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下终于愿意给软件付费了,付费习惯是怎么被养成的?

江瀚视野

这些年,如果要问各家软件巨头最头疼的是什么?软件付费一定是被提及最多的,谁也没想到最近软件付费终于成了,而这一切则归功于AI,这种付费习惯到底是怎么被倒逼养成的? 一、AI驱动下大家终于愿意给软件付费了 据36氪转载自媒体光锥智能的报到,“现在什么都得付费买个会员,不是会员视频下载速度就超级慢!”“有的视频会议软件吃相太难看了,一年会员费涨了三倍!”“辛辛苦苦剪了两个小时视频,结果导出4K高清画质时还要解锁SVIP会员,离大谱了!”近期,各个社交平台上都充斥着,用户对软件付费以及会员涨价的吐槽。 自2024年至今,从办公软件到视频工具,从个人会员到企业服务,一场席卷全行业的软件涨价潮悄然蔓延。据光锥智能不完全统计,国内软件会员费用价格平均涨幅达20-30%。企业涨价的动力,来自AI带来的价值和成本的双重提升。 跟互联网时代相比,AI正在改变人们对“软件付费”的消费观。以往,中国用户对软件付费的态度是“能蹭就蹭”,白嫖党占据绝大多数。如2015年,某办公软件推出10元/月会员时,论坛满是卸载预警;2018年视频平台首次涨价,微博相关话题下充斥着割韭菜的骂声。 现在,尽管社交平台上依然骂声一片,但却与十年前“付费即卸载”的抵制潮不同,更多的用户选择了愿意为其AI功能买单。 据智联招聘2025年调研显示,56.1%的职场人愿意为AI服务付费,其中23.4%的职场人已完成AI工具付费行为,16.5%曾为单个AI工具/服务付费,如购买单月会员。 二、付费习惯是怎么被养成的? 曾经,用户对于软件付费往往持抵触态度,而如今,随着AI技术的深度融入,用户的付费习惯正在悄然发生改变。那么,这种付费习惯究竟是如何被养成的呢? 首先,单机软件时代付费难以形成黏性。在软件发展的早期阶段,大部分软件都是离线使用的。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盗版破解手段,就能轻松获取并使用各类软件,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当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健全的大环境。 从技术层面来看,早期的软件破解相对容易。许多软件的加密机制较为简单,破解者只需掌握一定的编程知识和工具,就能绕过软件的付费验证环节,实现免费使用。而且,当时的互联网传播渠道相对有限,但通过一些地下论坛、文件共享平台等,破解软件能够迅速扩散,使得大量用户可以轻松获取盗版资源。再加上当时互联网上流传着极客文化,在极客文化当中免费是一种潮流,很多极客都认为软件应该免费,甚至大名鼎鼎的乔布斯都曾经是这个群体的一员,也是早期免费文化的推崇者。 从用户心理角度分析,在那个阶段,用户对于软件的付费意识较为淡薄。一方面,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用户对于软件这种虚拟产品的价值认知不足,认为免费获取软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另一方面,市场上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宣传,用户没有充分意识到软件开发者为创作和维护软件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本。此外,一些软件厂商为了追求市场份额,采取了免费策略,进一步加剧了用户对软件免费的期待,使得付费习惯的培养变得异常艰难。 其次,用户更加愿意为好的服务买单。如今,软件付费习惯开始逐渐形成,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优势应用的涌现,尤其是AI应用。AI技术的出现,为软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节省工作时间,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以办公软件为例,传统的办公软件功能相对单一,用户需要手动完成大量的文档处理、数据分析等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而引入AI技术后,办公软件具备了智能写作、自动排版、数据智能分析等功能。例如,在撰写报告时,AI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和要求,自动生成内容框架和部分段落,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构思和写作时间。在数据分析方面,AI能够快速处理海量的数据,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分析结果,帮助用户更准确地把握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这种极强的用户效率提升优势,能够让更多的人愿意买单。 更重要的是,AI应用通常需要联网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这是因为AI模型的训练和更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而这些数据往往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同时,联网状态下,AI应用能够实时获取最新的信息和算法优化,为用户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这种对网络的依赖,使得软件厂商能够通过控制网络访问权限来实施付费策略,为软件付费奠定了基础。 第三,AI才是一个真的有效的抓手。对于大部分软件公司来说,AI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它为软件公司提供了一种真正增值服务的抓手,实现了互联网从软件基础到增值服务赚钱的闭环。在传统的软件商业模式中,软件公司主要依靠软件的销售来获取收入。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软件的销售价格不断下降,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而且,用户对于软件的功能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单纯依靠软件本身的销售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AI技术的引入,为软件公司开辟了新的盈利途径。通过将AI技术融入到软件中,软件公司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增值服务套餐,软件公司则根据用户选择的服务收取相应的费用。此外,AI还可以帮助软件公司实现精准营销。通过对用户使用软件的数据进行分析,软件公司可以了解用户的偏好和需求,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增值服务推荐。这种精准营销的方式不仅提高了用户的付费转化率,还增强了用户对软件的粘性和忠诚度。 第四,刚需才是核心竞争力。从长期来看,想要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付费买单,最终还是要看这个产品是否真正是刚需。只有当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并且持续地吸引用户时,用户才会愿意持续付费。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用户对于软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一款软件不能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那么用户很可能会转向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AI 技术通过联网形态阻断了盗版路径,通过效率提升创造了付费价值,更通过增值服务模式构建了商业闭环。 但归根结底,付费习惯的根基在于 “价值匹配”, 当软件产品持续满足用户的刚性需求,且付费带来的收益远超成本时,付费便会从 “选择” 变为 “习惯”。对于软件企业而言,AI 是打开付费市场的钥匙,但真正能留住用户的,永远才是最需要考虑的事情,只有持续推出用户离不开的功能,才能吸引用户持续为软件付费买单。

5分钟
34
6天前

泰国禅修记|凌晨四点的大殿里,坐满了放不下和得不到的人

琦殿时间

好久不见~我去了泰国清迈,在一座寺庙里禅修了十天。 10天不说话,不用手机,不读书,每天坐禅+行禅11小时。 前四天,我一闭眼脑子里就全是某个人——我们相处时间很短,但我念念不忘了好几年。我用心理学分析他的原生家庭,关于我们为什么吸引又无法接受彼此,我写了一个巨庞大的故事。 直到禅修第五天,我磕头的那一刻,心里突然出现一句话: "你不要再想为什么了,你就是想他了。" 眼泪掉下来,我融化了,获得了安宁。 再后来我看见:真实的他和我想象中的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念念不忘的,都是我自己编的故事。 这期播客里,我还会讲: 我怎么因为小男孩跑来跑去变成一只愤怒的河豚 我怎么因为吃不上冰淇淋陷入绝望和匮乏 我怎么像哄小猫一样学会陪伴自己的情绪 师傅教我的"功德回向":光不会因为照亮别人而减少 什么是无常、无我、苦(别被吓到,我会说人话) 为什么"找答案"永远不究竟 什么是真正的"活在当下" 这不是一期教你怎么开悟的播客。 这只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它有偏颇、有局限,也不足以作为参考。 但如果你也在"无根期",如果你也念念不忘一个人,如果你也活在自己编的故事里—— 也许,听听别人怎么走过来的,也挺好。 禅修不会让生活变得完美,你依然会失眠、焦虑、被情绪淹没。 但有一点会开始不同:你会看见愤怒升起的瞬间,看见执着如何掐住呼吸,看见那些念头只是念头,故事只是故事。 你永远有选择:回到当下,还是跟着故事再玩一回。 【时间轴】 00:00 开场:从中年危机到无根期 06:40 正念生活的两周:当我只专注于吃饭睡觉 11:47 为什么要去禅修?从恐惧到准备好 17:58 寺庙作息:凌晨四点的修行日常 29:41 禅修到底在观什么?带你体验一分钟呼吸觉察 36:39 我们活的不是事实,而是念头堆砌的故事 39:05 过情关:前四天脑子里全是那个人 43:23 最重要的觉悟:找答案就是拒绝接受事实 46:39 看清真相的瞬间:真实的他和想象的他是两个人 49:22 过情绪关:从愤怒的河豚到看见情绪本身 59:21 三法印:无常、无我、苦 1:09:09 什么是"活在当下"? 1:13:05 无条件的爱:像对待小猫一样对待你的情绪 1:20:23 功德回向:光不会因照亮别人而减少 1:35:52 风险提醒:禅修不是心理治疗的替代品 1:37:48 你永远有选择 —— ·关于我和我的播客 我是@琦殿,一名情感作者,催眠师,女性生命探索支持者。←左边这几个是我的职业,我还可以说出我的性别,我的籍贯,我的教育经历,我的爱好,一切一切。 但她们是我也不是我。我是有限也是无穷的,在每个维度,每个时刻。 《琦殿时间》一开始分享我的疗愈学习经历,后来转为自我探索的记录,我想,它会慢慢流淌成一条生命的河。 很高兴,这条河也流经你。 找到我,一对一个案or长期生命陪伴,请加:qidian18n (备注来意) 过往单集: 自我养育 人生低谷 女性过情关 www.xiaoyuzhoufm.com 如何休息 www.xiaoyuzhoufm.com 找到我: 微博、小红书、视频号、公众号:@琦殿 b站:@我是琦殿 我的vx:qidian18n(请备注小宇宙)

100分钟
99+
6天前

Mei Semones - Animaru

留声机records player

风格:爵士乐/独立摇滚/波萨诺瓦/数学摇滚/室内流行乐/民谣 情感:自主性与自我掌控/对音乐与城市的热爱/跨文化身份认同/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对家人的热情/复杂微妙的都市情绪 TRACK LIST * 00:00Dumb Feeling * 03:10Dangomushi * 06:30Tora Moyo * 09:21I can do what I want * 12:22Animaru * 15:04Donguri * 18:40Norwegian Shag * 22:42Rat with Wings * 27:22Zarigani * 31:56Sasayaku Sakebu Mei Semones的首张全长专辑《Animaru》于2025年5月2日通过Bayonet Records发行,标志着这位美日混血创作歌手音乐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专辑名取自日语中"animal"的发音,体现了她独特的跨文化背景。 创作主题与理念 专辑核心主题是"信任直觉"和"追求真正重要的事物"。与常规情歌不同,《Animaru》聚焦于非浪漫形式的爱——对纽约市的爱、对吉他和音乐本身的热爱。Semones表示:"不自我怀疑,不过度思考,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就是专注做对自己重要的事情"。这种自主性源于她2024年的转型经历:从幼儿园教师转为全职音乐人,并与乐队进行了大量巡演。 音乐风格 专辑融合爵士、独立摇滚、波萨诺瓦和室内流行乐等多种风格。作为伯克利音乐学院爵士吉他专业毕业生,Semones展现了精湛的技术功底,将Coltrane式的吉他演奏与波萨诺瓦节奏、数学摇滚的复杂结构巧妙结合。专辑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英语和日语之间自如切换的歌词方式,被形容为"跨越文化的声音剧场"。 曲目与结构 专辑共10首曲目,总时长约38分钟: 1. "Dumb Feeling" (3:10) - 以古典吉他扫弦开场,融合波萨诺瓦风格民谣,结尾转为摇滚 2. "Dangomushi" (3:19) - 日语演唱,配以舒缓的小提琴点缀 3. "Tora Moyo" (2:51) 4. "I Can Do What I Want" (3:00) - 副歌部分类似拟声唱法,展现控制自己思绪的主题 5. "Animaru" (2:41) - 标题曲,可能是专辑中最富戏剧性和趣味的歌曲 6. "Donguri" (3:35) - 日语"橡子",简约的吉他-贝斯爵士二重奏,想象作为森林生物的生活 7. "Norwegian Shag" (4:02) 8. "Rat with Wings" (4:40) - 在失真的吉他呼啸与木吉他泛音低语间滑动 9. "Zarigani" (4:33) - 日语"小龙虾",表达对双胞胎姐妹的爱 10. "Sasayaku Sakebu" (5:58) - 以近乎交响般的渐强收尾 日本版额外收录bonus track "Itsumo"。 制作与录制 2024年夏季在康涅狄格州Ashlawn Recording Company农场录音室录制,由Charles Dahlke担任联合制作人、录音和混音,Heba Kadry负责母带处理。乐队阵容包括Noah Leong(中提琴)、Claudius Agrippa(小提琴)、Noam Tanzer(贝斯)和Ransom McCafferty(鼓)。 专业评价 专辑获得广泛好评: • Sputnikmusic给出4.1/5分,称赞其"华丽而无可否认的胜利性处女作" • Clash Magazine打出8/10分,认为其"展现出远超首张专辑的成熟度" • Paste评为7.6/10分,指出"专辑中几乎没有传统时刻,在一个充满无聊趋势和过度消费的世界里,我们都该学习Mei Semones的 playbook" • Pitchfork给出7.5分,认为专辑"没有劣作也没有真正的 standout,但当Semones采用出人意料的方式时最为闪耀" 评论家普遍认为这是"一张完整而成熟的处女作",展现了一位"重要而富有想象力的声音"。 Mei Semones是一位美日混血的独立音乐人,以融合爵士乐、波萨诺瓦和独立摇滚的独特风格,以及在歌曲中交替使用英语和日语歌词而闻名。 背景与早期经历 Semones于2000年出生于密歇根州安娜堡。她的母亲是日本人,童年时常在暑假期间前往日本学习和探望祖母。在祖母的鼓励下,她4岁开始学习钢琴,11岁转向吉他,高中时加入了学校获奖的爵士乐项目。2022年,她从伯克利音乐学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专业音乐专业毕业。 音乐风格与特点 Semones的音乐被形容为"爵士乐影响的独立流行乐",巧妙融合了波萨诺瓦、巴西音乐、数学摇滚、民谣等多种元素。她的吉他演奏技巧精湛,采用复杂和声与节奏概念创作,歌曲中经常出现奇数拍子和宽音程琶音等技巧性元素。作为一位严格训练的爵士吉他手,她将Thelonious Monk、John Coltrane、Wes Montgomery等爵士大师与Smashing Pumpkins、Nirvana等摇滚乐队的影响融为一体。 作品与成就 毕业后,Semones搬到布鲁克林,在一家日本幼儿园工作的同时发布了首张EP《Tsukino》。2024年,她签约Bayonet Records并发行了《Kabutomushi》EP。2025年4月,她推出了首张全长专辑《Animaru》,获得了广泛好评。她曾被《Paste》杂志评为"2024年最值得期待的新人",并获得了Red Hot Chili Peppers乐队贝斯手Flea的赞誉。 艺术语言与主题 Semones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同一首歌、同一段落甚至同一行歌词中交替使用英语和日语。她曾表示:"对不会说两种语言的人来说这没有意义,但对我来说很有意义"。她的歌词常探讨城市生活、动物意象、爱情与成长等主题,歌曲如《Inaka》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Dumb Feeling》则展现了她对复杂情感的独特表达。 芽衣小姐2026年初要来中国巡演哦,有机会的话多多去现场支持她!

37分钟
81
6天前

100艺术档案EP35 | 对话龙彬

青年艺术100

历经十四载,作为青年艺术生态的见证者与记录者,2025年,我们将全新建立“100艺术档案馆”,系统收录每位入围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思想脉络与艺术实践,同步收集、保存与研究青年艺术家文献,这里将收藏100艺术家们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畅想。 01:38 简单的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我的作品的一个风格。第一个是日常,第二个是基础记忆储存,第三个是微型雕塑 04:55 我可能要一直做艺术这个方向。 07:04 我第一想到的就是莫兰迪和杜尚,我觉得我的创作观念和他们有点像 10:33 可能这也是特别好的这种大艺术家会坚持的一种创作路径,他不会为了追求创追艺术而去创作。 19:42 有的时候我在做作品,我就会想如果以后能证明我存在 年度入围奖艺术家 龙彬 1995生于贵州 2016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2020于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获艺术硕士学位 现任职于贵州省美术与雕塑研究院 艺术家自述 我一直着迷于传统微型雕塑,着迷于它独特的观察方式与精湛的雕刻技艺,于是试着对微型雕塑的工艺技法及艺术语言进行当代转换。在我的木雕作品中,是从传统经典的微型雕塑作品出发,从中吸取营养与自己的风格相结合,探索出一种具有自己代表性的创作语言。 我用艺术之笔描绘生活中一些与我有关的事和物,借用微型雕塑的造型语言,用木雕的方式塑造我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缩小比例雕刻在树枝中,形成雕塑的收藏形式,从此艺术作品成了我储藏记忆的盒子,我把记忆储藏起来,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一起成长,而不是遗忘。如果说艺术赋予我全新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审视日常的话,那么技艺赋予了我独特的方式来记录日常、歌颂生命,我借艺术之名,雕刻时光。

36分钟
1
6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