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讨论的电影是2021年继春节档之后最高票房的电影《长津湖》,截止发稿当天票房已经超过了30亿,而同时本作也被誉为近期中国电影的救市之作。自从豆瓣开分以来一直维持在7.6分不动。作为一部主旋律的战争大片《长津湖》的导演有三位分别是《妖猫传》的导演陈凯歌,《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导演徐克,《红海行动》的导演林超贤,林超贤导演在片中主要负责整体的战争场景的拍摄,而陈凯歌导演主要负责文戏段落的指导,至于徐克导演参与了部分战斗风格的设计。但是这三位风格迥异的导演到底碰撞出了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 影片信息:00:00-02 :11 老徐话题:02:16-27:15 冰烨话题:27:21-01:00:27 主播阵容: 控场MC:老徐 飞行嘉宾:冰烨 剪辑:老徐 微博:@SD的光影部屋 微信:SD的光影部屋
这是 MetaLeader 播客首播第一期节目,也是给 2021 年 10 月 24 日“程序员节”特别献礼,致敬所有程序员和工程技术从业者。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爱范儿技术副总监 John,和主持人 Chance 一起畅谈爱范儿背后的技术发展历史,以及爱范儿工程团队的文化和特色。 本节目是 MetaLeader “爱工程”系列的主题播客,适合所有关注如何为C端用户设计开发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技术人收听。我们还将推出“知晓云宇宙”系列,为努力进入“小程序”产品和技术开发的听众朋友们提供指引、辅导和参考资源。 ## 赞助: * 爱范儿(工程团队) (进入后选“技术”岗位) ## 本期嘉宾和主播 * John, 爱范儿技术副总监 * Chance, 爱范儿数字化顾问 ## 主要话题 * 回顾各自过去10年的职业发展,以及和爱范儿的关系 * John 分享爱范儿技术的演变,结合业务分享过去、现在和新一代爱范儿技术 * 分享小程序和服务平台技术的发展史,剖析知晓云技术栈的设计和迭代 * 讨论爱范儿工程团队如何开展“敏捷”协作,如何定义自己的“最佳敏捷实践” * 最后,分享各自在关注的书籍和知识体系 ## 延伸阅读 * 《One-on-One with Andy Grove》, How to Manage Your Boss, Yourself and Your Coworkers, by Andrew S. Grove * 《Google系统架构解密:构建安全可靠的系统》Google SRE 三部曲的第三部 ## 音乐 Sonata no 16, "Facile", K 545 I Allegro, Mozart ## Staff * 监制: Jonathan Ho * 后期:Chance Jiang * 运营:Peiqing Du * 封面设计:Chance ## 关于节目 MetaLeader 由爱范儿工程团队制作播出,我们汇聚各类技术和工程从业者的声音,让服务趋势消费者的技术和工程人才站到前台来,大家共同分享如何用技术和工程”连接热爱、创造不同”。
中国独立纪录片是当代中国电影不可忽视的重要类别。自上世纪90年代起,众多纪录片导演用他们的摄像机、DV甚至手机等设备,记录下形形色色众多人物和真实的故事。被拍摄的对象包括北漂者、精神疾病患者、小偷、拾荒者、下岗工人、受难者、官员、性工作者、演员、小学生、高考生、大龄单身女青年等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各种族群。这些人的生活和故事,是我们永远无法在官方电视节目和电影中能看到的。正是30年来一批批独立纪录片创作者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看到或更真实鲜活,或更隐秘艰难的这些群体。这些独立纪录片也是在官方历史书写之外不可或缺的珍贵影像记录。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国内纪录片自媒体「凹凸镜DOC」的创始人之一、纪录片导演张劳动做嘉宾,一起从拍摄设备、拍摄主题等角度简单梳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发展。同时也谈到自媒体「凹凸镜DOC」的发展与线下放映的组织心得。当然,我们也分别推荐了很多中国独立纪录片,建议听完本期节目后找来欣赏。(JustPod映画提供内容) - 主播与嘉宾 - 汪金卫:重度影痴,独立纪录片爱好者 张劳动:「凹凸镜DOC」创始人之一、纪录片导演 公众号:凹凸镜DOC;播客:凹凸 TO ALL - 时间轴 - 01:21 张劳动的自我介绍 01:46 张劳动的迷影时刻 04:50 张劳动的第一次纪录片拍摄经历 08:46 什么是“独立纪录片” 11:50 中国独立电影史上重要的“七君子事件” 12:37 吴文光草场地工作站的纪录片工作坊“乌托邦” 15:11 我见证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黄金时代:云之南、中国独立影像展、北京独立影像展 18:57 参演邱炯炯的《痴》拍摄为张劳动带来振奋 19:45 汪金卫与张劳动因电影《痴》而产生的缘分 21:55 凹凸镜DOC公众号的创始起源 23:42 凹凸镜DOC线下放映活动的初衷和意义 认真对待观众和放映 30:12 凹凸镜DOC对广告宣传的态度 为什么做「纪录片影评大赛」 31:37 中国独立纪录片发展:第一部——吴文光《流浪北京》 35:47 DV时代来临,汪金卫也用过DV拍摄 37:50 DV时代的中国独立纪录片:杜海滨《铁路沿线》、王兵《铁西区》 42:50 “为小人物立传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46:55 当今年轻人不再有设备包袱,能够自由地拍摄纪录片 49:29 现在是影像的时代,手机为拍摄带来巨大便利性 53:27 中国独立纪录片主题并不只是关注“老少边特” 54:30 关注社会议题的纪录片“不怕多只怕少” 57:39 纪录片的“真实性”伦理与剪辑处理 60:27 独立纪录片更多面对观众 观众要支持正版 66:21 中国纪录片需要商业化 67:57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对纪录片创作有帮助 70:22 张劳动的片单:“没看过《算命》就不算看过中国独立纪录片” 73:18 汪金卫的心水中国独立纪录片推荐:《囚》《少年小赵》《请为我投票》《铁路沿线》《铁西区》《死灵魂》 78:50 张劳动谈“片尾也是电影的一部分” - 提到的电影 - 像鸡毛一样飞 美丽的大脚 唐老师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麦收 算命 痴 城市梦 流浪北京 广场 疯狂英语 冬春的日子 铁路沿线 铁西区 影迷 姐姐 瓦斯 渡口编年·周家·陶家·贺家 京生 幸孕旅馆 悲兮魔兽 夫妻不是同林鸟 我毕业了 “炼”爱 入戏 孤注 囚 书记 大同 遥望繁星 少年小赵 红毛皇帝 矮婆 过春天 1950他们正年轻 杀马特我爱你 驯马 活着一分钟,快乐六十秒 四个春天 棒少年 龙虎武师 浴火新生(残奥精神:梦想高飞) 生门 天行情歌 甲方乙方 二十二 完美现在时 口罩猎人 烟火人间 差馆 无去来处 椒麻堂会 旷野歌声 偷 额温枪女孩 请为我投票 死灵魂 和凤鸣 原油 - Music - 片头:铁西区-电影片段 片尾:往事只能回味-龙飘飘 - Credits - 编辑制作 杨啸天 节目运营 小米粒 文稿 汪金卫 陆小鸟 JustPod映画 - 联系方式 -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国足乐队成员+乐迷现场采访实录 【动星探live】是一档以音频实录的形式记录乐队巡演现场的节目,融合乐队采访、乐队表演片段及乐迷感受。 本期王老师和melos来到我们喜欢的乐队国足Chinese football的北京站巡演现场,聊聊这支乐队给我们的感受,并且从国足后台采访了乐队成员们,同时现场也采访了乐迷想对国足说的话。 希望大家喜欢这期节目! 内容概要: 00:02:36 国足后台采访:我们是做口碑的乐队,我们乐迷都更喜欢听音乐(笑) 00:15:16 国足乐迷采访:从什么时候开始听国足,喜欢哪首歌曲,TA说国足的歌曲是:Emo中带一点希望 00:19:04 国足巡演现场歌曲片段截取:2个小时近20首歌,“性价比”超高的现场体验 00:21:55 电动少女 00:25:25 夏日限定女朋友 00:27:00 地球上最后一个Emo男孩 00:31:48 400米 00:34:45 不是人人都能穿10号球衣 00:36:50 Goodbye 00:41:20 游戏继续 00:44:46 漂流人间 00:53:39 国足乐迷现场感受采访:TA想对国足说:请一定一定要继续做下去!很多人会因为你们做音乐,写出一样emo的歌!(哭) 动星简介: 动次打次音乐星球,致力于让更多人享受音乐的美好。 动星社群是音乐迷聚合地,想畅游音乐星球的盆友们,请添加wx:Musicplanet_607 愿意支持我们节目的朋友,请点击下方爱发电链接支持我们!我们会努力更新好的内容给到大家! 爱发电上赞助
这是我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张图,其实不仅仅是写作写论文,也是对于想要开始任何事情却迟迟没有开始的最好建议。 文字版: 你跟随着灯塔,跟随着光,但是你是盲的,不知道光在哪里。那只是个模糊的影像,所以你不敢去追随它。 但是你决定就算是磕磕绊绊也要走向光,在你磕磕绊绊走向它的过程中,你会越来越被照亮,你会更有见识,更开朗。 这就是你经历带给你的,因为你推着自己走出原地,就让你进入了一个你从未来过的未知领域,在这里你学到了新东西。 有研究表明: 当人们回首过去,想到那些他们不曾去做的事情,会会比想到自己做事时曾犯下的错误要难过的多,这很值得思考。 因为有些错误是可以偿还的,一个可以偿还的错误,发生在你想要开始做一些事情时。 你想:好,我要去尝试做这件事,然后你做的很糟糕,犯了一堆错误。 结果是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自己不再那么蠢了,因为通过你犯的那些错误, 你学到了很多。 如果你想书写自己的命运,你刚开始写时写得很糟糕,但你会在前进途中变得更聪明。 万一这是个错误怎么办? 放心吧,肯定就是个错误,因为你啥也不懂,所以你肯定会跌跌绊绊。但将会发生的是:你会行动起来而不是站在那里不动,你不再在原地打转。 我会告诉写硕士论文的学生,先写一个很差的初稿,然后我们可以聊一下这份初稿,你写作很差。 如果有个人拿枪顶着你的头说:下周一之前你必须写完100页硕士论文,否则我就开枪打死你,但我无所谓这篇论文有多么糟糕。 那你就会坐下来开始写,然后你就会有论文了,你有了初稿你可以去修改它,你可以反复修改,这篇糟糕的初稿将会是最宝贵的东西。 这就是你所需要的一份糟糕的初稿。 因为当你开始学习新东西时,你就是个傻瓜,如果你不愿意成为傻瓜,你将永远无法尝试新事物,你就永远不会成长。所以愿意当一个傻瓜是你转变的前提,谦逊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不知道如何写作,我会做得很糟糕,我讨厌手头有任务,我必须做到完美,等到了有足够时间了我再去做。其中一个理由就足以阻止你开始,拥有全部5个理由,你已经游戏结束了。 所以我告诉人们:随便做一点点,做的差也没关系,因为这是你做得到的。 在行动中构建清晰的地图 之前得到启发俱乐部听到中国造车的故事: 最初我们是派了最聪明的一批人跟着国外车企学习,但过了整整18年都没做出来。 后是来中国第一代自主造车吉利、比亚迪这些人,在没有师傅靠着边模仿边做然后不断优化的方式,用了15年的时间做出来了,也成就了现在这些中国自主造车企业。 比亚迪和吉利第一代车是很垃圾的,按吉利创始人李书福的话说,汽车不就是两个沙发四个轮子嘛。其实第一代车真的也差不多,当年吉利自己开庆功宴开到半路就车抛锚了、洗车的时候都会漏水,但是他们做出整车了,后面不断地补足做的不好的地方就可以了。 就是上面图中说的,你需要一份很糟糕的初稿。 在面对一件巨复杂的事情这样做的优势是,可以清晰的知道缺什么、需要什么,不会浪费一点学习资源和探索资源浪费在无用的地方上。 前面18年跟着外国车企学习的时候,就很容易抓不到重点、抓不到需要,什么都学、越学越迷茫,心中根本没办法构建完整的造车地图。 我想到自己做视频就是这样,策划、脚本、灯光、布景、拍摄、剪辑、后期、配乐、包装......每一项都无数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根本学不过来,越学越绝望。 后来干脆摒弃这些,无非就是:用相机拍下来、然后剪辑(把视频片段用比较合理的方式拼起来),然后加上配乐,一条视频就做好了。 只不过每次做的时候都会想到有些地方是可以改进的,那就专门去学这方面的技巧,学到了马上就可以用起来。这样只要坚持不断做下去不学习和优化,就一定能做出更好的视频作品。 写在最后: 这几年最深刻的一个感受就是,把道理想明白很容易,但是按照道理去做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现代人大量的烦恼和焦虑来源,都是因为想的太多做的太少造成的。 但凡开始行动都不会有这么多焦虑和抑郁问题。 我100%是那种想得多做的少的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想的特别明白才能开始行动。 但这其实和个人的特质有关。 我也有朋友是那种行动派,想到什么马上就去做,我就很羡慕。结果她说她也很苦恼,周围人总说她做事毛毛躁躁、马虎,就是很多事情没想清楚就做,吃了很多亏。 就像同样一个问题,冉有问孔子:“听到应做的事情就该行动吗?”孔子说:“该立刻行动。”子路也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说:“父兄健在,怎么能听到就立刻行动呢?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接纳现在行动力不强的特质(同时也要清楚的知道行动力不强的人也有想问题透彻、做事周到的优点),然后慢慢提升自己的行动力。 尤其是我开始意识到,其实最好的方式可以是和那些天生行动力强的人合作做事,他们也刚好需要我们的想问题周到的优势,这样互补着做事特别轻松高效。 把道理想明白,按照那道理去做,看似简单,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李笑来
阿飞被提拔到产品小组负责人的位置上,面对新角色,阿飞总觉得自己没有理解清楚,心里有些惴惴不安。我告诫阿飞,新角色是前进路上的里程碑,而不是目的地,不要割裂地看待所谓的新旧角色,要坚守自己的本心,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实践中塑造出自己的新角色。 微信公众号“青禾茶室”。
在喜马拉雅已支持实时字幕 关注公众号“高效英语磨耳朵”获取文稿和音频 词汇提示 1.revolves 环绕 2.geocentric 地心的 3.philosophers 哲学家 4.heliocentric 日心的 5.Polish astronomer 波兰天文学家 6.demonstrating 论证 7.Catholic 天主教 8.authorities 当局 9.renounced 宣布放弃 10.elliptical 椭圆形 11.oval 卵形的 原文 The Earth Revolves Around the Sun One year is 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earth to travel around the sun. For most years ,however,people did not know that the earth moved around the sun. Instead,people believed that the sun moved around the earth. The old idea that the sun moved around the earth is known as the“geocentric”theory. This idea was first made famous by an ancient Greek scientist,Ptolemy,who lived in Egypt nearly 2000 years ago. Some other Greek Philosophers had suggested that the earth might travel around the sun. However,this idea,which is known as the“heliocentric”theory,was not widely accepted. For centuries,people in Europe did not seriously question Ptolemy's geocentric theory. During the early fifteenth century,however,a Polish astronomer named Nicolaus Copernicus began to think that the heliocentric idea was right,and that the geocentric idea was wrong. Shortly before his death,Copernicus wrote a book that described the mathematical details of his theory that the earth revolved,or travelled around the sun. Later astronomers came to agree with Copernicus's view. One of the most famous of these was Galileo,an Italian scientist. Galileo was famous for the demonstrating that light and heavy objects fall at exactly the same speed,unless the object is so light that it is slowed by the air. Galileo was also the first astronomer to used a powerful telescope to observe the sky. He discovered many unknown features of the moon,the sun,and the planets. When Galileo announced that he believed in Copernicus's theory that the earth revolved around the sun,some officials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were angry. They argued that this theory was against the beliefs of the Church. Some church officials disagreed with this view,but the authorities decided Galileo should be punished by“house arrest”(In other words,Galileo was not allowed to leave his house). Also,Galileo was forced to made a public statement that renounced his belief in the heliocentric theory. At about the same time that Galileo supported the heliocentric idea,another astronomer did some important work that supported Copernicus's view. This astronomer was Johannes Kepler,who lived in Germany. Kepler used the observations of previous scientists to figure out the motion of the planets around the sun. He realized that the planets did not travel in circular paths,but instead in paths that were elliptical,or oval ,in shape. Kepler's discoveries showed mathematically how the planets would revolve around the sun. Today,everyone knows that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but for a long time,it seemed more reasonable to believe that the sun moved around the earth. We can thank the great scientists of the past who discovered the surprising truth.
如果我们的听众里有文学爱好者和诗歌爱好者,那么你一定对波德莱尔这个名字不陌生。他是法国古典诗歌最后的那抹浪漫,也是现代诗歌最初的那位骑士。 2021年是波德莱尔诞生两百周年,也是诗人被正式介绍给中国的第一百周年。 对于中国知识界而言,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是一个划时代的文化符号。他影响到了包括徐志摩、戴望舒、食指、北岛、柏桦、树才、陈建华等在内的中国现当代诗人的诗歌创作。200年,巴黎仍未停止忧郁,诗人的影响也仍在继续…… E播客第18期,我们请到了知名诗人、学者陈建华,以及我们的老朋友诗人、编辑古冈,从杨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波德莱尔与中国》说开去…… 本期嘉宾 陈建华 陈建华,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美国欧柏林学院。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任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荣誉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出版诗集《陈建华诗选》《乱世萨克斯风》等。 古冈 诗人,祖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学编辑。著有《古冈短诗选》、《尘世的重负——1987—2011诗选》等诗集,在《书城》等报刊发表随笔文论。曾获诗东西-DJS诗集奖(2012),首届上海国际诗歌节诗歌创作大赛奖(2016),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2016)。 本期你将听到 03'09' 与波德莱尔的初遇, 究竟是一见钟情还是一场“噩梦”? 13'40' 城市叙事, 一种现代性的诗歌经验 17'10'' 该如何谈论《恶之花》? 可以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理解 波德莱尔诗中关于“美”的意象吗? 18'45'' 朱育琳vs戴望舒vs钱春绮 以《厄运》浅谈对波德莱尔的翻译。 30'16'' “恶”中的美学: 纵深喧哗,暧昧不清所带来的张力 35'25'' 艾略特写波德莱尔: “真正的文明不在煤气中,不在蒸汽中,也不在转桌上。它存在于原罪的痕迹的不断缩小中。” 38'57''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43'15'' 波德莱尔在中国的传播史与接受史, 波德莱尔是如何影响中国诗人的创作, 又如何影响中国读者的阅读? 65'30'' 波德莱尔在巴黎, “阿飞”诗人在上海 本期推荐书单 《波德莱尔与中国》 杨振 主编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德] 瓦尔特·本雅明 王涌 译 《红云:论诗学》 [法]伊夫·博纳富瓦 著 朱静 译 《镜中的忧郁:关于波德莱尔的三篇阐释》 [瑞士]让·斯塔罗宾斯基 著 郭宏安 译 购买�:https://shop502733.m.youzan.com/wscgoods/detail/2fqbifankjog5?st=2&gst=14&is_share=1&shopAutoEnter=1&from_uuid=e83b6297-1cf5-0031-f29b-90f20b327e34&sl=oygkgw&from_params=sl~oygkgw!online_kdt_id~310565&share_cmpt=copylink&alg=2be4c1c716db4d3baa893dd5066a915d&sub_kdt_id=310565
最近,编辑部看了一些热门的综艺和电视剧,有不少都很值得聊一聊。 相比起书籍和电影,综艺和电视剧似乎总显得更轻一些,但这些文化产品,早已是当代生活必不可少的抚慰。许多时候,我们无力于追求宏大的意义,只需要一些纯粹的笑和泪。 天气越来越冷了,宅家生活少不了它们。如果你有什么心头好,也请在评论区尽情安利呀! 收听指北👇 1. 03:24《脱口秀大会》:被误解是表达者的诅咒 2. 27:39《再见爱人》:是什么,让主播录制时激情落泪? 3. 64:02《人间失格》:虽然是丧剧,但想成为“人间柳俊烈” 4. 69:52《鱿鱼游戏》:为啥能火? 即日起至11月15日,续费或加入理想家,即可领取【2021纪念版帆布包+徽章】一套。 我们还在筹备一档理想家专属节目,会很快与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本期主播:猫爷、Jiarui、林蓝、Purple 本期配乐:《Blowin’ In The Wind》-Cloves 《Set for Life》- Trent Dabbs
节目简介: 本期我们邀请到三五锄教育创始人、著名儿童作家粲然老师,与阿甲老师、黄晓燕老师一起聊儿童阅读、儿童教育、亲子关系共建,以及双减之后的育儿策略等话题。 粲然用温暖知性的话语写就的最新作品《智慧妈妈的聊天魔法》,以及她的《骑鲸之旅》等作品,为很多身陷育儿迷思中的父母带来了启发。三五锄教育更是为全国的孩子带来崭新的成长体验。 身在厦门的粲然与两位老师直接对话本期您将听到三种不同的育儿观: 从做孩子的“朋友”到做一个“妈妈”; 以一种旁观者的好奇观望孩子成长的爸爸; 看着孩子跌跌撞撞成长,心理着急的母亲…… 嘉宾介绍: 粲然:童书作家、儿童教育专家,三五锄教育创始人。出版亲子类教养书籍:《骑鲸之旅》、《智慧妈妈的聊天魔法》,小说和童话:《妈妈菩萨孩子佛》、《旅伴》等。 阿甲:红泥巴网站创始人、童书百事通,童书作者、译者、研究者、推广人。 黄晓燕:奇想国童书创始人,资深出版人,有数十年海内外出版经验。 本期书单: 《骑鲸之旅》粲然/著 《旅伴》粲然/文;马岱姝/图 《智慧妈妈的聊天魔法》粲然/著 《野兽出没的地方》[美国]莫里斯·桑达克/著 《我爸爸》《我妈妈》[英]安东尼·布朗/著 本期节目进度条: 6:04 从做孩子的“朋友”到做一个“妈妈”; 7:45 育儿观关乎人的人生观和家庭的走向; 8:49 以一种旁观者的好奇观望孩子的成长; 11:20 成为孩子的“旅伴”,能陪他们一直往前走,已经是莫大的缘分; 14:58 看着孩子跌跌撞撞成长,心理着急的母亲; 17:38 不断调整心态的妈妈,还是会有一些“虚荣心”; 25:20 大部分父亲的育儿方式是帮孩子摆平世界,母亲是打补丁式的育儿。
本期准备的两则故事的主题是“反转”。 希区柯克曾说过,如果你在故事第一幕展示了一把枪,那么这把枪一定要在最后一幕结束前被用到。大师的话对应了剧作中的“ 伏笔(set-up)”和“ 照应(payoff)”手法,这种手法在悬疑片中常见,在其他类型的电影中也是必不可少。相信喜欢听灵异故事的朋友对于反转的叙事手法都不陌生,也正是由于叙事中多种反转的剧情,才会将恐怖的氛围拉满。 所谓“伏笔”,就是在故事进程中安插一些叙事元素,比如某种信息,某个道具,甚至是主人公拥有的某种才识,这些元素会对情节发展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伏笔”在故事结尾处得到“照应”,也即悬念在故事的结尾处得以揭晓,故事就得到了一个“反转”的结局。 在本期节目中,您将会听到: 1. 一则由某电台主播投稿的发生在牌桌上的灵异故事。 2. 吴大其讲述的《卖茶鸡蛋的老婆婆》 节目制作:《小侃诡事》制作组 主播:吴大其 BOB 后期制作:小Yi
Send us a text 欢迎收听第215期大话说电影,本周老章要聊的是新上映的科幻大片沙丘 Dune。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Denis Villeneuve ,主演: 蒂莫西·柴勒梅德 / 丽贝卡·弗格森 / 奥斯卡·伊萨克 / 戴夫·巴蒂斯塔 / 赞达亚 / 杰森·莫玛 / 乔什·布洛林 / 哈维尔·巴登 /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张震 大话说电影的群,欢迎你的加入,请加包主播:bobby8816 并回答第一期节目讨论的影片名称。 剧情简介: 改编自1965年出版的Frank Herbert著名科幻同名小说。在布满沙漠的星球Arrakis上出产神秘的Spice物质,因它可以被用于星际导航而成为缺稀的资源。公爵Leto因为帝国星际间的政治权游被指派到Arrakis星球监管Spice的矿产工作,在他携带妻儿及军队来到Arrakis时发现前任督矿者男爵Harkonnen给他布下的处处难题和陷阱,并在基地被攻陷时被害。他有超能力的妻子Jessica和爱子Paul突破重重追捕而险逃,最终遇到了星球土著部落。在这里Paul通过了土著入盟的挑战,并遇到他在梦中见到的土著女子Chani, 意识到他梦中的未来正在上演,并决定参加土著的队伍,走上反抗帝权的道路。 电影快讯: 发生在本周四,演员Alex Baldwin在拍摄西部片《Rust》的新墨西哥片场发射了装有真子弹的枪,另外电影的导演Joel Souza身受重伤,电影首席摄影师Halyna Hutchins中弹后被救生飞机送往医院但因抢救无效而身亡。今年63岁的Alex Baldwin是这部电影的主演及制片人,目前电影紧急停止拍摄,警方对本案进行深入调查。 迪士尼在本周宣布延迟六部漫威电影的上映日期,并且取消了两部漫威电影的上映计划时间。这六部被延期的电影档期分布于2022 - 2023年,其中包括《奇导博士2》从2022年3月延期到5月,《雷神4》被顺延到2022年7月,而下一部《黑豹2》被挪到了2022年11月。《惊奇队长2》的新上映时间是2023年2月份,而新的《蚁人与黄蜂女》被定在2023年7月上映。另外,有一部未定名的漫威电影从2023年11月份后移一周,还有两部未定名的漫威电影从上映时间表上被移除。 索尼的下一部夺宝探险大片《神秘海域》Uncharted (2022) 本周五发布了预告片。这部编自冒险RPG游戏系列的电影由荷兰弟Tom Holland, Mark Walberg, Antonio Banderas 和Tati Gabrielle主演,电影的上映时间是2022年2月18日。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