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下选题、准备、录制,整个过程我俩都特别开心,聊完之后能量满满,仿佛真的和这些高能量女性结识了一样。 多多发现、多多了解、多多结识高能量的人,也能改变我们自己的能量磁场哟。 游戏开始:每人选出6位最想结识的“姐姐”,说说原因!再盲抽3位,心愿马上显化! 姐妹们,你们最想认识的高能量姐是谁?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哦! 3:08 跳跳:第一位姐姐:武则天高管团队第一人上官婉儿,让我磕一下双强CP 9:38 跳跳:第二位姐姐:从苦难中恢复,没有丧失爱人能力的桑德伯格 15:26 跳跳:第三位姐姐:奥普拉,解开了我自己原生家庭创伤的一段话 21:40 跳跳:第四位姐姐:Kyoka,无国界,不断用身体表达自己 25:40 跳跳:第五姐姐:《风吹半夏》许半夏,有情有义的、敢想敢做的女企业家 34:50 跳跳:第六位姐姐:董明珠,“明君”暮年,到底是谁变了? 38:26 33:第一位姐姐:把人生过得很精彩的曲家瑞,我想出现在你的画里 42:16 33:第二位姐姐:自由洒脱的蒂尔达斯文顿 46:32 33:第三位姐姐:何超琼,如何的内外复杂的关系中,稳定又灵活的传承 50:04 33:第四位姐姐:纯粹的佩服和崇敬之情,献给埃尔德,《泳者之心》主角,我想穿越时光拥抱你 55:08 33:第五位姐姐:从科研角度很崇敬的科学家吴健雄,一位文科生对一位顶级理科生的崇拜 58:30 33:第六位姐姐:生活家庭幸福和个人事业平衡的维度,我最欣赏的是郭晶晶。 1:01:23 游戏开始,12张纸条的许愿池,一人抽3张,看看最快显化的是谁! 彩蛋:最后还有附加题哦! | 本期剪辑| 绿子 | 认识主播 | 33: 40+单身,有3只猫,前前杂志编辑主编,前大厂运营总监,敏感内耗,生人勿进。经历过中度抑郁和重度焦虑后,创业4年重塑了自己,走在勇敢、减耗充能的路上,对「独立女性」有近似偏执的坚持和标准。朋友们都说,我很会讲故事。 跳跳:中女,重度身心灵爱好者,面试了上千名心理/疗愈师,亲测有效了超一百种疗愈方式。有的科学、有的玄幻,想把生命体验都分享给大家。前13年大厂职业经理人的生涯,也想聊聊怎么从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空心人,走上了心灵奇旅。 我们是15年的亲生好友,11年的紧密同事,5年的共同创业(希望能更长久下去) | 关注我们 | 如果你喜欢我们,想和我们俩聊聊“身心疗愈”、“中女心力”、“心理与情绪”等为核心讨论各种话题,或者想提供话题选题~ 欢迎添加微信:listentoherlucy( 辛苦备注下「小宇宙」) 还会有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可能让我们见面哟~
这是【散场通道】的第一百一十八集。 今年3月8日,由意大利导演宝拉·柯特莱西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还有明天》在中国大陆上映,我们也借此契机与本片的另外两位编剧朱莉娅·卡伦达、福里奥·安德烈奥蒂有了一次交流。聊一聊本片的创作过程,意大利女性主义的发展与父权制社会的矛盾,如何看待女性主义今后的发展等等话题,欢迎收听。 祝女性同胞们节日快乐! 欢迎加入本台官方听友群,在微信上搜索AfterCine ,添加好友即可申请入群。 欢迎在【豆瓣】app上收听我台节目。 主播:麦高芬 朱莉娅·卡伦达(Giulia Calenda) 福里奥·安德烈奥蒂(Furio Andreotti) 翻译: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处 剪辑:麦高芬 采访原声(49分钟):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7cae310e924d4525afeb77a 合作推广: 我台和【饿了么】联名专属福利上线啦�在【饿了么】APP搜索【散场通道】,在跳转页面领券下单,比正常外卖便宜6-10元!下单时,若有其他饿了么红包或饿了么会员红包,能一起叠加抵用(下单能用店铺券和饿了么红包两个优惠!)希望大家日常搜搜看,下下单,点外卖也是一种支持主播的方式� 时间线: 00:40 - 嘉宾介绍:《还有明天》编剧朱莉娅·卡伦达 01:30 - 嘉宾介绍:《还有明天》编剧福里奥·安德烈奥蒂 01:55 - 影片《还有明天》介绍 02:45 - 编剧本人如何看待本片的票房奇迹? 04:05 - 本片为何选择黑白的影像形式? 05:40 - 本片为何会通过选择喜剧的形式来讲述“家庭暴力”这一严肃主题? 07:15 - 两位编剧与宝拉导演的合作方式是怎样的? 07:55 - 福里奥作为男性编剧参与到女性主义电影的体验是怎样的? 08:55 - 本片的创作源于什么? 09:40 - 片尾的投票情节是如何设计的? 10:15 - 意大利女性主义发展与父权制社会的矛盾是如何形成的? 11:40 - 本片中的美国黑人士兵William是如何设计的? 12:30 - 女性主义作品中女性与父权制对抗的两种方式 14:30 - 真实的历史上,1946年参与大选投票的意大利女性是怎样的? 15:55 - 在这样的一个今天,如何看待女性主义的未来? 涉及讨论: 《芭比》(2023) 《奥本海默》(2023)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 《我的天才女友》(2018-2024)
一.先行者的足迹 1.19-20世纪早期:开拓与困境 00:04:36 2. 一战前后:独立的尝试 00:20:17 二.现代主义下的工业设计女性 1. 包豪斯的女性们 00:26:05 三.偏见里的设计成果 1.所谓适合女性的 1.1 手工艺 00:38:40 1.2 家具&家居 00:41:28 1.3 儿童&玩具 1:04:20 2.所谓不适合女性的 2.1 汽车 01:12:46 2.2 消费电子 01:21:18 四.女性视角缺乏的隐患 1.工业设计中,缺少女性会怎样 01:30:08 五.女性主义的设计思维 1. 女性主义的设计思维是否存在,是什么?01:36:19
①:标题取自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关于“莎翁”的地位,其实家喻户晓,不用我过多赘述。 ②:可以类比张爱玲所言:人们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③:《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经典的四大喜剧之一,创作于1596年至1597年。 该剧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也是其浪漫喜剧中最为出色的一部。 ③: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帮助朋友巴萨尼奥向贝尔蒙特名媛鲍西娅求婚,借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三千金币,若契约到期不还就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 之后,安东尼奥商船沉没无法偿还贷款。夏洛克把安东尼奥告上法庭,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 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假扮律师出庭并答应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且不准带血,否则判夏洛克死罪。 夏洛克因无法执行而败诉,同时也失去了一半财产。 ④:《威尼斯商人》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威廉·莎士比亚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反映了宗教、资本的冲突和对抗以及父权社会中的女性地位的提升,展现了当时欧洲在经济和法律上的特征和境况。 另外,这部剧作塑造的卑鄙狡诈的夏洛克,成为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反派人物典型形象。 ⑤:小蝴蝶已经帮我很多很多啦!眉毛和蝴蝶天下第一好。 ⑥:今天穿蓝色🔵👖,搭配粉色袜子🧦。粉蓝最登对。
本期节目是《初步举证》的映后分享。 这是一部我关注了很久的剧,在公映第一天就看了,带有个人情绪色彩的说这是我看过地表最强的表演,佩服从内到外五体投地。也是一次我参与过的人最齐,分享最热烈的映后。 * 本期围绕电影《初步举证》,撕开法律体系中“程序正义”的遮羞布——为什么受害者举证这么难?熟人作案、权力压迫、细节模糊…全给你扒透了 * 从朱迪·科默的演技炸裂现场,聊到日本“诗织事件”、广西百色性侵案,刀刀见血! * 观众席超多姐妹发言,有人分享报警被劝退的真实经历,有人分享自己对旁观者态度的迷思,有人全程边哭边说“这就是我啊” * 现场有男生举手说“想听年轻人声音”,结果被关老师直接暴击… * 性别议题真的不是对立,是所有人一起打破沉默 * 本期高燃,1/3女性的痛,不该是房间里的大象。来参与分享,一起打气 * 结尾部分本台专属,强迫症友友可自行前往收获本周问候 【聊天的人】 雨尘swanheart(小红书:万雨尘SWan,微博:@万雨尘); @关雅荻( 【开放对话】主播) @DJ周小畅 (【小畅翻牌】主播) 封面:雨尘 文案:雨尘 后期剪辑制作:Swan Choice 工作室 小助手:Msswanheart (添加微信并备注听友群) 00:06 - 开场介绍,电影市场现状与引进片情况 01:14 - 嘉宾自我介绍,轻松氛围中展开严肃议题 02:11 - 对演员朱迪·科默的惊叹:独角戏如何撑满大银幕? 06:49 - 舞台剧与影视表演的区别,对演员体力与技巧的极限挑战 13:29 - 法律正义 vs. 受害者的现实困境 20:00 - Julian 的角色设定:为何“熟人性侵”更值得警惕? 24:12 - 男性观众的加入:为何性同意议题不止属于女性? 30:13 - 司法体系的男性主导问题:女性如何走入权力核心? 36:23 - 观众讨论:女性不被看见的社会现实 46:39 - 律师在法庭上的角色:程序正义是否始终公正? 57:09 - 电影之外的现实:观众分享自身经历与反思 1:02:36 - 如何避免男女对立?如何将观影感受落到实处? 1:06:03 - 个人故事分享:当你遭遇不公,你会如何选择? 1:21:00 - 字幕时的神来之笔,欢迎来到现实情景以及对这样的人说“好笑的是你” 【订阅】 推荐使用小宇宙app订阅“真空世界”,同时也可以在苹果播客,pockets cast ;喜马拉雅;QQ音乐,网易云音乐、抖音、小红书找到我们哦
前面十分钟很嗨 因为今天!我的电视机!可以用了! 不用买投影仪了,12.5的转接头瞬间解放我的活动空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囚影少年》(Fonja)是由马达加斯加最年轻且可能最杰出的电影团队制作的纪录片。在为期四个月的电影制作工作坊中,十名来自首都安塔那那利佛最大拘留中心——男子青少年监狱的在押人员首次接触摄像机。 在学习设备操作规范的同时,这些青少年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影像表达方式。摄像机成为他们嬉戏探索的工具:透过紫色滤镜、极致特写或颠倒视角,他们将熟悉的环境重构为视觉奇观,用镜头具象化内心所想。 这部由年轻囚犯自主拍摄的纪录片,带我们走进监狱日常生活的双重世界——这里既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与规训体系,又涌动着群体凝聚力与互助精神。影片通过一个紧密团结的创作集体,讲述关于挣扎与梦想的故事,展现他们倾注全部创意、能量与灵感完成电影创作的非凡历程。 安塔尼莫拉青少年监狱隶属于"安塔那那利佛中央监狱",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的监禁设施。约2600名在押人员远超800人的设计容量三倍有余。监狱建筑群包含三个功能区:女子与儿童监区、成人监区以及未成年男性监区。80%的青少年处于"保护性监禁"状态,通常需等待数年甚至永远无法等来庭审,其中约70%为街头长大的孤儿。 一段关于少管所内青少年摄影共创项目的探讨,带你深入了解他们如何用镜头记录生活。项目历时五个多月,导演与青少年共同经历了信任建立、文化碰撞到最终创作的过程。你会好奇:这些画面是导演预设还是青少年自发的创意?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又是如何演变的?一起感受自由与压抑并存的独特氛围,听听背后的故事吧! 本次《囚影少年》放映交流由游击社和凹凸镜DOC联合举办。本期播客内容,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由解舒畅导演作为实时翻译,翻译了莉娜·扎赫导演的交流内容,下部分为解舒畅导演、莉娜·扎赫导演纯德语交流版本,听众可以选择聆听。 策划: 肥罗(游击社) 嘉宾: 莉娜·扎赫(《囚影少年》导演) 1991年出生于德国,是纪录片导演及视觉艺术家。她的创作聚焦于通过参与式创作方法,探讨社会政治议题及空间与社会语境中的人类行为。她曾与德尔菲娜·毕晓普(Delphine Bishop)共同开发视频交流项目"Mio",该教育项目旨在促进学校中的跨文化学习,并为此创立了同名协会"Mio e.V."。在菲律宾,莉娜·扎赫尔耗时半年多与流离失所的土著卢马族(Lumad)儿童共同创作,携手菲律宾艺术家阿巴·达莱纳(Aba Dalena)完成了展览《巴唐·卢马》(Batang Lumad),直指当地"土地掠夺"的社会问题。 在其最新项目《囚影少年》(Fonja)——一部由少年囚犯拍摄的纪录片——创作期间,她驻留马达加斯加少年监狱长达五月余,教授青少年囚犯摄影机操作、画面构图及剪辑技术。这部集体创作的首秀影片先后斩获捷克伊赫拉瓦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世界纪录片奖"、维也纳人类世界电影节"新锐奖"、科隆国际电影节"电影之门奖",并在柏林国际学生电影节荣获"最佳纪录片奖"。 翻译: 解舒畅,生于1988年。2009年毕业于西南大学文学系。2014年就读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自由艺术专业。2020年德国汉堡艺术大学电影系研究生毕业,师从维姆.文德斯,安格拉·夏娜莱克。自2013年起以笔名华士曼发表影评,戏评于《看电影》《北青青年报》等报刊杂志。2014年起作为独立电影人和影像艺术家生活工作在德国和重庆。 主播: 段昕彤 剪辑: 张先声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无论是计划好的郊游, 还是无目的地行走。 春天,是时候出发了。 --------------------------- 【本期BGM请看这里】 河野伸 - おさななじみ are you bored? - wave to earth 第1026号石碑 - 福合埕在逃牛肉丸
《囚影少年》(Fonja)是由马达加斯加最年轻且可能最杰出的电影团队制作的纪录片。在为期四个月的电影制作工作坊中,十名来自首都安塔那那利佛最大拘留中心——男子青少年监狱的在押人员首次接触摄像机。 在学习设备操作规范的同时,这些青少年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影像表达方式。摄像机成为他们嬉戏探索的工具:透过紫色滤镜、极致特写或颠倒视角,他们将熟悉的环境重构为视觉奇观,用镜头具象化内心所想。 这部由年轻囚犯自主拍摄的纪录片,带我们走进监狱日常生活的双重世界——这里既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与规训体系,又涌动着群体凝聚力与互助精神。影片通过一个紧密团结的创作集体,讲述关于挣扎与梦想的故事,展现他们倾注全部创意、能量与灵感完成电影创作的非凡历程。 安塔尼莫拉青少年监狱隶属于"安塔那那利佛中央监狱",是该地区规模最大的监禁设施。约2600名在押人员远超800人的设计容量三倍有余。监狱建筑群包含三个功能区:女子与儿童监区、成人监区以及未成年男性监区。80%的青少年处于"保护性监禁"状态,通常需等待数年甚至永远无法等来庭审,其中约70%为街头长大的孤儿。 一段关于少管所内青少年摄影共创项目的探讨,带你深入了解他们如何用镜头记录生活。项目历时五个多月,导演与青少年共同经历了信任建立、文化碰撞到最终创作的过程。你会好奇:这些画面是导演预设还是青少年自发的创意?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又是如何演变的?一起感受自由与压抑并存的独特氛围,听听背后的故事吧! 本次《囚影少年》放映交流由游击社和凹凸镜DOC联合举办。本期播客内容,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由解舒畅导演作为实时翻译,翻译了莉娜·扎赫导演的交流内容,下部分为解舒畅导演、莉娜·扎赫导演纯德语交流版本,听众可以选择聆听。 策划: 肥罗(游击社) 嘉宾: 莉娜·扎赫(《囚影少年》导演) 1991年出生于德国,是纪录片导演及视觉艺术家。她的创作聚焦于通过参与式创作方法,探讨社会政治议题及空间与社会语境中的人类行为。她曾与德尔菲娜·毕晓普(Delphine Bishop)共同开发视频交流项目"Mio",该教育项目旨在促进学校中的跨文化学习,并为此创立了同名协会"Mio e.V."。在菲律宾,莉娜·扎赫尔耗时半年多与流离失所的土著卢马族(Lumad)儿童共同创作,携手菲律宾艺术家阿巴·达莱纳(Aba Dalena)完成了展览《巴唐·卢马》(Batang Lumad),直指当地"土地掠夺"的社会问题。 在其最新项目《囚影少年》(Fonja)——一部由少年囚犯拍摄的纪录片——创作期间,她驻留马达加斯加少年监狱长达五月余,教授青少年囚犯摄影机操作、画面构图及剪辑技术。这部集体创作的首秀影片先后斩获捷克伊赫拉瓦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世界纪录片奖"、维也纳人类世界电影节"新锐奖"、科隆国际电影节"电影之门奖",并在柏林国际学生电影节荣获"最佳纪录片奖"。 翻译: 解舒畅,生于1988年。2009年毕业于西南大学文学系。2014年就读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自由艺术专业。2020年德国汉堡艺术大学电影系研究生毕业,师从维姆.文德斯,安格拉·夏娜莱克。自2013年起以笔名华士曼发表影评,戏评于《看电影》《北青青年报》等报刊杂志。2014年起作为独立电影人和影像艺术家生活工作在德国和重庆。 主播: 段昕彤 剪辑: 张先声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2:07 跨越文化壁垒:摄影师在少管所的工作坊项目中见证了友谊的演变; 04:08 青年导演的成长之路:从工作坊到个人作品的视觉变革; 06:10 年轻摄影师的成长之路:从记录过程到寻找图像的转变; 08:15 摄影机的力量:在监狱中的年轻人如何团结并探索自我? 10::53 监狱中的年轻人:工作坊中的角色定位与拍摄挑战; 13:30 剪辑的艺术表达:导演兼剪辑的心得分享; 16:26 创作背后的压抑与自由:一位导演在监狱中的创作之旅; 19:11 私人情感与社会问题:探讨电影中的年轻人被忽略现象; 21:54 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相机权力与个人选择的边界模糊地带; 24:39 真假之间:镜头前年轻人的故事与后期制作背后的谜团; 27:17 电影创作的希望:年轻导演在马达加斯加的工作坊之旅。
哲学家德尔图良的日常哲理 “惟其荒谬,我才相信。” “灵魂的传递,包括罪的传递。” “雅典与耶路撒冷何干?学院与教会何干?异教徒与基督徒何干?” 播客中提到的几个关键词 1.德尔图良(Justin Martyr) 2.拉丁教父(Patristic philosophy) 3.罗马法律(Christianity) 4.《新约》(The Old Testament) 5.传殖说(Traducianism) 6.三位一体(Trinitas/Trinity) 7.创造说(Creationism) 8.位格 (Persona/person) 9.本质 (Substantia) 10.浸礼(Baptise) 11.传统(Heritage) 12.异教徒(Heretic) 13.信仰(Belief)
桑德尔教授的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已经开展了30多年,深受学生喜欢,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累计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也是哈佛大学第一门在网上免费的课程。我们在宝石山纯真年代书吧共读的《公正 : 何谓正当之为?》一书,正是作者基于公开课内容的深入和系统阐述。正如桑德尔教授强调,“本书并非一部观念史,而是进行道德反思和政治反思的旅程,其目的并非在于向人们展示在政治思想史中谁影响了谁,而在于促使读者将自己关于正义的观念付诸批判性的检验,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这些想法来自何处”。 Q1 、在第二章的救生艇案例中,假如你是陪审员你认为杀死船舱男仆以挽救其他三人的生命是可以的吗?你的判断背后的原因和原则是什么?00:10 墨澜 Q2、道德就是计算生命、权衡得失,还是有某些道德责任和人权是根本性的,以至于他们凌驾于这样的算计之上呢?28:07 子綦 Q3 、“有些人喜欢莫扎特,有些人喜欢麦当娜...有些人读柏拉图,有些人读《阁楼》。”真的有“更高级的快乐”吗?是否有一些理论能够提供一个快乐的道德判断标准?56:52 冷烟桥 Q4、在算法驱动的社会治理中,我们是否应该接受功利主义原则,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来优化整体效率?如何确保技术既高效又公平?1:31:23 邓老师 分享小伙伴: 📇 墨澜:混合体、矛盾体、未完成体。前半程活在“应该”的框架里,后半程渴望能活得“~适”。去看、去说、去听,用心去感受。 📇 子綦:热爱哲学的交易员,致力于构建一个哲学思辨的公共性,探索庄子的生命哲学与巴芒价值投资的交汇点,希望用长期主义穿越市场和人生。 📇 冷烟桥:从梦想做一个有情怀的知识分子变成了做一个有良心的知识贩子。体制外的“江湖英语老师”仍执哲学之灯// 照亮离开书斋后的十年夜雨,哲学是回不去的象牙塔,是到不了的乌托邦,更是放不下的理想国。 📇 邓老师:没读过几本书(是真的!),但是喜欢和人聊聊哲学,喜欢用生活化的视角看待哲学,并学以致用。
「你好,咨询师」节目新增板块啦! 在新的节目形式中,我们会有一位主持人,根据听众们感兴趣的心理学话题,对话一位心理咨询师。更多分享咨询师们的观点与专业心理学知识! 今天我们会在节目中聊一聊关于“玩偶”的故事。 主持人的一只“大鸟”玩偶,最近在某红书上爆火,在这个契机下,邀请了刘宇亮咨询师,一起聊聊人们对于玩偶的投射与移情。 在现代的生活中,毛绒玩具被更多的成年人拟人化,并为其赋予了生命。 人们对毛绒玩具投入了人类同伴一般的情感,同时也认为毛绒玩具与我们一样,拥有着自己的想法与情感的流动。 Shownotes: 00:03 节目改版简介 01:00 为什么有40w人爱看一只“大鸟玩偶”? 01:57 主持人与玩偶的故事,谁是比哥? 04:17 与玩偶讲话很丢人,不敢被别人知道。 05:50 童年时期最好的朋友,是一只史努比毛绒玩具? 06:43 玩偶不会去世和离开,这与分离焦虑有什么关联? 08:53 我不发的脾气,玩偶替我发吧! 11:52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认识自己情绪的过程。 13:23 娃圈的几个分类:亲妈粉,朋友粉,镜子粉。 17:53 男性的玩具,会有类似的投射嘛? 22:15 当独立的人,是很难向人随意倾诉自己的情绪的。但玩偶可以。 26:53 玩偶是人类可以情感慰藉的伙伴~ 27:54 如果有喜欢的话题希望讨论,欢迎评论呀~~ 嘉宾介绍: 刘宇亮:香港理工大学家庭本位实务与婚姻家庭治疗治疗硕士。目前在广州执业,曾作为家庭治疗师在社工机构、事业单位、精神科诊所提供个案辅导服务。 主持人介绍: 郭婧睿:《你好,咨询师》节目制作人,心浪潮psyByond平台入驻咨询师,KnowYourself聊愈师。 关于我们: 《你好,咨询师》播客是心浪潮psyByond品牌旗下的一档播客栏目。旨在向大众传递与模拟演示心理咨询如何协助人们厘清问题、排忧解惑,嘉宾透过和两位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围绕此展开互动和对话,咨询师作为心理顾问的角色,会给予相应的提问、梳理、反馈、诠释、意见。心理咨询并无公式或标准流程,本节目仅代表当下自然的觉知之流,我们愿意分享这些相对真实的谈话过程,希望能让远方有类似困惑的人们产生共鸣与碰撞,也对大众认识心理咨询的样貌有所助益。 策划&制作:常邵辰、郭婧睿|心浪潮psyByond运营团队 如果您正在寻求心理咨询服务,请关注我们的小程序「心浪潮psyByond心理服务预约」,目前有近800名经过我们严格面试筛选的心理咨询师可供您选择。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心浪潮psyByond心理 我们的平台或将给予您更多专业的心理咨询支持。 来信 征集 「你好,咨询师」栏目持续招募愿意聊聊自己经历的嘉宾,可以加微信:cherry0804 联系我们。也可以把信件(300字以内)和您的微信/QQ等常用联系方式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若内容适合,我们会主动联系您进一步沟通,感谢您的支持和信任。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