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10 | 精读《经纬华夏》1:饮食与地理决定中华文明的秘密

周日清晨

【本期简介】: 在这一期阅读活动中,主播西西邀请新宇姐一起精读、一起探讨许倬云的《经纬华夏》,从地理、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深入解读中华文明的演变和复兴。节目中提到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中华文化的隐忍策略以及在全球的影响力。嘉宾还分享了个人对文科教育的看法,认为尽管实用性较低,但对思想启迪和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通过考古和历史研究,探寻中华文化的根源和未来发展方向。 分享中的书一些金句: 古代中国的演变,组织为三个核心区;每个核心区都有其发展的过程,也都有其内在的特色。而三个核心区之间的互动——或延伸、或演进、或转接、或扩散,即是华夏文明本身从成长到成型的“诗歌”。 整个中国的局面,自东往西、从南到北,区与区之间相互依仗、彼此掩护,是一个内部完足的整体。简而言之,它有巨大的稳定性。可是,正因为这个完整的格局稳定性太高,当外来者释放挑战的信号时,其下意识反应可能就是:“我不想要”“别惹我”。 我们要时常自省:任何改变,不应当囫囵吞枣,而应当注意到,将他者的“变”与自身的“变”,合成一个陀螺旋转式的动态平衡。人类的历史,本来就是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恒动过程。 【本期Shownotes 】: 00:02:01:华夏人文画卷:历史与文化的交织之旅 00:08:59:中西方思维模式冲突:历史对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00:18:00:中华文化的精神:南北差异与地域文化的思考 00:26:59:如何评价历史对人的影响?探讨历史观对人生观的微观与宏观影响。 00:35:55:从人之于为人共性的角度解读历史对人的影响及其价值所在 00:45:01:中国的文化辐射:从北纬十五度到三十五度之间的地理奇迹 00:53:58:中国农业的先驱者:从北方到南方的粮食种植与肉食文化 01:03:01:从陶器到DEEPS:人类在不同阶段的文化创新与发展 01:11:58:读书、行路、阅人:探寻中华文明的精髓与气质 01:21:01:信息爆炸时代:如何筛选有效资讯,提高历史观对世界的影响力? 01:29:57: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华南沿海:中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和农业发展! 01:39:02:认识自己的局限性:探索世界的不稳定性视角 Note: 【本期共读书籍】:许倬云《经纬华夏》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本期剪辑】:西西 【本期主持】:新宇 【本期活动参与者】:西西、颖姐、z、新宇、空白等多位朋友 【本期读书会时间】:2025.03.02第147次活动 【本期BGM 】:宣传片国风热血-虚空(喜马拉雅配乐)

108分钟
99+
5个月前

50. 一个普通女孩的成长历程,女性力量是天然的习得

保持水份 MUNCHY HUMAN

分享我的生命历程,我的成长故事。 我在想三八妇女节要录什么女性内容,后来就决定跟大家讲讲我的生命历程,从出生到现在34岁,因为我发现我的女性思维和女性力量都藏在这些生活的经历当中,它并不十分宏大,我的人生也很普通,但普通的我还是努力拥有了一颗健康的心。 我的女性主义不完全来自于书籍和她人的言传身教,更多的是我自己在突破自身的限制的时候,后知后觉的存在。 一个普通女孩的成长历程。 从小我就渴望大世界。 00:00 我的出生,奶奶对我的影响 写给我奶奶的文章:「我的奶奶」(点击可以阅读) 18:00 我和文字的联结,发掘自己的天赋并发展它 21:00 高考——爸爸告诉我的话,人生中的第一件独立完成的事儿 32:00 大学里辩论的经历对我的改变——突破自己而获得的自信 39:00 第一次客观认知自己的身材 44:00 在美国的研究生生活 51:00 当我感觉自己快被孤独吃了的时候,我学会了享受孤独 59:00 在美国的工作经历,我是如何成为时尚博主的 69:00 回国的决定 回国的时候写的文章:想要做个本土女孩,所以我回国了(点击可以阅读) 72:00 刚回国的顺风顺水和一次仲裁经历 77:00 我是逐渐不再以小女孩自我设限的 82:00 突然渴望的权力(不稳定的想法) 推荐《初步举证》《还有明天》 ———————————————————— 主播介绍: MIALIU,八年工龄时尚博主 女的,爱吃,能睡,喜欢运动 喜欢看书写字,和展开对生命和自我的胡乱思考拉扯 四川大学经济贸易本科 美国雷鸟商学院研究生 六年美国工作生活,现居上海 看书、写作、运动、哲学/社会学爱好者 小红书@mialiuuuu 微博@大Mia的时尚账号 微信公众号@大Mia的时尚账号 Instagram@miallllling 👀👀👀👀👀👀👀 人体含水量在60%~70%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少,新生儿期约占体重的80%,婴儿期约占体重的70%,成年男性约为60%,成年女性约为55%。而水分在大脑中占比在70-80%,神经元和神经胶质都需要水分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给自己的身体保持水分,给自己的大脑保持水分,我们才能好好的活下去。 喝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类行为,而思想就是无形的水分。 记得多喝水哦。 听友群:

88分钟
2k+
5个月前

EP16 一口气聊透孩子保险!1千多就能搞定(附最全攻略)

深蓝保编辑部

打破信息差,不花冤枉钱!孩子保险全攻略 💙欢迎来到「深蓝保编辑部」,这是一档深蓝保旗下的播客节目,我们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 主播:莫莫,前香港财富管理经理,8年保险行业经验,不会销售的编辑不是好INFP 主播:斯斯,前广告人+ACGN爱好者,保险学专业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副业小天才 在为孩子规划保险这件事上,家长们是不是经常犯愁? 产品五花八门,条款密密麻麻,瞅一眼就打了退堂鼓,结果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又发现来不及买! 给孩子买保险,可能会遇到哪些坑? 哪些是真正适合孩子的保险? 预算没有那么多,应该先买什么保险?怎么买? 今天,我们结合无数宝爸宝妈的血泪案例,也根据深蓝保8年来沉淀的业内经验 梳理了这份最全孩子保险攻略,解答上面这些家长们最苦恼的问题 咱们买对保险,就能在关键的时刻帮孩子撑伞,给他们最有力的支持与守护 本期的重点内容,我们也整理成了一份实用指南,扫码回复关键词「宝宝攻略」就能获取👇️ 🎧时间轴 05:50 打破信息差!看看家长们最容易踩的坑 08:31 都是血泪教训!孩子买这3种保险,纯属浪费钱 13:18 给孩子买保险之前,有2步关键操作… 15:58 孩子保险一点也不复杂,买这4种就够了 37:42 丰俭由人的方案来啦,千万别花冤枉钱! * 打破信息差!看看家长们最容易踩的坑 高价≠高保障 保险行业信息不对称,并不是“一分钱=一分货”,关键还是要看保障 大公司≠保障全 不要因为价格或者保司大小去定胜负,如果就是信任品牌,可以综合几家大公司,拉出来比一比 * 都是血泪教训!孩子买这3种保险,纯属浪费钱 有些保险,孩子根本用不上,把钱花在这了关键时候用不上,真的很亏 ①寿险:不需要一开始就给孩子买 寿险一般是家庭的赚钱主力配置的,孩子能用上寿险的概率小于健康险 ②长期意外险:怎么算都挺亏的 一年期意外险,就算把保额做到顶也就两三百块 但长期意外险的保费一般很贵,大概是一年期意外的5-10倍 ③捆绑型的保险:没有产品的选择权 看似什么都保,但险种都是全部打包好了的,你根本没得挑 实际上很多附加险咱们根本用不上,保障也容易缺斤少两 如果大家之前有给孩子配置过保险,想知道买贵了?买错了?能赔吗? 我们有专业的伙伴帮你把把关,在深蓝保公众号回复【鉴定】诊断孩子保单👇️ * 给孩子买保险之前,有2步关键操作… ①容易被忽视的基础保障——少儿医保 使用频次很高,去门诊住院都能报个60%-90%左右 有了少儿医保,给孩子买商业保险会更便宜 ②容易给理赔埋雷的步骤——健康告知 可以梳理一下孩子的健康状况和医疗记录 比如先天性异常、早产、住过院、疫苗反应、黄疸等等,这些都可能影响投保 投保的时候如实填写健康告知:有问必答,不问不答 * 孩子保险一点也不复杂,买这4种就够了 ①医疗险——预防看病贵 百万医疗险:撬杠杆用,几百块保额有上百万,转移大病风险 小额医疗险:薅羊毛用,费用发生频次高,理赔门槛相对较低,相当于“打折” 中高端医疗险:拼资源用,就医、用药范围更广,有的能享受全球医疗资源 ②重疾险——补偿家长陪护损失 关注少儿高发重疾 孩子高发疾病,和咱大人不一样,我们根据官方权威理赔数据,总结了下表: 尤其是白血病、脑部恶性肿瘤、重症手足口病是最高发的,以往的理赔率达到50%左右 关注高发轻中症 目前行业只统一了3种轻症的标准,所以很多产品可能会在其他病上挖坑 比如少保一些高发轻症,或者把理赔门槛卡得很严 ③意外险——冤枉钱能甩锅 重点看意外医疗,用得上的概率更高! 优先选报销比例高(最好100%),不限社保0免赔的产品 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有磕碰,有些产品能包含/可附加意外骨折/关节脱位津贴,额外赔一笔钱 另外,也需要要注意未成年人的身故赔付限制 ④教育金——多一份收入养孩子 年金险 ✓ 固定领取:合同约定领取时间(如孩子X岁起每年领钱) ✓ 确定性强:金额明确写进合同,提供稳定现金流 ✓ 定期蓄积:资金锁定至约定时间,避免提前挪用,确保教育金储备 ✓ 专款专用:确保孩子大学或留学期间每年有固定资金支持 增额终身寿险 ✓ 灵活支配:通过“减保”功能随时领取现金价值,用途不限(教育、创业、婚嫁等) ✓ 资产传承:身故赔付杠杆高,可指定子女为受益人 ✓ 应急储备:如家长式创业者、自由职业者,既可以当做是给孩子储备教育金,也可以作为应急资金 ✓ 长期规划:可覆盖孩子创业、婚嫁,甚至一直到养老 养娃要多少钱? 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本科毕业,养育成本差不多是68万元 点击查看最新官方数据报告→《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 * 丰俭由人的方案来啦,千万别花冤枉钱! 口诀:先保障,后理财 顺序:少儿医保→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教育金 【医疗险要注意】 优先考虑百万医疗险,几百块就有上百万的保障,性价比最高,并且有保证续保20年的长期保障 小额医疗险报销门槛低,如果孩子抵抗力较低,到医院频繁,可以补充配置 中高端医疗险可以让孩子享受更好的医疗条件,但价格较高,多为1年期不保证续保,有预算再考虑 【重疾险要注意】 保额一定要够!覆盖孩子重病后家长陪护的经济损失 想给孩子买重疾,但预算实在不太够,可以考虑放弃保终身的,计划给孩子买保20-30年的 不含身故保障的重疾险更便宜 以某个旧款的重疾产品举例,相同保障的情况,带身故的直接贵1千多块钱 给孩子买保险,不知道产品怎么挑?不想花精力去对比?也可以偷个懒,找专业的保险规划师帮忙 在深蓝保公众号回复【偷懒】,免费定制孩子保险方案👇️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保险相关知识,欢迎关注「深蓝保」公众号 这里有最接地气的社保干货、有实时更新的保险攻略、有行业前沿的深度剖析,更有专业的规划师团队在线服务 本期相关文章推荐: 孩子保险这3种最管用,1千块搞定 孩子保险水太深,这3种买了就是白花钱! 给娃买重疾险,看这3点就够了,便宜不踩坑 如何跟孩子谈钱?从“挥霍”压岁钱开始 真正拉开孩子人生差距的,不是高考 国家隐藏福利:孩子医保这样处理,轻松省下大几千 如果你也有想聊的,或者有推荐的嘉宾,欢迎添加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探讨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 感谢你的收听,这里是深蓝保编辑部 我们传递保险的温度,也分享生活的态度,祝大家生活愉快,期待下期再会 : ) - 本节目由深蓝保出品 -

42分钟
2k+
5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