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notes:这周的清醒便利店带来暑假特别节目,聊聊旅行的意义和趣事。 想与JY1对1交流,系统性的了解关于如何投资、高效学习、育儿教育、如何不焦虑的生活的心得分享,请加入知识星球。 成功加入星球后,可添加微信jyearther,申请加入听友群-《醒客俱乐部》。
Take our free English fluency quiz. Find out if your level is B1, B2, or C1. Do you love Business English? Try our other podcasts: * All Ears English Podcast: We focus on Connection NOT Perfection when it comes to learning English. This podcast is perfect for listeners at the intermediate or advanced level. This is an award-winning podcast with more 4 million monthly downloads. * IELTS Energy Podcast: Learn IELTS from a former Examiner and achieve your Band 7 or higher, featuring Jessica Beck and Aubrey Carter Visit our websitehere or https://lnk.to/website-sn Send your English question or episode topic idea to [email protected]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podcastchoices.com/adchoices
生活中,朋友是我们与这个世界连接的交点,是既温暖亲近又舒服自由的亲密关系方式,也是让我们可以畅快地给予爱和感受爱的地方。而每段关系也都有不同的相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内心有波澜的时刻。这一期我们以自己的感受为原型,讨论一下什么是和朋友相处和沟通舒服的方式,有什么临界点是朋友交往的边界。 【内容摘要】 深度沟通的前提:发自真心地对对方好奇 代入别人生活的感觉像多活了几个小时别人的人生 双方都全情投入地体会 有很多输入的时候也要有一个出口:聊天、沉淀、发酵 一个“内耗”的故事 在错的关系里,对也是错;在对的关系里,错也是对 “积酸菜”的过程也解开了别的课题 看见就是爱 每个朋友可以有不一样的相处方式 一起做一件事情很开心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深度沟通 其实有时候很多聊天落点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努力在沟通过程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地方 经历过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过程 看山不是山:完全服务于对方 看山还是山:在意见不同的时候,温和提出自己观点 【时间线(AI生成)】 这期聊聊和朋友相处时的边界问题,如何既关心对方又不疲惫自己?我们从听众留言中找到了共鸣。真诚的好奇心是关键,但也要记得保持自我。想知道聊到什么程度才合适吗?我们分享了自己遇到的情况和感受,希望也能听到你的故事。 02:00 寻找共同点:好奇对方的兴趣爱好,建立真实而深入的联系 05:11 深入探讨情感共鸣:当喜欢一个人成为一种负担 10:24 深度共情带来的疲惫与无力:如何控制情绪的洪流? 15:35 情感流动的美好:与他人建立深度连接的意义与作用 20:48 故事的疲惫:探索故事背后的情感耗尽与创造力 25:58 如何化解情绪结节?探讨心理咨询、体育运动和时间的作用。 31:12 朋友的想法与行为:为什么我无法理解? 36:25 流动的三种类型:情感、知识和思想,每一种的挑战与收获 41:37 真正的友谊:接受朋友的不同模式,共享快乐的时刻 46:49 如何找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探讨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 52:03 探寻音乐世界的真相:民谣与摇滚乐的纷争与和解 57:15 寻找知音:人际关系中的挑战与机遇 【找我们玩】 播放平台:小宇宙APP,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Podcast,Spotify Bilibili: 朝思暮想的橙橙和小C 即刻:@程序员橙橙,@Lisa小C 微博:@朝思暮想播客-小C 邮箱:[email protected],有任何话想跟我们说,请给我们发消息吧~ 微信听友群:请加微信zxiaoc007,并附注"朝思暮想"
00:02:21 AI巨头们的“乐高”心法:应对复杂世界的终极武器 00:07:24 AI小助理的养成记:笨徒弟如何变高徒? 00:12:47 你家AI聪不聪明,得看它“跑”得稳不稳 00:18:43 AI也会“看走眼”?一招教它“看真切” 00:22:03 AI的“笨”办法:像婴儿一样学习世界 00:26:54 AI也“开小差”?不说话的思考,可能更强大 今天介绍的六篇论文: [LG] AXLearn: Modular Large Model Training on Heterogeneous Infrastructure [Apple] https://arxiv.org/abs/2507.05411 --- [LG] MobileGUI-RL: Advancing Mobile GUI Agent through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Online Environment [Tencent AI Seattle Lab] https://arxiv.org/abs/2507.05720 --- [LG] A Dynamical Systems Perspective on the Analysis of Neural Networks [Freie Universitat Berlin & 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 https://arxiv.org/abs/2507.05164 --- [CL] Perception-Aware Policy Optimization for Multimodal Reason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https://arxiv.org/abs/2507.064 --- [LG] Thousand-Brains Systems: Sensorimotor Intelligence for Rapid, Robust Learning and Inference [Thousand Brains Project] https://arxiv.org/abs/2507.04494 --- [CL] A Survey on Latent Reasoning https://arxiv.org/abs/2507.06203
为什么学历“光环”在下行期会减弱? 为什么感觉大厂背景“没那么香了”?欢迎你!毕不了业57期的听众👏 在第一次录制57期没保存上的翻车事故后,宏宏与羊伊以更鲜活的状态重录了这场“经济寒冬启示录”。两位金融大厂出身的30+女性,撕开学历光环的幻觉——当晋升不再加薪、当年终奖集体蒸发、当中专生段子干掉博士生全网刷屏时,那些曾被追捧的“大厂履历”正在急速贬值。从宠物医生月薪吊打投行精英,到肯尼亚10%本科率背后的残酷隐喻。这个时代是不是变了?经济下行周期的职场法则怎么如此不一样。 经济上行的时候,良好的学历或者大厂训练过的背景,无一不是学习能力、综合潜力的高度背书。我们被培养,倍寄予厚望,共创欣欣向荣的未来。但当进入经济下行周期,没有更多市场值得开拓,没有更多资源可以分配,企业更加务实,对“即时战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需求剧增,需要性价比更高的可用之人一起活下去,打赢生存之战。 谁能帮我带来什么样的利润增长点?谁能帮我解决当下的问题?谁能帮我活下去?谁更省钱?从“衙门本事”到“真本事”,在经济下行周期里,比 Title 和光环更重要的是闭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期播客是给所有困在体面牢笼里的“优等生”的一剂清醒药。“真本事”是可迁移、能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组合,个人需要调整认知和策略,主动锻造“真本事”,才能在周期波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播小红书:@懒羊羊伊 @宏宏跑步去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号 bibuliaoye123 03:47 寒冬已至,打工人生存规则在变 07:11 大厂夫妇已经单方或双双开始失业 11:20 辛苦读了这么多年书,听中专生脱口秀“破防了” 15:00 企业心态从“投资未来”转向“确保生存” 26:06 原来大厂精英可能不配挣那么多钱 28:02 谁当初不是听着好好学习将来坐办公室长大的 38:19 当经济发展阶段没有跟上教育扩招速度 41:23 到底什么是下行周期的“真本事”? 可迁移技能➕解决问题技能;结果意识➕成本效益意识 51:26 之前没有人教,还得从头学。那我之前学的那些算什么? 01:09:20 从“大船”跳下不淹死,需要做什么准备 01:14:50 德智体美劳全面优秀让我变得平庸 01:17:46 不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你需要精通一门
MacPaint 时代的像素艺术:极简屏幕下的永恒美学 [MacPaint 艺术作品] 上世纪 80 年代的 MacPaint 艺术作品,即使在今天依然让人惊叹。文章作者 decryption 浏览了 18,000 多幅经典 MacPaint 图像,挖掘出那些在 1-bit、9 英尺屏幕上就令人难忘的像素艺术。Hacker News 社区热烈讨论了这些作品背后的“美学完整性”——只有在特定的硬件和工具限制下,艺术才真正独一无二。有评论提到类似 Amiga 电脑的 Deluxe Paint 像素画风格,以及对 80 年代数字艺术家如今发展的好奇与怀念。部分开发者还专门为现代人复刻 MacPaint 风格,介绍了用 Python 实现 Atkinson 抖动和 MacPaint 文件格式的方法,帮助大家重温这种极简但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文章链接: MacPaint Art from the Mid-80s Still Looks Great Today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谷歌 Chrome 大反广告拦截升级被巧妙绕过:开发者揭秘 MV3 绕过漏洞 [Chrome Manifest V3 反广告拦截对抗战] Chrome 浏览器最近推行了 Manifest V3,对广告拦截插件造成巨大影响,许多用户担心广告泛滥难以再拦截。然而,安全研究员 deryilz 披露了一个历经多代 API 变迁后遗留的 bug,让开发者可以在新规则下依然实现“阻断广告”,引发社区热议。评论区观点激烈,有人认为与其寻找 workaround,不如直接弃用 Chrome,转向支持拦截功能更完善的 Firefox;也有用户指出,uBlock Origin Lite 在新版 Chrome 上依然表现不错,但未来限制依然难以回避。 故事原文链接: Bypassing Google's big anti-adblock update HN 讨论入口: HN 讨论 用假 JPEG 迷惑爬虫:让 AI 爬虫“咬”到垃圾图片,高效反制流量消耗 [fake JPEG art, web crawlers, generative image] 在 Spigot 平台上,作者用极低的服务器资源开销,批量生成“伪造的 JPEG 图片”,专门针对像 ImageSiftBot 这类疯狂抓取图片的网络爬虫。通过收集网站实际 JPEG 模板,仅伪造数据流,不做真正压缩,却能让大多数解码器可正常显示“垃圾图像”,成功迷惑并消耗爬虫 CPU 和带宽。文章还分享了些技术心得,比如用位掩码大幅降低生成非法 Huffman 编码出错率。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反爬能力,也成为许多讨论的焦点,有评论者指出这为反制恶意 AI 爬虫带来了有趣的操作策略,同时也引发了对大型爬虫忽视 robots.txt 、DDoS 潜在隐患、AI 训练成本等问题的讨论。你怎么看呢? 原文链接: Faking a JPEG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空难谜云未解:Air India 坠机初步报告公布,燃油开关成焦点 [Air India crash investigation] 近日 Air India 波音 787-8 Dreamliner 坠机事故的初步报告公布,调查发现燃油开关事故前被人为切断,引发巨大争议。不仅遇难者家属集体质疑报告内容、呼吁彻查,航空律师和各界专家也指出报告存在诸多疑点,认为燃油开关难以意外拨动,现场语音记录显示驾驶舱曾就何人切断燃油发生争执。印度和美国相关部门均强调将继续深入调查,关注事实真相,家属则希望能听到驾驶舱录音以获取更多答案。 原文链接: Preliminary report into Air India crash released HN 链接: Hacker News 讨论 NOAA 预算或致卫星碰撞频发,太空交通管理陷危机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 提议取消空间交通协调系统 TraCCS 预算,这一决定可能让卫星碰撞风险大幅提升。随着轨道卫星数量从 5,000 迅速增长到近 12,000,业界和专家纷纷质疑转向私营公司能否真正保障太空环境的安全。《Sky & Telescope》原文详述,许多评论对此决策表示强烈担忧,认为公共标准和国际合作才是可持续解决方案——如果仅仅依靠市场和个别企业,可能加剧太空碎片和安全隐患,并冲击美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文章链接: Proposed NOAA Budget Kills Program Designed to Prevent Satellite Collisions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告别社交媒体,重拾数字生活的掌控权——为什么我决定用博客代替刷屏 [数字脱瘾,回归真实生活 Digital Detox, Peaceful Life] 作者 Caroline Crampton 分享了自己从全力以赴经营社交媒体,到毅然决定退出、回归博客写作的历程。她坦言试图通过 TikTok、Instagram 推广新书的经历不但收效甚微,反而让她陷入“自我表演”的怪圈,生活中每个细节都成了待发布的内容。最终,她选择以邮件通讯和个人博客,与真正感兴趣的读者建立更真实、可控的联系,而非被算法操控。HN 社区评论热烈,许多用户共鸣其对“算法绑架”下内容创作与消费的反思,以及 RSS、邮件订阅等老派但纯粹的互联网交流方式带来的自由。 原文链接: I'm done with social media – Or: why I have a blog now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JavaScript Date 类大揭秘:你真的了解它的“神奇”行为吗? [JavaScript Date 诡异行为配图] 本期节目将带你深入了解 JavaScript Date 类的各类“坑”与出人意料的解析行为。文章通过一组极具挑战性的问答,验证了 JS 日期解析器的随意和反直觉,甚至让多年开发者都大呼上当。网友评论热烈,有人建议始终采用 ISO 标准格式,也有人调侃:“别再嘲笑 JavaScript,Node 的普及就是它的‘反击’!”你是否也曾被 JS 的日期处理搞蒙过?一起来挑战这些“谜题”! 原文链接: New Date("wtf") – How well do you know JavaScript's Date class?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真·无缝 C++ 互操作——Jank 语言的最新突破 [Jank C++ interop banner] Jank 语言的开发者刚刚发布了 C++ 互操作系统的重大进展,这意味着 Clojure 语法现在可以直接与 C++/LLVM 生态完美对接。文章详细介绍了 Jank 利用 LLVM、Clang JIT 技术和自实现 GC,将 C++ 复杂类型、内存管理和模板等难题“一网打尽”,真正实现了类型安全、静态检查的 C++ interop。社区评论也高度关注 C++ 名字修饰、反射标准、模板支持和第三方库集成等技术细节,有开发者赞叹:“C++ 互操作绝非易事,Jank 的方案令人钦佩!” 原文链接:Jank is C++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本期主持人 | 潘文捷 2025年3月,复旦大学宣布将文科招生比例从原来的30%-40%降至20%,随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也相继调整学科布局。大学中发生的变化影响到了中学教育。“真实故事计划”的《高中文科老师,开始无人可教》一文就指出,近年来,文科生能填报的志愿越来越少,导致上线难度越来越高。直观的难易对比推动了大量学生“弃文从理”。许多家长也因毕业后就业问题要求学生报理科。例如一位家长就这样说:“同样在大厂上班,学文科的毕业生年薪只有四五十万,而理科毕业生能拿到年薪百万。” 00:48 文科生的偏见:成绩差的学生选文科? 03:08 应试教育对文理科偏见的影响及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07:32 理工科与文科在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地位变迁 11:52 文科班和理科班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 18:14 中国文科招生比例不断缩减的原因 23:13 高校经营性质与文科院系的经费危机 27:41 大学教育的市场化导向 29:55 文科教育的启蒙价值与现实矛盾 33:16 精英学生的专业选择与社会阶层的关联 41:42 文科教育与AI技术的未来挑战 47:30 文科与理科在技术变革中的批判与协作 这是这次音乐: 开头:胡桃鉗組曲_花之圓舞曲 - 柴可夫斯基 结尾: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 柴可夫斯基
本期节目是自然主义正番节目第20期!聊聊席卷全球的短剧热潮以及背后的爽文剧本是如何诞生的。 本期主持人:Teddy(短剧摄影师) 本期嘉宾:葱(某短剧平台主编)本期嘉宾:Dede(LA短剧导演) 本期时间码: 00:50__嘉宾介绍 02:10__葱最早的短剧经历 05:03__新媒体风网文是什么意思 05:50__Dede最早的短剧经历 08:02__海外短剧发展简史 08:38__Quibi创业失败事件 11:14__好莱坞剧本在短剧上失灵了? 12:37__人可能本来就没有耐心 14:23__短剧剧本可以阳春白雪吗? 15:41__写女频剧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17:10__女频软色情 18:47__我主要写Fantasy 20:20__严肃文学,网文,好莱坞,短剧四者之间的联系 22:01__短剧的限制级问题 23:20__男频短剧 25:24__美国男频剧为什么不成功? 26:04__1.0 vs 4.0,国内外网文差距 29:53__什么是系统文? 34:31__路易吉短剧 39:20__有人在乎女同的感受吗? 41:07__短剧是一个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吗? 45:07__短剧如何打造IP? 48:02__短剧编剧的薪水需要提高 50:25__结束寄语 我们鼓励听众们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或者给我写邮件,邮箱地址是[email protected],说出你们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以及你们想听我们聊什么话题。
好心情,应该和好音乐共鸣,欢迎收听第 154 期 ResoMusic,我们会以专题歌单的形式向你推荐本周值得收听的音乐。 这一期是我的夏日乐队私藏 >> 听友群指路:节目公告栏中的二维码 or VX搜索 ShiRley_7_7,备注“共鸣音乐”,等待管理员邀请入群 杨乃文/落日飛車 -《Flow》01:21 HYUKOH/落日飛車 -《Young Man》05:06 落日飛車 - 《Impossible Isle》10:00 流線形 - 《TOKYO SNIPER》14:14 流線形 -《3号線》18:57 流線形 -《花びら (花瓣)》24:20 Red Hot Chili Peppers -《Aquatic Mouth Dance》30:22 Red Hot Chili Peppers -《White Braids & Pillow Chair》35:28 Red Hot Chili Peppers -《Snow(Hey Oh)》39:31 Florence + The Machine -《Moderation》45:31 Florence + The Machine -《Shake It Out》49:01 Florence + The Machine -《How Big, How Blue, How Beautiful》54:13 如果你想收获更多治愈耳朵的音乐推荐,欢迎订阅收听 好心情,应该和好音乐共鸣,祝大家听歌愉快,我们下周再见~
本期节目为“真三国系列”第4期付费节目。 三国这段历史因为太过流行,反而会让人忽视它的特殊性。 真实的三国怎么样?如果《三国演义》是一部舞台戏剧,陈寿的《三国志》可以算作是一部企图描摹真实的纪录片。但受限于陈寿的视角,真实的历史可能并不存在。这个系列播客节目并不是去伪存真的学术研究,而是希望呈现出更精彩的三国历史故事。 有时,生活比戏剧更精彩,因为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这期节目,我们从老朋友苏轼的《赤壁怀古》聊起,一起重走一遍孙氏东吴的草创之路。 🕕时间线: 2:15 江东猛虎,孙坚起兵 5:42 南阳:一份递给袁术的投名状 7:08 江东杀神,孙策登场 9:21 两个扬州,孙策渡江 14:07 少年孙权,怀柔政策 18:17 为父报仇,三征黄祖 21:16 赤壁之战,周瑜高光 26:51 夷陵之战,火烧连营 28:28 孙权称帝,三国鼎立 31:04 占领台湾,寻求仙药? 34:12 酒桌文化,祸国殃民 36:01 三孙霸业,一代雄主 ⬇️相关内容: 仁义之师刘备的七次背叛【真三国03】E.66 曹操凭啥被人骂三代,顿丘令如何变魏王?【真三国02】E.65 黄巾起义,一场事先张扬的谋反【真三国01】 E.64 魏晋更替:司马懿的赌局,几乎无法成功的高平陵之变 E.4 《三国志》陈寿/裴松之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 🙋听友群:heishi121 封面图由豆包生成。
Hello,这里是《教育AI智造者》。 在这期节目里,我想带你走进一个对我来说非常特别的实践过程:我们如何把一门跨文化、融合AI素养与信息甄别能力的气候变化课程,变成一整套可落地、可互动、可部署的AI教学工具。 网站在此。 这不是一次抽象的想象,也不是那种PPT式的畅想,而是一次从“教育理念 → 教学设计 → 工具打造”的真实协作。我和Jade老师——一位拥有联合国项目背景、长年从事跨文化教育的老师——一起把他亲手打磨的课程结构,通过AI生成式技术,逐步“产品化”为一个网站原型。 过程中我们不断问自己这些问题: * AI是不是应该“无处不在”?还是它应该“点到即止”? * 一个好老师的价值,在AI时代还剩下什么? * 自动化真的值得追求到极致吗?有没有一些“不能被省略”的学习时刻? * 如果你想训练的是判断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点——AI帮得上忙吗? 更重要的是,我自己作为一个全职程序员、教育学博士,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也在反思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教学法如何真正指导AI工具设计? 而不是让AI“贴标签”式地伪装成教育。 这一期节目非常特别,因为它不仅复盘了一门AI教学工具如何被打造的全过程,也完整展示了一种真正“以教育为本”的AI产品开发范式。 我相信它适合很多人: * 如果你是一线老师,它能帮你看清楚AI到底该如何以教学法为锚点地进入课堂; * 如果你是教育产品开发者,它能帮你理解一个教学法如何被转译成rag、component、prompt结构; * 如果你正在构思自己的AI应用或课程,它或许能让你意识到什么才是“真实场景”的复杂性与创造力; * 如果你关心AI对人类学习的影响,它将带来一些对抗“自动化幻觉”的真实思考。 我们不是在讨论“未来教育”,而是在尝试打造它。 欢迎你听完节目后,到我们的show notes中试用这个原型课程网站,或者把这集播客转发给你身边也在思考AI与教育结合的人。 如果你相信教育不是标准化输出,而是一次次独立思考的训练,那么,这期播客值得你花时间听完。 课程介绍页 信息素养工具包 "专家"聊天机器人 视频学习 🧭内容大纲 1️⃣ 从理念到原型:课程开发的起点 * Jade 的全球教育经验与课程动机 * 从气候变化到AI素养:三重认知挑战 * 我看到的课程第一反应:信息密集,但真的能教吗? 2️⃣ 高阶认知的教学法实验 * 为什么我们不讲“知识点”,而是训练判断力? * CRAP信息甄别模型的课堂实践 * “你就像在玩柯南”:侦探式课堂引爆学生好奇 3️⃣ 人工智能的“介入点”怎么选? * 不是无处不在,而是点到为止 * 我们怎么划分AI该在课前、课中、课后出现 * “生成式AI不是答案器,而是问题放大器” 4️⃣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义 * 教师不是讲解机器,是冲突制造者、共创主持人 * 学生的思维转变不是“听懂了”,而是“惊讶了” * 有些瞬间,AI永远无法模仿老师的aha moment 5️⃣ 技术与教学的“共语失败” * 教育人和技术人如何“翻译彼此”? * 我做为“中间人”的角色:用教学法写系统提示词 * 从rag调用到in-context learning:怎么设计AI反应逻辑 6️⃣ 自动化的边界与伦理思考 🌪 * “学生不是用来被自动化的对象” * 教育不是为了效率,而是为了价值与理解 * 为什么越模糊、越反直觉,反而越值得保留? 7️⃣ 学生反馈与实际使用:从混乱到创造 * Video Detective 工具如何激发提问 * 专家观点对话如何引发讨论与辩驳 * Canvas 与mind map的启发:AI + 教学法的视觉外化 8️⃣ 展望与邀请:让更多老师成为AI共创者 💡 * AI工具应该成为老师的“延申手臂”,而非“替代者” * 教学法到产品,需要真实扎根现场 * 邀请听众试用网站、参与讨论,探索教学的更多可能 需要详细文字稿的听众们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爱思考的伊伊子,输入“播客EP38",即可获得。 ---------------近期伊伊子想做的一些事情----------------- 最近,随着大家对 AI 与教育的热情逐渐高涨,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 AI 教育工具。我也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三个基于 AI 辅助编程、从零开始制作的教学工具,包括:作文批改“神器”、历史可视化以及数学公式可视化师生端等,大家都反馈非常好。 随后,我也逐渐在小红书开启了直播,手把手展示如何与 AI 一起头脑风暴并完成相关的编程。许多观众向我反馈,认为这是一个从“不了解”到“掌握”的清晰过程,帮助他们一步步地解构并去神秘化教育 AI 产品的研发,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做得到”。 接下来,会开始做专题圆桌讨论,内容涵盖如何开发相关产品、国内外的产品对比分析,以及关于产品增长、推广和商业化的头脑风暴。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yiyizihere);我也会在群里更新讨论时间和内容。此外,欢迎加入我的小红书海外 AI 讨论群,期待与你们进行思维上的碰撞! -----------------------关于伊伊子---------------------- 伊伊子2024年的复盘 伊伊子专门为AI教育者打造的开源AI教育论文库 伊伊子专门为老师和AI创业者打造的20种教学场景指令 伊伊子的小红书传送门 ----------------------关于听友群----------------------- 如果您对AI和教育的融合充满兴趣,欢迎填写我们的听友群入群申请问卷!🎧点击链接,或扫码,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最新的行业动态、分享学习经验,并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教育的未来。期待在听友群中与您相遇,共同成长!😊 请大家在填写微信联系方式时,务必确认拼写是否完整和正确。我们遇见过好几次微信ID无法识别的情况~谢谢大家! --------------------相关词介绍------------------- 1. 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指能基于输入生成内容(如文字、图像、音频等)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生成式AI常用于内容创作、信息重组和语言交互,但关键在于其是否能遵循教学逻辑与思维发展路径,而不仅仅是“给答案”。 2.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 一种以真实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进行知识建构与能力训练。本播客中,该课程通过“气候变化+信息素养”议题,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跨文化沟通与学术表达。 3. CRAP模型 信息判断四维标准:Currency(时效性)、Relevance(相关性)、Authority(权威性)、Purpose/Accuracy(目的与准确性)。常用于教学生甄别真假信息,理解背后的信源与话语意图。 4. 批判性信息素养(Critical Media Literacy) 不只是分辨真假,更包括识别叙事立场、话语权力、背后利益与算法偏见。本课程通过“侦探式阅读”与专家追踪,训练学生发现信息背后的结构性偏见与复杂动因。 5. AI教学工具原型(AI-Powered Pedagogical Prototype) 指将教学理念与AI能力融合,打造出的交互式网页或工具。不是“为了用AI而用AI”,而是在教学流程中,嵌入AI用于提问、反馈、对话与认知冲突的触发。 6. 认知冲突(Cognitive Conflict) 学习理论中激发深度理解的重要机制。通过提出与原有认知相矛盾的信息或情境,迫使学习者重建理解。本课程设计多处“真假信息混杂”的节点,引发学生推理与判断。 7. 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 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单向传授,而是师生共同协作,在具体情境中“构建”出来的过程。播客中强调教师不直接灌输立场,而是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叙事和立场。 8.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一种结合知识检索与生成式模型的AI技术流程。系统先从资料库中检索相关内容,再生成文本回应。在教学工具中,RAG可用于个性化对话、专家观点模拟与证据链追踪。 9. Dual Coding Theory(双重编码理论) 心理学理论,指学习时若同时使用视觉与语言两种通道(如图文并茂),能更好促进记忆与理解。本课程的mind map与canvas设计,即体现此理论在教育工具设计中的应用。 10. 自动化与异化(Automation & Alienation) 在教育场景中,AI自动化若仅追求效率,容易剥夺学生的主导性与思考力,造成“学习异化”现象。播客提醒我们:AI应赋能思维,而非替代思维。
Send us a text 迎收听第337期大话说电影节目,这是我们七月的节目,本期老章和包主播要聊的是DCU的第一部大型电影制作:超人 Superman。没有人对超人陌生,所以这次导演免去了起源故事。 导演: 詹姆斯·古恩 编剧: 詹姆斯·古恩 主演: 大卫·科伦斯韦 / 瑞秋·布罗斯纳安 / 尼古拉斯·霍尔特 / 埃迪·盖瑟吉 / 安东尼·卡里根 类型: 动作 / 科幻 / 奇幻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25-07-11(美国/中国大陆) / 2025-07-09(中国台湾) 片长: 130分钟 又名: 超人:传承 / 超人:遗产 / Superman: Legacy IMDb: tt5950044 剧情简讯: 超人突然之间面临两件挑战 - 面对一位自己无法战胜的敌人,和美国政府对他外星人身份的指责。这两条线都与他的宿命敌人莱克斯·卢瑟密切相关。莱克斯·卢瑟带领着自己的强力手下,攻入并切取了冰宫里的信息,并介此将把超人囚禁在口袋宇宙。露易丝·莱恩说服了超人的其他对友们出手相助,历险营救出超人,但卢瑟的疯狂已经撕开了世界维度的裂缝,给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大话说电影的群,欢迎你的加入,请加包主播:bobby8816 并回答第一期节目讨论的影片名称。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