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360:马斯克最新预测5年后传统手机和APP将消失 下一代智能体到底是什么?

媒介360

未来设备将不再是工具,而是延伸为我们身体与意识的一部分。 “未来不会有操作系统,不会有APP,你的手机只是显示像素和发出声音。”在11月2日的一期播客节目中,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提出了一个激进的预测:传统手机与App将在5-6年内消失。 马斯克阐述道,人类所消费的大多数内容都将由AI生成,未来的设备本质上只是一个用于显示画面和播放音频的终端。 这一观点并非孤立。从OpenAI的智能设备研发,到各大科技公司对AI Agent的押注,一场颠覆我们与数字世界交互方式的革命正在加速。 [图片] 01 手机消亡论:从工具到智能延伸 马斯克并非简单地预测手机会被其他设备取代,而是提出了一个更根本的变革:手机本身的概念将彻底消失。 他详细描述道:“我们所谓的手机,实际上是一个用于AI推理的边缘节点,配备一些无线电模块进行连接。” 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当前我们熟悉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将被AI无缝连接所取代。设备不再是需要我们去主动操作的“工具”,而是进化成为我们身体与意识的智能延伸。 它能够预测用户最想看到和听到的内容,然后实时生成。这种变革不是设备的替代,而是交互范式的彻底颠覆。 在马斯克的愿景中,服务器端的AI与个人设备的AI进行通信,可以实时生成任何用户想要的内容。如果你需要一张数字地图来导航,设备上的AI资源将瞬间生成界面、后端库及其他所需资源。 这种转变标志着从“拥有”技术到“体验”技术的根本性转变。 02 技术内核:从“应用生态”到“AI生态”的范式转移 我们正见证一场从“应用商店”模式向“即时生成”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包含三个关键层面: 自然语言成为新的编程接口。正如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所言:“未来,自然语言就是AI时代的源代码,任何人用自然语言就能创造自己的Agent。” 大模型作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将允许普通人用自然语言创造无限多的应用,潜在的开发者将从几千万变成数亿规模。 AI生成内容将成为主流。马斯克强调,未来人类消费的大多数内容都将由AI生成。 这种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将彻底打破现有互联网平台的内容生态,从“人类创作、人类消费”转变为“AI创作、人类消费”的新模式。 边缘与云端智能的深度融合。未来的“手机”将是一个用于AI推理的边缘节点。 简单任务本地处理,复杂计算云端完成,这种分配将使得智能设备在保持轻量化的同时,具备近乎无限的计算能力。 03 行业共振:科技巨头的相似布局与赛道卡位 马斯克的构想并非孤例,全球科技巨头都在积极布局后手机时代的智能终端。 OpenAI目前正在研发智能设备框架。今年5月,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宣布,曾主导iPhone设计的苹果传奇设计师乔尼·艾夫及其团队将加入该公司,承担“设计一系列智能设备”的使命。 据报道,艾夫团队已开发出智能设备的原型,这款设备掌心大小、可放入口袋,以AI为核心,具备强大的感知能力。 该设备可本地运行定制AI模型,复杂任务则调用云端算力,其目标是成为继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三个核心设备”。 具身智能的快速发展。具身智能是指有物理载体的智能体,可利用感知、决策和交互能力执行现实世界任务并主动学习进化。 通俗来说,具身智能就是具有实物“身体”的人工智能,即具身智能=会思考的大脑+能感知和行动的物理身体。 从智能网联汽车到家庭机器人,这些具身智能设备正在构建一个超越手机的全新计算平台矩阵。 04 下一代计算平台:多元终端的协同生态 智能手机之后,什么设备能催生下一代计算平台?业内专家认为,未来更可能形成丰富的计算平台矩阵,而非单一设备取代手机。 AR/VR/MR设备:AR并不完全是硬件,而是“硬件+软件”的概念。目前头戴式AR设备宣传比较多的应用场景是在远程工作协同上。 未来,在办公、购物、数字旅游等领域,AR技术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形成一批细分增量市场。 汽车机器人:即自动驾驶汽车,未来的汽车机器人将不再仅仅是个出行工具,也可以成为一个个移动电影院、会议室、游戏室、旅馆,催生更多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机会。 人形机器人:应用在家庭的话,人形机器人会方便充电,也有清洁整理、搬运、照料等相对固定的场景需求。 如果将来价格够低,将极大改变人类家庭生活方式。 智能终端技术体系正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协同存算、通信、音视频、传感、交互、显示、电池以及软件和操作系统等技术模块,使终端具备智能感知与决策能力。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 欢迎进入媒介360生态场域——你可以是会员、读者、共创者或合作方。我们期待与你一同成为AI+增强人类,360°创新增长成长。 媒介360旗下汇聚深度内容IP与前沿行业社群,致力于打造商业营销人与创新者的开放式连接平台,构建多元、深度、前瞻的行业生态。 8大战略系统——前瞻钱瞻、媒介360、钱钱品牌局、MSAI营销科学∞艺术、创+TALK、嗲学、AI元宇宙、媒介创新场——输送多元智慧,思想穿透增长! 👥 ​​加入会员 为你提供全面、敏捷的智库内容与一站式增长解决方案,详情请点击:媒介360会员权益全景 🔗 ​​商务合作​​ 欢迎品牌、机构与我们的生态合作,共同探索商业未来!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 ​​用户共创​​ 如果您发现值得深挖的商业现象、营销案例或增长趋势,欢迎投稿,您的观点可能成为下一期主题! 💡 ​​版权声明​​ 本平台所有内容版权归媒介360所有,未经许可严禁用于AI模型训练或商业转载。 ——— ✨ 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推荐给同道者,共创商业与创新的无限可能!

12分钟
99+
1周前

35 抱石是岩壁上的解题游戏:力量和技巧,我全都要!

西娅快跑

问:有什么运动不受天气影响、ADHD友好还能无痛长肌肉? 答:抱石、抱石、还是抱石。 抱石,bouldering,属于攀岩的一个分支。boulder意为大石头,bouldering顾名思义,爬大石头。一条抱石线路是bouldering problem,因此,抱石就是解题。同一条线路有不同的解法,甚至不同体型在不同的水平,解题思路都有所区别。一个人死磕一条线,就是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 那么,新手的第一节抱石课需要注意什么?正式入坑又要哪些必买装备?场馆和教练又该如何选择?详情请戳播放键,开始你的抱石第一课! . 本期嘉宾 Ruby / 壮壮 * 小红书@Ruby * 自由人 / 完成个人攀岩目标中 * AOB攀岩学院教练 . 时间轴 * 02:25 攀岩和抱石的区别是什么? * 04:03 抱石是一项个人运动,解谜路线的过程让我着迷 * 06:03 抱石安利时刻:肌肉邪修、解压、专注 * 10:30 场馆、教练、装备……新手的第一节抱石体验课需要注意什么? * 18:58 安全第一!海量岩馆礼仪预习! * 27:45 抱石第一课:学习下落和发力小技巧 * 36:14 攀岩鞋、袜子、镁粉……抱石入坑必备装备选购攻略 * 45:19 场馆就近选择,教练多试几节 * 49:16 理论与实践结合:攀岩资料与学习小技巧 * 52:44 攀岩赛事:世界杯IFSC、业余联赛、岩馆小比赛 * 55:57 居家旅行如何进行攀岩专项训练? * 58:25 攀岩的难点与突破:多训练,拓展你的动作库 * 64:16 深耕攀岩带给生活的可能:新朋友、体型、新工作 * 67:22 无伤抱石:循序渐进,不要跳级 * 69:01 广告时间:来AOB偶遇Ruby! . 衍生阅读 1、攀岩鞋推荐 * lasportiva的狼蛛 * butora * 岩石星球 2、书籍推荐 * 《攀岩技术教本》 3、壮壮的背肌(很安心 . 背景音乐 * 片头曲 XG - GALA * 片尾曲 Imagine Dragons - Believer . 本期剪辑 * Suxi . 录音场地与设备支持 * 银流咖啡 @收摊时刻 . 关于主播 西娅 * 全平台同名:millionlucia * 内容创作者 / 朝九晚五搞副业 * 马拉松练习生 / 新手村拥趸 / 七分配团长之一 . 听友群 * 添加西娅的影分身(微信:runciarun) * 等她摸鱼的时候拉你入群

72分钟
99+
1周前

18 | 会花钱也会攒钱,我如何平衡幸福感和掌控感?

C’est La Vie 生活不打卡

会花钱,真的是一种反向搞钱吗? 工作来之不易,班味之外,最怕的就是看着汗水换来的钱一天天流走,却不知道去了哪里。 来法十年,我慢慢学会了与金钱相处:不再焦虑,也不过度节省,慢慢找到那个花得明白、攒得安心的平衡点。 这一期,我想和你聊聊最基础、最实用的金钱观: * 什么样的花销值得毫不犹豫地投入,什么该省? * 怎么规划每月支出,既能攒钱,也能保留幸福感? * 如何设定自己的零花钱账户,避免月光? 希望你听完这期播客,能开始享受攒钱带来的掌控感,也不亏待花钱带来的幸福感。 👀特别提醒 在结尾,我分享了我在法国前四年的真实生活花销。 如果你正准备留学,拿走不谢,也许能成为你的参考。 👂本集亮点 04:33 小时候零花钱不愁,有天却花掉了妈妈一个月的工资 08:40 哪些花销真的能提升幸福感? 15:07 无痛攒钱,消费降级再降级 18:41 人非圣贤,环境有时决定了你的消费观 19:51 省钱多少不重要,关键是培养“省钱体质” 22:28 不要让支出和收入一起同步涨幅 25:10 给自己发零花钱,预防把工资都花掉 29:35 记账不用花里胡哨,越简单越容易坚持 33:30 法国留学四年,我到底花了多少钱 👋 和我互动 📕 小红书:张小桃 📮 邮箱:⁠[email protected]⁠ 🎶 音乐:Music by Anastasia Chubarova from Pixabay / Everet Almond from Youtube 🫶 愿你今天,也慢一点点,活得自在一点点

39分钟
99+
1周前

047丨我才30岁,不想就这么“无聊”下去

保持沟通

你是否也感觉生活像一潭稳定却波澜不惊的湖水?拥有了父母辈追求的“安稳”,内心却有个声音在问“生活就这样了吗”?为什么明明很幸福,却还是会感到无聊?当平淡成为常态,我们该如何为自己找回新鲜感和心跳?那些能让我们会心一笑的“微小的震撼”究竟藏在哪里?本期 @保持沟通,我们一起聊聊“如何不无聊”这个话题,欢迎你的收听! 00:00:00 开场 * 引入话题:探讨在稳定生活中感到“无聊”的普遍现象 00:00:39 何为无聊感 * 生活稳定但缺乏波澜,追求开心而非仅仅是平和 * 因环境变化而充满新鲜感,暂时远离无聊 00:03:24 正视与接纳无聊感 * 稳定是幸福的基准线,但年轻的心渴望更多精彩 * 无聊感的三大来源:进化闹钟的提醒、幸福阈值的提高、生活需要“开窗通风” 00:08:37 心法篇:从等待趣味到创造趣味 * 00:09:07 做自己生活的策展人:主动搜寻和展示能带来趣味的物品(如宝丽来相机) * 00:11:05 追求微小的震撼:用逛花市、学陶艺等小体验替代对巨型震撼的追求 * 00:14:14 从消费者变成创造者:通过做菜、整理等创造行为获得朴实的成就感 00:16:11 实操篇:给生活加点料 * 00:16:15 感官重启: 听觉:听不熟悉领域的播客、关注城市鸟鸣 味觉:盲选餐厅、在家调酒 触觉:养植物、做手工 * 00:23:10 创造新的关系链: 约跨界朋友聊天、参加兴趣工坊 在社交媒体真诚评论同好 * 00:28:35 创造一个小型项目: 城市探店、记录家族史、学习新技能 * 00:31:30 引入可控的随机性: 随机决定周末去处、闭眼抽书、利用“随心飞”短途旅行 00:36:43 结语 * 主动成为生发趣味的源头,在稳定中追求自由与生机勃勃 🎙️ 每周五8:00更新|小宇宙搜索「保持沟通」 🌟 点击「星标订阅」不再错过更新,治愈系打工人的电子布洛芬 片头音乐:Jocelyn Pook,Russian Red - Loving Strangers 片尾音乐:Time in a Bottle - Jim Croce 单集封面: 保持沟通是一档由婉婉子和璇酱一起制作的播客。 希望我们经常保持沟通,聊聊工作和生活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向宇宙发射信号,希望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 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和我们一起摸鱼!

37分钟
99+
1周前

124 《一战再战》:反抗如何不随波逐流

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

付费系列节目《烟纸配稿纸:民国文人抽烟史》上新,本系列将一共更新四集(含本集,最新一集近日马上更新),先行订阅的听众朋友可享早鸟价12元,待节目完全上架后,将恢复正常价格18元。感谢各位听众朋友的抬爱,特别鸣谢愿意辍烟不吸,以支持本节目的朋友们。点击链接进入系列: 《稿纸配烟纸:民国文人吸烟史》(付费系列) -时间轴- 08:02 另类“祖国人”:法兰西75的自我指涉 12:31 无力“推动”的火箭男:男主角鲍勃·弗格森的功能塑造 15:46 革命:禁欲或爱欲 28:18 随波逐流的反抗:恐惧停滞的狂飙猛进 32:05 被中断的奔跑:前进是因为不知如何停止 36:46 帕菲迪亚:被动的革命者分析 56:03 行动前调准呼吸 1:02:14 洛可乔:肌肉和奶粉的化合物 1:12:57 老男人也想做海贼王:我可是要当圣诞冒险家的男人! 1:27:34 停滞不是随波逐流:鲍勃的抗争 1:36:30 结语:维克托崔—《当我走了,请为我带上门吧》 在爱发电支持我们,可以包月订阅我们全部的付费节目 特别感谢:白垩庵主人的赞助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 RSS订阅链接:https://www.fmfn.online/feed/audio.xml 微信公众号:非马非牛 Famous Unknown 我们的B站账号:非马非牛——已经火热恢复更新了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 官网:fmfn.ink

101分钟
4k+
1周前

【聊天&抽奖】第300期了啊!那就随便聊两句?

馒头说·历史的温度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馒头说·历史的温度》。 今天不说故事了,只是想和大家聊聊天。 前几期就开始陆陆续续有朋友提醒我,说马上就要300期了,我一看,还真是,这档节目居然已经做了要300期了。 这6年里,你们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信心。其实每个平台每期节目,你们的留言我都会看。 既然是300期嘛,都已经搞起点仪式感了,总得送点礼物啥的。 【活动一】留言有机会获得签名版《历史的温度》 我会在喜马拉雅、蜻蜓、网易云音乐、荔枝和小宇宙这五个平台的这期节目的留言中,选取10位,每人随机送上一本我的签名版的《历史的温度》。 【活动二】征集你和“馒头说·历史的温度”的音频故事 我还想做件事儿,不知道能不能成,就是我想听听你们听这档节目的一些感受和经历,比如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听的?你是做什么的?现在在做什么?你最喜欢哪个专辑?对哪期节目印象最深? 我本来想放到留言里,但想了想,我们是音频节目对不对?所以我大胆一下,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录成音频,然后发给我吗? 时长的话,请控制在30秒以内,音频文件请发到邮箱[email protected] 录成音频可能有些麻烦,可能参加的人也不会很多,但我想,如果有的话,我会剪辑成一篇,放到下一期的节目中。 同时,只要入选,我就会送上一本我的《历史的温度》签名版。没错,只要入选就送。 最后的最后,做下总结吧: 时间过的很快。当我2019年4月录下第一期音频的时候,完全没想到会坚持6年之久,一直录到300期。 在这个漫长的六年过程里,是你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坚持到了现在。 在这里,借这次的机会,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谢谢你们! 如果不出什么问题的话,我还会坚持下去的。 让我们第301期见!

11分钟
99+
1周前

Vol.59 马岩松:探寻一种情感建筑

游荡集

建筑师普遍相对较晚才会获得展现的机会,马岩松是一个例外,他很早就展现出非凡的天赋。 我跟岩松认识了有整整20年,那时我还在办《生活》杂志,他则因“梦露大厦”刚刚声名鹊起。20年过去了,他成为了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成功的建筑师,作品遍及很多国家。 这次我们去了他在北京设计的燕保·百湾家园和乐成四合院幼儿园,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建筑,聊起他此刻对建筑和人生的思考。相比于年轻时的宣言,他现在喜欢谈论建筑与人的情感,在一个看起来日趋隔阂封闭的世界,如何用建筑抵达每个人内心的自由之城,比起以前他更细腻温柔。 岩松的《二十城记》,第一章是对北京的记忆。我六岁来的北京,在军队大院长大,他是在北京的什刹海和胡同里长大的,我很羡慕他的童年记忆。他说小时候以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是句好话,后来发现他的很多建筑,不管是大剧院、体育场,还是幼儿园,他都希望孩子能在房顶上乱跑。 |时间线| 00:50 20年前的梦露大厦 04:22 当时以为是常态,现在发现还是挺幸运的 05:05 从疯狂的状态拉回到记忆里 07:41 在日趋隔阂封闭的世界里建筑师应该做什么 09:36 技术还是得以人的表达为核心 10:35 抱着开放的心态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情感 11:54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一直觉得是一句好话 13:21 我很羡慕他的童年记忆 14:44 《二十城记》之北京 17:08 用建筑抵达每个人内心的自由之城 |本期嘉宾| 马岩松 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2025年,入选《时代周刊》全球百大人物 |本期Pick| 📖《二十城记》 马岩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活字文化|2024-8 从童年的北京,到大学时代的纽约,从高迪的巴塞罗那,到路易斯·康的圣地亚哥,更有包括自己建筑作品的巴黎、鹿特丹、洛杉矶、哈尔滨、深圳……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通过曾深度游历的或参与项目建设的二十座城市,回忆自己的成长,追踪建筑思想的形成,欣赏不同城市的气质,分享关于建筑、关于城市、关于艺术的思考。 |节目中提到的建筑| 燕保·百湾家园(MAD) 乐成四合院幼儿园(MAD) 玛丽莲·梦露大厦(MAD) 衢州体育公园(MAD)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 巴格斯韦德教堂(Bagsvaerd Church) 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克里斯蒂安那自由城(Fristaden Christiania) |节目中提到的主要作家、公众人物、事件| 陈冠中,1952年生于上海,作家、文化学者、香港“城市生活文化评论”的先行者,1976年创办香港《号外》杂志并任总编辑至1998年 约翰·伍重(Jørn Utzon,1918-2008),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丹麦建筑设计师,普利兹克奖得主,澳大利亚勋章(AC)获得者,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Hon. FAIA),青年时期曾为优秀水手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生于巴格达,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被誉为“曲线女王”和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西班牙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 |节目中使用的音乐| Piano Sonata No. 11 in A Major, K331 I. Andante grazioso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Christian Blackshaw Gran vals - Norbert Kraft Nature Boy - Quadro Nuevo Clair De Lune - Claude Debussy Historia De Un Amor - Lex Vandyke Danse Avec Moi - Franz Gordon Bye, Bye Baby - Marilyn Monroe/Jane Russell |关于华为见非凡品牌计划|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非凡大师,华为“见非凡”品牌计划,希望与众多领域的非凡人物相遇,从一张张面孔,一个个故事里,看见非凡,听见非凡,遇见非凡。 这一次,华为“见非凡”系列内容由十三邀团队特别制作,邀请嘉宾从不同领域展开对话,探寻TA们的非凡旅程。 让我们一起追随TA们的脚步,开合间,见非凡。 |关于「游荡集」| 出品:单向空间 制作人:赵艺 王十三 内容编辑:左尧依 商务:赵艺 李晓璐 视觉设计:涂书玉 原创音乐:龙飞 任乐

20分钟
31k+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