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小朋友,你好,我是大明叔叔。上期我们认识了阿明和小丽,他们通过找到自己的特色在沙滩上获得了成功。今天我们要继续《定位》系列,来看看一个好名字如何像魔法一样,帮我们占据别人心中的重要位置。 【关于节目】 这是一档儿童商业财商启蒙的播客栏目,培养孩子的财商和学习思考能力,让孩子的成长时光更有趣、更充实。 主播大明叔叔,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前阿里巴巴产品专家,有8年的儿童教育产品经验,打造的产品服务过数千万的小朋友。 公众号:大明叔叔Talk
【本期内容】 小朋友你好,我是大明叔叔。今天我们继续讲定位的故事,这一期我们要聊聊为什么在很多领域人们往往只记得第一名。 【关于节目】 这是一档儿童商业财商启蒙的播客栏目,培养孩子的财商和学习思考能力,让孩子的成长时光更有趣、更充实。 主播大明叔叔,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前阿里巴巴产品专家,有8年的儿童教育产品经验,打造的产品服务过数千万的小朋友。 公众号:大明叔叔Talk
【本期内容】 小朋友你好,我是大明叔叔。今天我们继续讲定位的故事,这一期要说说为什么有时候做得少反而能做得更好。 【关于节目】 这是一档儿童商业财商启蒙的播客栏目,培养孩子的财商和学习思考能力,让孩子的成长时光更有趣、更充实。 主播大明叔叔,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前阿里巴巴产品专家,有8年的儿童教育产品经验,打造的产品服务过数千万的小朋友。 公众号:大明叔叔Talk
【本期内容】 小朋友你好,我是大明叔叔。今天我们继续讲定位的故事,这一期要说说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定位。 【关于节目】 这是一档儿童商业财商启蒙的播客栏目,培养孩子的财商和学习思考能力,让孩子的成长时光更有趣、更充实。 主播大明叔叔,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前阿里巴巴产品专家,有8年的儿童教育产品经验,打造的产品服务过数千万的小朋友。 公众号:大明叔叔Talk
【本期内容】 小朋友你好,我是大明叔叔。今天我们继续讲定位的故事,这一期要说说当大家在一起工作时,每个人该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关于节目】 这是一档儿童商业财商启蒙的播客栏目,培养孩子的财商和学习思考能力,让孩子的成长时光更有趣、更充实。 主播大明叔叔,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前阿里巴巴产品专家,有8年的儿童教育产品经验,打造的产品服务过数千万的小朋友。 公众号:大明叔叔Talk
这期我们来盘点斗斗回国之后在国内实体商店和网购的购物体验!以及独自旅行的体验(这期杨桃有认真写分时简介!!) 02:54 盒马的实体店原来这么好玩? 16:25 国货种草时间 19:40 斗&果对于山下有松的不同观点 26:30 男装种草时间 28:10 我为优衣库狂!!!!! 40:00 再来夸夸MUJI 46:10 再来说说广州货 50:00 斗斗回国独自西安行 62:45 要是所有朋友都住一个村,该有多幸福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1993年5月11日,芝加哥大学教授默顿·米勒在日本东京发表演讲,演讲对象是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Keidanren)。默顿·米勒演讲的题目是“美国公司治理是否存在致命缺陷?”在演讲中,他引用了芝加哥大学同事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上市公司的社会使命是为股东增加长期利润和公司价值。他称之为公司价值原则。绝大多数情况下,增长公司长期价值的努力和其他利益相关人没有冲突,包括顾客员工供应商和本地社区。企业追求利润的结果会让所有各方受益。经济下行时,为了保持利润,企业会裁员。但是,这并非永久性的。当经济形势转好,投资人对未来公司利润的预期反映在股票价格上,刺激更多的企业投资,进而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就业岗位的增加不是因为政府的命令和社区的愿望,而是因为投资人预期利润率将会回升,从而通过股票市场刺激和鼓励投资行为。 关于流行的美国企业短视行为批评,默顿指出,企业根据股票价格变动做出决策并不是短行为,相反,如果企业根据每股收益波动做出选择,这才是短视行为。因为股票价格不只反映当前的收益,也反映市场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他总结说,美国管理者比日本管理者更关注股票价格,这不是缺点,而是美国经济的一项主要力量来源。短视只是管理者可能犯的错误之一,在股东的压力下,美国管理者也许投资不足,但日本管理者同样有问题,他们显然投资过多。
音频文字发布在公众号“北京读天下”,《价值创造与商业模式》在公众号微店有优惠。每周新书听友群微信号:yinmingshu002。 传统上认为,要素市场竞争可以解决低效率企业退出市场的问题,詹森指出,这样的过程太慢,加速的方法则是建立企业控制权市场,用外部力量为促进企业提高效率。这就是现代公司金融的两大基本主张,反对执迷于增长,反对多元化的大企业,主张拆分,同时通过杠杆收购提供产能退市的快速通道。 美国风险投资市场的成功和杠杆收购所实现的高收益适用同样的公司金融原理,它们采用的都是股权和控制权集中的公司治理模式。由此出发,杠杆收购和风险投资逐渐合并为私募股权投资。一个提供公司瘦身和退出机制,节省资本(依赖债务,依赖成熟的经营预测),另一个向高增长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依赖股权,依赖大胆的现金流预测)。一边拆除旧企业,一边资助增长企业,这就是熊彼特-詹森模式。
疗愈和成长不是遗忘,而是重新叙述。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一个沉重但必要的话题——C-PTSD复杂性创伤与成长。 从“拿到梦寐以求的offer却开心不起来”的那一刻开始,我们追溯了身体的警讯、家庭的献祭规则,以及一个人在多重三角关系里如何被迫长大。 我们谈到了: • 那些被长期忽视的 微小创伤(micro-trauma) 如何在身体里累积; • “翻译器”“挡箭牌”“小妈妈”式的角色,是怎样让人习惯牺牲自我; • 以及如何一步步从“我怎么这么脾气差”走向“原来我在情绪闪回”。 在自我修复的部分,我们也分享了很多可操作的小工具: 5-4-3-2-1身体锚定法、情绪命名、两级日记练习…… 这些都是让我们重新回到当下、重新拥有身体感与边界感的入口。 最打动我的,是当我们聊到“见证者疗法”与“叙事疗法”时—— 我们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不再隐藏羞耻的部分,那一刻,我们就已经从“被动的受害者”,变成了“自己生命的见证者”。 我们也谈到了00后这一代人——他们更敢说“不”,更能主导与父母的关系; 他们不再一味“孝”,而是开始实践“我与原生家庭之间,也需要边界”。 这是新一代的清醒与温柔,也是一种新的创伤后成长。 这一期,是一次勇气的练习,也是一场集体见证——因为当羞耻被说出口,它就开始失去力量。 |本期嘉宾| 困在迷雾里找自己的ESFJ紫茹 |本期主播/制作| Linmin郑林敏 Life Coach 共创式生命教练 ENFP高能量真人/ ADHD+高敏感 落地扎根的幽默妈妈 链接/加听友群:微信 Jaymina (备注:小宇宙) |时间轴| 3:35 紫茹怎么发现自己有C-PTSD? 6:00 为什么拿到新加坡研究生offer的瞬间却开心不起来? 10:05 C-PTSD的症状有哪些?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14:45 在知道自己是C-PTSD之前的身心科“就诊经历” 17:00 freeze僵/解离反应是怎么样的?一种时间冻住的感觉 25:00 如何从僵住的抑郁状态走出来? 36:00 严重C-PTSD应激发作时,如何让自己慢慢平静回到当下? 39:10 一个声音是自我批判(我还不够好),另一个自我鼓励的声音也冒出来(我己经做的很好了),这种拉扯在说什么? 41:00 隐喻、想象和给情绪起有趣的名字,可以为创伤修复带来什么? 45:30 C-PTSD疗愈后的母女关系是怎么样的? 从当闹钟,到给她递一个梯子。 49:30 00后对待老一辈父母的态度:硬气起来了! 55:00 坚定地与父母建立一种新的健康的关系 58:00 来自紫茹的话:不要觉得向外求助很羞耻 提到的书单和歌单: 《不原谅也没关系》 《自渡》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 《好心情手册》 try、Titanium、Shivers 疗愈自助工具箱: 1)54321着陆法:5个你看到的物品、4个触摸物品的感受、3个听到的周围的声音、2种闻到的味道、1个品尝的味道 2) 给情绪命名(好玩的和自己有连接的名字)、跟它对话 3)两级日记:左页事件/右页身体感觉,说出来、写下来就会过去 4)写感恩日记(aka 屁大点儿事开心日记)、done list,正反馈 5) 听激烈开心的音乐 6) 用冷水冲击身体部位、冷水澡 提到的信息: 48. 不用向外求了,你的「自我」最懂你|IFS内在家庭系统 PEP 是一种将心理学与能量疗法(Energy Psychology)结合的整合性方法,由 Dr. Michael Bohne(德国精神科医生) 所发展。它的全称在他本人体系中是:Process- and Embodiment-focused Psychology(PEP)也就是 “以过程与身体为焦点的心理学”。 整合了以下概念和疗法: • 传统心理治疗的概念(如认知行为疗法 CBT、EMDR、系统治疗) • 身体导向的觉察与表达(如聚焦 Focusing、身体体验 Somatic Experiencing) • 以及“能量心理学”技巧(尤其是轻敲疗法 tapping)
吃饭,吃的从来不只是食物,还有情绪、记忆与连接。 它是我们一生中最频繁的行为之一,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但吃饭仅仅是填饱肚子吗? 还是承载着安慰、陪伴、亲密、爱,甚至是身份与归属? 这期节目,我们一起聊聊: 食物在生命中扮演的角色:除了果腹,它还给予了我们什么? 夫妻相也是食物有关? 食物如何让我们和爱的人相连? 情绪性进食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我们会把情绪交给食物来消化? 味道的情绪密码:甜、辣、酸,是如何悄悄安抚我们的? 走出情绪化进食的路径是什么样的? 如何看待“做饭”这件事?创作、联结、能量的流动,是在描述做饭吗? 食物,作为生命力的载体,仅仅是营养物质的的简单结合吗? 看剧也会影响我们做饭与吃饭的方式与状态吗? 你或许也有许多关于吃饭和味道的记忆,也许你曾被食物温柔安慰过,也曾因情绪化进食而焦虑、愧疚或困惑。希望这一期的对谈,能陪你一起重新理解食物、情绪与自己,带来更多的觉察与思考。 如果你想加入Lina的正念食光实验室,也欢迎联系她。 | 本期主播 | 段艳苹: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师,「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带领人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陪伴营/加听友群: 添加微信duanyanping-zixun | 本期嘉宾 | Lina: 小宇宙「InnerHug 催眠&冥想」播客主理人,法国认证催眠师,手工皂爱好者,现居巴黎。 预约【🌱正念食光实验室】添加微信InnerHug | 这一期,你将听到 | Part 1:食物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00:02:01 吃饭是件很重要的事,是安全感的根基 00:06:00 全家人一起吃晚饭,是礼物,是节日 00:10:07: 吃什么我自己说了算:胜利感、掌控感的来源 00:14:00 寻找微妙的平衡:让孩子吃得健康或是自由? 00:19:30 选择什么样的食物是在站队?站爸爸,还是站妈妈? 00:23:15 良好的亲密关系秘诀之一:吃得到一起 00:28:15 夫妻相,原来是因为吃的同一锅饭!伴侣之间吃饭的习惯会互相影响 00:33:00 用做好吃的东西来表达爱 00:35:15 原来食物不是自己来到餐桌上来的!我们永远在寻找小时候父母做饭的味道 00:39:00 吃饭的社交功能 :拉近距离、使人放松 Part 2:情绪化进食的问题 00:40:00 当压力来临的时候,我用辣味来释放 00:45:10 当我感觉不好的时候,我用甜味来求安慰 00:46:50 当我太过放纵的时候,我用酸味来叫停 00:48:50 身体有自己的智慧,知道我们需要什么 00:52:50 改变把食物当作情绪出口的习惯:接触更有助于改变习惯的环境和人,重塑神经系统 00:57:30 情绪性进食的导火索:疲劳+情绪 00:59:50 建立对身体的觉察: 一个漫长训练的过程 01:02:59 自我批评和厌恶让情绪化进食越来越严重 01:05:50 循序渐进的练习冥想 01:07:40 只要活着就行 01:10:15 生活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渠道去表达,除了求助于食物,还可以怎么做? 01:13:30 要推掉一堵墙,要多打一些洞,也要找到自己的爆破点:顺毛捋,冥想,运动,专业陪伴等等都是其中的一个洞 01:16:30 临时招募:正念食光实验室,你不是孤单一人面对情绪化进食 Part 3:吃饭和看剧 01:18:30 你看的美食剧,会潜移默化影响你的吃饭态度和方式:看日剧和韩剧的区别 01:21:30 通过看剧把积压的情绪带出来 01:22:30 身体精神状态好,用心做,就会做饭好吃 01:25:20 做饭是创作的过程,是真实具体踏实的幸福 01:28:20 食物是有能量的,我们吃的是生命 |🌱正念食光实验室号召 | 和我们一起,从“吃掉情绪”到“觉察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饿了才吃,而是因为焦虑、孤独、无聊、疲惫。 这就是“情绪性进食”——当食物成了情绪的出口,我们反而更难听见身体的声音。 🍽️ 我们也成立了一个温柔陪伴的正念饮食微信群:「正念食光实验室」 在这里,我们一起: 🧘♀️ 每天一次线上【身体觉察】练习 🥜 每周一次线上【10分钟正念慢食】练习 🍵 每月两场【线上小组深度交流】 💬 日常【情绪与饮食觉察打卡】日记,分享自己的“情绪吃”和“小胜利” 🎁 100 天内1 次免费一小时【催眠体验】 🌿 心理咨询师不定时观察分享 💞 温暖的社群支持 如果你也想和我们一起练习“吃的觉察力”,欢迎微信InnerHug,开始你的【正念食光】。 | 本期提到的相关书籍与影视剧 | 电影: 玫瑰战争 TheWar of the Roses (2025) 小森林 春夏篇 秋冬篇 (2014) 电视剧: 吃饱睡足等幸福(2025) 纪录片: Chef's Table (主厨的餐桌)(2015) 书籍: 《情绪饮食》,王亚南,华龄出版社 -------------------------------------------------------- | 本期主播/制作 段艳苹 | 个人播客 框外的世界 长期招募心理咨询个案来访以及小团体「向内生长,向外链接」陪伴营学员,期待和你的链接~ 预约心理咨询/参加陪伴营/加听友群:微信duanyanping-zixun 微信公众号:框外的世界 小红书:段艳苹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 导语 - 一段跨越时光的情谊,一段反反复复的书写与重新表达。 这是属于丁玲、王剑虹、瞿秋白三个人的一段故事,有爱情,有友情,也有见证和先行。 P.S.:如果大家不小心听到Sophia有点喘不上气/鼻音重的声音,真的不是在不耐烦,只是感冒鼻子堵住了。不好意思! ——Sophia & Leo - 时间轴 - 00:47 不是丁玲奶奶,而是丁玲姐姐 03:21 《丁玲和他》:六朝古都,初认瞿秋白 15:02 上海大学与摩登女学生 23:51 年轻的爱情 36:47 一个疑点:不合情理又匪夷所思 43:31 故事的另一版本 58:26 美好的童话结局,之后呢? 1:07:42 田园将芜,胡不归?再见剑虹 1:18:20 沈从文:24K纯恨的恨意从哪来? 1:22:03 旧时光的见证者 1:36:11 五年后又相逢 1:42:11 最后的日子——再见了,老朋友! - 参考书目 - 《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回忆与随想》丁玲 《韦护》丁玲 《丁玲传》蒋祖林 《未成稿目录》瞿秋白 《多余的话》瞿秋白 《丁母回忆录》蒋胜眉 《文学与政治的交错》茅盾 《知识分子、革命与自我改造——丁玲“向左转”问题的再思考》贺桂梅 - 同一专题推荐:丁玲系列 - EP12 女性主义的时代,我们要回望丁玲——不是丁玲奶奶,而是丁玲姐姐(一) EP14 创伤之后,人究竟是如何站起来的?——不是丁玲奶奶,而是丁玲姐姐(二) EP16 人要走出多少路才能成为自己——不是丁玲奶奶,而是丁玲姐姐(三) -加入《两步之遥》听友群,与我们一起共创节目- 这一期是我们和听友群里的朋友们共创的第六期节目——本期的标题是由听友群共同投票决定出的。 本期四个选项如下: A)一场中国文人式的三个人的爱情故事 B)何谓爱情 v 天才女友的陨落 C)三角关系中,退让就会幸福吗? D)民国爱情故事:谈不成恋爱,还能做朋友吗? 最终【选项D】以【34.60%】当选本期标题。 感谢我们听友群里的朋友们! 扫码加入《两步之遥》听友群,与我们一起共创节目,同聊感受,分享见闻! 若群二维码过期,可添加“两步之遥”官方账号入群,期待你来一起讨论。
- 导语 - 杀女?夺嫡?废后? 史家笔下极力描绘的恶女,这是否是武曌的本相? 武曌与李治之间,彼此有爱情,也掺杂着利用。 虽然命运不掌控在自己手中,但借势而起,棋子亦有破局之日。 ——Leo & Sophia - 时间轴 - 时间轴: 5:10 王皇后、萧淑妃与武曌:后宫三国杀 12:25 安定公主之死与武曌“杀女”疑云:谁笔下的“她” 40:00 于志宁: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战士? 56:00 大水冲了玄武门:李治的生死觉醒时刻 1:08:00 许敬宗,有失体面的人生 1:22:00 废后导火索:王皇后厌胜事件 1:29:00 “笑猫”李义府的惊险一夜 1:37:40 废王立武:君与臣的正面硬刚 1:51:40 “旧臣”李𪟝:纯臣?奸臣?为臣哲学 2:22:00 李治立武曌为后的最后公关 - 参考书目 - 《武则天研究》孟宪实 《武曌:中国唯一的女皇帝》(美)罗汉;冯立君,葛玉梅译 《日月当空:武则天与武周社会》王双怀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唐会要》 《册府元龟》 《太平御览》 - 同一专题推荐:武曌系列 - EP15 想当皇帝,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条件——皇帝武曌(一) EP17 命运的推背感:有人被推上高处,有人被推下深渊——皇帝武曌(二) EP19 武曌与李治:全员恶人中,真能有一朵白莲花吗? -加入《两步之遥》听友群,与我们一起共创节目- 这一期是我们和听友群里的朋友们共创的第七期节目——本期的标题是由听友群共同投票决定出的。 本期四个选项如下: A)李治与武曌:一场旷世之恋的背后暗面 B)李治:一个君主要如何体面地离婚?在线等,挺急的 C)武曌升职记:一场打着恋爱脑旗号的政治斗争 D)长孙无忌:领导是自己外甥,还是个恋爱脑,真晦气 最终选项C以39.7%当选本期标题。 感谢我们听友群里的朋友们! 扫码加入《两步之遥》听友群,与我们一起共创节目,同聊感受,分享见闻! 若群二维码过期,可添加“两步之遥”官方账号(LBZY_official)入群,期待你来一起讨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