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番重播】总第012期:与优绩主义长期战斗

读报teleread

【读报首次周边通贩 开动!】 【Editor’s note:人生处处是陷阱,输赢有时不重要】 刚过去不久的2022年牛津中国论坛里,项飙在他与桑德尔的对谈中说,“用我的话来讲,大学几乎是一个「洗钱机器」(money laundry machine),将金融资本转化为文化和政治资本。” 可能不止是大学,连中学也在步入这个深渊中,和大学共同“合谋”,让这台洗钱机器更严密地运转下去。 如果拔掉某一颗螺丝钉、某一条线路,可以扭转这台机器的运转模式吗?还是会导向另一个深渊?没人能回答,势必,这是一场我们与优绩主义暴政,旷日持久的战争。 【本期收录】 The Access Trap, By Nathan Heller 对于名校而言,择优录取是一种必备的生存策略,优秀的生源是自身系统良好运转的基础。但美国最顶级的公立高中之一,正要大动筋骨,敞开大门欢迎那些资质一般的学生。接下去发生了什么?系统有变得更加公平吗? The Satisfaction Trap, ByArthur C. Brooks 人生真的处处是陷阱,其中一个深坑就来自我们无法真正填平的满足感。哈佛大学明星教授在自己的人生后半程,发现了满足感的吊诡之处,以及该怎么应对。 【延伸阅读】 Try Harder! https://www.tryharderfilm.com/ 从衡水到北大附中:“我可能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By 于蒙 https://mp.weixin.qq.com/s/b7xhpz25qOBUpb7LKGH22Q 项飙教授对谈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优绩主义的公正性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https://mp.weixin.qq.com/s/lPZ5NdkeSCdN_Fv0uoP7o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9分钟
20
1天前

105. 迷失在伦敦电影节LFF|哈姆奈特|寂静的朋友

赶场 Way to Cinemas

脱亚入欧的同泽在伦敦与戛纳限定主播(不是)Selina相遇了,一起逛街、吃东西,然后聊了一下伦敦的电影文化生活,LFF伦敦电影节和《哈姆奈特》《寂静的朋友》两部电影。 —— * 金马颁奖讨论群:赶场公众号后台回复“金马” * 11月22日是金马奖颁奖礼之夜!欢迎上海听友欢迎线下一起看: * 晚7点,懒海cozysea(苏州河店) * 「NOWNESS天才发现计划」开幕日!非常喜欢的短片展,去年就有推荐,推荐上海影迷来体验,大多场次预约不上也可排队进:mp.weixin.qq.com * 海南岛电影节片单很不错, 适合年底补片,如果你来,扫码进群 —— 👬 聊天的人 Selina:赶场戛纳主播 同泽:新晋英国影迷,即将探索欧洲各大电影节 ✊ 支持我们: 限时特价:购买一本豆瓣电影日历支持《赶场》 🕙 时间戳 01:15 梦幻联动:Selina与同泽的伦敦之约 02:45 LFF初印象:一个“非典型”的欧洲电影节 05:29 媒体证体验 06:55 BFI体系介绍:购票的不同方式 11:12 在伦敦这么多天,为什么只看了12部电影? 16:11 线上观影 19:07 看完《天空的另一面》,出门就吃到了片中的巴西小吃 22:25 在英国《哈姆奈特》有什么不一样 46:38 《寂静的朋友》:梁朝伟献身于“万物有灵” 54:40 因为每次都迷路,爱上BFI电影院 61:15 结语:在伦敦,电影节是城市的入口,而非终点 🎵音乐 片头:BFI London Film Festival 2025 trailer 片尾:HAMNET (2025) Trailer Music [Music Only Trailer] 🥝 封面:同泽 👀 幕后 剪辑&文稿:陆小鸟,汤包 买本豆瓣电影日历支持我们: 🎤 关于《赶场 Way to Cinemas》 不是在看电影,就是在赶场观影的路上。《赶场 Way to Cinemas》是一档聚焦影展、电影节的播客,会与众多影迷和电影人分享自己的电影故事与经验。 👂收听: 在苹果Podcast、小宇宙、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Spotify、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豆瓣等播客客户端搜索「赶场 Way to Cinemas」

59分钟
99+
1天前

旋转跳跃闭着眼,才华横溢不停歇

哎呦我去

哎呦我去!原来大家小时候都如此才华横溢~绘画舞蹈样样精通、体操田径啥啥都行!无论校内还是校外、昂贵还是免费,我们都被兴趣班狠狠纠缠。有的来自父母逼迫,有的都怪父母逼迫,五花八门的兴趣爱好让小小的老子蓬荜生辉~你小时候有过那些特长,现在这些特长在你的生活中又有怎样的角色,欢迎和我们一起讨论! 《童年观察日记》是哎呦我去出品的童年漫谈系列,我们将回看儿时有趣的、尴尬的、抽象的、烦恼的经历,带大家重新回到那段记忆深处的时光。 Show Notes: 00:56 乔瓦尼学画画——艺术流派的转折取决于老师的离职 03:29 这英勇闯合唱团——怎么这么多打击乐?! 06:38 学什么才艺才能在过年饭桌上逃离表演节目的命运啊 10:47 捡落叶、攒木棍——小时候的手工课可太有趣了 13:44 第一次获奖!是对小小的我最大的鼓励 17:54 乔瓦尼舞蹈事业胎死腹中,竟是因为从小就母 21:53 三顾茅庐失败,这英险些成为体育生 25:35 家人们咱就是说我想问下咱们的一个跟腱到底在哪里我就想问了 28:58 只要我不出声,别人就不知道我不会——乔瓦尼的滥竽充数之道 32:42 这英秒变麻辣女兵,父母:“让我来看这个干嘛?“ 34:38 越努力越幸运,马尾越高越得瑟 39:22 从演员到导演,你还真把自己当明星了 45:24 模特队、礼仪队,爸爸一句都白费 51:00 这英崭露头角,乔瓦尼形如枯槁,第一次化妆怎么这么搞笑! 55:04 回想奇葩造型,好想穿越回去杀了自己 主播: 这英:自媒体创作者,小红书@这英 Giovanni:公关、营销从业者,小红书@人间甜心乔瓦尼 BGM: 《舞娘》蔡依林 感谢大家的收听,欢迎关注节目官方微博/小红书@哎呦我去,查看更多有趣内容及幕后花絮。你可以在小宇宙App、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苹果播客Podcast、荔枝App找到我们的节目。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注明品牌和来意。 最后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为我们打赏,这将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欢迎扫码添加微信,备注“听友群”,欢迎进群与主播和听友们一起哎呦我去,一起蛐蛐!!!

61分钟
99+
1天前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正给你写剧本《红与黑》万字解读⑦

酒神少女

你的野心究竟是渴望,还是模仿? 如何从平庸的时间流里夺回生命? 你是在痛哭流涕,还是在“表演”痛哭流涕? ——简介—— 本期节目深入解剖司汤达的文学圣经《红与黑》,揭示这部1830年的巨著如何预言了现代人的精神分裂与表演型人格。 我们将拆解“自由间接文体”这一叙事黑科技,看它如何制造出文学史上第一个被自我意识困住的现代灵魂——于连·索莱尔。从勒内·吉拉尔的“模仿欲望”到柏格森的“心理时间”,我们不仅是在读小说,更是在进行一场关于存在主义的认知突围。 这是一期关于如何识破大脑中的伪善声音、打破“常人”统治、从异化的社会剧本中夺回生命主权的深度解读。在这个充满滤镜与人设的时代,司汤达的冷酷反讽或许是你我唯一的解毒剂。 ——时间戳—— 10:38 每天早晨朗读《拿破仑法典》,司汤达独特的“精神脱水”训练。 16:12 那个叫玛蒂尔德的怪物,并非因爱而爱,而是因为逻辑推演必须爱。 20:40 自由间接文体:一种文学上的腹语术,让你误以为角色的疯狂是你的心声。 35:42 冷眼旁观的浪漫派反讽:蒙太奇和信息差 40:30 勒内·吉拉尔的三角形欲望:我们想要的从来不是客体,而是中介眼中的客体。 43:25 宣泄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给大众打的精神麻醉剂 49:28 为什么你在神学院度过的几年,在生命密度上不如那几秒钟? 55:58 花园握手的三十秒,为何在心理时间里像打了一场滑铁卢战役? 1:01:09 只有当计划崩塌时,真实的生命体验才开始流动。 1:08:00 现代人的诞生:反身性就是意识的折返 1:11:35 海德格尔的“常人”暴政:于连悲剧的本质不是阶级,而是存在论层面的平庸。 1:15:25向死而生,是打破社会剧本、终结表演的唯一方式。 ——知识拓展—— 《红与黑》司汤达。本期解读的核心文本,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被誉为“现代小说的开端”。 关于“干燥的刷子”: 司汤达在1840年10月30日致巴尔扎克的信中亲自承认:“为了寻找语调,我每天早晨都要读两三页《拿破仑法典》。” (Je lisais chaque matin deux ou trois pages du Code civil.) 关于“手稿边缘的战争”: 本期引用的手稿研究方法论来自发生学批评 (Genetic Criticism)。参考格勒诺布尔市立图书馆 (Bibliothèque municipale de Grenoble) 馆藏的司汤达手稿集 (Fonds Stendhal),特别是《吕西安·勒芬》手稿边缘大量的自我批注与涂改。 司汤达《红与黑》布奇本(Le Rouge et le Noir, Exemplaire Bucci)。由于原手稿遗失,该“夹页批注本”是目前存世的、记录司汤达对《红与黑》进行边缘批注与自我评述的唯一权威文本证据。 《零度写作》罗兰·巴特。书中详细阐述了这种去修辞化、去情感化的写作风格,与司汤达模仿《拿破仑法典》的干燥文风有深刻的理论呼应。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米哈伊尔·巴赫金。虽然主要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但书中关于“复调小说”和“双声语”的理论,是理解自由间接文体中作者与角色声音纠缠(双重面具)的权威理论基础。 《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勒内·吉拉尔。本期核心理论来源之一,书中详细剖析了司汤达、普鲁斯特等作家的作品,提出了著名的“模仿欲望”(欲望三角形)理论,解释了现代人欲望的非自发性。 《时间与自由意志》亨利·柏格森。本期关于“物理时间”与“绵延(Duration)”对比的哲学根基。柏格森在此书中论证了真正的心理时间是不可分割的流,而非钟表上的刻度。 《存在与时间》马丁·海德格尔。本期结尾关于“常人”(Das Man)、“闲谈”、“沉沦”以及“向死而生”等存在主义概念的原始出处。 《倦怠社会》韩炳哲。文中提及的“功绩主体”和“自我剥削”概念的来源,揭示了现代人如何将外在的压迫内化为自我的奴役。

83分钟
99+
1天前

为啥创始人总觉得高管“不拼命”?为啥高管总觉得创始人“太激进”?逻辑差异在哪?

HBG品牌增长研究院

标题:为啥创始人总觉得高管“不拼命”?为啥高管总觉得创始人“太激进”?逻辑差异在哪? 正文: 为什么创始人总觉得高管 “不拼命”?为什么高管总觉得创始人 “太激进”?为何创始人孤注一掷无退路,高管却常留 “Plan B”?两类人的核心差异到底在哪?立场、认知、退路思维、金钱观、能力结构如何不同?怎样打破认知壁垒、高效协作? 今天麦青老师继续系统拆解如下精华: 01:18为何创始人总觉得高管“不管用”? 02:45为何高管总在抱怨创始人“不专业”? 03:32立场差异:创始人与高管的退路有何不同? 07:20认知框架:全局思维与局部思维如何拉齐? 10:44行为模式:为何创始人无退路、职业经理人却有 “Plan B”? 12:38金钱观念:对钱的敏感度为何天差地别? 14:42能力结构:创始人与高管如何互补? 16:49双方如何扬长避短?实现高效协作共赢? |关于HBG品牌增长研究院 ✅最系统的品牌方法论 ✅最专业的品牌创始人圈层 2016年宝洁校友&北大校友成立 国内顶级的企业家实战派商学院 HBG商学院|HBG校友会| HBG基金 |扫码联系HBG院长麦青老师 ✅直接扫码或搜个人微信ID(HBG_keke)即可 |锁定12月场(深圳场)HBG私教课名额 ✅HBG品牌创始人私教课,每年10场 ✅每场主题不一样,是完整体系化大系统 ✅本场主题《品牌体系化与组织体系化》 ✅2日全天系统拆解业余体系化+组织体系化的底层逻辑到落地SOP ✅课程当中高效率输出《品牌体系化与组织体系化》初版(节省千万咨询费) ✅同场走进HBG校友企业东阿阿胶游学 ✅校友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阶段,覆盖美妆、食品、大健康、跨境、医美、餐饮、医药、母婴、儿童、宠物、服饰、家电、B2B等。 ✅坦诚纯粹,不做无效社交

22分钟
52
1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