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添加Wwilddog001進社群喔~ timeline🕗 ➔ 01:37 女性友誼第一次被女性真實的展現給全世界🌍 ➔ 02:05 女性慾望不能言說❓ ➔ 02:55 萊農被觀眾討厭是因為第一人稱敘事💬 ➔ 05:23 他把通往男權的成功歸功於一個寡婦💭 ➔ 07:19 女性瘋子的慾望被放大和被正視🔍 ➔ 08:18 男性是女性的最大化資源💻 ➔ 09:03 女性的價值不在於創造,而在於被愛💔 ➔ 10:27 她被這個男人殺害了,被可以預見的生活殺害了🔪 ➔ 11:43 自我和他人的對立始終存在,他人即地獄👀 ➔ 12:12 為什麼波伏娃可以抵抗薩特,而梅麗娜無法抵抗多納托?✍️ ➔ 13:59 女性不能拋開結構談個體,大環境很重要❗️ ➔ 15:30 沒有任何一個男性能超越第一層意識🙅 ➔ 16:41 之所以不承認可以選擇,是因為不想承擔自由的責任❌ ➔ 17:57 費蘭特和波伏娃不謀而合的、讓人難受的誠實💓 ➔ 19:38 語言和意識的巨大鴻溝🤔 ➔ 21:15 環境越差、越激發人的反思力💪 ➔ 22:29 我不存在在遊戲規則裡,是因為這個遊戲從來不對我開放🔥 ➔ 23:45 有多少女生意識覺醒以後能抵抗社會規訓🛡️ ➔ 25:27 萊農和尼諾私奔是為了完成自我成長👍 ➔ 26:42 戀愛腦是自我慾望自大化嗎❤️🔥
📢Hello朋友们,Cora 和安琪开启 2025 年第一期播客录制!(鸽子王回归) 这次录制也是年后两人首次见面。实际上录制时间还停留在2月14日之前,但是节目却难产到了3月才出生。春节假期之后,我们决定分享春节假期带来的冲击和变化,去探索关于自己、关于父母、关于各种感情和关系,共同开启了一场充满生活气息的聊天…… 🎙️【主播】 💐Cora:十年律师经验的法律老油条|双子B型血+ENFP快乐小狗|用播客保持输出+记录生活|正在自我探索中 🐟安琪:成年才开始学习的小舞蹈爱好家 | i 值正在上涨的金牛座 | 美食嗅觉灵敏的湖南人 | 抽象土味爱好者 🔗本期你会听到…… 00:23 新年伊始,我们的春节大变样 01:05 惊!重磅消息大回应——Cora迈入人生新阶段💥 07:24 啊~ 奇妙的身体变化🤰🏻 10:11 手心冒汗的「家庭对谈」经历 18:18 家人可能忘了你是谁,但不会忘了爱你这件事 23:10 没听清楚!阿雅的玄学好孕教程?!🧙 26:09 男友的“解离”状态之🎎两岸结婚的苦恼 30:10 安琪全员E人的春节家庭大赏 34:48 安琪和妈妈:接受和父母渐行渐远的变化 37:21 父母爱情的小道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要靠磨合,都是得靠互相磨合和接受。” 41:44 同为女性,我讨厌妈妈的“软弱” 48:12 当我问Deepseek亲密关系的烦恼,它这样回答我。。 52:47 我们总在一代又一代的原生家庭中成长学习 1:04:11 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日子是浪费且幸福的,圈子不同没关系,但是两个人都要各自保持相似步调进步 📷 (Cora在泰国旅行的时候,误打误撞进了一家叫“Bibi”的冰淇淋店) (可爱的戒指款式💍) (Cora家今年独特的Dresscode) (安琪在老家的新年摆摊位) (安琪老爸,和他的发小们) 🎵BGM: 天府事变CDREV - 雾都啊雾都 PJ Morton - They Gon' Wanna Come Lizzo - Juice Duke & Jones,Louis Theroux - Jiggle Jiggle
本集关键词: 被资本掌控的总统,高级话术之最“不坏”的体系,祛魅时刻,星光小道,吃指甲的阿色儿,绅士乞丐,空手而归的超市,疯狂洗地,鞋带的故事,罗易哭了,哥谭市…… 片头BGM:Bailemen Swing - 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上海复兴方案 片尾BGM: Forrest Gump Suite-Alan Silvestri
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从伊藤诗织的纪录片《黑箱日记》出发,聊了聊世界范围内的女性抗争和女性记录,以及我们身为女性的情感。 本期内容首发于播客「问题青年」 *Trigger Warning:本期涉及到有关性暴力、性侵等内容的描述,有可能会激发创伤反应,请在自己状态良好、做好准备的前提下去收听,如果感到任何不适,也请及时退出收听。 《黑箱日记》是东亚 MeToo 吹哨人、日本记者伊藤诗织的最新纪录片。她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自2015年遭遇山口敬之性侵以来,公开反击直到民事诉讼胜诉的过程。影片不仅呈现了她如何撼动日本关于维护女性权利的陈腐法治,也有很多非常私人的真情流露。是一部关于女性抗争、女性记录、女性情感的重要作品。 在这期播客中,我们将以《黑箱日记》为线索,串联起当下 MeToo 运动的全球图景:从法国演员阿黛拉·哈内尔为揭露行业性侵黑幕退出影坛,到中国个案当事人弦子将私域创伤转化为公共行动,我们探讨“站出来”背后的勇气与代价,也完全认同“不站出来”的合理性。节目将通过对法律系统缺陷、影像行动主义、情感解离、羞耻文化等议题的聚焦,试图回答:当创伤被触发时,女性如何夺回叙事权?当社会以“中立”之名沉默,我们又该如何成为“对TA人痛苦更有想象力的人”? 最后,我们回归行动本身。从性同意文化的隐喻,到取证、报警、心理支持的具体指南,再到自我关怀。我们希望,女性在争取自身权益的路上能有更多同行人,如同伊藤诗织在书中写的:“我希望有很多东西能够结束在我们这一代。” 本期话题成员 * 小吓(@小吓吓吓)女权主义者(拥抱过伊藤诗织版) * Sharon(@绒绒的猫猫虫)青年志编辑,女权主义者,关注她们、爱她们、拥抱她们 * 小毛(@mmdoudou)女权主义者,正在练习成为更可持续的助人者(下马威第33期、35期嘉宾) 时间轴 03:20 关于纪录片《黑箱日记》和“伊藤诗织诉山口敬之”重要事件及时间线 06:59 观看《黑箱日记》时关注和感受到的细节 13:08 小吓在平遥国际电影节接触伊藤诗织时的观察 16:57 女人说脏话是对权利的要求,是一场身心排毒 20:54 从法律到社会文化,我们如何理解性别暴力当事人所作出的矛盾反应? 28:01 受害者身份的复杂性:从伊藤诗织作为记者对真相的追寻,到演员阿黛拉·哈内尔与演艺圈的割席 34:56 MeToo运动给我们的启示是,没有一个行业是干净的 39:11 当女性选择用所有的生命经验夺回自己的权利、拓宽公共性的意义 43:18 幸存者、当事人选择抵抗的方式不一定是站出来 46:45 女权运动与影像行动主义:当女性拿起摄影机 52:46 为什么我们需要打破中立,甚至是身份、年龄和国籍,站在弱者这一边? 01:03:31 如果身边的人遭到了性侵,我们该如何去理解TA、帮助TA? 01:12:00 性暴力发生后,当事人对创伤的否认和情感上的解离 01:13:45 当羞耻的情感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01:18:49 导演小田香反思对摄影机权力的过度使用 01:24:06《黑箱日记》在日本社会遭到的争议和弦子的回应 01:33:12 身为女权主义者懊悔的时刻 01:36:31 有行动意愿的人,好好活着本身也是行动的一部分 01:39:59 羞耻的情感所代表的,是你正在接受的是无法改变的、不公正的、结构上的问题 【本期引用的素材】 @弦子和她的朋友们,微博 《#MeToo催生新版性平三法3/8上路:修法後不可不知的10大要事》 《黑箱日记:伊藤诗织的抗争日志》,疲惫娇娃 《翻译 | <初步举证>剧本序言|从女性的生活中构建法律》,爱睡觉的梅林 《回应争议,公开致歉|《黑箱日记》导演伊藤诗织的最新公开信》,导筒directube 《【KJ搬运】英国性教育宣传片:同意喝茶与SEX》视频 《性别|为何受害者可能认为“侵害是两厢情愿”》,小毛 【性别暴力事件助人指南】 * 《性侵发生时,请告诉我怎么做》,不慌生活 * 《性侵受害者申请警方刑事立案指南》 * 《性暴力相关事件报道中媒体的伦理规范》逐字稿,小毛 * 《支援幸存者的话语》,风雨兰 * 《同倖者之路:性暴力支援指南》,关注妇女性暴力协会、反性暴力资源中心 * 《支援性骚扰受害者,我们可以做到的几点》,看理想 * 《当你每天都实践自己的价值观时,你无需感到行动者内疚》,莽莽 * 《转载|性侵幸存者自助手册》,Gender练习声 * 《性侵害幸存者自主手册》官网 【本期提到的书目】 * 《黑箱:日本之耻》[日],伊藤诗织著 * 《裸泳》[日],伊藤诗织著 * 《创伤与复原》[美],朱迪思·赫尔曼著 【本期提到的影视作品】 * 《黑箱日记》(日本),纪录片,导演/主演:伊藤诗织 * 《日本之耻》(日本),纪录片,导演:埃里卡·詹金,主演:伊藤诗织,官网:truevisiontv.com * 《初步举证》(英国),NTLive,导演:贾斯汀·马丁,编剧: 苏茜·米勒,主演: 朱迪·科默,官网:primafacie.ntlive.com * 《家人》(法国),纪录片,导演/主演:克莉丝汀·安戈 * 《逃离性勒索》(西班牙),纪录片,导演/主演:帕特丽夏·弗兰奎萨 * 《噪音如是说》(日本),剧情短片,导演/编剧: 小田香 * 《向着那份温柔》(日本),纪录片,导演:小田香 * 《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美国),纪录片,导演/编剧: 泽娜·布里斯基 / 罗斯·考夫曼 * 《德菲因与卡罗尔:反叛缪斯》(法国/瑞士),纪录片,导演:卡利斯托·麦克诺迪 * 《破产姐妹》(美国),美剧 【本期音乐】 * To See From Here-Self Esteem * I Will Survive-Gloria Gaynor 【本期封面】 * 纪录片《黑箱日记》海报 【后期制作】 * 剪辑:竹官 * Shownotes:Sharon、小吓 * 文字版:mp.weixin.qq.com 【联系我们】 * 邮箱:[email protected](合作) * 微信:Xiamawei2000(加入听友群) * 小红书:@下马威疯八面
本期嘉宾:大深:(公众号:大思钱深)FOF基金经理,家族办公室OCIO,曾任职于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和某大型港股上市公司家族办公室等。 酒神之舞:(公众号:基客星球) 七年央媒+七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外加两年深漂,目前专注基金营销、基金产品观察的自媒体。 主持人:老陈(公众号:老陈聊资管;深聊搞钱人),前公募资管合伙人,中基协首任媒体监督员,中年危机通关人。 3月8日,妇女节(女神节)。 这一期播客,我请到了两位女性嘉宾的返场:在公募做FOF经理的大深,和在券商+基金做品牌公关的酒神。 相比男性,资管机构的女性占比并不算太低,但在管理层、投研岗、销售岗上,女性的占比并不高,女性集中在中后台部门。 与此同时,女性无论在资管职场,还是职场之外,都有很多的困境——年龄歧视、酒桌文化,晋升通道,都不如男性的路径更顺畅。 不过,女性特有的细腻、认真和审美,也给冷冰冰的资管机构带来了很多亮色。 聊到了酒桌文化,大深和酒神都深有感受,也有分享了很多段子,不同的区域和城市,以及不同的行业,酒桌文化的渗透度也深浅不一。 文章提到的文章: 基金圈里的“她”人生:70后爱过恨过,80、90后仰慕“基金光环” 各管理超百亿资产,这些女基金经理的“投资经”是如何炼成的 时间轴 03:06 公募基金行业中性别比例与风险管理 数据显示,男性员工占比最高的五家基金公司中,金信基金的男性员工比例达到71.63%。相比之下,女性员工占比高的基金公司排名相对靠后。整体行业性别比例约为6比4或5.5比4.5,男性略占优势。 07:10女性管理者在投资领域的情绪管理与投资策略 对话围绕女性管理者在投资领域的情绪管理和投资策略展开,讨论了女性在控制情绪方面的优势以及她们在追求稳健投资策略上的天然倾向。提到了女性投资经理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第一份职业对性格塑造的重要性。 12:30 金融机构中女性从业者的性格与职场影响 对话围绕金融机构中女性从业者的职业性格和职场表现展开,讨论了不同性别在风险偏好、工作风格以及沟通方式上的差异。女性从业者通常被认为更加注重细节和风险控制,但同时也存在风格激进的个体。男性从业者则可能在表达和处理事务上显得更为粗线条。 17:17金融行业中女性面临的挑战与职场韧性 对话围绕金融行业,特别是公募基金领域,女性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职场特性展开。讨论了女性在处理复杂工作时的有条不紊,以及在职场中因为生育、家庭责任而可能面临的歧视和挑战。通过个人经历和观察,揭示了在招聘过程中性别偏见的存在,以及女性在职场上的韧性和真诚度。 22:33金融职场中的性别差异与挑战 对话围绕金融职场中的性别差异和挑战展开。讨论了性格与岗位匹配、文理科背景的影响,以及性别在处理工作关系中的角色。特别是提到了在处理媒体关系时,性格和处理方式可能引发的舆情问题。 28:12职场酒桌文化及其影响 这段对话围绕职场中的酒桌文化展开,探讨了酒桌文化在工作交往中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参与者分享了个人经历,包括因能喝酒而快速在职场中建立形象的例子,以及酒桌上表现优秀被视为能力维度之一的现象。讨论还延伸至不同地区对喝酒的不同要求,以及在特定行业如金融销售中,酒量成为非正式招聘要求的情况。 33:47中国各地的酒文化与职场劝酒现象 对话围绕中国不同地区的酒文化以及职场中劝酒现象展开。参与者分享了在内蒙、河南、天津等地的酒文化体验,以及在职场中因酒文化而产生的压力和健康问题。此外,还讨论了金融行业销售中酒文化的作用,以及如何在不喝酒的情况下坚决拒绝劝酒的策略。 37:52金融行业现状与投资策略转变 对话反映了金融行业从业者面临的挑战,包括与客户建立关系的难度、业绩考核的压力以及对个人健康的潜在影响。讨论还触及了近年来金融行业销售岗位的考核制度变化,从依赖家庭资源转向每年需新增业绩指标。 41:39探讨消费复苏与提升生活品质 对话围绕消费复苏的现象展开,讨论了人们在经济逐渐回暖的背景下,如何适度开放消费机会,特别是大额消费的冲动。提及了两会中关于CPI目标的设定,以及通过投资机会提升财富效应,进而促进经济正循环的重要性。 44:01职场环境变化与个人转型策略 对话者讨论了当前职场环境的严峻性以及年龄歧视问题,指出不再执着于过去的职场幻想,而是应更积极地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尽管面临环境变化,他仍然认为积极行动是关键,例如主动拜访、拓展人脉,即使在无差旅补助的情况下也愿意自费参加活动。 47:11金融职场的变迁与女性影响力 对话反映了金融职场的现状和变化,包括职场流动性降低、传统行业人员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担忧,以及女性在金融行业中日益显著的影响力。一位离职后心态调整良好的朋友展示了对职场的新态度,而另一位仍对未来不确定的朋友则反映了行业的保守趋势。 简要问题 问:在金融行业中,女性从业者的整体占比如何? 答:相比女性基金经理,金融行业的女性从业者占比要更高一些,至少比女性基金经理多。具体到基金经理层面,尤其是投研岗位,女性可能更少一些,这可能与教育背景及招聘过程中对男性的偏好有关。 问:女性基金经理是否在资产配置上表现出相对稳健的特点? 答是的,女性基金经理在固收、债券和资产配置方面表现得相对稳健,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投资策略更注重长期稳定收益,而非短期的高风险追逐。 问:最近几年女性基金经理是否在统计数据和媒体曝光率上有所提升? 答:是的,近几年全社会对女性和女权主义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基金公司在宣传品牌时也开始注重展现对女性友好的形象。因此,在媒体舆情上看到关于女性基金经理的访问和访谈越来越多。 问:在投资领域中,女性基金经理与男性交易员在投资风格和心理承受能力上有什么不同? 答:女性基金经理通常更倾向于追求平稳稳健的投资策略,更多地关注资产配置的平衡,如债券或fo f等投资品种。而男性交易员可能由于荷尔蒙的影响,更追求刺激和出人头地,有时会做出极端的投资行为。数据显示,男性基金经理因投资失误导致心理压力大甚至自杀的案例较多,而女性在心理承受能力上较强,韧性更佳。 问:女性金融从业者在中后台业务中的性格塑造有何特点?女性基金经理在细致入微方面有哪些表现? 答:女性金融从业者在中后台业务中的性格塑造可能受到性别背景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部分女性从业者可能更重视风险控制,风格较为稳健;而另一些女性从业者可能较为宽松,沟通更为灵活。但无论男女,都有各自风格鲜明的基金经理存在,不能简单以性别标签来贴定。女性基金经理在细致入微方面表现出色,例如在文案创作、照片选取及事件描述等方面,她们会提供详尽且富有深意的细节,这种细腻的工作方式让人印象深刻,体现出女性的独特视角和敬业精神。 问:职场环境对女性有哪些挑战或困境? 答:职场环境对女性存在一定的歧视现象,比如女性因生育、陪伴家人等原因请假时,可能会遭到老板的微妙目光,影响其工作稳定性。此外,在招聘过程中,有时会设定年龄限制或偏好男性候选人,这也限制了女性的发展机会。尽管表面上提倡男女平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女性仍需面对诸多挑战。 问:在金融职场中,你是否感受到过性别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答:我确实感受到过这种结构性的压迫。比如,在一些私人的场合,如博客交流中,女性可能会面临酒局等传统社交活动带来的压力和不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发展机会。 问:酒桌文化是否影响了女性在职场上的表现?酒桌文化在职场中的地位如何? 答:是的,酒桌文化是特有体系中的一部分,通常以男性为中心,而女性在这样的场合可能会感到较为吃力,不如男性游刃有余。即使女性担任高层管理职位,她们仍需参与这类场合,并可能需要男性的协助来完成一些任务。酒桌文化是人情世故的一种表现,在很多场合下,它有助于打开局面,建立关系。但对于不擅长喝酒的女性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问:是否存在女性领导下的金融机构中,女性获得晋升的概率更高的现象?是否发现女性在某个特定机构中因一把手是女性而获得更多晋升机会? 答:我经历过的情况并非如此,即便一把手是女性,她也需要适应并参与一些男性主导的社交场合,这时也需要男性的支持。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对女性有利的普遍现象。我尚未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反而认为无论男女领导,女性都需要去适应这些传统且普遍存在的社交习俗。 问:在招聘过程中,酒桌文化是否会成为一种隐性要求?对于喝酒能力和性别歧视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答:是的,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在一些特定行业或地区,喝酒能力会被视为一种能力表现,特别是在拓展人脉、开展业务时,能够喝酒可能会给女性带来劣势。喝酒能力确实可能成为一种隐形标签,就像吃辣或喜好的面宽窄一样,可能对某些群体造成某种歧视。但本质上,这是由基因决定的个体差异,并非评价工作能力和价值的标准。 问:在官场和金融行业中,喝酒是否具有某种优势?是否有一些场合或岗位对酒量有特别的要求? 答:是的,在官场中,喝酒能力往往能带来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某些场合下,如领导面前展示自己、进行深入交流等方面。而在金融行业,特别是机构销售岗位上,喝酒也是必要的社交手段,比如去拜访各地分支行以获取额度和预算,进入银行白名单,这些过程中喝酒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比如金融销售这个岗位,平均酒量相对较高。如果不能喝或者对酒精特别反感,可能会觉得做这个业务非常痛苦,因为这往往是一种潜在的隐形要求,不写在正式招聘中。 问:金融销售工作中是否存在通过喝酒打破人情关系的壁垒? 答:是的,在金融销售中,除了产品本身,很多情况下也是依靠人情关系,尤其是银行系统里,通过喝酒建立和巩固联系,从而让客户接纳自己的产品。 问:是否存在劝酒文化导致酒量被强行提升的现象? 答:是的,有些情况下即使个人酒量已达极限,仍会被劝酒者认为没喝到位而持续劝酒。例如我有过经历,在表现出不能继续喝酒的状态后,仍有劝酒者坚持劝酒,最终导致劝酒者醉酒。 问:这种劝酒文化在南方是否存在? 答:是的,南方也有很多类似酒文化盛行的地方,例如内蒙、河南等地,喝酒频率极高,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问:对于不愿喝酒的人来说,在职场上如何应对? 答:不喝酒的时候要坚决拒绝,并且应该认识到,那种认为一定要喝倒才够好的观念并无意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酒桌文化习惯,但总的来说,酒文化在中国职场上普遍存在,关键在于个人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问:对于女性在金融职场中的角色和贡献,您有何看法? 答:金融行业中女性的存在使得这个行业更具人情味和温暖感,无论是营销策划还是品牌公关,她们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真诚的交流,让金融行业减少了铜臭味,增添了人性和感情色彩。
本期简介 三十多年前,吕侠第一次确切地产生了这种感受:儿子是重要的。当时,她大姐的眼睛不小心被剪刀戳到,母亲从邻居口中得知家里娃受伤了。听到消息的她连忙从地里跑回家,看到是姐姐后,母亲松了一口气。她脸上微妙的表情,吕侠现在还记得。吕侠知道母亲内心的想法——还好不是儿子。 这种隐隐的不适在进入婚姻之后变得更加清晰。孕期时,丈夫和婆婆面对性别为男的体检表有多开心,她就有多愤怒。她觉得自己只是生育工具。当时她还不知道女性主义,她不知道自己的痛苦有名字。 挣扎和冲突中,吕侠又如此生活了十几年。2022年,她在网上搜索女性主义,遇到了一群能够理解她的社群伙伴。一个生长于 70 年代的女性从觉察到自己的不适到真正将其与女性主义联系起来,吕侠花了43年的时间。 吕侠,46 岁,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她读马克思恩格斯,读上野千鹤子,读波伏瓦,读最近的新书《性别打结》,她说她自己读得很慢,要读很久很久。 她在学校申请建立生命社团给学生科普性教育,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不一定非得跟爸爸姓,对于教材上性别刻板印象的内容坚持反馈。这样的她,却常常感到孤独,常常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小,觉得自己那么微不足道,不能够真正做出什么改变。她想要自由,想要学习更多知识,想要真正地成为自己。 自我找寻的这几十年,受伤和痛苦难以避免,吕侠说“我宁可结节,宁可乳腺增生,也不要糊涂。” 交谈过程中,她多次抽泣,我们也反复哽咽。未来会变成怎样仍未可知,但今天是我们的节日,此刻,我们的泪水将为连接和勇敢而流。祝福朋友们节日快乐。 最后附上吕侠写的诗。 系列介绍 “女性与解困”系列由解困式报道中国案例库”联合“女性和媒体”读书沙龙平台联合推出。每期聚焦一个女性领域的热点话题,探讨每一道“困”住女性的难题如何破解,通往一条解困之路。 时间线 00:02:55 我的母职惩罚:为了孩子当一名小学老师 00:03:17 我抱养了一个女孩 00:05:20 “巴儿子”:生不出儿子誓不罢休 00:07:17 小时候,我和姐姐吃苹果皮,弟弟吃果肉 00:08:10 知道是姐姐不是弟弟眼睛受伤后,我妈妈松了一口气 00:08:47 在农村里面,媳妇是没有名字的 00:09:39 我是谁?我多想我是我自己 00:17:20 没有人告诉我可以不结婚 00:18:45 当知道孩子是男孩时,他们越高兴,我越愤怒 00:22:01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做了两次流产 00:22:45 班上有好几个学生不知道妈妈姓什么 00:23:46 我宁可有结节,我也要做一个清醒的痛苦者 00:24:54 我的努力却让我“家破人亡” 00:26:58 我的力量还是太小了 00:28:58 你们懂我,可你们都不在我身边 00:38:40 女性主义支撑着我 00:39:23 课本上的内容不对劲,我投诉了 00:43:24 我想行动,但我找不到行动的出口 00:51:33 具体地践行“一人一杀” 00:53:44 我给女儿报了武术班 00:55:17 我眼看着我的儿子被“染”成了男人 00:58:25 房子车子没有女儿的份 01:01:05 不用着急,改变可以慢慢来 01:01:18 一个小彩蛋 本期嘉宾 吕侠:乡镇中年一线教师,清醒、痛苦、孤独的女性主义者,女性与媒体读书会书友 本期播客提到的书影音 书籍 《性别打结》 《始于极限》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第二性》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电影 《老娘与海》 《出走的决心》 《好东西》 报道 《平原上的娜拉》 音乐 《雾冬》 《lullaby》 -END- 你可以在这些平台收听全部节目:小宇宙、网易云播客、QQ音乐、即刻、喜马拉雅FM搜索「解困」,欢迎评论、留言,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解困」播客在小宇宙已开通赞赏功能,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小额赞赏鼓励一下,我们会将收到的赞赏全部用于维系公益组织的运转,谢谢大家的支持!
当你在香水店闻到一只新香的时候,有没有似曾相识,或者一见钟情的感觉。千万别着急,听完这期节目,绝对有可能顺藤摸瓜,找到你真正的梦中情香! —————— Playlist: Dirty Harry - Gorillaz 03:12 花香调香水 08:53 木质调香水 11:00 琥珀调香水 12:48 美食调香水 13:50 麝香香水 16:00 绿意调香水 —————— 本期节目所提及的香水 Portrait of a lady - Frederic Malle Gris Dior - Dior Santal 33 - Le Lebo Passage d'Enfer - L'Artisan Parfumeur Another 13 Baccarat Rouge 540 - MFK Ma Griffe - Carven London Funk - Vilhelm Parfumerie —————— 【关于主播】 主播JIAWEl。来自法国顶尖香水学院 ISIPCA。一位狂热的心里话干货输出者。 【联系我们】 我们非常重视小伙伴们的收听体验,请大家多多留言分享意见。欢迎加入小红书(香下人Perfumology)主页的听友群。 【关于「香下人」】 香下人这档节目会交流跟香水/香气有关的一切话题。我们粗通香原料,香水,分享香气背后的故事。人设是香水娱乐师,不太干货但绝不水。 虽然不拘泥于干货,但我们决不轻飘,以深度见解贴心解说,让你对香水的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Podcasts | 小宇宙App | QQ音乐 | 豆瓣 | Spotify 【联系我们】 香下人小宇宙播客 | 小红书:香下人Perfumology |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 | 版权声明
在“听他给别人写的歌”这个专栏在最初的选题阶段,方大同就是我们心中很重要的名字。因为大同在自己的作品外,持续为其他歌手创作了相当多优质的作品,每一首歌里都有他一部分闪耀的音乐灵魂。 上周末方大同离世的消息,我们好像还没有完全的消化掉。唱片架上摆的那张《梦想家》的黑胶,封面它抬起的那个手,从say hello,变成了say goodbey。虽然已经不能再听到大同唱歌了,但这些带有他印记的作品,会在华语乐坛近20年的时间长河里熠熠生辉。 本期节目,我们挑选了其中的10首歌,一起来再探索一下,方大同的B面。 * 背景音乐 《才二十三》——方大同 * 本期节目歌单: 开场曲: 《人人都爱方大同》——林海峰 03:11 1.《倒带人生》——陈奕迅 10:08 2.《墙纸》——容祖儿 15:32 3.《苏州河》——薛凯琪 21:36 4.《今夕是何年》——李克勤 27:03 5.《绝》——莫文蔚 32:19 6.《小小蚂蚁》——潘玮柏 37:46 7.《脆弱》——谢安琪 43:55 8.《你的女孩》——王诗安 结束曲: 《孤独患者》——陈奕迅 * 参考资料: 方大同、R&B与流行音乐“爱的可能性” · 关于「野声宝库」 野声宝库是一档以挖掘各种风格的现代流行音乐为主题的音乐文化分享类播客,不排除偶尔夹带个人私货的聊天以及不定期掉落的关于音乐故事和音乐话题的讨论。 · 搜索「黑胶盒子」公众号,后台回复“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即可进群哦~ 由于部分音乐版权问题,播客可能会有下架的风险,听友们可以搜索黑胶盒子公众号,所有播客内容都会同步在公众号上哦! · 加V:heijiaohezi 进听友群一起交流,等你呢!
FUNK NEWS VOL.413 爱玩不玩更新! 咱们之前聊过一次galgame, 这一期姊妹篇节目来了! 咱们请来了一位新朋友 -- 蠢白, 一起聊聊乙女游戏这个大类。 涨知识了这次!! 乙女游戏是以少女群体为目标受众的恋爱模拟类游戏。 以女玩家为主角,从而编织成各种故事, 模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恋爱互动。 以与角色的情感互动和主线展开剧情。 角色的组成一般包括女性主人公、可攻略角色和配角(非可攻略角色)。 主持人:鬼慈/八一/火儿 本期嘉宾:蠢白 录音:鬼慈 制作:鬼慈 设计:八一
主播生日特集下篇重磅来袭,摇滚含量直线飙升,本期节目将继续借两位主播生日的契机,分享来自主播出生的1986年或1992年发行的后五张唱片。内容依旧丰富,涵盖大陆香港台湾三地音乐人,涉及国语粤语台语三个语种。 温馨提示:本期节目依旧采用上篇所述盲听猜曲的形式录制,所以在听节目前,还是欢迎您先前往时间轴内参与唱片信息「填字游戏」。发挥您的超强脑洞,运用您庞大的音乐知识储备,来加入这场儿时的游戏吧。各位主播依旧在评论区等候您的到来。(封面涉及剧透,建议在游戏结束后保存到手机欣赏) 那就继续搭乘这趟音乐时光列车,重回1986年和1992年,跟着二位主播狂奔在八九十年代。 本期主播: 小陈(时光列车1986号乘务员) 小壮(时光列车1992号乘务员) 封面设计:华Dee 封面题字:本台领导毛女士 -时间轴- 00:00 开场曲:罗大佑《童年》 01:15 我去1992唱片③:█ █ █ 声 █ 《 █ █ █,安 █!》 24:15 我去1986唱片④:李 █ █《 ▌█ █ █ █ 一 》 42:23 我去1992唱片④:刘 █《 █ █ 太 █ 》 62:17 我去1986唱片⑤:█ █ 乐队《 █ █ 》 79:01 我去1992唱片⑤:█ █ 乐队《 █ █ 》 99:46 生日企划收官总结 102:22 结束曲:王海玲《当你生日》 主播寄语:生日企划节目虽然结束了,但请不要停止你的音乐!
与周游初识是在几年前平遥的派对上,那时候的他怡然自得,费穆荣誉·最佳男演员的奖项已然加身,却更像是一个沉静的行者。随后的一年,他的演艺履历迎来了阶段性的爆发,成为了年度入围A类国际电影节作品数量最多的华语演员。我俩曾在各地辗转相遇,但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时机聊天。 今年在柏林,我们终于有机会好好聊聊新片《想飞的女孩》,他在当中扮演“田军”,也就是刘浩存所饰演“田恬”的父亲。这个角色原本就被毒瘾摧毁了身心,形销骨立,宛如孤魂野鬼。再加上要他一个90后的大男孩,去演00后浩存的爸爸,他在得知导演想法的时候本能是想要抗拒的,感觉自己很难胜任。但在逐渐深入人物的过程中,他找到了一个特别的心理状态,一套绝非单纯是家族之耻的逻辑依托。 他对“田军”的解读让我感到意外,然而让我更意外的是他的坦诚。外人只看到他的硕果累累,只有他自己知道,从看不进去艺术片,到锤炼出表演的可塑性,他走过了怎样的路。 0:29 周游的问候 2:08 容易被忽视的开头,田恬噩梦中的声音 5:23 可恨?可笑 8:41 跟父亲冲突后,那个毛骨悚然的笑 11:24 “田军”的小传,瘸腿的原因 16:45 “浩存和文淇身上那种年轻女生的生命力让我羡慕” 17:48 跟刘浩存演对手戏的体验 20:58 怎么就从浩存的男友变成爹了 22:46 对影片多线闪回结构的感受 27:37 假如田军能出狱,他的生命会变得如何 28:35 想飞的田军 29:46 从首个入围为欧洲三大电影节的90后演员,到一年内入围A类电影节次数最多的华语演员 转发本期节目,在豆瓣上订阅《废话燃料Nonsensefuel》,在并在播客词条下面留下短评,聊聊你对本期节目或《废话燃料》的想法和评价~抽1个友邻送周游亲笔签名的柏林电影节官方杂志。3月15号开哦~ 《废话燃料》听友群火热开放中!计划在常规的播客节目推送以外,尽可能多搞一些社群内专属的互动活动和大家一起玩儿~还没进群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客服并添加好友,备注“废话燃料听友” SHOWNOTES IN ENGLISH: Welcome to Douban.com to listen to the program related to “NonsenseFuel” 75th Berlinale, thanks to Douban! Zhou You ,first met him at a party in Pingyao a few years ago, when he was at ease, with the Fei Mu Honor - Best Actor already on his belt, but more like a quiet walker. The following year, his acting resume exploded, making him the Chinese actor with the highest number of A-li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entries in a single year. We've met all over the world, but never found the right time to talk. This year in Berlin, we finally had a chance to talk about his new film GIRLS ON WIRE, in which he plays Tian Jun, the father of Liu Hao Cun's Tian Tian. The character has been destroyed by drug addiction and is a lonely ghost. When he was told about the director's idea, he instinctively resisted, feeling that he was not up to the task, but as he got deeper and deeper into the character, he found a special psychological state, a set of logic that is not simply the shame of the family to rely on. 0:29 Greetings from Zhouyou 2:08 Easily Ignored Beginnings, Voices from Tian Tian's Nightmares 5:23 Hateful? Ridiculous 8:41 The creepy laugh after the confrontation with his father 11:24 A short biography of “Tian Jun”, the reason for his limp 16:45 “I envy the young girl's vitality in Hao Cun and Wen Qi.” 17:48 The experience of playing opposite Liu Hao Cun. 20:58 How did Hao Cun's boyfriend become his father? 22:46 Feelings about the movie's multi-line flashback structure. 27:37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to Tian Jun's life if he had gotten out of prison? 28:35 Tian Jun who wants to fly 29:46 From the first 90s actor to be selected for three major European film festivals to the Chinese actor with the highest number of A-film festivals in one year.
祝大家今天和每一天都妇女节快乐!今天的“任性solo”又是关于一个复杂的话题——女性的性自由。 女性的性自由和女性权利议题之间,一直存在着张力。相关的讨论明明都是从女性福祉出发,却不小心就站到彼此的对立面。这是为什么呢?性权和女权,我们非得从中二选一吗?我从近年的几个热点事件说起(《可怜的东西》的公共反应、Lisa疯马秀),结合80年代美国的女权主义性论战,拆解女性性自由在中国的尴尬处境。 这期内容是我为“看理想”制作的系列音频节目《性别不麻烦》的其中两期,这套节目已经完结,如果喜欢也欢迎购买。 [Image] ✨任性广告时间: 感谢优思明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短效避孕药是WHO推荐的日常避孕方式,排除用药禁忌后,很适合在稳定关系中作为日常避孕方式。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会提到的让女性的性得到极大解放的“魔法药丸”指的就是短效避孕药。短效避孕药的出现,真正让女性自己拥有了有效的避孕手段,从而掌握了生育的选择权和身体的主动权,能够开始从人生维度上专注于自我发展,帮助女性向性别平等接近了一大步。整个女性避孕史可以说也是一部斗争史,目前短效避孕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孕激素是屈螺酮。这个更接近女性自身分泌的孕激素活性高,吸收代谢快,不在体内蓄积。 欢迎大家和优思明一起关注女性健康,优思明守护内外平衡,自由掌握人生节律。 我的Patreon:www.patreon.com 我的“爱发电”:afdian.net 另外别任性粉丝群有二群了。添加方式:加Beadodo,回答验证问题:你印象最深的一期节目是哪期? 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potify|Pocket Casts 等其他泛用性客户端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Himalaya | QQ音乐|爱发电|等 RSS 订阅:https://feed.xyzfm.space/uhfae7xlb9ub 注:如果你在苹果 PODCAST 上订阅的《别任性》集数不全或者很久没更,那说明这不是正确的 RSS。请用上方这个新的独立 RSS 添加并订阅。 时间点: 02:50 对《可怜的东西》的负面评论能告诉我们什么? 对《可怜的东西》的很多批评看似是针对“性”,其实是反对男性塑造和刻画女性的性的权力。这与“女权主义性之战”中的反色情女权主义主张有相通之处:反色情女权主义并非是出于保守的性道德,反对的也不是性自由,而是男性对女性的性物化和剥削。 09:24 女权主义性之战:性消极派 v 性积极派;反剥削 v 反审查 美国的这场论战标志着第二波女权运动的落幕,但“反剥削v反审查”这组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各地女权主义者中都引发过相似的争议。在中国,大约2005年-2015年间比较集中的出现了性权派 v 女权派的对阵,大体上遥相对应着之前性积极和性消极女权主义分垒,两派就性工作、虐恋、色情行业、性教育、“性变态”、性别治理与公民社会等一系列议题上的公共事件展开过深入而激烈的讨论(如有兴趣可以从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的网站获取很多当年两岸“性权派”交流产生的学术资料 sex.ncu.edu.tw)。同美国当年一样,中国的女权和性权论述都经由这些论战得到了发展,当时民间也一度呈现开放风气。然而在过去十年间,女权主义再度从性议题中缺席,或者说,性论述从公共讨论中再度消失,倡导性权的言论更不再有存在空间。性与性别话语日趋保守。到今天,在泛化和极化网络女权主义框架中,关于性的话语被一种相对消极的态度主导,体现在“向下的自由”、“服美役”、“媚男”等评判和规范女性的语言中。 18:50 性消极化,正在本国发生。除了“反性剥削”的诉求,应该还有一些别的原因:女权发展泛化和极化论;“沾男恐慌”。 关于《可怜的东西》这些激烈而极化的争议,反映出的其实根本上不是关于电影的“真相”,而是关于我们自己的“真相“。恰恰因为现实环境的性别不公正,大家对于这个作品中性的呈现才这么多愤怒和恐慌。在女性性自主难以保障的前提下,如果庆祝一种架空的性解放,会让本来就失衡的权力关系更加危险。就如同在女性受到严重剥削的条件下说“性服务也是工作”,“这是她个人选择”,会感觉特别鸡贼。但是,性与性别本就是两套学问,虽有交叉但并不能彼此覆盖,而性比性别还要难以捉摸。当没有机会习得和训练如何以细颗粒度开展性讨论(像“女权性之战”一样),我们就更难以识别自己内在的欲望机制,难以抽丝剥茧,而只能把一刀切的“不沾男’当做一个解决方案,彻底将(异性恋)性缘关系从生活中切除。 29:15 我们对性的观念很分裂,前女权、女权、后女权的典型观念都在我们身边并存,而且会集中出现在一个个体身上。 我们所处的时代其实叠加着好几层时代烙印,是一个多重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交叠共存的环境。不同时代的典型观点,包括极进步解放的,和极传统保守的,我们都能在社会中找到影子。所以我们同一时代内部的差异性相当于几个时代之间的差异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发生了看似在说一件事,但怎么也讲不到一个层面上去的常态,比如有网友形容感觉彼此来自不同的朝代,这可能因为我们的思想可能真的来自不同的“朝代”。我们听不见彼此,也不是在跟彼此交锋,只是面对一些假想敌对空扫射罢了,尤其在性的讨论上,是在1.0的基础还没普及的情况下讨论3.0。 我们为何身处这样一个多重价值观的时代呢?90年代是一个关键点。 38:30 Lisa参加法国疯马秀的争议,凝聚了这些在中国共存而彼此冲突的价值观。 在性消极这个发展趋势上,我们和“西方”的年轻一代女孩取得了有意思的同调:我们都不再相信或者追求性解放。 大量学术研究显示,现今美国Gen Z(差不多97年后出生的)的女孩不太喜欢约炮了——相对于她们之前的几代人,Z世代的女孩的性生活活跃度低了很多,她们更倾向于把时间花在学习和工作上。研究者称她们可能是因为拥有充分的约炮自由,反而更清晰了性解放的虚无,而且在时代危机中她们有更真实的困境要面对。很多女性看到的是,性解放不自动导向女性解放,反而导向陷阱和后退。而本国的年轻一代女孩,也感觉危机重重,“约炮”无法解决父权文化造成的女性困境,但我们又缺少女权主义的历史和洗礼作为支撑。我们面对一个拧巴的大杂烩,进步的、落后的、“激进”的、“温和”的性别观点从四面拉扯,却又缺少真正流通的性别讨论和知识。于是在一团迷雾中,“不沾男”“去性缘”这种一刀切的方案成了最简单的答案。 42:30 但对性的消极看待,或者“不沾男”,可能并不是解决方案,反而会造成一些问题。 或许通过”不沾男“,大家才能开始想象”女本位“的性解放是什么样子,这个意识发展壮大了,稳固了,才可能在异性恋性关系中体现。但在目前,我们没有经历充分的父权排毒,我们很难彻底分开真正自主的的性爱,和一个父权文化培育的性脚本。总之,对性本身的反思,还是要回到瓦解父权上。但是很重要的是,大家这个排毒的过程是为了正向的探索,而不是被羞耻感驱使。女人的性已经处在自我否定中太久,如今大家对于“性缘脑”或”恋爱脑“的讨伐,仍是一种女性性存在的否定,甚至羞辱。这种“不沾男“实践也不应该为恐慌感驱使。年轻女孩愈发警惕自异性恋性实践中可能的利用和剥削,担忧自己吃亏,但一味的退避无法让我们壮大,我们可能必须经历与男性视线的交涉,与之对抗,最终到达一个安全舒展的自我位置。而无论我们最终做什么选择(也可能是“不沾男”),这个决定应该是因为“我想做”,而不是因为“做这件事刚好让男性愉悦了所以我不做”——那不是“女本位”,而依然是在让男性的需要指导自己。而如果止步于“不沾男”,这无法帮助我们解决这种分裂,因为我们无法直面自己的欲望,正视真正的问题。 50:00 这期节目的论述根本上是关于女性和性的关系。女权主义者到底应该庆祝性还是警惕性?这根本不该是这样一个二元化的问题。 最后和大家分享法国女权主义哲学家Luce Irigaray关于性的一些理论,对于整合我们对性的各种看似冲突的观点会有所启发。Irigaray 批评对女性的性的商品化(commodification),这其实一定程度上把美国的性消极和性积极两派所反对的,集中到了一体——性消极派反对色情行业对女性身体的消费(比如性工作者),性积极派反对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身体的剥削(比如纯洁的处女,忠贞的妻子),Irigaray则指出,无论是处女、妻子、母亲,还是妓女的身体都是被父权文化标定价值,都是被商品化的。而女人必须重新定义和掌控自己的性吸引力——你看,对她而言,性积极或性消极的标签就全部无效,这再次说明,具体的议题和具体的立场,远远比站队和标签重要。Irigaray强调女性相对男性的独特差异,认为女性的性欲是多元的、分散的、流动的,不同于传统观念中以阴茎为中心的男性性欲。所以女性的性愉悦探索不应局限于单一部位(如生殖器),而是遍布全身的多重敏感区域。她鼓励女性通过自我接触来了解和欣赏自己的身体,也鼓励伙伴间更交互、更富创造性的性互动,和更多样化的性实践方式。她强调女性欲望的合法性和重要性,女性在性关系中需要争取更多主动权和平等地位,而不是仅仅满足他人。而且女性的性存在本身就是非二元的,但现有的父权语言难以充分表达这种流动性,也限制了我们,所以她鼓励女性创造新的语言来描述自己 的性体验。在Irigaray看来,女权和性权一点都不存在矛盾。面对女性权利和女性性自由,我们也不该只能二选一。 |别任性,从性别角度看一切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