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经历的AI浪潮,被不少人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这次变革不仅意味着技术突破,更被赋予了重塑经济格局、生产力模式甚至自我涌现的颠覆创新,将对底层技术与人类决策过程带来深远影响。 然而,在AI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不免有人担忧这股热潮是否过度超前,重蹈互联网泡沫的覆辙。资本对于AI的追捧,究竟意味着新纪元正在加速到来,或是金钱涌动下的又一个幻象? 本期节目,我们从芯片巨头英伟达聊起,从投资视角解读当下最为热门的AI行业。对于一家AI企业,资本市场对估值逻辑是什么?「泡沫」是AI可能面临的风险还是创新的必然阶段?头部效应下,AI行业的中小创业公司还有哪些机会?从「卡脖子」困境到如今的全产业链创新,中国AI在未来将形成怎样的行业格局? 本期内容由中欧EMBA、虎嗅联合出品,相关视频可在「中欧EMBA」、「虎嗅APP」视频号、B站「虎嗅视频」观看,欢迎关注! 本节目由中欧EMB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版权所有。 你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中欧EMBA视频号订阅收听。 -本期主播- 黄生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副教务长 EMBA课程主任 中欧企业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王啸 九合创投创始人 中欧EMBA2006 陈小燕 《小遥说商业》账号主理人 中欧EMBA2018 -时间轴- 01:05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资本市场为何「上头」? 03:36 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AI,与过往技术浪潮有何不同? 06:18 国内AI投资趋势:看中全产业链布局 08:35 以互联网的发展作为参照,中国AI处于哪个阶段? 11:51 AI泡沫迷思:「资产泡沫」与「技术泡沫」 17:29 「杭州六小龙」现象背后的机遇与警示 21:25 AI全产业链的国产替代进程迅猛,科技博弈进入中场时间 25:27 中国AI企业可以在哪些维度建起核心壁垒? 29:07 巨头与创业公司分工,共建AI基础层与应用层的生态 32:11 现象级AI应用,可能会出现在哪些领域? -入听友群- 1. 扫描下方二维码 2. 微信关注「中欧EMBA」,发送「听友群」,获取入群二维码 期待与你交流! -延伸内容- 62. AI营销越来越强,人类情感越来越珍贵 | AI无悖论(文字稿:在AI浪潮中保持品牌定力) 64. AI动了谁的饭碗?| AI无悖论(文字稿:老板,AI不是“裁员工具”) -互动方式- 微信公众号:中欧EMBA(CEIBSEMBA) 小红书:中欧EMBA 抖音:中欧EMBA
陶白白老师离婚的消息前几天挂上了热搜; 趁着这波星座圈热点事件,本期我们聊了聊星座吐槽大集合。 以我们交往过的男孩样本,锐评了12星座的优缺点。 哪个星座最浪漫?哪个星座要避雷? 土象为啥总有言外之意,火象星座脾气如何? 总之本期是星座刻板印象大乱炖,希望朋友们不要吃心。 有共鸣或不同意见的朋友们,欢迎在评论区补充留言。 🌟内容摘要: 02:57 小八卦:怎么悄无声息就处上对象了? 07:34 当金牛男炫耀时,他在炫耀什么 12:06 土味霸总剧本,给我整迷糊了 16:16 欲望断崖式下跌是白羊座的宿命 22:00 主体性很强的星座是—— 29:20 沉默不语的土象,总会被人曲解 35:50 风流的天蝎男,蓬勃的性魅力 39:50 出轨还要演深情的水瓶男 42:36 疯癫的双子座,神金哇! 46:12 狮子男装逼是小概率事件吗 53:50 温柔且有力量的狮子女,姐姐杀我! 58:20 星座和MBTI能成为识人维度吗 🎙️本期主播:奇妙、安妮、左拉、牛小玲 剪辑:思凡 视觉:JANE 🎵背景音乐-来自平台musicbed Breathing it in-Peached Believe me- Dalton Day
各位小伙伴,本周每周一书接龙,a选项人文历史类胜出,本来小助理们打算让仔哥读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但介于最近爱狗人士热点,本周三晚,我们将一起读一本人类和动物驯化相关的人文社科书籍《为什么狗是宠物而猪是食物》,探讨人类和动物之间复杂的道德谜题。 ps:这本书很深,仔哥也会深挖,别被书名骗了。 * 【欢迎加入读书会】wx:wqyline 在这里,你可以跟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直接沟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更多认知提升活动内容,到读书会,结交更多高质量同频书友
中东为何至今动荡不止? 历史作家郭建龙与国际新闻记者刘怡, 一位溯源百年风云,一位直抵当下战火。 今天的播客里,我们一同回到百年乱局, 从帝国崩塌到国家重构,从石油地缘到宗教心理, 从奥斯曼腹地到黎巴嫩街头,从城市化的裂变到全球化的遗民, 拨开新闻迷雾,看清中东乱局背后的肌理与命运。 在全球格局重塑之际,我们将认识一个丰富驳杂的世界, 它也提醒我们何为“来之不易”的和平。 👬本期嘉宾 郭建龙:知名历史作家 刘怡:国际新闻记者 裴鹏程:大望局播客主理人 🎧时间轴 00:05:56 全球化冲击下的中东:城市化困境与发展失衡 00:12:16 阿拉伯世界的撕裂:边界争端与身份认同危机 00:26:01 石油与权力:中东国家形成的特殊路径 00:47:31 贝鲁特镜像:透视中东的多元与动荡 00:59:07 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从对抗到缓和的关系演变 01:09:58 大国博弈场:外部势力如何塑造中东政治 01:14:04 中东青年的困境与希望:封锁、教育与未来 01:20:16 中东发展分化:从伊拉克重建到沙特转型 01:36:29 新中东秩序:中印竞争与地区未来走向 ❤️本期海报 - 制作团队 - 节目制作 雪彤 设计 马草地 - 互动方式 🍠小红书:大望局 商务联系:WX: weixuetong | Email:[email protected]
从课堂上的剧本讨论,到入围青葱计划创投,再到2021年拍摄、2023年完成后期并入围第76届戛纳导演双周单元,今年7月《小白船》终于与观众见面。三年多的筹备与等待,让这部影片承载了导演耿子涵的无数个“第一次”。 这期播客,子涵导演讲述了一个创作者是如何用影像勾勒情感流动的,分享了她对爱的理解和对故事的感受。 录制:耿子涵、轩轩 时间线: 01:19—05:31:从校园课堂到戛纳再到大荧幕,耿子涵的无数个第一次 05:31—10:56:《小白船》与戛纳:戛纳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感受 10:56—15:12: 城市与人的关系:刘娴并不真的关心外部世界,她更关注的是自己内心的情绪 15:12—25:25: 情感的影像化表达 25:25—31:49: 新剧本《寒冬里的盛夏》:爱是在关系中看见自己 31:49—34:24: 什么样的故事会打动你? 策划&文案&剪辑:轩轩 监制:Xavier
本期节目继续聊暑期档电影,这次我们聊聊《东极岛》,我们一致认为这部电影的水上戏份以及视觉奇观的展现是非常不错的,但是故事层面问题太多,以及对于这段历史的改编是存在争议的。 00:13 开场 00:35 总体评价,打分 08:18 剧本层面的问题 28:51 历史史实与影视改编 37:30 可以,但没必要 43:13 能不能只聊电影本身 52:02 它还是有优点的 55:57 暑期档快结束了 1:02:56 结尾 主播:小胖、DC(视频内容ID:影迷的角落) BGM:上海音乐学院学生 - 东极岛岛歌
本期主播:rain 崔老师 嘉宾:杜老师、刘老师 7月,我们花了一天的时间去北京通州的两家机构,参观、和老师们聊天,希望拓展我们的小世界,听听更多专业人士的想法和观点。 杜老师和刘老师是一家接受大龄孩子学习手工的机构的创办者,手工是孩子们建构生活秩序的方式,也是孩子们可以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的方式。 之前,我去参加了一场他们和家长的分享会,觉得非常有启发,回家和崔老师录了一期播客,生活就是——持续构建生活的秩序。 这一次,我们和两位老师聊了更多关于孩子未来的可能性,也请他们给小龄家长一些建议。 我们聊到了—— * 为什么要以手工为核心: 孩子通过织地毯、珐琅等手工活动建立生活秩序(例:重度自闭症男孩沉浸织地毯数小时)。 目标:① 情绪稳定 ② 时间结构化 ③ 创造价值感(作品售出强化自我认知)。 * "小世界"构建逻辑: 大龄孩子难以完全融入社会 → 机构提供安全社交环境,体验基础人际关系(如小团体、异性互动)。 避免长期居家导致的退化(研究:长期居家可能引发精神问题)。 2. 一些超越我们之前想象的颠覆性认知 * "社会规则>社会融入" 首要目标非彻底融入,而是遵守规则避免排斥(例:坐公交车先学不大吵大闹,而非查路线)。 务实逻辑:能力有限时,先"生存"再拓展边界。 * "高功能≠更好带": 高功能孩子可能提出哲学性困扰(如"生活无意义"),情绪对抗更剧烈;低功能孩子反而可能更平稳。 * "找到孩子的说明书"(家长心态): 接纳孩子特质后,NT孩子"交换也不换"(杜老师);"以孩子为骄傲"(田惠平老师的理念)。 3. 大龄出路观察 * 四条路径: 职业教育:通过手工技能进入职高(例:机构孩子凭精湛手艺征服工美老师)。 支持性就业:企业提供包容岗位(酒店、咖啡馆)。 自主创业:家长创建手工坊、咖啡馆、洗车房等小生态。 居家照料:需培养自理能力+打发时间的技能。 * 核心挑战: 路径依赖"长期主义"(技能培养需数年); 义务教育结束后教育断层问题突出,大龄机构难做,家庭付费意愿低,人力成本高。 4. 大龄家长+老师给小龄家长的建议 大龄家长群体作为"拓荒者"的经验 * 初代家长的困境与突破: 90年代资源匮乏(全国仅贾美香等少数医生),被迫"摸着石头过河"; 干预手段原始化(如针灸,扎针代表"希望象征",各种“干预大坑”,家长经济损失大,孩子受了没有必要的苦)。 * 幸存者生态观察: 成功过渡的大龄家庭普遍"隐匿化",不愿在自闭症家长圈发声(杜老师接触的37岁乐队成员、38岁漫展爱好者); 对策:从医疗干预转向终身教育 * 代际冲突: 大龄家长建议常被小龄家长拒绝("我的孩子不同""我要治愈"); 杜老师直言:"该交的智商税还得交,有些坑必须自己趟"。 * 教育本质: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本质相同":目标均为提升社会适应力,差异仅在方法调整。 终身教育观:反对割裂"小龄干预/大龄生活",教育需贯穿一生。 * 三大实践原则: 生活化干预:在买菜、家务中教认知,避免脱离场景的桌面训练。 隐形辅助:帮孩子却不让其察觉(例:调整物品位置助其成功),避免依赖。 前瞻性规则:从小建立行为边界(如异性社交距离),青春期才不易失控。 * 家长心态: 放弃"治愈"执念,转向"与问题共存"; 警惕"短期主义",接受能力提升的缓慢(例:切菜需教上百遍)。 一些观点: * "生活就是要不停建构秩序,而非治愈缺陷。" * "压力源于能力不足——能力提升,压力自减。" * "每一根针灸针都代表一个希望,既温柔又荒谬。"(初代家长反思干预史) * "人本身就是艺术品,不是工业品。"(反对"次品"思维) 提到的人物和概念: * 人物提及:郭延庆(以终为始)、甄岳来(生活化教育)、田惠平(以孩子为傲)。 * 概念:有限社区包容、IEP(个别化教育计划)、心流理论(手工沉浸感)。
「大理边角料」作为播客的番外节目,是我根据自己的喜好搜集整理的大理旅行推荐。 这集内容关于「市集」,我从游客角度聊了聊去逛这些市集的感受,也从摊主角度分享了报名流程和主办方组织情况。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反馈和建议👏🏻 02:02 床单厂市集:小红书🍠@云上床单厂 02:59 素方舟市集:小红书🍠@素方舟未来空间 04:20 世外融合部落意识集:小红书🍠@世外融合部落 05:40 其野市集:小红书🍠@其野市集 08:10 今年并不太活跃的@柴米多大理和@那山那海 09:10 传统市集 * 三月街 * 银桥街/湾桥街 * 凤羽街 12:45 推荐@液态市集|Floating Market 的纪录片《走,赶gai去》 13:25 8月其他主题活动,也有相关市集 * 大理首届唱片艺术市集 * 国际风筝节 15:41 小路书屋会去素方舟摆摊,期待偶遇~ 16:11 入秋关注天气变化,安全出行哦~ 🎵 本集BGM:Naja Naja - New Toy
我不知道Ronald是否真的喜欢和我一起做这些播客。 目前为止他还没说过不喜欢。对我来说,和朋友每隔一小会儿就能提前约着好好长聊一次,这样的机会其实并不多。我们坐下来,按下“录音”,用一个半小时聊点绝毫无意义的事。既是一种奢侈,也是一种(取决于你问谁)漫长的精神折磨。 通常情况下,我会把我们的对话剪出一种叙事脉络。有力的开场,戏剧化的中段,温暖收尾。 但这次我想保留一些对话的自然感。 而在这些漫无目的的闲聊中,我觉得我们还是抵达了某种东西。关于爱,关于友情,关于我们为什么喜欢假装文艺,在晚上的上海街头闲逛。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但这样的闲谈总让我觉得自己离这个世界更近了一点,离朋友更近了一点,甚至离“爱”这个概念本身更近了一点。 当然还有更多更多是那些没想明白更讲不清楚的。不过没关系。去散步吧。等录完播客 我们。 收听愉快! 本期的chapter们 00:00 我回来了!!你可能没想我,但我想你了 03:10 谈论爱情,虽然从来·没经历过她 09:56 十八岁生日只是一天,但耳洞会一直留着 15:09 好电影,烂电影,以及我们为什么还这么爱看 22:33 可能是压力,所以失眠 46:09 散步是少数不需要目的地的事情 41:58 就算跟着导航,到不了那里,也总会会到别的地方
China has staked its claim in the brain-tech revolution. New national guidelines mandate concrete BCI breakthroughs by 2027—faster neural chips, precision signal decoding, and seamless brain-machine fusion. No vague aspirations here—just measurable milestones. We analyze the real forces propelling China's neurotech leap forward. On the show: Steve Hatherly, Niu Honglin & Yushun
量化投资推动AI模型演进的同时,AI也在悄然改变量化投资的作业方式——从传统的因子工厂到AI建模的自动化现代工厂。在充满海量数据和低信噪比的金融市场,AI正在悄然掀起「算力换人力」的效率革命。端到端、通用底座、后训练等新技术范式层出不穷,技术在提升投资精准度、降低风险的同时,也推动着金融价值链的重构,而背后的技术变革也将进一步泛化,从而改变和赋能更多行业。 本期节目荣幸邀请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简称IDEA)首席科学家、(署理)院长郭健,他将与华泰证券研究所电子与计算机行业首席研究员谢春生一同为听众揭秘过去数十年间AI和量化投资相互推动、互相影响的过程,以及未来AI+量化的演进方向。郭健教授回国创业前曾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博导)。他长期深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量化投资研究,并创建端到端AI量化投资技术企业DeepX。2020年郭健协助前微软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院士共同创建人工智能研究机构IDEA。 希望本期节目帮助你从投资视角更好地理解和拥抱这个正在被AI深深改变的时代。 聊天的人 郭健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首席科学家、(署理)院长 谢春生 华泰证券研究所电子与计算机行业首席研究员 时间轴 01:54 IDEA金融团队,用AI技术让金融投资更精准更迅捷更安全 04:36 大数据成金融信息化底座,2010年崛起的数据治理仍是行业核心 08:22 大语言模型让AI从点状创新跃升为面状创新 11:28 自动驾驶依赖大模型数据,可解释性成技术新挑战 16:42 因子工厂模式:边际效应递减,如何突破瓶颈? 22:32 基于全球金融数据的预训练底座模型,提升跨市场量化投资效率 25:57 量化投资新范式,大模型先见多识广后专精 33:59 AI在中高频交易中挑战人类直觉 39:42 未来的蓝海是AI赋能价值投资 47:38 大模型风控深挖财务陷阱 53:16 AI平权信息差距,散户能否挑战基金经理? 56:51 AI模型在市场博弈中持续进化 泰度小课堂 WorldQuant 全球知名量化对冲基金,以「因子工厂」模式闻名,通过数千名研究员挖掘海量市场信号,构建超千万个金融因子。其AI系统能自动组合因子生成策略,实现中高频交易的收益优化,代表传统量化与AI融合的标杆案例。 因子 量化投资中,投资经理识别并利用能解释资产回报差异的特定特征(即因子)来构建投资组合。常见因子包括价值、动量、规模、波动率和质量等。现代因子投资结合机器学习技术,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非线性关系和隐藏模式,提升投资效率。 生成式AI金融应用 利用大语言模型等生成式AI技术处理金融数据的新兴领域。不同于传统预测模型,生成式AI能合成财务场景、创建假设情境并模拟市场变化,帮助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和策略优化。其在财报分析、舆情监测和风险预警方面展现出超越传统算法的能力。 端到端 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中,端到端的概念指的是一种通信方式,数据从发送方直接传输到接受方,引申到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端到端的概念表示 模型可以直接利用输入数据而不需要其他处理。 本节目录制于2025年7月28日,本播客不保证节目播出时援引数据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法律声明 本播客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下称”华泰证券”)的发布平台,旨在为公众提供宏观、产业、市场热点解读,不构成华泰证券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或提供任何的投资建议、投资分析意见。本播客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播客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华泰证券客户。任何读者在订阅本播客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播客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播客内容可能涉及华泰证券分析师对华泰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解读,或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播客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就本播客内容涉及的嘉宾言论,华泰证券已事先提醒嘉宾其言论及信息来源应合法合规,不得泄露内幕信息、上市公司重大未公开信息或其他敏感信息,不得侵犯第三方任何合法权益。本播客内容中的嘉宾言论仅代表嘉宾个人意见,不代表华泰证券立场,也不构成对读者的投资建议。 华泰证券对本播客节目文字、音频、图片、链接等形式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播客内容所述意见、观点和预测仅作为音频录制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播客文字、音频、图片、链接等形式所载信息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播客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华泰证券及节目嘉宾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播客所有内容的版权均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或部分转载、发表或引用本播客任何内容。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 本节目由华泰证券出品,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本期视频为视频录制,完整视频请在“华泰证券频道”微信公众号收看。
「狂+观影会」活动预告8月17日周日,12:20《捕风追影》,美罗城 8月22日周五,19:00《死神来了:血脉诅咒》,美罗城 8月23日周六,12:30《青蛇》4K加长版,美罗城 欢迎下面扫码报名 *本期录制于2025年6月26日,北京 开放对话的人: 李叔,日谈公园 金花,黑水公园 白马,仙境之桥 罗叔,头号玩家 本期主要内容: 本期「关雅荻·吾爱西尼马」北京场,关雅荻邀请了《仙境之桥》白马、《日谈公园》李叔、《黑水公园》金花与《歪打正着》《头号玩家》罗叔,在集体观影《酱园弄·悬案》后,与现场观众展开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开放式讨论,并以现场“打分环节”收束。讨论核心围绕影片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类型定位、性别表达与市场策略五个层面展开,既有犀利批评,也有技术与产业视角的宽容与辩护。 首先在观感与总体评价上,几位主播分歧明显。李叔直言“啥也不是”:故事不成其为完整故事,缺乏有效的戏剧冲突与人物复杂度,既无真实感的触动,也无戏剧化的美感;金花预期很低,承认不是“最烂”,但指出作为“案件片”的硬伤——既未讲清案件真相,也无明确宣判与结论;罗叔则从“工业下限”与观影质感出发给到正面评价,认为影片质感尚可,但导演调度混乱,人物比重失衡;白马集中批评结尾“女权宣言式口播”落在不被建立的人物(章子怡饰詹周氏)口中,是叙事偷懒,整个人物被打成了“抗打的沙包”,缺乏明确意志与内在动机。关雅荻从制片与发行决策角度做补充:上、下两部硬拆与上映策略可能是“致命操作”,很多钩子与信息被留到下集,导致上集观感支离破碎。 在人物塑造方面,讨论最热的两个角色是詹州市与雷佳音饰演的“伪军头目”。对于詹周氏,众人认为她的“被虐—觉醒—发声”链条不成立:她的认知来源、理解过程、行动意志都未被影像化呈现,反而把“女知识分子”的话放到她嘴里。 关于雷佳音这个“时代之王”的设定,观点分歧更大:一方面,他像被导演“偏爱”的串联轴,推动主线、抢走叙事重心;另一方面,他的政治处境与行为动机在“日本投降前夜”的历史节点上显得荒诞:既自诩“城头变幻大王旗”下的永恒中枢,又仓皇求生、逻辑自相矛盾。有人解释这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失败者画像,有人指出其“香港黑帮片式”人物模板移植到抗战末期的上海语境会天然水土不服,如果不展开其身世、选择与“伪装”策略,便落入脸谱。 女性表达与“剥削/奇观”的争论贯穿始终。白马强调:暴力场面必须服务叙事目的与心理效应,而非“为了奇观的奇观”;影片多处家暴、酷刑段落既未创造有效心理压迫,也未推动人物认知变化,因而产生“B级剥削电影”观感。与此相对,观众中也有声音指出,上半部针对不同男性的暴力呈现有层级:对底层男的是制度机器(雷的暴力),对雷本人是更高层权力之手;若顺着这一层级逻辑,下半部也许会给詹周氏“站起来”的空间。 关于杨幂、赵丽颖两位角色,大家普遍认为“功能性强于人物性”:为了覆盖不同阶层女性而堆砌设定,结果谁也没立住,还出现“美少女战士式变身”的造型化突兀;有观众担心如果下集再对雷佳音“洗白”,那上集的女性献祭意味会更重。 类型与结构是另一大焦点。全员基本认同:影片被包装为“悬案/案件片”,但叙事骨架不兑现类型承诺——真相未明、法庭未终、上下部硬切。有人提出此项目更像“迷你剧”的素材与思路:复杂人物线、时代纵深、多重线索更适合美剧节奏。 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导演的时代印记+类型外衣”的混合产物:在“作者追求”与“市场策略”间自相矛盾,既想要女性主义表达、时代气象、全明星卡司,也想要血腥奇案、庭审悬疑,最终样样都不够。关雅荻回溯项目信息:早年确有海外剧集化企图;如今在内地以上下部上映,体量与监管双重挤压,导致“片场有,片上无”的结构困境。 关于文本来源与改编取向,罗叔指出影片并非直接改自“酱园弄案”档案,更多借用了李昂小说《杀夫》的结构与视角,从而产生“庭审先行—刑讯成癖—舞台戏中戏被剪”的风格断裂;也有讨论提及戛纳长版与国内版差异、被删人物线(如“舞台”线索)可能是现版本逻辑不顺的成因之一。 技术与工业层面,几位嘉宾相对宽容。关雅荻与罗叔认为影片在制作水准、视听质感与“工业下限”上明显过关,在2025年国内疲弱市场里,依然是“认真的大体量作品”;金花则强调“工业化不仅是镜头与特效”,更是岗位分工与制衡机制:当导演/制片/监制合一,容易出现判断盲点。对票房预期,众人判断最终在5亿上下,考虑卡司体量与制作成本,项目大概率亏损。 在开放观众交流中,不少观点具有启发性:有人将雷佳音概括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失败者;有人提醒盲人角色(易烊千玺)暗含“关键线索”与反转伏笔;也有人以评书结构与“扣子递进”标准对比,认为上部“勾而不解”,难以真正吊足胃口。关于“男性是否能拍女性主义”,台上持开放态度:重要的不是“谁能不能拍”,而是“拍得是否认真到位”;就算“蹭”,也要“认真蹭”。 最后的现场打分显示:无一星与五星,二星寥寥、四星个位数,绝大多数为三星,现场均值与豆瓣开分(5.9)接近。大家在遗憾中仍期待下集能收束悬念、补齐人物弧线,也期待未来的映后继续“真刀真枪”的讨论。 ———————————————————— 活动介绍: 「狂+观影会」Kuanival Movie Show,是聚焦国内院线公映电影的90分钟长映后线下开放对话播客录制活动。「狂喜·播客现场」Kuanival Arena,线下、面对面的「思想竞技场」,与「狂+观影会」同为「狂喜播客节」分支活动。 活动现场: ———————————————————— 关于「狂+观影会」 自2022年2月以来,我发起和组织的院线电影映后90分钟现场播客录制交流活动,已经超过了150场,欢迎加入,现场面对面自由畅谈,各抒己见,特别欢迎观点针锋相对的「文明地吵架」 任何一部电影,特别是热门电影,都有无数可以切入讨论的角度,欢迎加入~ 每一场票价都远低于门市价,且北京两场套票更优惠~ 欢迎下面扫码报名~ ———————————————————— 特别提醒: - 「贰狂+」即将在2025年11月1日-2日上海举办,优惠双日票359元现已开启发售,下图扫码抢票; 特别感谢「贰狂·播客好伙伴」 欢迎更多「好伙伴」持续加入「贰狂+」 ———————————————————— 关于【开放对话】 【开放对话】是由电影人、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关雅荻发起的一档长对话视频播客,希望能在这里聚集更多“真诚睿智、活出勇气、向死而生”的对话,因为「时代越碎片化,我们越需要完整的灵魂」。 介绍几个新专辑: 【狂喜播客节】:狂喜播客节相关内容专辑 【关雅荻·刹极9秒】:所有单集付费内容的合辑 【关雅荻·吾爱西尼马】:「狂+观影会」现场播客自留地 【关雅荻·开放对话番外】:没那么严肃的不同世代、年龄、背景、专业的对话 【关雅荻对话《封神三部曲》】:电影《封神三部曲》幕后主创系列对话(付费专辑) 【关雅荻·中国电影2020-29】:个人视角通过对话构建出的中国电影创作编年史 订阅收看/收听: 微博、B站、视频号、小红书、知乎、西瓜视频、抖音、快手 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商务合作找到我: 全网社交媒体请搜索「关雅荻」给我发私信 或者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者微信:kaifangduihua(有事请直接留言) 「生活就是一场冒险」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