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事变:撕奖撕出江湖,内娱又添新番

老娘数到3

东京国际电影节落幕,但电影圈的“番外篇”才刚开场。 一个“撕奖”故事,让白百何、王传君、文晏、范冰冰、郝蕾、辛芷蕾组成了史上最乱的“跨界宇宙”。这场本该属于艺术的庆典,最后成了内娱政治的缩影,有人说这是评审公关大战,有人说是沪圈复仇计划, 本期我们不追八卦,只想问一个问题:奖项,到底还能代表艺术吗?还是它早已成了另一种权力游戏? 01:13 东京电影节为何成了舆论风暴? 08:09 国际影展评奖机制揭秘 11:30 什么是“撕奖”和“运作”? 20:18 文晏、白百何、王传君与《春树》的争议 33:28 “沪圈”“京圈”:圈子是真的,还是网友发明的? 42:30 奖项、公关与艺术:从东京到白玉兰 46:09 当“撕奖”成了江湖日常,我们还相信奖项吗?预测一下今年金鸡奖的奖项: 最佳故事片:《小小的我》《长安的荔枝》《好东西》《志愿军:存亡之战》《唐探1900》《破·地狱》 最佳美术片:《时间之子》《哪吒之魔童闹海》《聊斋:兰若寺》《雄狮少年2》《熊出没·重启未来》《燃比娃》 最佳导演:大鹏《长安的荔枝》陈茂贤 《破·地狱》陈思诚、戴墨 《唐探1900》邵艺辉 《好东西》顾长卫 《刺猬》 最佳编剧:陈茂贤、郑纬机《破·地狱》(原创)陈凯歌、张珂《志愿军:存亡之战》(原创)邵艺辉《好东西》(原创)林见捷《家庭简史》(原创)游晓颖《小小的我》(原创) 最佳男主角:大鹏(《长安的荔枝》饰演李善德)朱一龙(《志愿军:存亡之战》饰演李想)刘昊然(《解密》饰演容金珍)易烊千玺(《小小的我》饰演刘春和)黄晓明(《阳光俱乐部》饰演吴优) 最佳女主角:卫诗雅(《破·地狱》饰演郭文玥)宋佳(《好东西》饰演王铁梅)咏梅(《出走的决心》饰演李红)段奥娟(《岁岁平安》饰演刘岁岁)徐海鹏(《但愿人长久》饰演夏蝉) 最佳男配角:周政杰(《老枪》饰演耿晓军)赵又廷(《好东西》饰演前夫)祖峰(《家庭简史》饰演涂伟父亲)袁富华(《水饺皇后》饰演糖水伯)耿乐(《刺猬》饰演周正爸) 最佳女配角:宋晓英(《我和我母亲的疼痛》饰演郑淡竹)钟楚曦(《好东西》饰演小叶)黄子琪(《小白船》饰演金明美)蒋勤勤(《小小的我》饰演陈露)惠英红(《水饺皇后》饰演红姐) 主播:阳仔、小胡、帕宝 剪辑:帕宝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视频号、抖音号和小红书! 听友群进群方式:扫描以下二维码,或+v“mml37-”拉你进群

63分钟
1k+
2天前

Vol. 154 科技快乐星球40:家务机器人来了?AI 浏览器井喷,大语言模型继续进化

枫言枫语

甚是想念之二😂 这期节目录制的时候NEO刚发布,结果现在又来个小鹏机器人,最近大家都开始卷机器人领域了,不错不错。 p.s. 节目录制时NEO机器人刚刚发布,次日MKBHD频道的视频介绍,该机器人演示视频为真人动作捕捉远程操作,并非实机演示,且交货日期是明年的某个未知时间。与该机器人发布视频令人兴奋之对比,这个真相未免有点残酷。 时间轴 00:00:28 人形家务机器人 1X NEO 预售,约15万元 00:02:02 机器人续航4小时,外形可能引发“恐怖谷效应” 00:05:33 机器人联网与隐私担忧,离线模型的重要性 00:10:52 机器人将替代重复性劳动,人类专注情感服务 00:14:50 OpenAI 进军音乐模型,挑战 Suno AI 00:24:51 OpenAI 推出 AI 浏览器 Atlas 00:32:28 Firefox 测试免费内置 VPN,主打隐私安全 00:34:06 Chrome 将加入原生垂直标签页功能 00:35:42 微软与 OpenAI 重新达成协议,微软持股27% 00:36:59 GitHub 推出 AgentHQ,实现 AI 团队式协作写代码 00:40:25 DeepSeek 在加密交易与模型性能上表现亮眼 00:43:39 DeepSeek 发布开源 OCR 模型,性能超越传统方案 00:45:15 Claude 推出 Haiku 4.5,性能接近旗舰但成本更低 00:46:46 ChatGPT 开放成人内容限制,反击 Grok 00:49:13 AI 红绿灯系统以提升交通效率 00:50:55 俄亥俄州禁止人类与AI结婚,反映伦理担忧 00:51:58 Sora 开放安卓预注册,好莱坞因版权风险开始反制 01:02:36 ChatGPT 推出即时结账功能,可直接完成支付 01:03:58 Claude 订阅体系引争议 01:09:11 Google 量子计算取得重要进展,误差率更低 01:10:03 Intel 发布 1.8nm 芯片,与 Apple M5 竞争 01:11:53 影视飓风发布相机应用,展示团队商业化能力 01:27:57 太空反射镜计划提供夜间阳光 幕后制作 * 主播: 枫影 Justin Yan * 主播: 自力 hzlzh * 后期: 静静 * 监制: 枫影 Justin Yan 联系我们 * 微信听友群:加fyfyFM进群 * 听众反馈: [email protected] 节目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苹果Podcast, 小宇宙等播客客户端搜索“枫言枫语”来订阅收听本节目。 * 小宇宙 - 枫言枫语 * 直接订阅 Feed URL * Apple iTunes Podcast - 枫言枫语

92分钟
99+
2天前

#304.习惯的科学:如何养成和戒除习惯

跨国串门儿计划

📝 本期播客简介 本期我们克隆了全球知名科学播客《Huberman Lab Podcast》的精彩内容,由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和眼科学教授Andrew Huberman亲自主持。Andrew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将复杂神经科学知识转化为实用工具的能力而闻名。本期节目,他将带我们深入探讨“习惯”的奥秘,揭示习惯形成与戒除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他将分享如何利用大脑的神经可塑性,通过“边缘系统摩擦力”的概念,识别并克服养成新习惯的阻碍。节目中,Andrew Huberman不仅会介绍“程序性记忆演练”来降低行动门槛,还会详细阐述“任务分界”如何利用多巴胺的“奖赏预测误差”来强化习惯。他提出了两个革命性的实践方案:一是将一天划分为三个阶段,根据大脑的神经化学状态安排不同类型的习惯;二是独特的“21天习惯养成系统”,帮助听众高效培养新行为。此外,他还提供了科学戒除坏习惯的策略,利用“长时程抑制”原理,通过在坏习惯后立即插入替代行为来重塑神经回路。无论你是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是摆脱不良习惯,本期节目都将为你提供科学且可操作的指南。 翻译克隆自:The Science of Making & Breaking Habits 👨‍⚕️ 本期嘉宾 Andrew Huberman,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和眼科学教授,Huberman Lab Podcast主持人。 ⏱️ 时间戳 习惯的生物学基础 00:02:05 习惯的价值与生物学原理:养成与戒除 00:04:44 习惯是后天习得的神经系统学习结果 00:06:07 学习即神经可塑性:神经元连接的改变 00:06:55 目标导向型习惯与身份认同型习惯 00:09:11 习惯养成所需时间:个体差异巨大(18-254天) 00:11:10 边缘系统摩擦力:阻碍行动的焦虑或疲惫状态 00:12:39 关键枢纽习惯:促进其他习惯形成的基石 00:14:40 习惯强度:情境依赖性与边缘系统摩擦力 习惯养成的工具与方案 00:19:37 习惯的最终目标:自动化与低摩擦力 00:20:25 工具一:程序性记忆演练(心理演练步骤) 00:23:32 赫布学习理论与NMDA受体:细胞层面的习惯形成机制 00:26:30 工具二:任务分界与多巴胺:框定习惯的神经回路 00:31:42 习惯锚定:基于身心状态而非特定时间 三阶段习惯养成方案 00:33:01 24小时三阶段划分:利用大脑神经化学状态 00:34:31 第一阶段(醒后0-8小时):高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皮质醇 00:36:02 第一阶段应用:安排高边缘系统摩擦力的习惯 00:39:53 第二阶段(醒后9-15小时):血清素升高,趋于放松 00:44:15 第二阶段应用:安排低边缘系统摩擦力的温和习惯 00:47:36 第二阶段锻炼:注意配合NSDR促进恢复 00:47:36 第三阶段(醒后16-24小时):深度睡眠,巩固学习 00:52:17 第三阶段重要性:神经可塑性与习惯固化 00:54:09 习惯自动化后:情境独立性与时间灵活 多巴胺与奖赏预测误差 00:57:25 奖赏预测误差:多巴胺与预期奖励的关系 01:01:12 扩大时间信封:将多巴胺奖励与习惯前后序列关联 01:06:10 多巴胺:关于动力而非单纯快感 21天习惯养成系统 01:08:52 21天系统:设定6个新习惯,每天完成4-5个 01:11:09 不补偿原则:错过不补,次日继续 01:13:19 21天后:评估习惯自动化程度,不急于添加新习惯 01:16:34 系统优势:现实适应性与自我测试 戒除坏习惯的科学 01:18:12 戒除习惯的挑战与一般建议 01:19:09 长时程抑制(LTD):削弱神经连接的机制 01:21:39 传统戒除方法(提醒、惩罚)的局限性 01:26:22 核心策略:在坏习惯后立即插入替代行为 01:31:44 改变神经回路:将坏习惯的“闭环”变为“开环” 01:33:31 成瘾行为的特殊性:需更全面干预 总结与资源 01:34:21 方案回顾与应用建议 🌟 精彩内容 💡 边缘系统摩擦力:启动新习惯的阻力 Andrew Huberman提出了“边缘系统摩擦力”这一概念,用以描述我们因焦虑、疲惫或缺乏动力而难以开始新行为的阻力。理解并管理这种摩擦力,是养成习惯的关键。 “‘边缘系统摩擦力’这个词可以用来描述你需要多少努力,也就是多少‘激活能’,才能开始某个特定的行为。” 🧠 程序性记忆演练:降低行动门槛 仅仅在脑海中演练执行一个新习惯的步骤顺序,就能显著提高实际执行该习惯的可能性。这利用了大脑的程序性记忆机制,降低了启动习惯所需的“激活能”。 “仅仅做一次这样简单的心理演练,就能大大提高人们定期执行这个习惯的可能性,不只是第一次,而是持续到之后的几天甚至几周。” ⏰ 三阶段习惯养成法:顺应大脑节律 将一天划分为三个阶段(醒后0-8小时、9-15小时、16-24小时),并根据每个阶段的神经化学状态(多巴胺、血清素等)安排不同类型的习惯。例如,将高摩擦力习惯安排在早晨,利用多巴胺带来的动力。 “当你列出或思考你想养成的各种习惯时,把那些你知道边缘系统摩擦力最大、最难开始的习惯,安排在醒来后的这零到八小时内。这会极大地促进你执行这些新习惯。” 🔄 21天习惯养成系统:建立与测试 设定21天内每天尝试6个新习惯(预期完成4-5个),不因未完成而补偿。21天后,停止刻意安排,转而评估哪些习惯已融入生活。此系统强调持续性而非完美,并内置了对习惯自动化程度的测试。 “这种养成习惯的方法,与其说是基于你试图养成的具体习惯,不如说是基于‘执行习惯’这个习惯本身。” 🚫 戒除坏习惯:长时程抑制与替代行为 戒除坏习惯的关键在于利用“长时程抑制”原理。当发现自己执行了不想要的坏习惯后,立即有意识地插入一个积极的替代行为。这会打乱坏习惯的神经回路,使其从“闭环”变为“开环”,更容易被干预和瓦解。 “真正需要做的,是在那之后立刻有意识地觉察…并立刻在其后进行一个替代行为。” 🌐 播客信息补充 本播客采用原有人声声线进行播客音频制作,也可能会有一些地方听起来怪怪的 使用 AI 进行翻译,因此可能会有一些地方不通顺; 如果有后续想要听中文版的其他外文播客,也欢迎联系微信:iEvenight

99分钟
1k+
2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