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人,正把工作变成爱好

日理万机

这几天一直在研究“工作”在社会学范畴的意义, 以及在AI时代中,作为企业一把手要如何定义工作。 刚好昨天,看了马斯克的一段话, 马斯克认为,随着 AI 技术的飞速发展,AI 将有能力提供人们想要的一起商品和服务。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人们将不需要再为生计而疲于奔劳,而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去选择自己的职业,人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将是生命的意义。 于是录了本期内容。 内容如下: 前言: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部分:什么是热爱? 1、你的热爱是你的天赋,你的工作是可选择的; 2、学会探索,把一切信息当成线索; 节目中提到的文章:张晓林 | Inside-Out & Outside-In:图书馆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模型 3、反馈,与自我成长的感受机制,变得更加自信; 4、游戏性,在失望与希望中,享受乐趣; 第二部分:未来最稀缺的三种能力 1、创造力,从无到有,解决问题的能力,PBL项目管理制学习; 2、情感共情力,换角度去理解,换角色去理解; 3、思考力,判断底层逻辑与最优解; 附加项:更高维度的思考,不设限 节目中提到的文章:中国开始出口“整座工厂” 第三部分:工作作为爱好而终极成果 合作的意义; 财富与合作的关系; 希望你喜欢本期内容。 欢迎加我微信DAYDAYSTUD,一起交流:)

15分钟
99+
4天前

30.经济上行的新加坡,没有流浪猫,到处是巨蜥和水獭

熊家客厅

新加坡的常规印象是摩天大楼、美食、F1、万年标志性景点鱼尾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这期播客会刷新你的认知。10月份,我在新加坡待了四周时间,目睹了一只犀鸟从大学校园的小树林飞出,遍地都是的圆鼻巨蜥理直气壮地穿过马路,而城市的边缘地带,我还看到了网纹蟒、湾鳄、海葵、马来渔鸮等此前完全意想不到的野生生物。 生态学博士赵江波老师,一年前搬到了新加坡生活。他曾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对东南亚自然生态非常熟悉。我们会聊聊观鸟、看蛇、看海滩潮间带,也会聊新加坡为何能在城市化如此彻底的情况下,保留这种令人震惊的自然丰度。 在亚洲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为什么犀鸟和水獭可以与市民们共享生活空间?下次去新加坡,你可以看点不一样的。 本期shownotes 最后附上三篇作家毛利写的自然观察日记,里面本人频频出镜,两个成年人被毛利12岁的儿子带得团团转,堪称三次啼笑皆非的自然观察小纪录片。 本期嘉宾: 赵江波,中国科学院生态学博士,副教授职称,曾从事昆虫生态学及鸟类行为学研究。先后担任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保护项目主任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副主任。曾负责和参与了针对海南长臂猿、冠斑犀鸟、白腹鹭、双辫八色鸫、圆鼻巨蜥、寄生花等物种的保育项目,具有丰富的生态学知识和自然观察经验。编写和翻译了《雨林飞羽》和《生命的进化》等科普书籍。 2024年年初移居新加坡后对全岛的自然生态进行了深入探索,先后上百次带领新加坡动物园、飞禽公园和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等地的自然观察活动。小红书账号“博物达人”。 00:58 刚到新加坡第一天,跟着作家毛利观鸟,早上打车就花了200多人民币 03:39 双溪布洛湿地,新加坡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保护区, 红树林、湾鳄、眼镜王蛇、天堂金花蛇、红树林竹叶青、鲎、马来犀鸟、马来貘、网纹蟒 07:03 每一个半成品巢背后,都有一只求偶失败的悲伤织雀。 12:10 水獭、冠斑犀鸟、皇冠鹎: 新加坡是地理上的十字路口,盗猎会被狠罚 17:32 新加坡的水獭家族,十余年老网红,其实一共就100多只 22:11 圆鼻巨蜥,遍地都是 24:17 铠甲蝮,城市里的剧毒蛇 25:56 新加坡人不吃野生动物,已经没这个习惯了 27:16 巽他鼯猴,像印度飞饼,还是像块大抹布? 33:37 红耳龟、变色树蜥、爪哇八哥:疯狂入侵的外来物种 44:05 为什么整个新加坡都看不见一只流浪猫? 46:18 鲸头鹳、巨嘴鸟、极乐鸟:去飞禽公园有什么门道? 51:37 红毛猩猩展区外,珍妮古道尔博士的纪念长椅 56:03 斑马区直接跳过了,结果错过了珍贵的细纹斑马 58:30 来新加坡之前,并不知道这里很强调Diversity,多元文化、种族和谐 01:02:38 滨海湾花园的樱花次抛展览,真是一个经济上行、不差钱的国家 01:04:00 为什么自然观察的旅行团这么时髦? 01:07:05 从中科院处级干部到海外个体户,来新加坡后适应吗? 熊阿姨跟着毛利、艾文母子的三次出游,毛利的游记: 1.去双溪布洛湿地 https://mp.weixin.qq.com/s/fdSFfVVfGrCqrUtgfzLHVQ “我琢磨这有点像英国当年把罪犯流放去澳大利亚,烈日下吃够苦头,收获生不如死的非凡体验。” 2.去樟宜海滩潮间带 https://mp.weixin.qq.com/s/xeyGEA4_PBjI-Loc8tcghw “潮间带探索,说起来也不过是在一片风景一般般的沙滩上到处转转而已。但是看到他抓到螃蟹,脸上没有一点烦恼笑嘻嘻跑过来,忽然就觉得,好值得啊。今天地球上多了一个快乐的人。” 3.去飞禽公园 https://mp.weixin.qq.com/s/RSC8lnTFCnBX4ud0jeDa4w “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以前去野外观鸟,好比电影里的浪漫约会,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当鸟真正出现的那一刻,整个人幸福得飘飘然。鸟园则更像交友软件,所有你高攀不起的对象,几乎都在里面。虽然状态没有野外的好,但好歹是活生生的。 好比日常生活,约会一个哈佛毕业的很难,鸟园里哈佛毕业根本不算什么,好几个都是诺贝尔得奖主级别。” 细纹斑马 十二线极乐鸟 新加坡第一次实现人工繁殖的黄冠鹎 圣岛鸡鸠 江獭 圆鼻巨蜥 赵江波,可以上小红书搜“博物达人”,咨询报团 剪辑制作:方改则 插画:董伯阳 片尾曲:Rasa Sayang (Remastered)-Dick Lee 片尾曲选曲指导:许振华 歌词很好玩: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ere only trees 从前这里只有树林沙沙 And a lion or two enjoying the breeze 几只狮子享受着微风飒飒 Then a boat arrived one sunny day 直到某天船只靠岸停下 And human beings were here to stay 人类就此在此安家 Well the king of the jungle couldn't really complain 丛林之王倒也不恼 He got the whole damn island named after him 整座岛屿以他命名多骄傲 And as for the lions here's news for you 至于那些狮子的下落 You can see their descendents at the Mandai Zoo 万礼动物园里就能看到 The island since has come very far 小岛发展日新月异 All thanks to the man named Utama 多亏那位乌他马先贤 No we couldn't forget him if we tried 我们永远铭记在心间 Eh what about Raffles (We love that guy) 哎 莱佛士呢(我们爱他如初) So here we are having so much fun 如今我们在此欢聚 Can hardly believe this was a jungle once 难以想象昔日的丛林地 Sometimes I can still hear the lion's roar going 偶尔仍听见狮吼依稀 Singa Singa Pore 新嘉坡 新嘉坡 One, Two sing 一二 唱 Rasa sayang Eh Rasa sayang sayang eh 亲爱的感觉 哎 最后推荐两个小红书账号: 赵江波老师的账号:“博物达人”,都是鸟 梓原的账号“原冶”,都是各种兰花和蘑菇

71分钟
5k+
4天前

放下这个执念,你会把孩子培养得很好

尹建莉父母学堂

作者|天雅 主播|初心 暑假期间,咨询室接待了不少前来求助的“问题家庭”。其中最突出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仔细沟通过后,我发现: 很多亲子矛盾的根源,不在于我们不想成为好父母; 而是在于:我们太想成为一个好父母。 当面对孩子时, 如果你「想成为好父母」的热情,覆盖了Ta「想成为好孩子」的热情,便很有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动力,削弱Ta的主动性,引发Ta的对抗情绪。 这个时候,一场「意志的较量」便会产生: 你越催Ta赶紧做作业,孩子就越磨蹭; 你越希望Ta性格外向,孩子就越害羞; 你越希望Ta少看电视,孩子就越想看…… 结果导致, 你越让孩子变好,孩子越不愿变好; 你越是督促压迫,孩子越奋力反抗…… 从而令双方关系陷入恶性循环,形成亲子矛盾。 分享一个身边的真实故事。 ================================ **00:00:53** 核心问题:亲子矛盾的根源 - 父母太想做好父母,反而破坏孩子主动性 **00:01:52** 案例:李阿姨的故事 - 女儿:严格要求,成绩下滑,患抑郁症 - 侄女:放养态度,考上重点大学 **00:04:57** 心理学分析:差异原因 - 角色定位不同:对女儿有期待,对侄女无期待 - 女儿感受:被拖拽的被动跟随者 - 侄女感受:被陪伴的自由探索者 **00:08:42** 解决方案三点: 1. **课题分离** -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只是支持者 - 案例:霍思燕与儿子的相处转变 2. **做好自己** - 父母完成自己的课题,成为榜样 - 案例:Q的父亲自学修电视 3. **放下执念** - 后退一步,从主导者变为陪伴者 - 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00:14:09** 结尾 BGM:Otto A Totland-Weltz 结尾曲:问题总部-狠狠爱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尹建莉父母学堂 所有的育儿问题这儿都有答案

18分钟
60
4天前

如果不以“工作”来定义自己,我们到底是谁?在 AI 时代重建人类价值 / Indigo Talk EP37

INDIGO TALK

本期 Indigo Talk 再次回到线下面对面,邀请了来自东京的 VC 投资人 Amber,一同剖析了“AI 泡沫”背后的核心逻辑,当资本通过算力“做空”劳动力,人类正面临类似 1925 年的历史性巨变。在人类劳动力被释放后:我们是成为虚拟世界的造物主,还是回归现实的碳基享乐者?在算力无限的时代,或许好奇心、品味、肉身与爱,才是人类无法被取代的终极价值!欢迎收听这次即随意又深刻的对谈✨ 嘉宾 Amber(美元 VC 投资人 东京) Indigo(数字镜像博主) 时间戳 * 00:02:01 温哥华的“躺平”与东京的“内卷” * 00:06:00 资本的狂欢:为什么我们必须拥抱“良性泡沫”? * 00:09:02 世界的撕裂:资本正在做空人类 * 00:16:11 工作的终结?从工业革命到大萧条的历史回声 * 00:21:53 人类的反击:被“增强”的我们,价值何在? * 00:30:28 日本的隐喻: “人感”,未来最稀缺的资产 * 00:39:56 未来的两种活法:“虚拟造物主” vs “碳基享乐者” * 00:56:30 重建人类价值:在好奇、审美与情感中重生 TL;DR 我们从小被灌输一个观念:“我工作,我才有工资;我工作,我才有意义。” 但 Amber 指出,这其实是一种工业时代才出现的幻觉。 在工业革命前,人类不靠“工作”生存,而是自给自足;“劳动”不等于“身份”,更不等于“价值”。 是工业革命、城市化与大规模分工,创造了“无产阶级必须工作才能活”的现代命运。 然而,当 AI 开始把所有输入/输出流程自动化,人类第一次被迫面对一个被压抑两百年的问题: 如果不能以“劳动力”来定义自己,我们到底是谁? Indigo 认为,人类的价值正在从“任务执行”迁移到“视角的建立”。 Amber 认为,人类的幸福将从“作为工具”回到“作为生命”。 这场对谈从“工作被 AI 替代”出发,却最终抵达一个更深的命题: AI 不是人类的终结,而是人类第一次有机会回到“作为人本身”的价值。 对谈详细总结 www.indigox.me

63分钟
99+
4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