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 AI 泛滥式植入:当“助手”变成数字垃圾,科技巨头为何强推 AI?

Hacker News

AI 算计之下:我们是被操控的一代吗?科技如何悄悄改变你的生活选择 现代社会中,AI 算法和科技公司正以超乎想象的方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从“约会 app 提升包”到无止境的“Uber 加价”、消费心理操控,作者深刻反思了这些技术推动下的社会结构变化和隐形剥削——每一个数据驱动的“优化”,其实都在榨干用户的剩余价值。评论区观点激烈:有人批评常态化的“排队收费”让特权消解,有人直指这种操控令人“逐步麻木”,甚至如开源技术产品的自我约束,也难逃资本主导的绑架。 整体来看,这不仅仅是消费体验的问题,更是“现代资本主义如何通过算法操控社会”的警示。评论者纷纷指出,逃离操控已成为新一代的“数字戒断”运动,但招数层出不穷——你选择刚刚好不被困住的时候,AI 早已帮它们调整了“围栏”。这场人与算法的斗争,注定持续。 文章链接: Are we the baddies?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别再藏按钮了!UI 隐藏控制正在拖累用户体验 [隐藏界面控制影响可用性 Hidden interface controls usability] 现代 UI 设计越来越倾向于将关键操作“隐藏”起来,让界面看起来更简洁,却大幅牺牲了易用性和学习成本。文章以 iPhone、智能汽车乃至日常电子门锁等真实案例,指出“知识在世界(knowledge in the world)”才是用户友好设计的核心 —— 控件应随时可见、直观易用,而不是让用户记一堆操作秘技。评论区观点丰富,有人吐槽汽车隐藏钥匙孔与遥控按钮,导致小故障时用户寸步难行;也有开发者批评软件厂商用“隐藏”锁住老用户,反而让新用户手足无措。 原文链接:Hidden interface controls that affect usability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AI 泛滥式植入:当“助手”变成数字垃圾,科技巨头为何强推 AI? [AI 被强制推送到大众生活中的抗议和反思] 当前,微软、Google 等科技巨头正将 AI 功能“硬塞”进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角落。无论是在 Outlook 里被 Copilot 生成邮件、Gmail 自动摘要,还是 Excel、Word 强制捆绑 AI,用户几乎没有选择权。这种强制 AI 植入模式,被评论认为是“数字版的垃圾邮件”,背后不仅藏着对用户数据的垄断、利润掩饰手段,还引发了关于隐私、定价和真实需求的巨大争议。Hacker News 的高分热议中,多位开发者和业内人士表达了对“AI 过度中心化”和“强行捆绑产品”的担忧,有人甚至调侃:“希望 AI 早日像 Clippy 一样被废弃”。 文章链接: The force-feeding of AI features on an unwilling public HN 链接: Hacker News 讨论区 黑客不仅偷走了数据,也偷走了创造者的“内心宁静”——myNoise 创作者亲述网络攻击阴影 [数字盗窃、黑客攻击情绪影响] myNoise 网站近期遭遇了一场持续数日的恶意攻击,黑客试图注入代码未果后,转向大规模消耗带宽、下载全站音频资源。这一事件没能直接“打垮”myNoise,却深深影响了创办者 Stéphane 的心情,让他直言“黑客偷走了我仅有的宁静,夺走本该用来创造美好声音的宝贵时间”。他在最新博文中流露出特殊的无力与无奈:用心守护的乌托邦式小站,随时可能被恶意破坏蚕食。评论区用户纷纷表达同理——myNoise 静谧陪伴着很多人远离城市噪音、维持专注、帮助入眠,但网络恶意却反复考验着小而美的互联网理想。 人气评论补充了更宽广的视角:“攻击不仅是个人伤害,更是对信任和社区氛围的侵蚀”;也有网友分享了作为小开发者应对攻击的经验和对互联网善恶的讨论,并感慨“好内容总得花更多力气自保”。myNoise 的坚持与脆弱、清澈与忧伤,在一次看似“带宽消耗战”背后,也成为互联网这一代创作者的缩影。 文章链接: What a Hacker Stole from Me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内向者如何高效社交?跳出舒适圈也能建立深度人脉 [Networking for Introverts 配图] 本期播客聚焦一篇洞察深刻的文章 How to Network as an Introvert,分享内向者在职业聚会和社交场合下如何一步步建立有效网络,并能留下真实而持久的印象。故事不仅给出实用清单和细致场景建议,还引发激烈讨论 —— 有评论者指出文章更适合有社交焦虑的人,而非典型内向者;也有观点认为,网络本质是练习真诚和建立共情,而不只是完成任务。此外,不乏关于激发真实互动、避免表面寒暄的小技巧——比如用“你最近在迷什么?”作为破冰的开场词,效果出奇。也有听众提出:“带一个朋友同行,社交恐惧即刻消散”。 原文链接: How to Network as an Introvert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17 岁天才少女 Hannah Cairo 破解 40 年数学猜想,震撼全球数学界 [Hannah Cairo:破解 Mizohata-Takeuchi 猜想的 17 岁天才少女] Hannah Cairo 年仅 17 岁,就推翻了困扰数学界 40 年的 Mizohata-Takeuchi 猜想。这一猜想属于谐波分析领域,相关理论广泛用于信号处理、音视频压缩等核心技术,其被证伪让诸多学科研究者惊叹。这位来自巴哈马、即将就读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天才少女,用巧妙的反例手法证明了旧有理论的不完备性,开拓了全新的理论空间,收获了学界高度关注和大量讨论。相关 HN 评论区提及 Cairo 详解结果的视频(在 YouTube 上搜索 Hannah Cairo),以及数学大家 Terence Tao 对后续进展的点评。不少网友感慨:在数学这样极具创造性的领域,年轻人的突破并不罕见,但 17 岁就达到如此高度,实属罕见!也有评论呼吁应将重点放在学术贡献本身,少些对年龄的聚焦。 文章链接: A 17-year-old teen refutes a mathematical conjecture proposed 40 years ago HN 链接: Hacker News 讨论区 标题:CGI 重回舞台:用老技术也能轻松支撑每日 2 亿请求 [CGI-bin 高性能现代实践] 你还觉得 CGI-bin 已过时吗?在一篇热议的技术实测中,作者用 Go + SQLite 技术在一台 16 线程 AMD 3700X 上运行 CGI 程序,实测每秒可达 2400+ 请求,高达每日 2 亿次访问。这引发了 HN 社区极大的讨论:不仅有开发者肯定现代硬件与新语言(如 Go、Rust)让 CGI 捕获多核性能,评论区中更有对 Python CGI 模块被移除表示遗憾、对 FastCGI 或 uwsgi 等新方案的推荐,也有人分享用微型服务器与轻量架构日处理数亿请求的实战体验。CGI 这种看似“过时”的方案,如今在某些场景反而变得直接、高效——性能够用,代码简单,维护和安全性也有新解读。 文章链接: Serving 200M requests per day with a CGI-bin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东欧波罗的海鳕鱼基因突变,过度捕捞让大鱼越变越小 [波罗的海鳕鱼捕捞现场]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东欧波罗的海鳕鱼 Eastern Baltic cod 在过去几十年内体型一路“缩水 shrink”,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 overfishing 改变了这批鳕鱼的基因 gene pool,使得体型大的鳕鱼越来越少,基因更倾向保持在较小体型。这并不只是个体生长的问题,而是整个人工选择压力加速的演化进化问题 evolution in action。2019 年东波鳕鱼渔业已经因此崩溃即被禁捕,然而体型却未有恢复迹象。科学家通过对 1996 年-2019 年期间采集的鳕鱼耳石 otolith 和 DNA 分析,明确证实基因多样性减少已构成生态隐忧,甚至可能难以回到过去的“巨鳕”时代。社区评论也提及类似问题出现在象牙被盗猎后非洲象的牙变短、以及渔业管理规则是否应该重写等现实反思。 文章原文链接: These Cod Have Been Shrinking Dramatically for Decades. Now, Scientists Say They've Solved the Mystery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用 DNS 查询国际空间站位置,黑科技演绎 DNS 新玩法 [ISS DNS 地理位置] 想知道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国际空间站 目前的位置?不仅可以用网页 API,还能直接通过 DNS LOC 记录获取实时坐标!只需 dig where-is-the-iss.dedyn.io LOC,一个简单 DNS 查询命令,就能获得 ISS 实时地理坐标(每 15 分钟自动更新)。这种方式巧妙利用了 DNS 作为全局分布式数据库的特性,极具极客趣味,也引发了 HN 社区关于 DNS 缓存、TXT 记录、API 速率等深入讨论。评论区还有 NAPTR 记录电话彩蛋和“DNS 还能玩出什么花?”的有趣观点,绝对令人会心一笑。 原文链接: Get the location of the ISS using DNS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沃尔沃第 5,000 辆电动重卡交付,悄然领跑绿色运输新时代 [Volvo electric semi truck] 近日,沃尔沃 Trucks 低调交付了其第 5,000 辆电动重卡 electric semi,全球客户已累计行驶超 1 亿英里(约 1.7 亿公里),有效减少 CO2 和 NOx 排放,并带来道路更安静清洁的体验。这一里程碑显示出沃尔沃在全球电动重卡领域的领先地位,尤其在欧洲市占率高达 47%,评论区也不少声音呼吁电动重卡在环保、降噪、维护隧道安全等领域的独特价值。同时,也有网友就续航和长途能力表达 “500km 还不够真正的半挂车” 等现实挑战。值得一提的是,沃尔沃 Trucks 属于“真正的沃尔沃”而非已归吉利的沃尔沃汽车,市场格局在美欧各有不同,电动物流正在加速变革。 文章链接: Volvo delivers 5,000th electric semi with little fanfare, sending a BIG message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13分钟
99+
1个月前

没掌握底层逻辑,不要轻易入局大健康

小红书从入门到变现

在小红书获客一线实操,所获得的一手优质信息源。 —— 别再傻傻卖什么“保健品”、“调理方案”了,没人关心! 我操盘大健康行业5年,总结出一句话: 人只有感到“命要没了”,才会主动付费。 我第一场爆单,就靠一个狠招: 开场直接一句:“你现在的身体状态,不是亚健康,是慢性S亡。” 客户当场脸色变了,签了全年调理方案,98天付清15万。 这年头拼的不是你产品多好,而是你敢不敢讲真话。 —— 小红书精准获客引流运营方法论、小红书博主起号运营300问。 —— 再给你分享2个“听友”福利: 1、送你一份我手写的,近1w字的电子书,《小红书半年变💰百万的 13 点经验》价值999 纯实战经验,强烈建议你看一看, 一定能让你,在线上获客这件事上,少走弯路。 2、同时我建立了一个专属“听友群”, 我会日更365天,在群内分享,我在自媒体一线实操的心得经验, 一定会对你有启发的,也可以在群内提问小红书困惑,我会进行解答。 听友群,是免飞的,可以直接找我加入。 ♈:dl958488455 备注:播客 强烈建议你关注我的公众号:大李流量笔记 我也会在这里,持续分享小红书起号运营干货,助你实现小红书低粉丝高变现。 以及《AI小红书从入门到变现》这个专栏(点击下划线查看) 我写了220+篇,小红书实战踩坑经验,拿结果的经验,认真看完,能让你少走3年弯路。 —— 我是大李流量笔记,小红书官方认证的种草营销师,小红书精准获客陪跑,找大李! 聚焦一件事:如何通过AI+小红书,解决线上获客少、获客不精准等问题,实现低粉丝高变现。 6 年资深自媒体人,20w 小红书矩阵粉丝操盘手,某自媒体平台小红书类目Top1 目前已陪跑指导 3000+ 会员,通过小红书精准获客。 客户遍布英国、以色列、日本、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3大洲11国125个行业。 小红书获客有很多,精准获客找大李!

2分钟
99+
1个月前

vol.084 《恶意》与恶的距离有多远?

言轻气盛

暑假档的毫无水花和炙热的天气形成了鲜明对比,三位主播在热浪中还是第一时间去看了陈思诚导演的《恶意》,作为一个很会操作和拍摄类型片的导演,《恶意》再次进入他的舒适区:悬疑惊悚、情绪煽动、多重反转以及日常性的戏剧感。 从《恶意》的票房来看,只能说是无功无过,一切尚可,可细究起它所要讨论的话题,却十分的沉重和复杂:关于大众舆论、关于庸人之恶、关于乌合之众、关于每一场惨案背后普通人的人性选择,那么《恶意》做到了嘛? 同样以“恶”为名的还有一部经典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也是触及到了普通人的恶,大恶背后的普通人命运等,本期三位主播想聊聊惨案背后,也想聊聊影视作品如何去表达大众舆论所形成的恶意漩涡,以及司法正义和情绪争议间的摩擦与矛盾: 00:29 迫不及待看了《恶意》的三位主播进行打分:及格和不及格 10:30 《恶意》剧情介绍:此段涉及剧透,请介意的先行跳过 15:05 《恶意》的主题:乌合之众和大众舆论所带来的恶意? 22:25 与《恶意》的对照剧集:《我们与恶的距离》 32:57 《我们与恶的距离》原型介绍:台湾真实案件改编 45:43 《我们与恶的距离》人物介绍:受害者与施害者的对峙命运 57:59 《我们与恶的距离》如何表达人之恶 59:00 《我们与恶的距离》VS《恶意》的表达 01:04:21 《我们与恶的距离》的价值观争议:你同意给死刑犯辩护吗? 01:07:40 《我们与恶的距离》的问题争议:你觉得大众的智商只有3岁这句话对吗? 本期好物推荐来了! 🐱倍轻松 P2 猫爪按摩枕 —— 颈椎肩颈多功能按摩器 👣猫爪仿真按摩体验,搭载3D浮动按摩头+红光热敷+50dB静音马达 🫧四颗揉捏按摩头,自动调节角度,从颈部一路按到腰背 💰 拼团价:299元(淘宝官方旗舰店369元)限时优惠价仅限至7月13日!下方扫码抢购~ 本期还是辛苦大家存下上面的图,我们的专属小卖部二维码,扫码可以看看,之后会改用链接,更加方便。

78分钟
99+
1个月前

从「设计师」到「创作者」:9年播客的一次「身份升级」和我想说的心里话

大宝对话设计师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季的节目——《大宝对话创作者》。 我们这个老播客在过去的九年里一直使用「大宝对话设计师」这个名字,在这里跟很多优秀的设计师、行业前辈产生了链接。我们在这里聊设计、聊职场,也聊成长。现在,从这期节目开始,我们也正式更名和升级成为《大宝对话创作者》。 我相信,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用“创作”回应生活,用“作品”去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有人是设计师,有人是写作者,有人做短视频,也有人在画插画、做音乐、录播客……他们都是用创作去回应生活,用作品与世界对话。 创作,不只是表达,它可能是成长的驱动力,也可以是变现的可能性。在这里我不单纯追问“如何搞钱”,而是想知道:能不能通过创造价值,来获取到我们想要的自由感、掌控感和生活方式? 所以从这一季开始,我将邀请更多“通过创作为生的人”来到这里——他们身份各异,有的是自由职业者,有的是平台大V,有企业高管,有的呢,或许正在路上。我们一起聊创作、聊选择、聊现实,也聊那些你我都在经历的转型和寻找。 这是一次节目名称的更新,对我跟大家来说,或许也是一种新视野的打开。 欢迎回来,我的小伙伴们,我的老朋友们,我们的创作者们,在未来的每一次畅聊之间,我希望你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与变现之路。 我们下期节目正式见。

4分钟
99+
1个月前

第27周:侏罗纪世界票房破3亿!F1上座率飙升!首家杜比视界+全景声厅开幕!暑期档票房前10进口片占7部!

电影市场周报

好莱坞、日本片都在秀,只有国产片在挨揍!原本暑期档是国产电影大显神威的第二大档期,而今年完全没有往年的威风,风光几乎都被进口片抢走了,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当下都不是引进电影的对手。 当然,整体大盘依旧是不温不火,靠着大恐龙才使得工作日票房时隔4个月重新破亿,实在是太惨了!而春节档后第一部票房破5亿的电影仍在苦苦等待,会是《侏罗纪世界·重生》还是正在逆袭崛起的《F1:狂飙飞车》?今年暑期档第一部国产票房爆款电影在哪里? OK,大家好,这里是播客节目《电影市场周报》,主要从电影市场、产业的角度定期为大家播报、总结、分析中国电影市场。每周一更新,欢迎大家收听并关注。 本期为2025年第27周市场周报,听到这个播客,就意味着一周又过去啦。 03:17 第一部分,本周大盘综述:周票房、暑期档票房、年票房;《侏罗纪世界·重生》《恶意》《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皮皮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小白船》《白蛇传·情》《F1:狂飙飞车》《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等电影票房简报。 21:35 第二部分,新片市场点评:①《侏罗纪世界·重生》;②《恶意》;③《无名之辈:否极泰来》;④《小白船》。 53:55 第三部分,行业热议话题:①B站充斥在映院线电影的完整盗版视频;②中国首家「杜比视界+全景声」厅开幕。 1:00:14 第四部分,周报产业研究:①暑期档票房前10,进口片占7部;②进口片票房占比上升到43%(4月1日到当下) 1:03:03 第五部分,未来新片前瞻:《超人》《聊斋:兰若寺》《淘金记》《神奇四侠:初露锋芒》《坏蛋联盟2》《奥德赛》。 主播简介:电影行业分析师,曾经主导过多部获奖院线电影的项目宣发,策划并主办过200多场电影首映礼及各种路演活动,热衷并擅长从市场、产业角度观察中国电影市场,并提供相应的市场解读与分析。 如有合作可添加微信AJ-GENE,并注明来意。

68分钟
1k+
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