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020】当睡眠成为社会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三成空间

那天,有朋友一脸愁苦地跟我说,她的孩子最近总是失眠,9点多上床翻来覆去到2点多都睡不着,白天就总犯困,上课被老师批评。她问我该怎么办。她家的孩子,今年才8岁。 搁以前,我是很难想象一个身体健康的8岁孩子会失眠的,那不正是一个睡不够、睡不醒的年纪吗?可放在当今这个时代,听到这样的事情,我似乎又没有那么意外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睡眠成为了许多人的“心头大患”,成为了一个需要设立“世界睡眠日”的社会性问题,成为了一个万亿规模的资本市场。 今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在这个“节日”来临之际,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告诉我们,中国18岁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折算下来超过5亿人,而这还没包括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入睡晚的现象非常突出。一半以上“00后”和将近一半“90后”的入睡时间晚于24点。熬夜和缺觉几乎已经成年轻人的标配,每天走进办公室,写字楼的隔间里都充斥着满脸疲倦的年轻人。 睡眠不足会影响身心健康,这个道理我想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知道。如果每晚的规律睡眠少于6-7小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会遭到迫害,得癌症的风险会翻倍。不仅如此:睡眠是否足够还是决定你是否患上阿尔兹海默病的因素之一;它还会影响你的血糖水平,有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出现;睡不够,你的冠状动脉会更容易堵塞、变薄,心血管疾病、中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你本来就有焦虑、抑郁,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下病情会加重…… 睡眠很重要,可以说跟我们的生命延续息息相关。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怎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又是为什么会越来越缺觉或失眠呢?我想,从表面上看,我们可以把原因归为四类: 第一,不能睡。想好好睡觉,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外部原因无法做到。比如,要上夜班,晚上加班到深夜,凌晨了还没做完作业等等。 第二,不敢睡。没有直接的外力影响,但出于内心的一些想法或情绪,不敢早早入睡。比如,怕自己睡了别人还在努力学习或工作,自己会落后;担心睡着了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觉得睡太多别人会认为自己是个懒惰的人等等。 第三,不想睡。知道自己该睡觉了,也感觉到有困意了,但就是迟迟不想入睡。比如,白天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所以要珍惜晚上属于自己的时间;比如,夜生活才是最精彩的。 第四,睡不着。明明已经躺在床上了,却翻来覆去睡不着。数羊、泡脚、喝牛奶、冥想、听歌、安眠药……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才勉强换回一点并不深入的睡眠。 然而,这些都还只是表面现象,表面原因。想要解决睡眠问题,还得进一步地追问为什么不能睡、不敢睡、不想睡,又是什么导致我们想睡却睡不着呢? 在睡眠日渐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生理、心理乃至社会问题的今天,各路专家们对睡眠的研究也越来越系统与深入。有越来越多的文献和著作纷纷地从不同角度分析睡眠问题的成因、原理和应对方案,有心理学方向的、神经科学的、社会学的、人类学的、临床医学的等等。 这次读书会,我们从一众著作中挑选了两本:《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以及《睡眠正能量》,试图通过阅读这两本书去初步探索一下睡眠背后的秘密。比如,睡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梦是怎么一回事?人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在睡觉这件事情上?少花一点时间在睡觉上会导致什么问题吗?那么多睡眠问题是怎么出现的?以及我们该怎样才能重新获得健康的睡眠?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有睡眠上的困扰,又或者你对睡眠、梦等内容有兴趣,欢迎来和我们一起阅读这两本书。 | 相关资料 * 本期书籍:《睡眠正能量》. 【美】理查德·怀斯曼.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 * 本期书籍:《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美】马修·沃克. 北京联合出版社, 2021.

106分钟
99+
1周前

恋上游鸿明丨纵然又甘心为爱不自由——《爱一回 伤一回》专辑三十周年纪念漫谈㊦

闲话摇滚

时值《爱一回伤一回》专辑发行三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再续「恋上游鸿明」系列,抵达专辑品评之旅的「第二站」。 作为游老大的前期专辑作品,《爱一回 伤一回》无论是从曲式风格还是歌词内容,都具有明显的年代感;然而,再次与这些「老友」重逢,依然可以令我们找回曾经的心动,发散出新鲜的感悟。 因此,与之前「第一站」针对《最近的 游鸿明》专辑进行解读略有不同,这一次的节目内容相对更加轻松,听听音乐,扯扯闲篇儿,以《爱一回 伤一回》专辑为轴,进行了一次随性的漫谈。 围绕专辑内的十首歌曲,我们发散出十个方向各异的延展话题,既包含了对于音乐内容的戏谑调侃,也囊括了关于过往回忆的真情流露。 这些老歌里,藏着你的哪些故事呢? 本期闲话匣子:Yinan & 陈姐 封面设计:Yinan & 陈姐 -时间轴- 00:00 开篇曲:《你连笑起来都不快乐(《一天一万年》版)》-游鸿明 02:13 歌曲:《别放开你的手》-游鸿明 04:28 对于「冷门歌曲」的揣测和吐槽 06:07 这首歌是否有别名以及关于盗版音乐制品的回忆 13:42 延展话题:你有哪些被网管洗脑的歌吗? 16:42 歌曲选段:《爱无罪》-迪克牛仔 18:30 Yinan在特别的「网吧」里担任过DJ 21:52 歌曲选段:Tears in Heaven (Acoustic Live) -EricClapton 22:59 歌曲:《将心比心》-游鸿明 27:11 伤心程度堪比A1的B1 31:12 延展话题:你有在恋爱过程中经历过“不自由”吗?你“甘心为爱不自由”吗? 35:02 光良老师给出过答案 36:32 歌曲:《别说爱我》-游鸿明 40:07 歌词的妙处:说气话 42:26 来自评论区的伤心故事 46:21 延展话题:对于没有结果的感情,你会选择「一生都沉默」,还是想在事情过去之后再和那个人叙叙旧? 49:58 主动交代一段与感情有关的「糗事」 55:54 歌曲:《我的心下着雪》-游鸿明 58:59 这首歌对于Yinan的特殊意义 1:05:16 延展话题:有哪些歌曲能带给你特别的“通感”? 1:05:54 Yinan推荐有关嗅觉与味觉的音乐 1:09:12 歌曲选段:《会好的,兰州》-陈小虎 1:12:49 歌曲:《缘已尽 情还在》-游鸿明 1:15:04 词曲作者皆大拿 1:20:54延展话题:你是否会在心情不好时通过音乐疗伤或宣泄? 1:22:45 歌曲选段:《月亮森林》-熊天平 1:26:39 歌曲:《风雨中的朋友》-游鸿明 1:31:05 唱朋友,多和声 1:31:30 歌曲选段:《朋友首日封》-光良 1:36:10 延展话题:年龄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少。对此你作何感受,如何自洽? 1:39:07 Yinan回忆走散的挚友 1:41:08 陈姐为何主动和朋友切断了联系 1:45:58 插曲:《恰似你的温柔(cover)》-游鸿明 (音源来自B站@袅袅袅) 1:48:19 尾声(注意:这里有破绽) 1:50:26 结尾曲:《原来的我(cover)》-游鸿明 (音源来自B站@jungle_man)

112分钟
99+
1周前

056 「城市」你好,陌生人——在帝都的盲盒生活

图图的图书局

“在一个到处都是陌生人的社会,人们可能感到兴奋,也可能感到不安;而在一个‘陌生化’的境地,弥散的是孤独和迷茫,是一种存在意义上的不安——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和世界、和自己相处” 本期你将听到: * 人口结构与邻里关系:北京作为超大城市,人口高度流动,常住外来人口占比达37% - 38%,邻里间缺乏长期共同生活经历,彼此陌生。如高楼小区中对门邻居可能互不相识,形成“熟悉的陌生人”格局。 * 城市空间强化陌生特质:封闭式小区、商品房社区的门禁等空间隔离,减少了住户间随意往来机会。在公共空间,如电梯、地铁里,人们默认互不打扰,保持距离,这背后是尊重他人边界的默契社会契约,也是现代社会运转基础,但高节奏生活使居民无暇顾及他人,进一步加剧陌生感。 * 陌生人社会中的边缘群体 - 小区保安:保安是城市中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业主依赖他们提供安全服务,却未真正接纳他们。保安地位尴尬,常被业主怀疑,行业人员流动性大,社会刻板印象使其边缘化。但保安群体内部具有多样性,且不同角色对安全问题的恐惧存在反差,业主渲染恐惧,而保安实际面对风险却不害怕,这种对保安过度戒备的氛围伤害了社会信任。 * 陌生人对居民心理的影响:大城市人口密集,居民易感到孤独,如居住在方圆一公里内住户每增加1000户,居民孤独感上升2.8%,社会隔离感上升14.1%。陌生人际关系还带来焦虑感,人们为保护自己,在心中筑起防护墙,导致陌生人之间信任度低。不过,陌生感也促使人们通过弱联系获得支持,发展出新的信任形式和心理慰藉渠道。 * 陌生与亲密关系的探讨:数据显示极端暴力多发生在熟人之间,如重庆姐弟坠亡案、吴谢宇杀母案。亲密关系中可能出现“寄居蟹人格”,一方控制另一方,导致关系病态陌生化。这提醒关注都市人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问题,因为外界冷漠可能导致在熟人关系中采取病态控制。 * 不同领域对陌生人社会的观察:打工族通过亚文化自我表达,如杀马特非主流文化;画家刘晓东试图超越外表标签理解陌生人;社区营造专家刘悦来认为精心设计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促进陌生人交流;动物园园长沈志军提出看动物能反思城市生活的异化和疏离。这些都强调要看见身边陌生人,重新构建人与社会的连接。 本期局中人 图图,心理咨询师、幼儿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咨询师,原央企HR。一个热爱通过阅读探索世界的准中年人,一个有趣的父亲。 本期书单 你好,陌生人 项飙 等 穿行社会:出租车上的社会学故事 【德】亚明·那塞希 资料来源 一、心理学视角与孤独体验:聚焦个体在城市中的孤独感、疏离、亲密关系恐惧,以及陌生人交往的心理机制。 800万北漂的13个孤独等级 https://www.sohu.com/a/292795864_673573 城市让人孤独!新研究:周围人越多,往往越孤独,尤其是男人! https://www.sohu.com/a/481348776_114835 “感谢你,没有跟我聊天”:城市里的陌生感,其实没有什么不好 https://www.sohu.com/a/302016815_119350 项飙×何袜皮:我们因何恐惧,亲密关系还是陌生人?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artId=191741 项飙:“生活” 跟 “活着” 不一样(经济观察) http://www.eeo.com.cn/2025/0521/727858.shtml 项飙:为什么我们“活着”,却没有“生活” https://www.sohu.com/a/898758744_384324 二、城市空间与陌生人社会:讨论北京城市空间的构成、人口结构、通勤、边缘身份(如保安),以及人与空间的关系。 项飙:如何看见附近,看见身边的陌生人?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191286 地铁末班车上,你都有哪些人间奇遇?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703901 楼里邻居最“熟悉”的陌生人(新浪) http://news.sina.com.cn/c/2009-12-31/092516862435s.shtml 保安会开玩笑说:小区没有罪犯,只有危险的业主 https://finance.sina.cn/2021-05-07/detail-ikmxzfmm1011246.d.html 2025年北京市人口常住户籍有多少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年龄金字塔 https://www.hongheiku.com/shijirenkou/1088.html 三、社会关系与“陌生人”视角访谈 项飙×何袜皮:陌生人和亲密关系,哪一个更危险?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191975 项飙×刘小东:看人不是看相,看的是内在的生活感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artId=191457 项飙:多关心“附近”的人,少说无聊的大道理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4506989192513440 四、播客资料与衍生平台:包括播客内容链接、收听平台、社群反馈渠道等。 项飙:你好,陌生人 Podcast | Podyssey https://podyssey.fm/podcast/itunes1671938390-%E9%A1%B9%E9%A3%99%EF%BC%9A%E4%BD%A0%E5%A5%BD%EF%BC%8C%E9%99%8C%E7%94%9F%E4%BA%BA Listener Numbers, Contacts, Similar Podcasts - 项飙:你好,陌生人 https://rephonic.com/podcasts/xiang-biao-ni-hao-mo-sheng-ren 愿我们都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彼此,既享受大都市赋予的自由空间,也不丢失内心对于连接和意义的追寻——这或许正是现代城市生活中“安身立命”的要义所在。

36分钟
99+
1周前

Vol.18 房间里的大象:是否要做显而易见异常的“吹哨人”

得劲儿

沉默是权力结构的共谋,而普通人的智慧在于平衡良知与自保。 你是否注意到那些显而易见却被集体忽视的问题? 今天我们讨论《房间里的大象》,这本书由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撰写,被詹青云在播客中多次引用。它揭示了集体沉默如何成为系统性问题的温床,以及个体在其中的挣扎与策略。 乍一看,这本书探讨社会现象,其实是在教导如何在权力结构中保持清醒和发声的智慧,更狭义的,是告诉你如何在一个集体中、职场中、生活中进行选择。 00:02找不同 & 循环观察类恐怖游戏(Loop-observation horror/ anomaly detection puzzle):生死攸关、打破循环,所以必须指出,但生活一样吗? 05:52 普通人不要做轻易指出“房间里的大象”:不是噤声,而是把握尺度 - 房间大象:合谋的集体沉默,集体意识,不同的内心声音 07:34“不要指出”的声音: - 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为何没有人解决:有果必有因,如果拿的钱不是解决这个问题,则三思 - 指出这个问题,这就是你的问题 - 如果衡量自身能力无法解决,就不要提出 10:26 《房间里的大象》:权力结构与集体沉默的共谋。普通人的生存智慧在于平衡良知与自保,通过观察组织真实规则选择应对策略 15:04 “要指出”的声音: - 指出解决不了的大象,无解的题面,完美的原因 - 如果你被分的工作正好就是骑在你身上的这头大象呢?(现状) 16:08 指出来的好处: 不表达,边缘化,实际你确实有思考,挣扎。但冰山的主体是以下这些问题: - 为什么有这个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链条 - 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如何和他产生联系 - 我的声量是否足够?我的能力是否可以协调? 20:35 能解决,如何解决: - 如何向上反馈?何时,怎样的契机向你的+1,是否要包含进来更多人解决问题? - 找这些环节的谁?借力打力 - 反馈是第一步,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8:47 自我保护出发点:换种方式(表达的技巧- 矛盾对外转移- 客户诉求,方案罗列,链条说清楚,比如说客户出发点,一切以业务为首要) 35:51 房间内做自我隔离:但不要完全剥离(情绪隔离久了就会成为孤岛)

38分钟
99+
1周前

小镇做题家勇闯迪拜,哪怕被骗到“园区”我也要当销冠!【见天地】

找自己 FIND SELF

小镇做题家带你第一视角入职国外企业: 故事从获得迪拜offer开始,周边所有人都认为是诈p,再到入职之后发现同事竟是小红书博主的Drama经历,第一次真正见识到阶级的存在,再到真正站在波斯湾一隅的慨叹,一切没有历史支撑的结构性建筑,即使再精美看久了也是百无聊赖。当你发面对近距离的战争,对生活、对未来,有一次世界观的重塑,正悄然发生着.... 【姜末写在前面】 “在国外工作。”听起来是不是一个蛮高大上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你在国外是端盘子还是叱诧风云的华尔街精英。总之一说到国外工作,我脑子里浮现的就是这个人一定很优秀家里一定很有钱,不然怎么在国外扎根。 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真实的生活状况是——都差不多。每天为了生计奔波,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只要是普通人,就是这么平凡,又辛勤的在不同的土地上,生活着。 By the way,唯一不同的是,国外真的会Work life balance,一点点。 一个小镇做题家怎么一步一步就到了国外呢?(其实本人一直认为自己不配被称之为小镇做题家,因为成绩真的很差) 有些时候命运就是这么的奇妙,只要你走好脚下,复行数十步,便豁然开朗 【一些照片】 年纪大了,不太愿意露脸,找了一些随手拍下的照片。无PS,真实的迪拜: 很奇妙,出了国哪里都是玻璃海,人少的优势体现出来了 拍摄于迪拜喜来登酒店,非常白人的度假方式了 沙漠城市的夕阳总是很美的,热浪席卷着你,一点也不寂寥 前面这座高塔就是世界第一高大楼哈利法塔,曾有人工作在塔尖,他说,外面看着很美,其实从内向外看去,是在云端,其实什么也看不见 【时间轴】 02:01 阿拉伯世界的奇遇之旅——姜沫在阿联酋的半年工作经历 07:22 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江墨小姐的故事让人动容! 14:47 诡异的电话通话,揭开公司内部的惊人真相! 22:10 从北京到阿布扎比:中国基建力量的荣耀与挑战! 29:36 深入了解阿联酋:肤色歧视、穿衣自由与文化观念。 37:01 金钱与娱乐:阿联酋迪拜的消费文化体验 44:26 在阿联酋的中国生活:工作环境、美食和休闲方式的差异 51:47 国内工作压力大?尝试下班时不回消息的种状态! 59:13 透视中国:从新闻事业到个人奋斗的思考与探索 01:06:37 超越语言的交流: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与沟通方式 01:14:03 选择与坚持:在迪拜工作的决定背后的意义 01:21:28 行万里路,不如眼见为实——旅行的重要性与意义 【Ending Song】 我想推荐一首我刚到迪拜时一支单曲循环的一首歌《Take me tochurch》非常适合迪拜的一首歌。 想象一下,夜晚,你和你的朋友穿着定制的Loro piana,正驾驶着租来的敞篷红色法拉利488,驱车前往昨天刚预定的棕榈岛凯宾斯基酒店,车子以140迈的时速行驶在谢赫扎伊德路上,一手香槟一手刚从Petrol station买来的的蓝莓爆珠,把迪拜天际线哈利法塔狠狠的甩在身后,此刻繁华是你的,灯红酒绿是你的,纸醉金迷是你的,一切镁光灯都聚焦于你,你明知是梦但还是陷落进去,放纵自己跳进名利场里,就这一晚,仅此一晚。 -- 【主播】 姜末、文卓 【制作】姜末 「见天地、见万物、见众生、见自己」这是个可以和自己对话的节目,在这里,和我们一起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喜欢的地方、喜欢的生活方式人、喜欢的音乐、喜欢的生活方式。

88分钟
76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