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收听新一期的和观选片会。今天这一期节目,我们来慢评一下中国影史票房冠军、世界影史票房前十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按理说春节档过后我们应该马上介入这部影片来聊一聊,之所以延后到现在,主要就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影响力一直在延续,至今仍然是院线每日票房的断层第一,各地也掀起了观看《哪吒2》的包场狂潮。在这期间,我们一直在观察这部动画电影的情况,想看看它到底会对电影产业造成什么影响。本期节目之前,我们也做了一些调研,与北京的多家院线的影院经理进行了交流,希望借此了解一下中国电影产业下游目前的真实情况。 内容提要: 01:54 《哪吒2》目前的国内和全球票房情况? 06:49 《哪吒2》何以成倍打破影史票房纪录? 12:38 《哪吒2》如何最大限度拿捏观众群体? 19:15 海外观众群体如何评价《哪吒2》? 23:00 《哪吒2》的产业效应,谁受益谁受难?
直播时间:工作日14-15点 收听方式:视频号:DJ时光 微博:DJ时光
主题:丘妈的传奇还在继续 主播:张宾×徐显强(丘妈中方经纪团队负责人) 本期节目请来了我的合伙人徐显强,他是日曜体育经纪的负责人。作为丘妈中国团队的核心负责人,我们可以说是最熟悉丘妈的两个中国人了。举贤不避亲,这一期我们来给大家聊一聊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永远充满斗志的丘妈。 涉及的话题: 1、丘妈在50岁高龄获得世界冠军有多了不起? 2、生活之中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她真的能出现在洛杉矶奥运会的赛场上吗? 4、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热爱丘妈? 5、她又为何如此受到中国品牌的青睐?
欢迎来到「文化无限」,本期是教育专题,欢迎收听! 主播:积木、懒残僧、Elaine 本期由三位主播分享三本书:《园丁与木匠》《特权》《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带我们了解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塑造,从而让我们认识到好的家庭和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时间线】 00:46 《园丁与木匠》 49:23 《特权》 1:22:55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1:44:05 《自尊宣言》 《自尊宣言》 我就是我。 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我。我和某些人可能会有些许相似之处,却没有一个人能和我完全相同。我的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我,因为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拥有自己的一切:我的身体,以及我的一切行为;我的头脑以及我的一切想法和观点;我的眼睛以及它们所看到的一切;我的所有感觉——愤怒、喜悦、沮丧、友爱、失望和激动;我的嘴巴以及由它说出的一字一句——或友善亲切或粗鲁无礼,或对或错;我的声音——或粗犷或轻柔;还有我的所有行动,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我拥有我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希望,自己的恐惧。 我的胜利和成功乃因为我;我的失败与错误也出于我。 因为我拥有自己的全部,我和自己亲如手足。我学习跟自己相处,爱惜自己,善待属于自己的一切。现在我可以为自己做一切了。 我知道,我的一些方面让我困惑,另外一些则使自己不解。但只要我仍然善待自己爱惜自己,我就有勇气、有希望解决困惑和进一步认识自我。 不管别人如何看我,不管那时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什么感觉到了什么,一切都真真实实地属于那时的自我。 当我回想起自己的表现、言行、思想和感受,发现其中一部分已经不再适宜,我会鼓起勇气去抛弃不适宜的部分,保存经证实是适宜的部分,创造新的以代替被抛弃的部分。 我要能够看、听、感觉、说、做。我能够生存,能融入群体,能有所贡献,有所作为,让我所处的世界、我周围的人和事因我的存在而井井有条。 我拥有自我,那么我就能自我管理。 我就是我,自得其乐。 【猜你在找】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园丁与木匠》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金榜题名之后》 《特权》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进群】 文化无限听友群:Tanya_0523(微信) 【合作】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我们下次见!
【导读】这是一期参加雪球播客“厚雪长坡“的节目。录制时间是2月20日,我到北京出差,和雪球的 七一、Layla两位主播,一起聊了聊英伟达。 英伟达的护城河是什么?短期风险、机遇是什么?中长期怎么看?等等问题。这一期也登上了小宇宙“编辑精选”。相信听完之后,你一定会有收获。 【内容索引】 1、02:16 开始用AI工具做翻译了吗? 2、04:57 怎么看来回波动的英伟达股价?科技公司过度盯着股价,可能会变得平庸 3、08:48 堆算力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门槛虽然在降低,但英伟达的能力并没有降低 4、13:39 芯片的内核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到算力就要说芯片? 5、15:10 帮你瞬间理清啥叫GPU,啥叫CPU 6、19:10 大语言模型与英伟达芯片的关联 7、21:06 马斯克给Grok跑分代表着什么? 8、26:46 英伟达作为一项长期赚钱的生意,类似于不管出什么新能源车,都要用曹德旺的福耀玻璃? 9、29:09 英伟达如果被卡脖子:是台积电还是“皮衣拉链”? 10、33:52 集中聊一下英伟达的竞争对手们 11、40:22 反思自己没有买英伟达的原因:当时真的不知道它是金子 12、42:21 回看AI的高峰与低谷,以前始终没有相信这波技术的浪潮会带来多大的变革 13、45:07 翻译完《英伟达之道》后,我对英伟达的竞争优势有了全新理解 14、50:26 投资圈对新技术的忍耐期可能在2-4年,不能一直“画饼” 15、54:09 灵魂发问:现在英伟达高估了吗? 16、56:04 国内互联网公司和英伟达的企业文化差距在哪儿?英伟达的企业文化能带英伟达走多远? 17、1:08:10 黄仁勋——极强胜负欲的小气老板 18、1:10:00 英伟达的中国市场如果被打开?
这是临时起意的加更。 如果大家在播客中听到风声,不要认为很奇怪,希望你们也能切身体会到,在山间酒店的清风拂面。我们临时到访版纳最好的精品酒店(喝咖啡),来到这里,勾起了我们对精品酒店或者resort、villa的讨论兴趣。 戳这里看看我们在贵阳的民宿 我们在西双版纳也有一间民宿哦 之前有几期播客也聊到酒店: * 在国内住过几百家酒店,最想推荐的其实是这15家 * 不踩坑景区住宿推荐:腾冲、黔东南、西双版纳、毕棚沟、兴义、伊犁、三亚、阳朔、潮州、香格里拉等13个地方! * 试过了,泰国和老挝,这9个酒店,请住!丰俭由人! ----------------------- 独立精品酒店,虽然确实不是一个投资回报很好的行业,但它可以治愈被这个时代摧残着的许多人的生命。 为什么中国没有大量出现东南亚的度假酒店? 我们之前需要铺垫,起因是我看到「Vogue Business」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点击查看),分析泰国整体旅游业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高端旅游,我认为这非常有道理,我们就此讨论了中国的问题。 中国主流的度假酒店还是三亚那一块,但为什么中国还没有大量出现东南亚那种独立精品酒店,比如巴厘岛或者精品度假村。 首先,我认为出钱的人,想如何花钱,这个非常关键。第二个是找到合适的人设计、运营,第三个是找到合适的人定位。中国的度假型酒店现在也开始分化出高净值客群,他们喜欢小型、安静的精品酒店,我认为这是一个过程。 另一方面东南亚的气候比较优势,而除了气候之外,他们还没有像中国这么现代化,所以他们的很多风景很原生态。中国难道没有很原生态的地方?当然到处都是。中国的基建不好吗?非常好。为什么没有很多酒店真的是那种状态? 我认为松赞、明月松间、既下山和安隅都做到了。旅游需要有一种心态,去一个不太现代化的地方欣赏不够现代化的风景。我们认为,中国未来中高端精品酒店,确实很有发展潜力,中国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中国有各种奇妙的地形地貌,这些地方以后有可能诞生非常精品的酒店。现在已经开始越来越多,我认为在中国诞生的酒店,服务的人群确实相对高端,是中产以上的人群。 我们认为,核心问题不仅是金钱,而是品位和对位的问题。给钱做酒店的人的品位、设计酒店的人的品味、市场运营酒店的人的品味以及来这个酒店住的人的品味,这几点都很关键,要对到一起。东南亚的市场是全球市场,更容易发展。 好的度假酒店和精品酒店,氛围感非常重要,而松弛感是一种吸引人的方式。我之所以讨厌网红酒店,是因为网红风从视觉上没有度假感和松弛感。是一种追求热门的感觉,是一种城市感,一种试图吸引眼球的氛围。而我认为,度假松弛的本质,让人感到安静、宁静,是世外桃源。 运营也非常重要,很多酒店运营三年就变味了,尤其大酒店特别容易这样。当你进入酒店时,第一反应是钱,举目望去都是钱堆出来的。我大胆猜想,未来中国真正能做好酒店运营的人才会很值钱,这很关键,不仅需要品位,还需要经验和心态。我住过很多可爱的酒店,我认为那些工作人员与他们平等,他们只是在这里工作。我真的能感受到,他们为我们提供服务让他们很快乐,他们与你交流沟通会感到很开心,像朋友一样。 希望中国这样的好酒店越来越多,我相信肯定会越来越多。最关键的是有钱人们看这个行业是蛮值得做的,虽然确实不是一个投资回报很好的行业,但它可以治愈被这个时代摧残着的许多人的生命。 本期BGM 开头:耿马傣族舞蹈南西米 结尾:赶摆归来(傣语版) --- 来贵阳、西双版纳欢迎住我们家哦! 预订方法:加微信,微信号:laiwojiazhu 戳这里看看我们在贵阳的民宿 我们在西双版纳也有一间民宿哦 ---- 为了不占用工作时间,播客选题随机,录制简单,剪辑更是四舍五入约等于没有。这样还有个目的,希望你们听的时候,就如同跟我们在同一屋檐下生活,有没有get这种feel呢?因为我俩每天生活都这样,随机且有趣,偶尔会突然深刻,但总体非常散漫。
【芭莎聊聊吧】第二期上线! 芭莎编辑潜入茶水间,大胆开麦蛐蛐时尚圈。这一期我们来聊聊大家都是如何进入时尚这个行当,主编们的实习生时期是如何度过的?时尚女魔头也有菜鸟故事?另外请注意,本期播客中干货出没!到底什么样的实习生会被编辑们喜欢,怎样的简历更容易被选中?我们在节目里通通解答~ 2:18 穿Prada的女魔头们也有当咖啡小妹的实习经历? 5:11 20年经验时尚编辑曾经竟然工作累到被清洁阿姨以为猝“死”。 12:30 时尚编辑来上班的第一天连电梯都不会按?“我不会是小镇姑娘来这时尚大楼了吧!” 16:20 开麦大爆料:主编也一样在网上蛐蛐老板! 24:53 能够在芭莎实习的必备素养是什么?编辑到底偏爱什么样的实习生? 27:00 “她穿5万多的香奈儿,‘偷’2千多的香水……”实习生里那些让主编都大呼“天呐”的离谱事迹。 31:00 到底怎么样才能去时尚杂志实习啊?芭莎编辑们在线教你写简历!
* 【本期简介】 一年一度乐子人,不是牛鬼非蛇神 乐子人聚江湖广,沙雕风云卷八荒, 新闻荒诞如魔幻,人间喜剧已开场 离谱他妈夸离谱,抽象界里他称王 --------------------------------------------- 本期主播:狸狸、Kyle、国子 本期剪辑:狸狸 片尾推荐歌曲:为你写的歌——方大同 (致敬并怀念soulboy 方大同老师,愿世界大同,你我都能听到那首只为你写的歌) 微博:谁知道呢-WhoKnows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期封面制作:Kyle(撞羊版)
喜迎315,真“期待”揭晓这一年咱们又吃了什么亏啊!作为普普通通的消费者,日常不过就是在消费主义的浪潮里挣扎,商家们都是那么通人性,拿捏我就像捏减压玩具般爱不释手。这期咱们就来聊聊中过的消费陷阱、付过的智商税,还有维不明白的权。 参与录制或加入听友群,添加小助手:yiguanzhan 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在小红书、抖音搜索:一个观众站起来 本期主播: 陈火腿(微博@陈火腿_) Yuki(小红书@拥护菠菜反对带壳的蜗牛) 阿咻(小红书@喜剧波比) 吕博伟(小红书@吕博伟一点也不好笑) 时间轴: 00:01:03 塌房了,怎么这么多产品有问题! 00:20:20 这智商也不知道是不是智商税 00:44:23 富豪与我都爱假货 01:04:56 纯恨战士退货记 01:13:58 "祝你全家新年快乐" 制作:憨豆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Jack是一位在硅谷的全职爸爸。他的妻子是一位曾与四位诺贝尔获奖者共同发表过论文的杰出科学家。在他们拥有了第一个孩子后,为了让妻子可以在科学领域继续发光发热,Jack主动请缨做起了全职爸爸,而且一做就是10年。 Lena在2018年曾文字采访过Jack,并发表他的故事在《Lena的全职妈妈日记》。七年后,Lena和Jack重逢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电台,录制了他们的第一次播客对话。在节目里,Jack与大家分享了他作为少数派的华裔全职爸爸在英国和美国两地的不同带娃经历,以及他本人对男性的家庭身份的重新解读。 节目内提到链接: * 《硅谷育儿少数派》简报Newsletter * Lena接受西雅图中文电台《专家论坛》采访 *广告:想知道社区生态下的幼儿自治型校园是什么样吗?坐落在中国云南大理的猫猫果儿幼儿园用一场教育实验来告诉你答案。在小宇宙上搜索《创业有何蓝》,点击收听第4期:“对话猫猫果儿:从优绩主义里救救孩子”,此节目由热爱探索教育创新和科技投资的蓝驰创投出品。 00:22: 10K全球订阅量+简报平台+Lena西雅图中文电台采访 02:14: 美国的“女性历史月”(Women’s History Month)开启本期话题:全职爸爸 03:33: Lena介绍Jack 04:21: 斯坦福大学学生电台探访 06:48: Jack访谈开始 07:40: Jack与斯坦福大学电台的渊源 10:12: 从斯坦福到剑桥,Jack开启全职爸爸生涯 14:20: 10年全职爸爸的日常 16:28: 来自华人的家庭,上一代对“全职爸爸”的不理解 19:05:外界和社会对”全职爸爸“的反馈:全职爸爸仍然是少数派 21:15:欧洲国家对“全职爸爸”的友好度较高:带薪产假的重要性 23:21:美国保守地区对“全职爸爸”的偏见 25:30:美国加州地区对“全职爸爸”的接受度更高 29:32:华人社区对“成功”的追求给孩子造成压力 30:33:美国在制度和体制上对家长的支持不够 32:53:北加州科技公司云集,更有机会创造让爸爸在家办公、带小孩的工作环境 35:15:Jack的“全职爸爸”锦囊 37:48:父亲过世,孩子的陪伴是一种安慰 39:42:Jack加入“爸爸俱乐部” 40:31:新名词“Lead Dad” 42:03:Jack不再向往回归职场:”做全职爸爸对我来说已经够了” 43:49:Jack对新一代的爸爸们想说的话:”这是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机会” 46:11:Jack对未来世界里社会对全职爸爸的畅想 49:06:全天下的爸爸们多多参与孩子的成长 50:54:重新定义新时代的“爸爸力”
Meet a generation that swears by herbal remedies but won’t give up late nights. Gen Z is all in on outdoor sports, 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yangsheng (or health maintenance in Chinese), but on their own chaotic terms. Is this the ultimate balance, or just a creative way to reinvent their own lifestyle?/ Phone on silent mode? Maximum distraction (20:37)! On the show: Heyang, Steve Hatherly & Yushun
📻内容提要 本期节目是“心理成长”系列节目之“与攻击者认同”。 * 为何我们会向攻击者认同?人也会向苦难认同吗? * 伤害、认同与爱之间的困境是什么? * “孩子,你不能吃这个没有文化的苦!”家长的良苦用心在说什么? * 亲密关系中的伤害性模式如何被“继承”下来? 📚提及书目 《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杰瑞姆·布莱克曼,美国资深精神病学专家。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