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3. 从牛郎织女到当代爱情:今天的我们还需要爱情吗?|杜素娟x张悦然

罗意威调频

每年七夕,我们重提牛郎织女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它是关于分离和等待的神话,也是塑造中国人爱情观的基石之一。 本期《罗意威调频》,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和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悦然一起从牛郎织女的传说讲起,以现代女性的视角将古老的神话重新拆解。为什么分离与痛苦,比起团圆更能打开爱的深度?如何保有对爱情的期待和想象?也许神话中的牛郎织女在遥不可及的银河两岸遥遥相望,不仅指向爱情中的失落与遗憾,也指向了自我实现和建立平等关系的可能。而将视线投向当下,爱情的意义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必需品”到“礼物”,年轻人在学会分辨爱情“赝品”的同时,也更加追求在爱情中的自我成长。 七夕,不只是固态的神话,更是可以被不断编织和重新讲述的故事。 【嘉宾】 杜素娟,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 张悦然,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本期波频】 00:25 七夕神话初遇 02:05 西方占星中昴宿星团与东方七仙女故事达成奇妙互文 03:25 山东地区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强调家庭元素 06:10 为什么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大多是悲剧? 07:56 “对爱的想象消亡了,爱的实体一定不会让人满足” 11:41 爱拥有着打动万物的力量,才能引得喜鹊搭桥 14:02 喜鹊是种什么样的鸟? 18:43 女性一直是神话的传播者和重新讲述者 20:41 衡量爱的维度:爱能否使我们成长 23:09 罗意威的原创剧集《鹊定爱》:爱情是巧合还是命运? 24:45 爱情是顺其自然还是主动争取? 26:47 年轻一代倾向于把爱当作礼物而非必需品 29:59 让爱情通向成长和发展而非消耗 32:50 保留对爱情的想象,识别爱情的“赝品” 35:57 自我越强大,爱情越牢靠 40:24 牛郎织女,也可以是一个平等的亲密关系和女性独立的故事 44:12 我们还需要爱情吗? 【关于节目】 同频产生共鸣,不同频激发思考。《罗意威调频》现已登陆小宇宙及微信视频号,聚焦以文化、工艺和时尚为起点发出的讨论。 【互动方式】 欢迎在小宇宙、微信视频号节目评论区与我们交流互动,分享你最喜欢的爱情故事或语录。 在微博、小红书、微信公众号与微信视频号 关注@LOEWE罗意威,关注节目更新与幕后内容。

45分钟
40k+
4周前

49.世纪大追捕:台湾帝王饭店纵火惨案

边缘物语

感谢【丝丽小红帽】对本期节目的支持!优惠直达链接:https://mo.m.tmall.com/page/36340487?shop_id=455591472 听友群开通啦,加入边缘物语大家庭请添加微信:(Bianyuanwuyu_),添加时备注来意,欢迎大家来群里一起聊天。 * 本期节目内容适合全年龄段的听众收听。 火光之中,真相之上。 这是台湾犯罪史上最惨烈的纵火案。 1985年台南帝王饭店的冲天大火,短短两小时吞噬26条生命,浓烟裹挟着绝望的哭喊,将整栋建筑化为炼狱。警方在焦黑的废墟中拼凑线索,却发现这场灾难并非意外,现场的线索全部指向一场蓄谋已久的报复。 然而,真相的背后,竟是一个阴差阳错的误会。直到一通神秘电话和偷龙眼老妇的偶然告发,让这场跨越四分之一世纪的追捕,在通缉令失效前的最后10天迎来终结…… 【本案出现主要人名、地名、】 陈东荣、萧清文、苏青林、苏南成、 台湾省台南县玉井分局、台湾省台南市的友爱街、帝王饭店 【时间轴】 00:00 开场 02:20 案件 48:13 结尾 50:54 片尾曲 【案件相关图片】 感谢【丝丽小红帽】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本期节目为大家推荐丝丽小红帽的明星护发组合——净澈去屑洗发露、控油蓬松洗发露和发芯保湿发膜,从头皮到发丝,一站式解决你的护发困扰! ✨ 净澈去屑洗发露——深层清洁,温和去屑不刺激,舒缓抗炎,让头皮告别瘙痒和头屑烦恼! ✨ 控油蓬松洗发露——强效控油,发根立挺蓬松,视觉发量瞬间倍增,油头星人的救星! ✨ 发芯保湿发膜——烫染受损、干枯毛躁发的“急救神器”!3分钟深层修护,补充发丝水分,让头发重获柔顺光泽,一抹告别“稻草头”! 此外,有脱发困扰的朋友一定要试试丝丽小红帽的头皮赋活精华液,激活毛囊、强健发根,21天见证头皮焕新! 现在天猫旗舰店购买还有超值优惠,头皮护理+发丝修护,丝丽小红帽全包了!赶紧入手,让你的头发重获健康活力吧! 【听友福利】 点击链接直达优惠:equity.taobao.com 复制口令到淘宝:89¥Ay9Q4RskqNM¥ / CZ001 或去淘店搜【丝丽小红帽旗舰店】向客服报暗号“边缘物语”领取专属优惠券! *声明:本期声音节目内容为主播基于节目及相关网络资料的客观解读,受限于主播的知识、认知和经历,可能存在局限性,内容仅供参考,欢迎指正和讨论: 【音乐】(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皆非--马頔(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余使用的音乐均为公共领域免费使用音乐。

52分钟
14k+
4周前

vol.135 亲密关系大讨论:恋爱中如何平衡亲密与独立?

不方时间

谈恋爱之后失去自我,或者由于一段感情远离了自己的朋友,又或者关系到了一定程度就进入瓶颈,这似乎都是当代考虑是否进入亲密关系前很难不去追问的问题。今天我们请了一对couple来本台现身说法,究竟恋爱里的亲密性和独立性怎样去做平衡。我们带着许多预设开始这场聊天,但最后仍被他们理性言语后闪烁着的真诚爱意所感动。爱情是勇敢者的游戏,亲密关系似乎又要求智勇双全,但永远不要忘记,除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定义输赢,享受这场游戏,快乐就好! 愿大家都拥有爱与自由。 Notes: 00:02:47 恋爱前的讨论:(似乎)达成了某些共识 00:10:53 恋爱是做加法而不是减法 00:14:24 身边情侣和朋友的相处模式:融入对方、一起隐居、各玩各的 00:20:26 如何融入对方的社交圈,男女存在性别差异吗? 00:25:31 从初步的被“审视”,到去掉男女朋友的身份标签 00:32:54 能否和自己的好朋友玩到一起,是评价伴侣的标准之一吗? 00:42:39 伴侣是最好的朋友吗? 00:45:10 难道平衡亲密性和独立性是高能量E人才需面对的课题? 00:50:39 几个关于“独立性”的小观察:独自去club,分头赴约,各自买票(夸张版 00:58:15 恋爱初期的两次争吵:火车事件及德扑事件 01:14:17 在和许多朋友一起玩时,也不必随时随地都要彰显“couple感” 01:16:14 如何定义亲密性? 01:24:06 都说友情地久天长,爱情彩云易散,如何分配爱情与友情的权重? 01:30:34 如果让你在共度高光时刻和情绪托底中二选一,你怎么选? 01:40:05 有人眼中的高光时刻来自日常里的不寻常,有人来自强烈的可被定格的感受 01:50:05 被理解和被看见,在感情中无可替代 MC:屈女士、小李 嘉宾:Yifan、聪聪 编辑:屈女士 Music: Fayzz - People in Cycle 落日飞车 - Wind of Tomorrow Contact us: 微博: @不方时间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 bufangshijianxzs进群 邮箱:[email protected] 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 、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115分钟
99+
4周前

悲剧之后:一个孩子的陨落和自闭症家庭的集体创伤

没事找事

主播:rain 崔老师 本期嘉宾:丫丫爸爸 (小丫丫自闭症公众号创办人,化学博士,《这就是孤独症——事实、数据和道听途说》作者,谱系孩子家长) 望望同学(小丫丫自闭症公众号作者,神经生物学博士,谱系孩子家长) 这一期,我们的讨论围绕大理苍山自闭症孩子走失事件展开。 悲剧发生,我们都非常难过,难过之外,也希望发出一些理性的声音。我们看到媒体评论区、自闭症社群里的各方声音,有理性的,建设性的,也有让人非常愤怒的,有些人过度地指责父母,这是不应该的,他们已经是这个事件中最痛苦的人了,不应该被这样对待,希望他们在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慢慢走出悲伤。 我们希望表达的是,对遇难孩子和他的家庭应怀有人道主义同理心,批评应该聚焦于事件暴露的系统性问题(机构、行业、宣传误导),而不是针对个体进行人身攻击,同为自闭症孩子的家长,表达同理心的方式应该是思考如何改善整个群体的处境。 本次我们的讨论涉及—— 1. 对“自然疗愈”及机构虚假宣传的批判: 质疑“自然疗愈”概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科学证据不足,是伪科学或效果不明的干预方法。 该机构将普通户外活动(甚至高风险活动)包装成具有治疗效果的“疗愈”项目,利用了家长渴望“治愈”的心态进行虚假宣传和高额收费。 这种虚假宣传(如“破壁者计划”、借用流行文化词汇)在自闭症干预领域普遍存在,是整个社会过度使用“疗愈”概念的缩影。 2. 对活动安全性与专业性的严重质疑: 风险评估不足: 苍山环境对8岁自闭症儿童过于凶险,远超其能力范围。即使是普通儿童,进行此类活动也需要循序渐进的专业训练。 3. 安全措施缺失: 未要求家长陪同(对比类似活动强调家长参与)。 缺乏基本户外安全装备:孩子穿着深色衣物不易被发现(应着鲜艳颜色或荧光背心);未配备应急哨子、对讲机(应对山区信号差);水上活动未穿救生衣等。 应急预案缺失:孩子走失后,机构没有立即报警,而是自行无效搜寻,延误了黄金救援时间。 专业资质与经验缺乏: 机构缺乏组织高风险户外活动的专业资质和经验(如溯溪、采菌子等),活动设计冒进且轻视风险。 4. 5. 家长心态的反思: “疗愈光环”效应: “疗愈”、“干预”等字眼降低了家长的常识判断力,使家长对超出日常合理范围的活动(如高风险徒步)容忍度提高。若抛开这些光环,仅视为普通夏令营,许多家长可能不会参与。 信息甄别: 理解家长寻求新方法和喘息机会的心情,但可能因为焦虑而轻信伪科学宣传,缺乏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甄别能力(尤其在信息茧房环境下)。 评估机构资质意识不足: 家长在选择机构时,应更关注其实际资质、专业性和安全记录。 6. 对自闭症干预领域与公众认知的担忧: 混淆概念: “自然情景教学”(NET/NI,在日常自然发生的情境中教学)与“在大自然中疗愈”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有效的ABA策略,后者则可能误导。 污名化科学干预(如ABA): 社会上对ABA等循证干预方法的污名化(如“训动物”),间接导致部分家长转向缺乏依据的“自然疗愈”等替代方法。 7. “这个机构肯定有问题,但是真的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如果这个机构是直接的‘作恶者’,那么,那些无端攻击ABA,那些强烈内卷,追求治愈的宣传,那些以个案为说辞的人和团体,都是同谋。” 对师生比例的过度解读与一刀切风险: 有些人过度强调“1:1”师生比例,忽略了自闭症儿童能力差异巨大,需求是个别化的(有些需要高比例支持,有些则不需要)。 8. 过度监管要求强制“1:1”会大幅提高干预成本,压垮机构,最终导致服务资源减少,伤害整个群体。 安全的核心在于机构的专业性(评估能力、风险管理、应急预案、人员培训)和环境适配性,而非僵化的数字比例。 “生活方式” vs “疗愈”: 户外活动、夏令营等是自闭症儿童可参与的、需要循序渐进学习和准备的生活方式或教育活动,而非追求“疗愈”奇迹的手段。演练(如在安全的封闭环境练习购物)是重要环节。 9. 10. 社群撕裂与创伤: 集体创伤: 事件对整个自闭症家长社群造成了巨大的集体创伤,引发强烈的代入感和恐惧(担心自己孩子走失)。 社群内攻击: 观察到社群内部出现对遇难者父母的恶意攻击(如指责其未尽教育责任、甚至暗示“解脱”),认为这源于: 自身焦虑的投射: 通过攻击他人获得虚假的安全感和掌控感(“如果我足够小心/努力,就不会发生”)。 价值攫取与优越感: 部分能力较好孩子的家长,通过贬低他人来凸显自身努力和“成功”,将孩子的能力归功于自己而非多元因素。 恐惧牵连: 担心整个群体因个别事件受到社会负面评价。 有条件爱的体现: 部分人对孩子的爱是基于其表现是否符合期望,而非无条件的接纳(认为孩子离世是“解脱”是极端体现)。我们自己和孩子,都需要无条件的爱,哪怕是自己对自己无条件的爱,也是必要的。 11. 安全教育的普遍重要性: 无论是不是自闭症孩子,儿童在自然环境(海边、山林)中都面临高风险,需要普及安全教育。 教导孩子走失时的核心原则:待在原地不动,等待救援,而非慌乱寻找。 实用工具如定位手表、鲜艳衣物、应急哨子的重要性。 * 望望同学和丫丫爸爸之前参与过的播客—— 如何对抗人生的失序,自闭症父母聊「人生信条」 艰难前行?当我们关注自闭症领域的科研进展…… 自闭症孩子,缓解焦虑可以这么容易吗?!(还免费?)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坏情绪”呢? 连线丫丫爸爸:先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 聊聊自闭症干预中最重要的那些事 自闭症家长远程连线,挺开眼界

85分钟
99+
4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