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onsensus 大会:区块链生态逐步完善,进入应用新时代 | S9E04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Consensus 大会是全球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行业的顶级盛会,被誉为 「区块链界的超级碗」。最近几年,香港、新加波和日本等地在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和加密货币投资中的重要地位与日俱增,因此今年的 Consensus 大会首次离开美国,在中国香港举行。那今年的大会有超过 10000 名的参会者,其中包括政策制定者、开发者、投资者和技术专家等。「科技早知道」的监制 Yaxian 也去到了香港,为大家带来第一手的现场报道。 今年大会的焦点之一是区块链技术与稳定币如何重塑全球金融生态。在这一主题下,Solana生态的崛起和PayFi作为结合传统金融的新兴技术,成为了讨论的热点。我们特别邀请了两位嘉宾,Edith Yeung,Race Capital的投资合伙人,Solana早期投资人,以及Richard Liu,Huma Finance的联合创始人兼共同CEO,带我们深入分析这些技术如何在未来几年成为主流,并改变金融行业的格局。他们将阐述区块链和稳定币的应用如何为支付、跨境汇款以及金融服务领域带来变革。 本期人物 Yaxian,「科技早知道」节目监制 Edith Yeung,Race Capital 投资合伙人 Richard Liu,Huma Finance 创始合伙人,Co-CEO 主要话题 03:12 Edith Yeung:被创始人的初心打动,第一个投资了 Solana lab 05:39 香港 vs. 美国市场:特朗普上台一定会积极推动稳定币的上市和应用 12:26 区块链生态就是江湖,以太坊是 iOS,Solana 是 Android 15:38 5年后,数字金融和区块链生态一定会更加繁荣 18:12 Richard Liu: 想解决金融科技公司的资金问题,创立 Huma Finance 21:30 PayFi (Payment Finance):用区块链技术快速、安全的实现借贷和支付 24:36 PayFi 生态的六层塔:从底层区块链到顶层应用 29:53 稳定币是数字金融项目落地的地基,是区块链技术最大革新 33:34 让大家理解 PayFi 转账的高效和安全是大规模落地的最大挑战 PayFi 生态的 Stack 图 (Huma Finance) 延伸阅读 稳定币 是一种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旨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的加密货币。常见的稳定币如 USDT、USDC 等,通常与美元挂钩,其价值相对稳定,可用于在加密货币市场中进行交易、避险和价值存储等。 索拉纳(Solana) 是一个高性能的区块链平台,采用了独特的共识机制和技术架构,能够实现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交易处理。在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许多项目基于索拉纳平台开发应用,如去中心化金融应用、非同质化代币市场等。 AML/KYC AML(Anti-Money Laundering)即「反洗钱」,是指为预防金融诈骗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和措施。在加密货币领域,AML 措施包括对交易进行监测和分析,识别可疑交易模式,及时报告可疑交易,以及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持续监控等。 KYC(Know Your Customer)是金融机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等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进行特定交易时,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验证和了解的一系列程序和措施。在加密货币领域,KYC 通常要求用户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护照等)、地址证明(水电费账单、银行对账单等)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以确认用户的真实身份和背景。 PayFi Payment Finance,是融合支付与金融的创新模式。其核心特点有:借助区块链实现即时结算,加速资金周转;智能合约确保交易安全透明,降低风险;去中心化连接买卖双方,减少中间环节成本;突破地域和银行网络限制,让更多人参与。 RWA Real World Assets(现实世界资产),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现实中如房地产、黄金、债券、知识产权等有物理形态或可确认权益的资产转化为数字代币的资产。可提升资产流动性、降低投资门槛与成本、增强透明度和安全性、提高交易效率。 幕后制作 监制:Yaxian 后期:Jack、迪卡 运营:George 设计:饭团 商务合作 声动活泼商务合作咨询 [Untitled] 加入我们 加入我们:声动活泼正在寻找商业化合作经理、播客节目监制的全职伙伴,以及早咖啡内容实习生,详情点击招聘入口; 关于声动活泼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声动早咖啡、声东击西、吃喝玩乐了不起、反潮流俱乐部、泡腾 VC、商业WHY酱、跳进兔子洞 、不止金钱 欢迎在即刻、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与我们互动,搜索 声动活泼 即可找到我们。 期待你给我们写邮件,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 [声小音] 欢迎扫码添加声小音,在节目之外和我们保持联系。

36分钟
10k+
6个月前

388 囹圄外史:袁凌谈近代狱政改良与轶事

付费
忽左忽右

- 导语 - 从桐城人方苞写作《狱中杂记》,到晚清民国的狱政改良,监狱成为近代化变革的重要一环。日俄监狱、半步桥、提篮桥、老虎桥……这些近代史上的名字,如同历史的“磁石”,吸附着故事的发生,牵引着人物的聚散。在长时间的走访调查中,袁凌听到和看到了许多九死一生的传奇故事。欢迎收听袁凌老师的精彩分享! 本期节目为付费节目,您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和「忽左忽右leftright」公众号付费收听。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袁凌,独立作家 - 时间轴 - 03:06 方苞《狱中杂记》与中国版的肖申克 06:21 「北有半步桥,南有提篮桥」 11:00 西式、苏式与传统旧式监狱的建筑构造 15:17 陈独秀:「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 24:48 近代名人与近代诸监狱 36:19 在石泉新村见到托派遗老 01:00:00 被死神追赶的幸运儿 01:19:08 在聚会中离世的老人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思钊 Yo logo设计 杨文骥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5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 抖音:忽左忽右

82分钟
20k+
6个月前

“作为素食者,我每天的工作是杀鸡”|对话农场兽医

脆弱世界

【主播的话】 “如果我能帮助一匹被痛苦折磨的马,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还债了。” 近年的热门电视剧《万物生灵》向中国的观众们展示了英式兽医这一神秘而有趣的职业,同时也将道德困境带到观众面前:兽医们通过医疗手段对动物实施救助,是在减轻它们的痛苦;与此同时,救助过程中产生的疼痛,以及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潜在风险,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在“作恶”。 在这期节目中,治霖邀请到了他的朋友Julia,聊聊她在英国农场给鸡当“医生”的那些事。每天与动物打交道的Julia,时刻在普通个体、医者和素食主义者的角色中转换,不断反思着动物福利视角下科技与道德的边界。 📌 收听提示:在13分6秒之后,Julia谈到了跟动物屠宰、动物解剖相关的内容,有一些对残忍画面的细致描述,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你可以选择根据时间轴跳到后面的内容收听。 【主播】 李治霖 益盒CharityBox创始人、CEO 【本期嘉宾】 Julia 英国执业兽医;在上海、英国、加拿大有学习与生活的经历 【时间轴】 02:27 Julia如何走上了作为兽医的职业道路 07:24 在全世界顶尖兽医学院的学习体验 11:06 人们关心另外一个生命的健康,常常是出于如何剥削它的考虑 13:06 内容预警 17:34 兽医的工作是在帮助动物,还是对它们施加伤害? 19:24 经济效益决定了不同农场动物的交配方式 27:51 母牛产子、与小牛的分离以及使用荷尔蒙控制奶牛的生理周期 34:05 “如果可以选择变成一种农场动物,我最不想变成猪” 38:06 作为鸡的医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38:53 深入「肉鸡」与「蛋鸡」产业链 44:08 鸡工厂的工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48:57 为什么鸡兽医每天要杀那么多鸡? 01:05:55 当农场从业者遇上激进动物保护主义 01:09:51 如何影响大企业?从推动非笼养、降低养殖密度开始 01:20:55 农场里的公共卫生问题 01:28:23 Julia的素食经历如何开始影响她的同事们 01:35:46 像水一样:以温和的方式,建立信任与尊重,成为不同群体之间的桥梁 【补充信息】 剧集《万物生灵》(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2020-2024) 剧集《黑镜》(Black Mirror)(2011-2023) [image (1).png] Julia在诊所工作 [WechatIMG975.jpg] 刚出生2天的小鸡 [image (3).png] 全国只有1%的蛋鸡生活在“非笼养鸡场”,享受更好的福利条件。 [image (4).png] 正在人工受精的母猪 [WechatIMG976.jpg] 母猪在整个怀孕周期(一般为3个月)都生活在妊娠栏内,只能站立或躺卧空间不足以转身。产仔后会移入稍大一点的单体栏内哺乳(空间足以侧躺)。 【音乐】 片头曲:Caleb Bryant - Pacifica 片尾曲:Caleb Bryant - Solitude 【制作人】Angel、Lyuzhi 【Shownotes】Lingqi 【后期剪辑】新岛阿七 【关于我们】 「脆弱世界」是一档由益盒CharityBox出品的播客节目,旨在认真地探讨“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好”。 在这里,你会听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与益盒团队在公益慈善、有效利ta、气候变化、教育公平、卫生健康、职业选择等话题上的深入思考与讨论。 2024年3月21日,益盒发布了「1%捐赠承诺」项目。目前已有 445 名伙伴,每月捐出收入的1%,累计捐赠额达424,621元,这些善款将切实、有效地帮助家暴受害妇女、先心病患儿、因白内障而可能失明的老人、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们。从这里了解更多:「1%捐赠承诺」。 如果你对节目有任何建议,或者希望来这里做客,可以添加益盒小助手微信(theCharityBox2023),加入益盒读者与听友群。 关注我们 👉 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101分钟
1k+
6个月前

EP35 我那些不敢告诉医生的秘密,都被AI看光了

溺于人海

不知道此刻戴着耳机的你,是否也曾在凌晨三点搜索过"胸口刺痛是癌症吗"“心脏跳动异常是怎么回事”,然后默默关掉页面,告诉自己"再等等看"? 我们现代人有这样的一种集体默契:把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给按下了静音键。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是一个所有人都在经历,却很少被正视的现代病——“讳疾忌医”。 现代人的健康焦虑已经异化成了一种诡异的悖论—我们既恐惧疾病,更恐惧“确诊“对生活秩序的破坏。 我们的智能手表可以24小时监测心率血氧,但当我们真正需要面对医生时,反而会下意识地按下“延迟提醒”。这种对医疗系统的“功能性逃避”,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荒诞,也更危险。 但比个人选择更值得警惕的,是系统性污名化。当疾病被异化成个人履历上的道德瑕疵,我们到底在逃避医疗,还是在逃避被审判的人生?” 《溺于人海》听友专属双重福利 本期节目由「AI华佗」舌诊小程序联合呈现,只需一张舌头的照片,即可生成一篇健康报告。 当千年中医遇见人工智能,我们终于能在手机屏幕前完成一场沉默的自我救赎。 微信搜索🔍:AI华佗 【AI华佗】舌诊小程序可免费检测,可以直接看到检测结果。也可付费解锁更详细的健康报告和调理建议。 🎁付费解锁后将支付截图发送给微信好友bfzy06,会在其中抽取5位返现免单。添加微信好友bfzy06,发送支付截图就可以了。 🎁此外,还会在所有付费解锁的人中,再抽取50个人送缓解痛经的艾草贴,包邮免费送。 感谢【AI华佗】舌诊小程序。 或许某天深夜,当你再次被不明原因的疲惫感包围时,这个小小的舌诊程序,就能成为打破你健康猜疑链的第一把钥匙。 《2023 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国内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不到10%。而根据21年的一份统计资料来看,高血压患者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直到中风住院才第一次量血压。我们就像在玩一场危险的捉迷藏游戏,蒙着眼睛对自己说:"数到一百,病痛就会消失。" 我在其他平台的评论区看到了这样一条留言:"每次体检报告弹出来的瞬间,感觉自己像在拆定时炸弹。" 这种恐惧就像一个千层蛋糕——最底层的是我们人类对死亡的原始恐惧,这中间夹着"失业恐慌"(比如担心病历影响买保险),蛋糕最上面的那层,叫做"我不配休息"的罪恶感。 有个医学人类学概念叫"疼痛的社会阈值",不同文化对疼痛的认知和表达存在差异。而当整个社会把忍耐疼痛等同于坚强,我们就集体调低了健康的警报器。就像我妈之前开玩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或者说过同样的话:"体检?没病都能查出病来!"这种玩笑的背后,其实是整整一代人对失控感的恐惧。 我想对你说的是:我们把体检看作命运的剧透,却忘了,提前场次的观众本可以改写结局。 人类发明了几千种语言,却至今没有一种能让疼痛准确的说出口。 很多患者在就医时,会有意无意地对自身的症状进行修饰。很多人会对一些身体状况羞于去清晰的表述,有人把HPV说成“免疫力下降”,用“睡不好”代指抑郁症,妇科和男科诊室最常听见的话就是:“医生,我下面…那个地方…” 现实中很多 ED 患者(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因为羞于启齿,经常会选择买一些所谓的 “壮阳产品”,不去医院就诊。就像一些人会在网上买没有正规批文的性保健品,新闻里面也报道过有人网购类似 “印度神油” 的产品,结果收到的是三无产品,使用之后出现了皮肤过敏等等的不良反应,也不敢去医院,怕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根据24年最新的《男性健康与伴侣幸福手册》来看,我国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就诊率不足 10%。 我在网上还看到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22 岁女大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加入学生会,和很多个不同的学长出去玩经常夜不归宿,后来检查发现感染了 HPV,但没有告诉室友,导致室友因为共用脸盆、混洗衣服等行为也感染了 HPV。 也有的是因为心底深处害怕查出重病,那种对未知严重病情的恐惧,让他们在描述症状时,不自觉地弱化或者模糊某些关键信息。想象一下,当一个人隐隐担忧自己身体可能出现重大问题时,内心其实是极度脆弱的。他们害怕一旦把症状如实、完整地告知医生,就会确诊那些可怕的疾病。也正是因为这种恐惧,有时候就会成为患者进行真实表达的一个阻碍。 当我们意识到,那些修饰症状的谎言背后,藏着对生命最笨拙的珍惜;当医疗系统学会用更人性的"翻译器"解读患者的沉默,或许能重建这样的共识: 没有一种痛苦值得羞愧,正如没有一缕阳光需要向黑暗道歉。 此刻如果你正躲在被窝听这期节目,摸摸发烫的手机,它和你的心脏一样,都在持续而忠诚地发送生存信号。愿我们都能对疼痛诚实,就像春天从不隐瞒融雪的痕迹。所以,你不妨和我一起定个今年的目标计划,去做一次全面的体检,清楚的了解下自己身体的健康情况。 如果此刻你正戴着耳机走在去地铁站的路上,不妨摸一摸自己的脉搏——那规律跳动的,从来不是需要被战胜的敌人,而是等待被聆听的盟友。下次见面时,希望我们都更擅长听见身体的潮汐。 这里是《溺于人海》,愿我们都能学会像保养手机电池一样保养自己的心跳—— 80%电量时就及时充电, 别等到自动关机才后悔没有早一点, 听见身体发出的, 微弱的, 却从未停止的, 求救信号。 【主播、制作 | 崔化剂】

37分钟
5k+
6个月前

病情稳定 51 | 吃苦学:吃我爱吃的苦,别人爱吃的苦留给别人

病情稳定

病情稳定第51期 今天我们聊的是:#吃苦学:吃我爱吃的苦,别人爱吃的苦留给别人# 关于“吃苦”跟上一期的内疚感有挺多内在关联的。 即使不去谈精神分析理论的东西,过多的内疚感会让人生病这件事情并不难理解。日常生活当中有挺多这样的小故事。总是生病,就会慢慢减损人的生命力和活力。(当然,这里排除掉基因或其他原因先天身体不好致病的哈。) 经年累月照顾一个病秧子,照顾的那个人心里也会有些不好受,有些情况下,照顾者也会生发出过多的内疚,比如:“我尽心尽力照顾这么久,你怎么还不能好起来呢?” 旁观者可能就会觉得这个故事里的两个人都在“吃苦”。 可能也未必这么简单。 如果“吃苦”是主观体验的话,亲身“吃”的人才有发言权。 本期我们聊吃苦,不是要评判吃苦这件事,也不是说苦多苦少的问题,而是回到自我了解这个话题上,谈谈吃苦也有主体性和自主权。 #章节速览 00:14 聊聊“吃苦”那些事儿 06:07 “吃苦”是一种感觉还是有某种客观标准 19:31 尊重一个人“吃苦”的权利某种意义上也是尊重主体性 22:16 保持“吃苦”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忠诚,也是对生存技能的保护 26:14 食物里藏着最早期的“爱的配方” 36:02 老人与海、小美人鱼的故事——他们吃的是哪门子苦 46:09 你们的“苦”蛋糕是什么味道和配方呢? #为爱发电Staff 主播 | @马晓韵 @瞿小栗 后期 | 马晓韵 文案 | 瞿小栗 #向我们发送爱的电波 新浪微博:@病情稳定 (欢迎来留言) 🍠:病情稳定播客(欢迎来撩)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说出你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病情稳定 #在哪里可以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苹果Podcast | 微博

48分钟
1k+
6个月前

257 重启黑箱,女性该如何从性侵案中自救?

深焦DeepFocus Radio

《黑箱日记》2024年1月在圣丹斯首映,是由日本记者伊藤诗织以第一人称执导的纪录片,记录了她在2017年遭受了声名显赫的新闻前辈山口敬之性侵后,如何艰难地起诉对方并与整个日本陈旧的有关强奸案的司法社会体制作斗争。影片提名了今年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纪录长片,豆瓣评分高达9.2。 前不久,国内又发生了一起很恶劣的性侵案——广西百色祈福高中的男老师唐毓文,被曝出在2017年至2020年长期性侵并精神控制当时还不满16岁的女生符月华,致使其患有高度抑郁症,并于今年1月17日在家中烧炭自杀。而符月华的堂姐在之后公布了关于她和唐毓文的聊天记录,我们可以看到她在互联网各账号留下的鲜活的生命记录,可以令人心痛地看到她怎样在被强奸后一次次的试图自救,又一再堕入深渊。 她因为抑郁症放弃高考,但第二年复读又以县理科第一名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然而因抑郁复发休学两年后 被学校劝为退学;她鼓起勇气在互联网上说出自己的故事,反而被人以造谣为由网暴;她在班级群里检举唐毓文,被他心虚解散群聊;她向当地学校教务处举报均被打压。退学后因为没有收入来源不得不去咖啡店找了份工作,然而干了半个月就被迫辞职,因为店长发现了她手腕上自残过的痕迹。没有家人、学校、社会支持的她,曾经窘迫到靠100块钱过了20天,于是她终究在离过年还不到11天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黑箱日记》真的应该成为每个女性成长片单上必看的电影,让大家知道该如何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人,一旦有类似事情发生又该如何处理?今天就和两位深焦的老朋友,弦子和何谦一起聊聊这部电影,聊聊伊藤诗织和她的朋友们为更多女性能避免这种处境所坚持的长久的战斗。 《黑箱日记》剧照 本期嘉宾: 弦子 女性主义者、发声者、写作者 何谦 生活在北美的电影研究者 王潇潇 前媒体人、经纪人,现制片人、导演 伊藤诗织胜诉现场 时间轴: 本期播客总时长:2:30:42 04:30 观看《黑箱日记》的场景及感受。 12:21 两次阅读《黑箱:日本之耻》的感受,以及伊藤诗织受害者和调查记者的双重视角。 15:42 受害者经历诉讼时遇到的普遍问题和困难。 21:28 2019年何谦与伊藤诗织关于“治愈街”的往事。 24:11 何谦和弦子与伊藤诗织初次见面的回忆。 30:27 伊藤诗织的经历哺育她的共情能力,每一个与她对话的人需要能量的时刻,她就像毯子一样包裹住对方。 35:10 伊藤诗织纪录片事业受挫,安倍晋三被刺杀导致她在日本遭遇指责。 41:36 治愈伊藤诗织的不是时间,而是行动。 48:06 伊藤诗织最近发布的公开信,以及她在日本面临的影像争议。 50:32 伊藤诗织和日本的女性团体的隔阂,中国类似事件中受害者与女性团体不同的相处方式。 1:00:54 公众对伊藤诗织的过高要求,要求她是完美受害人、完美行动者、完美幸存者。 1:03:27 《黑箱日记》的影像伦理问题,保护人权的背后是谁在受伤害?谁在受益? 1:10:09 纪录片是在和公众对话,公共意识的改变也很重要。 1:17:16 “封口费”为什么难以避免?制度并不支持受害者。 1:23:32 伊藤诗织的案件为什么应该公开审理?已经没有隐私可以保护了。 1:24:14 举证责任分配的不均等。 1:31:05 当侵犯发生时,什么机构可以保护受害者? 1:32:50日本政府在廉价地利用女性NGO的善心为男权社会打补丁。 1:36:26 中国帮助女性受害者的机构及生存现状。 1:39:50 美国帮助性骚扰/性侵犯当事人的Rape Kit的历史 1:47:36 为什么不能轻易判断哪个行业类似事件更多? 1:51:26 影视行业对待女性的方式有改变吗?为什么策划作为影视行业中不被看到的角色多由女性担任? 1:57:00 从业结构、银幕上对女性身体的展现和处理、行业中的性骚扰事件,三者是相互关联的。 2:02:49 《黑箱日记》是否会拿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故乡是你说的话最希望被听到的地方。 2:07:16 日本社会对伊藤诗织态度是“无视排除”。 2:12:06 《黑箱日记》的影像文本处理,片中对于植物的运用。 2:16:40 伊藤诗织与自己家庭的关系。 2:20:16 女性作品推荐:《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女人们的谈话》《初步举证》 《黑箱日记》剧照 素材库: 伊藤诗织作品: 《黑箱日记》(2024) 《女性割礼》(2019) 《老年公寓清洁队》(2017) 《黑箱:日本之耻》(2023) 《裸泳》(2019) 《日本之耻》(埃里卡·詹金,2018) 《摩登情爱》(约翰·卡尼 / 埃米·罗森 / 汤姆·豪尔 / 莎朗·豪根,2019) 《好东西》(邵艺辉,2024) 《国色芳华》(丁梓光,2025) 《宇宙探索编辑部》(孔大山,2021) 《助理》(基蒂·格林,2019) 《雾中风景》(西奥·安哲罗普洛斯,1988) 《女人们的谈话》(莎拉·波利,2022) 《M就是凶手》(弗里茨·朗,1931) 《初步举证》(贾斯汀·马丁,朱迪·科默独角戏,2022) 相关书籍: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清水洁)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Rape Kit: A True Crime Story》(PaganKennedy)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 《黑箱:日本之耻》封面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 坂本龍一 - opus 结尾: Gloria Gaynor - I Will Survive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王潇潇、Peter Cat 策划:王潇潇 剪辑:电车 编辑:王潇潇

150分钟
4k+
6个月前

Vol.028 在非洲,看见出海新机会,也看见贫穷与割裂

动静皆宜FM

今年2月,丸子飞去了她向往已久的非洲,旅行8年走过几十个国家的她,一直痴迷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混乱、不安和变幻莫测。 和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总是以天为单位变化着,很多旧的东西在消亡,也有很多新的东西在生长——这样的地方,往往也蕴含着机会与“风口”。 本期播客,我们跟着丸子的视角踏上非洲大陆,从东非最繁华的城市内罗毕开始,到与野生动物共生的贫困地区马塞马拉,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她经历了非洲贫富的两极。 这期节目,我们既可以听到中国人出海非洲的新机会,也会看见一个国家的贫穷与割裂。 🧶时间线 02:03 第三世界国家的传统文化流失快,想去要趁早 07:05 非洲初印象:独自走在街上并不安全 10:29 内罗毕物价:比杭州贵一倍? 14:08 长居内罗毕的中国人,以何为生? 18:58 在非洲做互联网外贸,是个好生意吗? 21:43 内罗毕60万人民币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子? 27:43 从上至下的官僚主义与腐败气息 30:20 离开危险又迷人的内罗毕,前往马赛部落当“女工” 40:09 走进马赛家庭:在生存面前谈道德,来自现实世界的拉扯感 45:15 马赛女性掌控人生节奏的最大敌人:早孕 50:35 脱离生产力谈女性主义,非常困难 55:55 真实的乡村生活很苦,要去除浪漫化滤镜 【丸子的影像记录】 -马赛马拉的女性们: -丸子和酋长夫人家的孩子: -志愿者工作日常: -丸子的文章:为什么跑到马赛部落当女工?(非洲版)mp.weixin.qq.com 【BGM】 Ennio Morricone - Titoli (from A Fistful of Dollars) Yael Naim - Go To The River 🎙️主播: 林安,性格安静,内心动荡不安。6年不上班,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采访着采访着出了书,拍了视频访谈栏目,做了播客主播,还顺便创了个业,折腾自由职业社区。人生理想是创作出经得起时间沉淀的作品,靠创造力赚钱,做喜欢的事,爱有爱的人。 丸子里里,性格开朗,内心极度敞开。7年不上班,毕业即游荡,从背着尤克里里周游世界,到带着音乐去旅行,在街头找陌生人唱歌,拍摄沙发客旅行纪录片,创立尤克里里品牌,正在努力成为一名独立音乐人。人生理想是在喜欢的地方,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 💧关于「动静皆宜」: 这里是一个严谨克制的i人,和一个自由散漫的e人发起的生活类漫谈节目。我们一个常年游荡在村野,一个横跳于多座一线城市,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反复相遇。在各自的领域解锁新的人生奇遇。从自由职业到社区创业者,从环球旅行到音乐创作者。 我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感知自我与世界的边界。相信世间万物动静皆宜,能量守恒。聊天话题涉及:自我探索、读书旅行、情感人际、社会观察、自由职业 🖐找我们玩儿: 即刻/微博/公众号:林安的会客厅 公众号/小红书:丸子里里

62分钟
99+
6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