧红了一众脱口秀演员,也带火了脱口秀的线下演出市场;《德云斗笑社》积极拥抱Z世代,为相声开拓年轻观众市场,也将一批相声演员推上演艺圈的舞台。 听相声和看脱口秀,有高下之分吗?德云社和周奇墨们,谁又能站稳大舞台?喜剧的边界是否在收紧?喜剧创作者在名利双收后能否保持创作饥饿感? 主播: @未来欣 @锅锅 嘉宾: 药药、66、77 【时间轴】 01:38嘉宾自我介绍 09:52关于笑点的南北方差异 12:42冒犯的伦理梗 15:14固定剧目、师徒制 19:28我不想通过喜剧学到什么,我只是来快乐的 20:26一些线下的脱口秀经历 23:30喜剧的节奏感 25:33线下和线上观看的区别 26:40关于开放麦 31:47小时候的喜剧综艺记忆 33:00关于采访马东的一些事 36:52米未夸夸 38:30素描喜剧 41:38德云斗笑社VS脱口秀大会 43:11出圈的背后是社会议题的支撑 46:29喜剧边界的收紧 50:03创作周期的缩减导致内部梗的泛滥 51:31喜剧人的标签化 56:04为什么相声演员在综艺节目里比脱口秀演员好笑? 59:33脱口秀更精英吗? 1:02:52喜剧越来越难做了 【提到的综艺节目】 《脱口秀大会》 《德云斗笑社》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王牌对王牌》 《欢乐喜剧人》 《奇葩说》 《快乐大本营》 《吐槽大会》 《乐队的夏天》 《认真的嘎嘎们》 《爱笑会议室》 《谢天谢地你来了》 运营后期:@阿鲸 视觉:@茶茶 感谢BGM《呢呃呃》作者丛日新儿的大力支持 更多节目相关内容,欢迎关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木有娱丸 希望大家收听愉快,也祝大家生活愉快~

85分钟
11k+
3年前

S01E05 | 我们不只有打火机:出海吧,中国企业!

二零年代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企业从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只是零星出现,到实现全方位、宽领域的全球化发展,其中经历了各种挑战。而近十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发展,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技术产业开始以更加鲜明的姿态向海外拓展,掀起了一股中国企业的出海大潮。在这一大潮中,中国企业扮演的角色究竟是什么?它们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会给中国自身的商业和经济活动注入哪些新的元素?本期二零年代将邀请和出海密切相关的从业者,来聊聊中国企业的出海故事。 我们聊了: 03:03 究竟什么是出海? 10:15 中国企业出海的三条主线 21:28 从平台到独立站 28:23 出海必答题:我的USP是什么 33:55 出海的难点:讲好自己的故事 44:51 海外仓:只退一步 48:06 当进出口业务变成主战场 52:43 老板们的红宝书与人才问题 一些书与文章: Peter Hessler,The Rise of Made-in-China Diplomacy Peter Hessler,Learning to Speak Lingerie:Chinese Merchants and the Inroads of Globalization 播客:出海进行时 纪录片:American Factory 嘉宾 | 潘潘(某头部互联网营销外企从业者,播客“世界青年在中国”主播) 音乐 | 莫老师(播客“世界青年在中国”主播) LOGO设计 | 阿巽(豆瓣 @巽)

63分钟
1k+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