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妇女节,我们聊一个男人|Karl Lagerfeld x SHIOK

大家好,我是蛋白。过去的22个月,SHIOK从创作出发,对话了30多个品牌。今天我们将推出全新的迷你系列,“~INSPIRATIONS~”,在这一系列内容中,我们以品牌为灵感,邀请一位朋友谈谈创作生活。 本期节目由SHIOK联合KARL LAGERFELD品牌共同呈现。KARL LAGERFELD是由当代传奇设计师,CHANEL及FENDI 前创意总监、老佛爷Karl Lagerfeld于1984年在法国巴黎创立的同名品牌。以“致敬经典、重塑经典”为核心,传承创始人老佛爷Karl Lagerfeld的个人风格和审美哲学,坚持高端精良的选料及制衣,传达“法式酷雅”的鲜明风格。产品包括女装、男装、童装,以及KARL LAGERFELD JEANS牛仔线、包袋、小皮具、内衣、鞋履、香水、眼镜等。 Karl Lagerfeld从80年代起开创的服装风格,至今影响着我们的职场着装规则,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今天非常开心再一次邀请我的好友、资深服装设计师吉承加入谈话,一起聊聊偶像赋予我们的创作灵感和力量。也祝大家妇女节快乐🎉愿正在聆听的你,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逐步找到初心,尽情表达自我,享受创作‼️ / 谈话者 / 嘉宾:吉承,资深服装设计师、设计师品牌JICHENG创始人 主持:蛋白是OK,SHIOK是OK主理人 / 内容 / 00:01:55 ”老佛爷给我颁奖的时候80岁了“ 00:04:26 老佛爷49岁入职香奈儿 00:06:35 他的作品伴随女性力量上升 00:09:57 老爷子贴身板师贡献的八卦 00:11:45 装修房子实在太开心了 00:14:17 同名品牌,致敬经典? 00:18:13 精力无限的跨界之王 00:25:16 DeepSeek会继承大师的思想吗? 00:26:37 老佛爷已故,品牌还能顺利运转吗 00:30:49 真正的大师会empower团队 00:34:36 聊聊欣赏的女性特质 00:39:33 Karl Lagerfeld VS Zaha Hadid / 关于节目 / 生活是OK,但……也可以聊聊。 「SHIOK是OK」是一档从创作出发的栏目,用创意人的视角观察世界,试图寻找另一面解读。 本期制作 roy 蛋白 / 监制 蛋白 / 互动 / 全网同名:SHIOK是OK 平台:小红书、视频号、公众号、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b站 商务合作/ 嘉宾自荐,请加微信 lifeisshiok 📮[email protected]

44分钟
99+
1个月前

[EP25] Stella | AI时代的“编程≠计算思维”?K12如何用“计算思维”破解难题

Hello 大家好!欢迎收听教育AI智造者播客! 今天这一期,我邀请到了在AI4Education领域深耕多年的博士生Stella (小红书)。她目前在南洋理工大学攻读与AI教育相关的博士,研究方向涵盖了AI素养、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以及如何通过AI赋能K12教育。 Stella结合她的研究与实践经历,分享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培育计算思维的真实案例和思考。她强调,计算思维并不等同于编程或计算机科学,而是一种通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包括如何拆解难题、抽象概念以及识别模式,以培养学生在学科交叉与实践中的综合能力。 在对话中,我们还讨论了为什么AI时代对“思考方式”的要求愈加紧迫。当ChatGPT等生成式AI成为强力工具时,人类应当如何利用计算思维指导与协同AI的工作?Stella认为,真正能跨越技术周期的人才,必定具备抽象能力、逻辑思维与跨学科迁移能力。这些能力恰恰是计算思维在K12教育中所要着重培养的。 本期节目不仅适合对少儿编程、计算机教育感兴趣的家长和教师,也适合在职场中想进一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听众。让我们一同来聆听Stella对当下与未来AI教育趋势的深度解析! 内容大纲 开场与嘉宾介绍 * Stella在南洋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背景 * 从教育技术到计算思维的学术转向 * AI素养、AI Literacy在K12教育中的重要性 计算思维的本质与误区 * 计算思维≠编程≠计算机科学 * 核心技能:分解(Decomposition)、抽象(Abstraction)、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算法思维(Algorithmic Thinking) * 为什么各学科都需要计算思维? 幼儿与低龄儿童的计算思维培养 * 生活化场景:从“起床流程”到“如何规划一天” * 模块化编程与游戏化学习(如Scratch)的实践意义 * 示例:让孩子通过逻辑步骤完成简单任务 中高年级与跨学科融合 * 在数学、科学、写作中融入算法思维与分解思路 * 如何通过Minecraft等平台激发学生对复杂问题的探索 * 教学支架理论(Scaffolding)与最近发展区(ZPD)的应用 AI时代下的竞争力:人机协同与思维迭代 * 生成式AI是否会取代程序员或教师? * 利用计算思维与AI协作:Prompt设计、问题抽象与自我效能提升 * 实践案例:用AI辅助编程、数据分析,实现效率与创新的双赢 国内外教育政策与推广现状 * 美国、英国已立法推进K12计算思维教育 * 亚洲国家(中国、新加坡、日本)的探索与挑战 * 学校与家长对“少儿编程”的不同理解与需求 未来展望:从“学科”到“素养” * 为什么计算思维是跨越时代的关键能力 * 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更好地应用AI进行个性化学习与评价 * 长期视角: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 需要详细文字稿的听众们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爱思考的伊伊子,输入“播客EP25",即可获得。 -----------------------关于伊伊子---------------------- 伊伊子2024年的复盘 伊伊子专门为AI教育者打造的开源AI教育论文库 伊伊子专门为老师和AI创业者打造的20种教学场景指令 伊伊子的小红书传送门 -----------------------关于听友群---------------------- 如果您对AI和教育的融合充满兴趣,欢迎填写我们的听友群入群申请问卷!🎧点击链接,或扫码,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最新的行业动态、分享学习经验,并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教育的未来。期待在听友群中与您相遇,共同成长!😊 -----------------------相关词介绍---------------------- 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 指“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思考方式,包括分解、抽象、模式识别和算法思维。跨学科、跨行业的通用能力,帮助学生和工作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进行有效分析与求解。 分解(Decomposition) 将复杂问题拆解为更小、更可行的子问题或任务。简化解决路径,便于逐步迭代;在写作、数学、项目管理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抽象(Abstraction) 提炼出问题或数据的核心结构,忽略不相关的细节。在学习数学公式或编程函数时,找到最一般化的模式与要素,大幅提高通用性。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 在数据或问题情境中发现重复结构、共性或规律。编程中的循环与函数提炼,或写作中的核心观点与段落结构分析。 算法思维(Algorithmic Thinking) 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转化为有序、可执行的步骤或规则(算法)。在编程、自动化和流程设计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学习AI应用的基础。 支架理论(Scaffolding) 教师或工具根据学习者当前水平,提供适度支持并逐步撤离,帮助其完成略超能力范围的任务。通过分层次任务和Hint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总结规律。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由Vygotsky提出,指学生在有指导下能完成的最大潜能任务区域。与支架理论搭配使用,可在教学环节中实现更有效的个性化引导。 AI素养(AI Literacy) 既包括对AI的基本原理认知,也包括对其应用技能与批判性思维的掌握。在K12阶段侧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理解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模块化编程(Block-based Programming) 以图形化模块(积木)的形式替代文本编程,降低语法门槛。代表工具:Scratch、Blockly;适合初学者特别是低龄儿童。 Prompt设计(Prompt Engineering)针对生成式AI或语言模型,设计输入语句以便获得更高质量或更准确的输出。 重要性:在AI辅助编程或生成内容时,学会拆解需求和编写提示词能带来最佳结果。

53分钟
99+
1个月前

闲弹时光 | 喜在空间和金澎

金澎,2009年起进入到当代艺术行业工作。2025年春,在798成立自己的画廊品牌:喜在空间,筹划了首展《惊蛰》。18位艺术家46件作品的群展,既有新意,也有传承。本期节目邀请金澎和艺术家吴尚聪、云峰,一起做客“闲弹时光”艺术播客。(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嘉宾:金澎,吴尚聪,云峰 金澎 喜在空间主理人 吴尚聪 1989 年出生于四川成都。2015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家具设计专业,2021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河北。 云峰 1988 年出生于河南。2011 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16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本期相关文献 展览现场 何迟《隔馆》 艺术微喷 31×21cm×26 2016 纪青青《成为恐惧本身》 木板油画 30×36 cm 2024 解群《茧和蝶》 原矿粗陶、紫铜 茧 : 9×16×22cm 蝶 : 28×10.5×16cm 2025 梁硕《买后母28号》 木板丙烯 画芯 : 44.5×107 cm 外框 : 51.5×118×7.5 cm 2025 罗清《东游记3》 布面油画 50×40cm 2023 莫滕·马格努斯《松树》 综合材料 17.5×25cm 2019 吴尚聪《筋斗云没电了》(上) 树枝、丙烯、木工板边角料、塑料扎带、脱胶水粉 30×22×35 cm 2024 吴尚聪《水有千源》(左) 布面油画、木工板边角料、气喷钉、石籽 17.5×23 cm 2015 吴尚聪《睡虎地》(右) 陶瓷、化妆土、丙稀、木工板边角料、气喷钉 6×5×5.5 cm (不含底座 ) 2020 吴薇《夹竹桃天蛾》 真丝线、绣线、毛线、羊毛毡、珠片、羽毛 24×11×6 cm 2017 张东辉《喜蛇》 椴木、吸铁石、铜、丙烯、矿物质颜料、砖 16.5×12×12 cm 2025 希尔德·梅勒姆《碎片》 青铜 5×15×5 cm 2003 杨欣嘉《黎明将至》 纸本水彩 110×110 cm 2024 姚朋《凝视-3》(左) 亚麻布油画 80×100 cm 2024 姚朋《昼与夜》(右) 亚麻布油画 30×40cm×2 2024 图文 | 喜在空间,网络等 剪辑 编辑 | 陈曦

63分钟
99+
1个月前

vol.024【妇女节特辑】《请照顾好我妈妈》和《关于女儿》:是妈妈,也是女儿,更是自己

正式过个节!本期节目请到汤汤一起来分享两部女性题材小说——《请照顾好我妈妈》和《关于女儿》,深入剖析母女关系、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角色及其面临的挑战等。 这两部韩国文学作品,展现了女性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寻觅自我身份,强调了对女性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呼吁超越传统角色期待,将女性视为独立个体。本次讨论触及养老、女性自主权及代际沟通等深刻议题,强调关注和支持女性应成为日常行动,而非仅限于特定节日,以此传达了持续关注和支持女性的重要性。 欢迎各位朋友就《请照顾好我妈妈》和《关于女儿》,或日常关注的女性话题在留言区互动! 【本期时间轴】 00:03借由交流两部女性文学作品共度三八妇女节 01:41《请照顾好我妈妈》故事梗概及作者申京淑的基本资料、写作契机 04:17《请照顾好我妈妈》吸引读者的主要原因 09:35像水井一样被忽视和遗忘的母亲 21:54重视读书和守住家庭是她唯一能为子女做的 25:50母亲对大儿子的深厚感情 31:52注定会失踪的妈妈 36:31《关于女儿》是另一个时代的另一种母女形态 43:09接受教育已经不再能够和体面工作对应起来 49:50女性为什么不能当丧主 51:03要不要站出来 56:50母女间的期待与现实中多重挑战的错位 01:10:06对女性的日常理解和尊重 【本期提及】 书籍:《明亮的夜晚》([韩]崔恩荣) 【本期彩蛋】 电影《出走的决心》片段

72分钟
99+
1个月前

3.8 | 说萧红:终有一日对彼此仁慈

感谢博物志Wanying老师的无私支持!本期特别节目全靠她的热情搭班才能录制成功。谨祝本节目的所有女性听众朋友,以及所有在不易的现实中坚强生活的广大女性们,3.8节日快乐! -shownotes- 01:20 wanying老师的中学语文课:生死场+呼兰河传切片 02:44 为何不适合直接介绍《生死场》:欧化语体+创伤 05:44 引入萧红:从戴望舒的悼词谈起 07:50 萧红墓前口占 11:19 萧红的求学路:出家——包办婚姻——出走 18:25 萧红的饥饿经验 19:45 雨巷诗人的自杀史:恋爱不该怎么谈 20:50 民国直男的文坛佳话 23:45 萧红境遇之一:“娜拉走后怎么样” 25:22 小说 30:41 《小城三月》:被碾碎的和被延展的 34:30 春 37:39 鲁迅家的萧红 44:11 萧红:一生的不幸 55:01 走得脱与走不脱:萧红的两次“被扣留” 57:06 1932年:第一次生育和“没有挂碍了” 1:02:11 对物理上受禁锢女性的极尽描摹 1:06:45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 1:10:39 wanying老师荐片:初步举证 1:12:42 荐片之二:还有明天 1:13:05 我的人物比我高 1:20:47 也许,终有一日,我们会学会对彼此仁慈 【关于我们】: 欢迎大家来到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本播客由一个爱讲故事的非典型青年史学工作者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建。 我们热衷从历史中打捞出某些应当“知名”却“非著名”的故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愿意为我们指正节目内容的错误,都可以通过公共邮箱[email protected]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同样是非马非牛(Famous Unknown),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若真有进行商务合作之意愿,也欢迎您用以上两种方式和我们联系 RSS订阅链接:https://feed.xyzfm.space/6xkltdh9kfav 微信公众号:非马非牛 Famous Unknown 我们的B站账号:“刍藁谈”。刍藁谈,一档有品位的低创AI历史类视频节目(半弃疗状态)。 我们的小红书:和播客同名!我们几乎弃疗了……但李二同学最近在试着发点儿什么

81分钟
24k+
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