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与墨西哥做出让步、在边境地区增兵防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之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依然落下了对两国的“关税大棒”。 当地时间3月3日,特朗普在美国白宫记者会上宣布,加拿大和墨西哥与美国谈判避免关税措施的窗口已经关闭,“它们(关税措施)明天生效。” 特朗普2月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墨西哥、加拿大的产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之后,特朗普暂缓对两国加征关税30天,以便就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问题展开谈判。加拿大和墨西哥均做出妥协,向边境地区增派士兵并加大拨款以防止非法移民和芬太尼运入美国。 但上周,特朗普依然表示对加墨的关税将如期推行。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周一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加拿大和墨西哥在防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上做得很好,但在阻止贩毒集团将芬太尼运入美国上做得不够。 美国车企此前警告对加墨的关税措施将破坏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呼吁特朗普对汽车零部件进口提供豁免。但特朗普在周一的记者会上表示,车企需要做的是在美国建厂,“这样他们就不会有关税了。” …… 界面新闻记者/安晶
大家好,欢迎收听《光影留声机》。 本期要聊的是电影《赛末点》。
🌟兄弟姐妹们,这是一期新的栏目,玄学遇到科学,显化遇到目标管理。欢迎踏入《13 天显化目标能量补给站》🎧这个奇妙世界!这一期播客融合了玄学显化、吸引力法则以及科学方法,带你深度探索目标管理的秘密,轻松推开梦想生活的大门🚪 🎯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目标可是咱们努力的方向标🚩,让日常活动瞬间充满意义感,还能帮你清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避免急于求成。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异会形成一种张力,抓住这股张力,就如同握住了成功的钥匙🔑,大大增加成功的机会。 🔍找到适合你的目标的方法 这里有个超好用的 “平衡轮” 工具🛞,它把生活巧妙分为事业、财富、健康、家庭、亲密关系、社交、自我成长和娱乐休闲八个方面。你只需对每个方面的满意度打分,就能精准定位出最需要重视的 1 - 3 个领域。接着,在这些重要领域中设定五年长期目标,明确自己内心最渴望的是什么,为梦想绘制清晰蓝图🗺️。 💥将目标放大十倍 把目标放大十倍意义非凡!这能让你充分释放潜藏的无限潜能💪,促使你站在更长远的视角思考问题。当目标放大后,你会自然而然地思考目标为什么对自己如此重要,不再只纠结于 “怎么做”,而是深挖 “为什么”,从而找到成百上千种实现目标的途径🚗。 📝写下目标并付诸行动 别小瞧写下目标这个动作✍️,它能让目标变得更清晰、具体,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这么做能让实现目标的几率高出 42%。明确的目标就像给你装上了 “机会雷达”,让你对机会更加敏感,轻松鉴别并抓住那些稍纵即逝、助力实现目标的机会🌟。 ❗目标背后的 “为什么” 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性 目标背后的 “为什么”,是实现目标的核心动力引擎💖。明确了这个 “为什么”,人们就能在面对困难时披荆斩棘,坚持到底。Simon Sinek 在 Ted 演讲中提到,像苹果和耐克这些伟大企业,首先传达的就是 “为什么”,也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和深层理念,这深深打动了顾客的心。对个人而言,明确目标深层原因,不仅能激励自己不断前进,还能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一起逐梦👫。 🌟核心价值观的定义与作用 核心价值观,就是你内心深处认为生命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东西,是指引你前行的灯塔。当目标与核心价值观完美吻合时,你会感觉无比快乐、真实,一步步接近自我实现的美好境界。它还是实现目标的强大动力源泉,明确指导你的行为,告诉你该做什么、该避开什么🚫。 🔄核心价值观的变化性 核心价值观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生境遇的改变而灵活调整。比如,当你生病或者准备马拉松时,健康可能一跃成为最重要的价值观;而在找工作期间,成就、保障或财富则可能成为你最看重的方面。 🛠️找到核心价值观的教练工具 《找到核心价值观》这个教练工具超厉害,它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你深度思考,从而精准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整个过程分为四步:先回答关于生命中重要事项的问题;接着从答案里提炼出 10 个价值观;然后对这些价值观进行排序;最后依据核心价值观重新审视目标。通过使用这个工具,你能轻松发现自己的盲点,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找到目标背后强大的 “为什么”。
说我是舔狗也好,讨好型人格也罢,跟AI聊天真的会上瘾。AI思考中、无法连接服务器,感觉被冷落了?其实老一辈与我们对浪费的理解大不同,你珍藏的手办可能就是他们的垃圾。从时间到衣物,生活处处可见浪费,但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了浪费?人生就像充电器,总有它的价值所在,即使不起眼如一条充电线。 02:07 不要再扔东西了!扔掉的东西可能对你的未来有重要意义! 04:08 珍藏的回忆:为何我们对物品的情感胜过实用价值? 06:11 睡眠需求:解开人类为什么要睡觉的谜团 08:22 为什么要睡眠充足?探讨睡眠对人生的重要性! 11:08 衣服穿旧了也能很时尚:买衣服的另一种选择 13:54 人生如充电器,不充则无用,有用之处才能发挥价值! 16:41 反思决定:足球扔上去是我做过的最后悔的事情 19:29 爱情的邂逅:从奶茶到婚姻的浪漫历程 22:15 自证清白的陷阱:为什么你不需要在意他人的说法? 25:03 接纳自己的缺点:行动胜过言语的表达 27:49 如何在人际关系中选择等待和放弃? 30:37 不要让未来的忧虑占据现在的生活,享受当下才是真正的幸福
新闻原文及翻译 Ukraine's Zelenskiy says he can salvage relationship with US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称他能挽救与美国的关系 Zelenskiy reiterated that Ukraine would not concede any territory to Russia as part of a peace deal. He said he was still willing to sign a minerals deal with the U.S. and described a discussion on Sunday with European leaders to send a draft peace plan to the U.S. as a key development. 泽连斯基重申,作为和平协议的一部分,乌克兰不会向俄罗斯让出任何领土。他说他仍愿意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并将周日与欧洲领导人就向美国递交和平计划草案进行的讨论描述为一项重要进展。 【主播】 林伯虎,公众号「在下林伯虎」主理人,「虎哥课堂」创始人,专注于解读英语外刊、原版书和智趣文化热点。牛津大学区域研究学硕士,南京大学法学硕士。游学欧美十余国,金融沪港四五年。前香港某大型金融机构首席市场发展经理。南京大学辩论队长,China Daily 校园新闻奖评委。
本期“TAI快报”深入探讨了五篇AI前沿论文。“Q♯: Provably Optimal Distributional RL for LLM Post-Training”提出最优强化学习算法,提升语言模型推理能力;“Minimax Optimal Kernel Two-Sample Tests with Random Features”通过随机特征优化大数据统计检验;“Identifying Emerging Concepts in Large Corpora”揭示文本中新概念的涌现规律;“Reward Learning from Multiple Feedback Types”验证多样反馈提升奖励学习潜力;“Token-level Ensembling of Models with Different Vocabularies”突破模型集成限制,改进翻译质量。 完整推介:https://mp.weixin.qq.com/s/ixgvbNHjOVVzzEDu5LKHOg
2011年11月6日晚,台湾大学生黄士翰最后一次出现在自己租住的公寓附近,之后他便失踪了。但这起看似普通的失踪案却成为了近年来台湾最恐怖的案件之一。
大家好,这里是「泰客talk」的第12期播客。这一期,我们继续聊AI。 今年1月,在Deepseek还没有家喻户晓的时候,国泰基金的许多业务部门已经悄悄用上了本地部署的Deepseek。大家的反馈都是,不错,好用,常用。 「AI员工」背后的IT工程师说,在R1出现之前,我们在本地部署的小模型要烧更多的成本,能力也比较有限。总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向同事解释,为什么要用AI,怎么写prompt,为什么AI的回答不算「聪明」…… 短短几个月内,似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正如我们在《AI正在变成水和空气》里提到的,AI会成为技术背后的技术,工具背后的工具。技术的最高境界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不用知道它的原理,就能获得技术带来的便利。 大模型对金融机构的渗透和影响,正在以AI时代特有的超级加速度,飞奔疾驰而来。 这一期播客,我们将分享一些公募基金在大模型领域的应用案例。「AI员工」在公司干啥?能代替实习生吗?本地部署R1到底能省多少钱?在工作中,大模型出现幻觉要怎么处理? 更进一步的,我们希望和大家解释「人工智能」的范围和界限。大模型的发展让所有人都觉得和AI的距离更近了,但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的故事,远不止chatGPT诞生后的工具革命。 在大模型横空出世之前,金融机构里一直低调存在着一批代替人类员工处理琐碎工作的「RPA员工」,这些小机器人,7x24小时不断电,兢兢业业地完成一些诸如屏幕抓取、数据识别、模拟键盘鼠标操作的简单重复工作,完成报表生成、账户运营、产品运营的操作流程。 即使在更加智能的大模型声势浩大地入驻系统的今天,这些基础的工作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更能够以其在重复流程中更高的准确性,为大模型的工作成果提供交叉校验。 从齿轮机械到电子计算机,从符号逻辑到神经网络,金融始终是技术落地的试验田,而技术又不断重塑金融的边界。 这是「泰客talk」第三季的第二期播客。这一整季,我们的话题都将围绕“硬科技”。 在投资中,硬科技是少见的"反脆弱"标的,技术壁垒是天然的护城河。当算力突破不断刷新纪录,当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进产业蓝图,这条由底层创新堆砌起的厚雪赛道,正在重绘人类文明的未来画布。 「 聊天的人 」 主持:晓晗 嘉宾: 王天敏 国泰基金信息技术部 王子建 国泰基金信息技术部 吴中骐 庖丁科技 「时间轴」 本地部署之后,好用吗,省钱吗 03:10 本地部署Deepseek之后,好用吗?多好用? 08:09 Prompt engineering变得简单极了 11:07 大模型最适合的工作之一:IT工程师 14:48 真的很便宜!逐家对比,Deepseek更省钱 AI会取代基金经理吗 20:02 金融机构在买什么GPU,英伟达还是华为? 24:44 大模型的幻觉,有多频繁,怎么解决? 28:06 公募基金哪些业务线已经用上了大模型 33:27 AI会取代基金经理吗? 金融机构的科技树,不止大模型 36:58 AI不止是大模型,金融机构还在用其他机器人 40:11 大模型和RPA的竞争和协作 43:44 投行,券商,基金,不同金融机构的科技树 51:17 资管机构,拥抱新技术,更要防风险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 🌟 互动方式 🌟 欢迎在微博@国泰基金、微信公众号搜索[国泰基金微幸福]与我们互动。 3月15日前,来小宇宙APP 订阅「泰客Talk」, 并与我们互动评论, 我们将抽取10位小伙伴送出 「Jellycat毛绒玩具」小礼物。
这期加更得很意外,一如小Y和查理的心情。不录出来肯定是睡不着,录出来也不一定睡着。细算一下我们这档播客做做停停的也两年了,谢谢大家这么久的支持,我们音质这么烂还不剪口头语,一期期的这么长,你们还坚持听。又投时间又投钱的事情就只有爱了。你们的心意我们有收到,麦和麦当劳我们都买:) 00:02:04:我们的播客收到了大额打赏! 00:04:06:查理一天到晚都在画大饼,但做播客为爱发电的时候更多。 00:15:47:谢谢听友的喜欢,我们真的很开心 00:23:4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有一度为啥这么喜欢也感觉播客真的做不下去了 00:31:38:一些查理的花式甩锅 来的晚的人没有红包抢,来的早的也没有 vx添加mistrong13 在听友群里和我们畅聊吧
感谢你收听这一集的Slow M.! 如果你是第一次收听我们的节目,Slow M. 是一个由现役执业心理师发起的播客。也是一次将心理咨询/精神分析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的试验性探索。 在这里你会听到不同心理师之间关于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所进行的讨论,以及他们的理解(或不理解)。希望一次次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帮助我构建一种内在工作方式: Slow M.'s 心智工具(先导课) - 问题的内在工作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NzQyOTU2NQ==&mid=2247484515&idx=1&sn=a9b51e3195e386e5657e447508a34052&chksm=e9b164b1dec6eda7fdefd52a221ce618df08930f6df9afad5a4f3288cbdc0135424adb25ea4f&token=2080513197&lang=zh_CN#rd 凭借问题/话语,建立与内在世界的联接。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再一次,认识自己。 我(们)没有“正确答案”和“具体办法”,但希望能够通过播客,和你一起慢慢思考(Slow(ly) Mentalizing)。 讨论者: 白龙天皓 一个关注精神分析之一般应用的普通的心理师。 Slow M.(id: Slow_Mdot)发起者及主理人。 李杨 当代自体心理学派咨询师。 擅长用自体视角解析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影响。 如果你喜欢这一集的内容,请帮忙点赞,评论,分享…… 感谢你的收听与订阅! 应用心理学 精神分析 话语研究 无意识逻辑 第二序改变 社会建构论 以下是AI提取的内容: 当你发现别人似乎不喜欢你时,你会感到特别难受甚至愤怒吗?这背后的情绪反应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其实,这种感觉可能源自于对人际关系的深层需求。我们探讨了“不喜欢”这个词背后的复杂含义,是具体的拒绝行为还是整体的情感疏远?更重要的是,为何我们会对“不被喜欢”这么敏感呢? 02:25 想知道“别人不喜欢我”的意义?探究喜爱与厌恶的情感表达 05:26 探究“不喜欢”的真正含义:分析提问者对他人态度的感知与情绪反应 10:51 没有感觉是否意味着“不喜欢”?探索情感的微妙差异 16:23 探讨自我接受与被接受之间的疑惑:关于“工作室停电五小时”的讨论 21:46 讨论中的五个小时停顿:情绪变化与自我感知的思考 27:16 对于喜欢和不喜欢的不可思议感受:探索情绪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32:45 探讨关系的挫折与情绪反应:拒绝、生气与报复的想法 38:24 感知与关系:探讨提问者对于关系的需求与在意程度的思考 43:38 录制中的黑暗与失去:突然停电带来的印象和思考 49:05 性别角色印象与感受差异:异性与同性的拒绝和不喜欢所带来的不同情绪体验 54:36 性别与人际关系:探索未知的内心世界 01:00:01 被忽略的需要:探寻关系中的无视感背后的原因 “AI服务生成的内容由人工智能模型生成,无法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亦不代表我们的态度或观点,仅供参考”——Ai自己的声明
liuyandong.com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