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感谢你们一直以来陪伴 SCALE UP 播客 的旅程。还记得我们最初的节目吗?那时候主要是和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对谈。但很多听众告诉我们:“能不能聊得更深入一些?别只看企业,还想了解整个市场的变化。” 于是,这个全新的系列诞生了 —— SCALE UP · 全球人才战略深度解读。 我们会带你一国一国走,去发现人才市场背后的逻辑与故事。举个例子:印度,每年培养四百万理工科毕业生,但差不多一半一年后还没找到工作;中国,每年有近一千两百万年轻人走出校门,撑起了全球最大、也是最充满变数的就业市场;再看东南亚,从以前被贴上“廉价劳动力”的标签,如今正全力冲刺,力争在 2030 年打造出一个 一万亿美元的数字经济。 你可能会想,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其实,它们都在悄悄影响着未来的职场。比如,新加坡的摩天大楼和《摘金奇缘》里的奢华场景;越南深夜里灯火通明的程序员“码农大军”;中国潮玩 Labubu 从小众收藏变成数十亿级的爆款生意;还有印度 Flipkart 一群创业者,像江湖里的“帮派”,不断改写本国的科技版图…… 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而是活生生的故事,是文化、政治、经济与历史交织下的真实世界。 这档播客,献给所有关心“人才”的你。无论你是人力资源的专业人士,想要了解海外市场;还是企业管理者,想破解复杂的人才难题;又或者你只是对不同国家的风俗和职场文化好奇,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 每一期,Colin 和 Nicole 会和大家一起,从我的文章出发,把故事讲活,把数据讲透,把趋势讲清,还会分享一些立刻能用的实用洞察。如果你更喜欢阅读,也可以在 Substack 和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中英文双语)找到完整内容。 加入我们吧,一起去发现全球人才市场背后,那些意想不到的规律、惊喜和战略。
鼓手,无疑是那么的招人喜欢~如今有那么多小朋友学打鼓~今天的节目咱们好好聊聊“律动”,这个很重要但却离大多数国人很远的话题,并推荐很多好听的音乐和鼓手给到大家~ Nate Smith Adam Deitch Stanley Randolph Chris"Daddy"Dave 武勇恒“贝贝” Ash Soan Steve Jordan
本期我们和大家聊一聊2023年澳美合拍的一部超自然恐怖电影《魔鬼深夜秀》。影片展现了1977年一场直播的恐怖故事的台前幕后,融合了恐怖与幽默。尽管特效被认为低成本,但外媒对影片的评价却颇高。节目深入分析了影片中的催眠、恶灵附身等元素,揭示了男主杰克为了收视率而做出的”牺牲“于代价。通过对比现实与虚幻,主持人们探讨了恐怖片中隐藏的深层次主题,激发了观众对人性本质的思考。 00:02:07: 一个扭曲的创意电影总结,令人细思极恐的恐怖点解析 00:04:27: 一部让你反复横跳的恐怖电影剧情解析 00:08:57:《驱魔人》:黑暗力量与人类的较量,谁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00:13:24:通灵师的谎言:揭秘超自然力量的真相! 00:17:54:诡异邪教组织的内幕揭秘: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 00:22:18:司马格的反封建迷信之旅,颠覆你的认知! 00:26:51:东方诅咒的魅力: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片之旅 00:31:20:惊悚录像带中的超自然现象:司马格的催眠与恐怖之旅 00:35:47:穿越时空的恶魔游戏 00:40:17:恶魔附身与人性探索的刺激之旅 00:44:46:琼斯镇的邪教秘密 00:49:15:邪教引发的悲剧 主播:章鱼 鳄鱼 制作:小晖 片尾曲:Jonas Brothers - Summer Baby
本期节目为假期相关的英语词汇。 当期编辑:晓浙 (本期我们换回了老设备,感受一下曾经使用老设备时期的魅力吧~)
本期《律东律西》的嘉宾是红圈律所涉外仲裁律师 Lydia。 涉外仲裁,一直被认为是法律职业中的“高阶方向”:跨国争议、全英文开庭,常常伴随着“完美履历”与“小圈子”的刻板印象。 从五院四系到美国T6法学硕士,从国际模拟法庭到魔圈所涉外仲裁实习,最终到红圈所顶级涉外仲裁团队,她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在最初对仲裁还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靠不断试探与积累,逐步靠近目标,并最终叩开仲裁大门。 Lydia坦诚讲述了她经历过的现实落差——比如看似“高大上”的仲裁工作,其实也意味着高强度的写作训练、巨大的文书量和信息压力;也分享了她如何在“够努力但还是被刷掉”的时刻,重新调整节奏、继续前行。 她还具体分析了仲裁对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书面沟通等能力的高度要求,以及自己在法学院和职场中各阶段能力的成长路径。对于那些没有“标准背景”的同学,她也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建议,比如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精准靠近目标、通过实践接触行业的专家。 在行业趋势方面,她观察到国际仲裁正在发生“多元化”的变化——无论是机构的仲裁员构成,还是案件地域的多样性,都给更多背景的法律人提供了进入和发展的机会。 🔗 立即收听第六期《律东律西》|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 均已上线。
希望各位在这个美妙的夏天,自在又摇摆!
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第六十期!本期节目叨叨年糕再次集结,由叨叨、多多和天蓝共同主持。这次我们把话题锁定在——AI 时代的学习。叨叨抛出一个听上去有点玄,却非常“人味儿十足”的关键词:主体性相遇—意思是带着各自的视角和经验互相碰撞,让 1 + 1 + 1 > 3。整期节目里,我们先聊技术如何把学习的「时间、空间、交互」彻底打散,又聊到在知识唾手可得的年代,为什么“会用”比“知道”更稀缺;更重要的是,人得先把自己的“大脑地基”打扎实,才能真正让 AI “给你打工”而不是反过来。 期待与大家更多的主体性相遇。 内容简介: 00:10抛出“主体性相遇”——听着高深,其实很朴素 02:40为什么要聊到AI时代的学习?——与人人相关 03:38回顾生成式 AI 狂飙发展的3年,它正在嵌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08:00技术它让学习发生了哪些变化? * 08:17技术解放学习“空间”:被窝、通勤、高铁都是教室 * 09:50技术解除学习“时间”限制:碎片化的甜与痛,终身学习成真 * 14:55技术推进学习“交互方式”的升级:从老师口授 → 文字 → 互联网 → AI 18:36当所有的知识都触手可得,我们你还需要学习吗?——当然 19:50学习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21:50学校制度溯源:腓特烈大帝借监狱和军队的模板造出来的,强调纪律和考核 24:30AI 时代不再只造“劳动力”,学习的目标应是培养「全人」 25:40何为「全人」?学来究竟干嘛? 32:43AI时代我们要学知识吗?——必须学 * 32:22为了“知道”,更为了“会用”“会辨” * 34:51为了提高“感知力”,增强和世界交互所有的体验 * 42:06为了更好“沟通” 50:31学什么?——学要素,学“知识的知识” 52:44AI处处比人强,还要学习工具吗?——要学的 53:08工具不同,造就的人和世界的关系就不同 * 53:19蒙古人的马 * 54:54罗振宇老师的老师的车 57:52学习决定你是能更好与AI合作还是等着被AI替代 参考: * 得到2025春季十日谈|林小英:教育怎样才能不内卷? * 得到精选|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五个方法
从0到十五万字的博士毕业论文,是如何高质量地生产出来的呢?在一年前,邵邵同样手足无措,但如今,她作为一个过来人,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生产这篇论文的过程中,一些经验和教训。如果大家有其他想要分享的,或者有任何疑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们留言互动~ TimeLine: 00:39 写毕业论文的整个流程、顺序是怎么样的?大概预留多少时间合适? 【这里插一条播客中没有提到的建议,在正式写大论文之前,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写目录!我个人的观点是,目录就像骨架,骨架搭好之后,填充血肉就会相对比较有方向】 07:54 大论文定稿之后,还需要走哪些流程? 12:25 如何依据盲审、学位颁布时间,安排预答辩? 17:31 从写大论文回顾整个博士生涯:初期的规划十分重要 20:26 了解自己学校的流程安排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否按期拿到学位证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早日顺利毕业~ 欢迎联系我们: 微博:@之乎择野 小红书:邵邵,@邵邵(id: 1180411044);大葱,@Dacong1020 给我们写邮件:[email protected] 加入听友群进行更酣畅的聊天请加vx:dacong-1020 再次感谢收听「之乎择野」,希望我们为你提供了一些自由、积极、向上的能量,希望我们都可以更接近自己的内心,自去自来,自由自在!
【明日生活推送】用功读书,早已从日本人口中说出 说好“考上大学稳一辈子”,日本80年代读书信仰咋破了? 从“金蛋”到求职无门,日本90年代大学生就业遇冷? 考研考公受挫,“迷失的一代”陷入学历贬值困局? 现在日本就业创新高,得益于人口结构还是真复苏? 欢迎收听本期播客,带你聊聊“日本就业环境的变迁” 本音频来自虎嗅音频直播栏目《早点生活》,每个工作日7:30~9:00,预约和锁定【虎嗅APP】的视频号、抖音,保持与时代同频。 主播:原子 阳仔 运营:康康
在所有不被想起的快乐里,我最喜欢你。 【本期嘉宾】 把朋友当人生码头的船员_River@越洋电话OnCall 半夜不睡给好朋友分门别类的_🍑 严格要求朋友过得不能太好的_YY 【本期内容】 01:40 朋友的定义:像黄鼠狼惦记鸡一样惦记我 & 像秦雯与王家卫一样蛐蛐全世界 04:02 我的朋友有多少,我的人设就有多少 06:02 我会主动约的人就是我朋友 07:28 拨乱反正:就是要和同事交朋友!你们门当户对的穷,还有老板这个共同敌人 10:06 醒醒!朋友是一种很烦人的亲密关系 11:11 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个好朋友? 12:41 做朋友的标准和幸福的标准一样,取决于你怎么骗自己 15:07 你的样子就是你朋友的样子,比如我的朋友们都蹲着吃饭 15:59 友谊的共识:可以过得比我好,但不能太好 18:15 不端庄也不优雅,我们就可以做朋友 19:05 不支持特朗普,我们才可以做朋友 21:30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没有想的话你就起开吧不是我朋友 26:28 长大后,我更容易交朋友了 27:53 你会主动“追求”一个朋友吗? 30:11 你都见识过我那么狼狈的样子了,你只能成为我的朋友 32:37 为什么朋友变少了?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38:04 当朋友渐行渐远,我要么把根留住,要么只能理解 42:27 每一位戏多的佳丽,都表演过“断崖式绝交” 46:00 死鸭子嘴硬,死鸭子暗夜泪流 48:57 我对朋友的要求和对我自己的要求一样:很低 52:49 警惕阴暗蟑螂人格:表面在微笑,背地里在给你扣分 57:46 尊重朋友其实比你想象中难 01:02:00 经济都在下行,你凭什么觉得你能“向上社交”? 01:03:27 不论谁掉水里了,朋友都是我最后救的那个? 01:05:13 朋友这件事,就像一艘船总会有属于它的码头 【本期片头曲】 My Best Friend by Alfie Templeman & Coach Party 【听友群】 敬请V信添加:doraz1108
Take our free English-level quiz here to find out what your current English level is. Do you love All Ears English? Try our other podcasts here: Business English Podcast: Improve your Business English with 3 episodes per week, featuring Lindsay, Michelle, and Aubrey IELTS Energy Podcast: Learn IELTS from a former Examiner and achieve your Band 7 or higher, featuring Lindsay McMahon and Aubrey Carter with Jessica Beck in previous episodes Visit our website here or https://lnk.to/website-sn If you love this podcast, hit the follow button now so that you don't miss five fresh and fun episodes every single week. Don’t forget to leave us a review wherever you listen to the show. Send your English question or episode topic idea to [email protected]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podcastchoices.com/adchoices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宛平北路第88期节目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在网上越来越火,跟抑郁和焦虑一样,好像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潮流标签”。但其实很多人对它还挺误解的。这期咱们来聊聊ADHD的流行情况和治疗进展,从常见的症状说起,教你怎么自查和诊断,还分享一些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实用知识。不管你是ADHD本人、家长,还是单纯对心理健康好奇的朋友,这期内容都能帮你理清思路,找到实用的应对办法。 * 本期节目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用药前请咨询医生。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