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戛纳电影节前线日记D2|《东极岛》片花首映repo出炉!哪些新画面值得期待?

感谢豆瓣播客对本台2025年戛纳电影节前线播客日记的大力支持!欢迎大家在豆瓣播客《废话燃料NonsenseFuel》词条下收听本期节目。 第二天播客日记,很大部分内容重点就是《东极岛》在戛纳市场放映的17分钟的片花的首映简评。作为本届重要级别较高的项目,片花中包含着哪些新的素材?对我们猜测故事走向有怎样的帮助?朱一龙、吴磊和倪妮各自拿出了怎样的表演?他们的造型又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新鲜亮相? 接着,也会聊聊主竞赛首日排片的两部影片《望向太阳》和《国家公诉人》的观感,串接女孩苦难与诉说民族苦难两种角度,有看的浑身难受,也有让人扼腕叹息的部分。 希望本期内容不仅能成为今年戛纳的开胃菜,也能成为国产片暑期档的开胃菜。 0:33 开胃菜 1:57 《东极岛》更新的卡司阵容 3:02 朱一龙的“阿赑”长发黝黑 4:40 吴磊的“阿荡”命途多舛 5:37 倪妮的“阿花”破除旧习 8:28 水底特效印象深刻 9:06 船舱内漏水的千钧一发之际 12:51 国际片商的反应 14:52 对朱一龙水下打斗戏份的期待 19:27 管虎近年创作风格的灵活转变与在戛纳取得的成就 22:50 主菜 23:44 主竞赛影片《望向太阳》简评 25:23 4个世代女孩角色的悲剧小品 32:25 另一部主竞赛片《国际公诉人》简评 33:06 前苏联的高压政治背景 35:52 暴力分子的双面性 41:35 英文片名“两个检察官”的含义 44:08 甜点 44:36 《碟中谍8》和两部主竞赛单元片的放映 《废话燃料》听友群正式上线啦!计划在常规的播客节目推送以外,尽可能多搞一些社群内专属的互动活动和大家一起玩儿~还没进群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客服并添加好友,备注“废话燃料听友”

45分钟
99+
1周前

EP-62 对话 Bitget Wallet CEO Karry:所有⼈都在做钱包?如何突围?

在本次专访中,Bitget Wallet CEO Karry 回顾了其从 Web2 产品经理到 Web3 创业者的职业路径,并详述了 BitKeep 被 Bitget 并购后的整合与发展。他强调团队始终保持财务和产品独⽴,聚焦⽤⼾增⻓与⻓期技术投⼊,使钱包⽤⼾数从 1200 万增⻓⾄ 8000 万,跻⾝全球头部⾏列。⾯对 MetaMask、Phantom 等竞争者,BitgetWallet 通过 “移动端优先、服务⼤众” 的策略,与 MemeX 等功能降低⽤⼾参与⻔槛,快速响应市场变化。Karry 表⽰,BitgetWallet 正全⼒推进三⼤战略:冲刺⾏业前三、降低 Web3 ⼊⻔⻔槛、发⼒ PayFi ⽀付场景,持续在合规框架下实现规模化发展,将 Crypto 带给⼤众⽤⼾。Karry 还透露了近期即将推出品牌升级的计划。阅读播客精选文字版本 时间线: 00:00 Bitget Wallet CEO Karry 的个人经历 04:51 怎样从 BitKeep 过渡到 Bitget Wallet 的? 06:44 BitKeep 的用户规模变化以及内部驱动运营的核心指标是什么? 10:32 经历并购后的团队独立性是否有发生变化? 12:36 多家交易所加码链上钱包布局,如何应对挑战与压力? 19:35 Bitget Wallet 的目标和宗旨是什么? 22:21 如何看待 OKX 获取的成就和其将要面临的挑战? 32:23 独立 vs 合并之争:为何起初 Bitget 就坚持钱包与交易所不合并,是否出于合规考虑? 34:52 对于 Bitget“狼性文化”的优胜劣汰,初期是否感到不适应? 36:15 经历 OKX 事件的影响,你们是否有针对性地优化合规体系? 39:42 如何看待币安以钱包切入链上交易,Bitget 是否会调整产品策略以应对竞争? 42:39 面对 Telegram 与 TON 生态的崛起,为何选择 All in 抢跑布局 47:20 TON 热潮为何快速降温?Bitget 是否仍会关注其后续发展机会? 49:38 今年 Bitget Wallet 的核心目标与发展重点有哪些?

53分钟
99+
1周前

养出一个神清气爽的大脑,我又行了|041大脑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 人到工位了,脑子还没到。 等脑子终于到了呢,它又不听话,想让它专注它发散,想让它灵活它麻木,想让它放松它紧绷。 还有时会明显感到手机玩得飞起,大脑一点没动,手机这个外挂大脑,好像在一天天地让我们的主机大脑罢工。 好在,当看到脑雾、脑腐化这些词一个一个出现,我非常确信,出现这些问题的一定不是我一个人。 所以,为了拯救时不时就罢工和不听话的大脑,我们和@没问题诊所 共创的打工人复活指南「好状态启动」系列第二期,决定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支楠医生,来深度聊聊:我们的大脑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它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何科学地养脑护脑,才能每天醒来神清气爽,想专注就专注,想放松就放松,用最好的脑状态迎接工作与生活? <br> 开始倒水> 本期水温:20°C 03:22 大脑如何靠睡觉「排毒」? 05:38 「脑雾」究竟是啥?吃甜食竟然伤大脑? 09:51 短短100个字要看100遍,经常走神我还有救吗?😫 11:59 大脑CPU过载,该怎么帮它清理缓存? 12:53 当我睡觉时,大脑在忙活啥? 15:06 专注力是会用完的?如何让脑力续航更久? 19:26 洗碗时听播客VS写报告时听播客,为啥大脑喜欢前者? 22:39 经常想不起昨天吃了啥,这种情况要去看医生吗? 23:46 刷手机会导致「脑腐化」,真的吗? 29:27 「我虽然睡得晚,但是我睡得饱啊😌」 33:30 失眠患者必听!如何延长深度睡眠时间? 35:20 为什么午觉超30分钟,反而会越睡越废? 37:06 为啥有人每天只睡4小时也不困? 38:54 提升记忆效果大法:睡前学💪 43:10 多梦=睡眠差?医生教你自测睡眠质量 45:26 打球比撸铁更健脑?科学护脑清单来了🧾 49:42 吃营养补剂补脑是智商税吗? 57:31 阿尔兹海默症有哪些早期信号?赶紧帮咱爸妈记下来! <br> 本期嘉宾&主播> 嘉宾:支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狒狒(播客「没问题诊所」主播) 主播&监制:宇野 后期:江珊、欣怡 封面:纽扣 <br> 本期相关> ● 本期提到的名词: 1、脑雾 脑雾并不是一个医学术语或科学术语,是患者用来描述大脑出现“像被浓雾笼罩”这一类症状的用语,包括思维和反应迟缓、模糊、混乱,精神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等一种或多种表现。 2、脑腐 脑腐(brain rot),是指由于数字信息,尤其是社交媒体低质信息过度输入而导致精神和智识状态衰退。该词在2024年入选牛津词典年度词汇,最早在美国作家梭罗的著作《瓦尔登湖》里,就曾出现过这一词汇。 3、海马体 海马体一词来源拉丁文(Hippocampus),因该结构形状和海马相似而得名。海马体位于大脑丘脑和内侧颞叶之间,在将短时记忆进行巩固进而转换成长时记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前额叶 人的额叶占整个大脑半球面积的25%,前额叶位于大脑最前端,即额头后方的区域,属于额叶的前三分之一部分,它是大脑皮层中负责高级认知功能的核心区域,与决策、情绪调节、注意力控制等密切相关。 5、基底神经节 基底神经节也称基底核,是大脑皮层下一大块灰质的总称,主要功能为控制自主运动,同时参与记忆、情感和奖励学习等高级认知功能。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包括帕金森病和亨廷顿症等。 6、髓鞘 髓鞘是包裹在神经元轴突外层的脂质结构,主要由少突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和施旺细胞(周围神经系统)形成,核心功能是加速神经信号传导并提供绝缘保护。它通过“跳跃式传导”机制大幅提升神经冲动传递效率,同时对神经纤维有支持和修复作用。 7、β淀粉样蛋白 β淀粉样蛋白是淀粉样前体蛋白水解形成的多肽片段,由39~4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会在神经细胞内、外聚积形成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斑,而且可引起毒性反应导致神经元变性和死亡,临床上常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筛查信号。 8、RBD现象 RBD即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是一种特殊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在快速眼动(REM)睡眠期,患者出现与梦境相关的复杂运动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暴力的,如拳打脚踢、翻滚、跳跃等,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受伤。 <br> 长期招募> 🙋长期有偿招募飞行制作人! 🌟如果你有成熟的播客策划+主持+制作经验,欢迎带作品联系小助手(vx:aboutmgzn02) <br> 关于我们> ● about热水频道,是小红书官方内容品牌「about关于」自制播客,每期围绕一个生活关键词聊聊天。系列栏目「成年人的兴趣班」持续更新中。 ● 「about关于」是小红书于2021年创立的内容品牌,延续小红书「Inspire Lives」理念,关注并记录人们的生活,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思考。目前已出版6本纸质杂志书,最新一本《去植物园逛逛吧》,京东/当当/天猫/小红书搜索书名就能入手。 ● 欢迎关注我们的小红书+订阅小宇宙 ● 播客每周四更新,如果想一起讨论每期话题,欢迎加入「热水听友群」,加小助手微信:aboutmgzn02,或下方扫码发送「进群」:

64分钟
9k+
1周前

036. 这一面,刚刚好:幸运从每一面开始

本期由香奈儿邂逅梦幻香水特别支持的企划「#邂逅幸运的最小单位#」呈现 生活中有没有那么一刻,你觉得“今天的我,好像刚刚好”?有没有另外一刻,你精心准备了一切,却被打回原地? 到底“幸运”是不是个脾气古怪的灵兽?我们有没有可能靠练习和改变,把好运召唤出来呢~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邀请了博主 Yvonne Du,一起来来聊聊幸运这回事。 🔮 本期小fool人: Yvonne Du (@Yvonne Du):人气跨领域博主 / 时尚编辑 / 模特 / 双语主持人; 鸭绒 (@出土豆泥而不染的西兰花); 贝小方 (@贝小方)🔮 我们聊了很多关于「一面」的故事。 我们聊到日常生活中状态刚刚好的那一面,也聊到在压力之下选择呈现哪一面;也试图回答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我现在这样了,还能变幸运吗? 我们谈到小动作的心理暗示,分享了自我的肯定练习,也讨论了“做自己”这件事(它到底是不是一种社交技术呢)。究竟是如何展开的,欢迎收听,希望能在生活略略卡顿的时候,帮助到你! 💜 本期香气搭档:香奈儿邂逅梦幻香水 幸运的最小单位,是一面。 这一面,可能是镜子前的你、电梯里擦肩而过的你、或是面对镜头决定真实表达的你。 “香味也是一面”——它是别人感知你的方式,也是一种认真对待自己的信号。 我们每个人都有想让世界看到的那一面,而香水,恰好是一种温柔的表达方式。 这款香水拥有灵动的花果香调,前调是覆盆子,中调是玫瑰天竺葵、玫瑰与紫罗兰,尾调是雪松和白麝香的木质香气。它不喧哗、不甜腻,像是在说:“我准备好了,迎接好运。” Yvonne 说,她喜欢用香味和状态做连接——喷上这款淡紫色的香水,是把“我很幸运、我很富足”作为出发点。 这也是香奈儿邂逅梦幻香水最迷人的地方:它不是为了掩盖谁,而是为了启动那一面刚刚好的你。 ⌚️时间轴 00:10 探讨吧,“幸运的最小单位”为什么是“一面”? 08:35 为什么“运气”很值得在意? 10:23 把自己当成“高配选手”的那一刻:自我认同和心理上限 17:39 香味比回忆还诚实:记那些嗅觉触发的瞬间 24:1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状态启动按钮”——主播们的小动作集合大公开 37:53 Yvonne分享“幸运的4种类型”:你真正能掌控哪几种? 47:02 “主角感”到底能不能练?还有它和幸运之间的暧昧关系 54:01 鸭绒没那么为人知的脱口秀成长之路 59:59 Yvonne的转型感悟:“我不是主流,那我就当第一个非主流模范生” 1:05:57 我们如何一遍遍打磨出“那一面”,又如何慢慢靠近属于自己的幸运 💜更多幸运故事,等你发现 🎙️ 最后我们也想问问你:你对幸运的想法是什么? 你有没有关于“刚刚好的这一面”的故事想要分享? 大胆开麦,幸运会悄悄敲门!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我们会把这个话题置顶~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节目,也欢迎收听香奈儿企划「#邂逅幸运的最小单位#」下的其他播客作品,每一档节目,都藏了一扇通往幸运的门,等你打开。

69分钟
76k+
1周前

为什么你一定要用好小红书这个财富杠杆?

在小红书获客一线实操,所获得的一手优质信息源。 —— 作为一名没有团队、没有资源,从0起步的素人, 我白手起家,在自媒体线上获客领域深耕了快7年, 一路发展都很顺利。 从最初在居民楼里远程办公, 到现在创办了一家有温度、有使命的流量咨询公司; 从单打独斗一个人,到带领起十多人的团队; 年营收从0到破百w;线上线下累计培训学员3000+人, 这一路的成长与突破,都离不开自媒体这个强大的杠杆。 —— 小红书精准获客引流运营方法论、小红书博主起号运营300问。 —— 再给你分享2个“听友”福利: 1、送你一份我手写的,近1w字的电子书,《小红书半年变💰百万的 13 点经验》价值999 纯实战经验,强烈建议你看一看, 一定能让你,在线上获客这件事上,少走弯路。 2、同时我建立了一个专属“听友群”, 我会日更365天,在群内分享,我在自媒体一线实操的心得经验, 一定会对你有启发的,也可以在群内提问小红书困惑,我会进行解答。 听友群,是免飞的,可以直接找我加入。 ♈:dl958488455 备注:播客 强烈建议你关注我的公众号:大李流量笔记 我也会在这里,持续分享小红书起号运营干货,助你实现小红书低粉丝高变现。 以及《AI小红书从入门到变现》这个专栏(点击下划线查看) 我写了220+篇,小红书实战踩坑经验,拿结果的经验,认真看完,能让你少走3年弯路。 —— 我是大李流量笔记,小红书官方认证的种草营销师,小红书精准获客陪跑,找大李! 聚焦一件事:如何通过AI+小红书,解决线上获客少、获客不精准等问题,实现低粉丝高变现。 6 年资深自媒体人,20w 小红书矩阵粉丝操盘手,某自媒体平台小红书类目Top1 目前已陪跑指导 3000+ 会员,通过小红书精准获客。 客户遍布英国、以色列、日本、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3大洲11国125个行业。 小红书获客有很多,精准获客找大李!

3分钟
99+
1周前

Vol.20 金融小白职场路:前台拼不过,后台熬不动?

大家好,我是就业研究所的所长:王大力。 今天这期播客是当时在小红书那场被问爆了的直播回放: 应届生去不去银行总行?四大风控岗是坑吗?为什么销售交易现在这么火? 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分别对应了播客里所讲述的金融求职底层逻辑: 前台>中台>后台的本质原因。 为什么说做撮合的小券商比大平台更锻炼人。 从代买奶茶的销售新人到喝酒应酬的投行狗,金融街的「少爷」和「牛马」从来都是两种活法。 欢迎收听这场聊透了金融求职底层逻辑的播客,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能不能去,聊到银行总行和券商的抉择,甚至揭秘了金融行业「前台-中台-后台」的关键差异——前台虽然压力大但能积累硬实力,后台更像「职场蜗居」拼向上管理。 希望应届生别迷信「稳定」的陷阱,金融行业的周期波动才是机遇场。 -时间轴- 【00:00-05:48】 四大合规稽查岗要去吗? * 后台岗位的核心困境是「不可替代性低」,法务流程谁都能快速上手 * 前台业务锻炼的是商业敏感度(比如投行撮合项目的逻辑),这才是你的个人资产 * 年轻人选岗铁律:能选前台不看中台,选中台不躺后台 【05:49-18:30】 银行总行offer怎么选部门? * 避雷「假管培」:警惕「轮岗三年定岗柜台」的陷阱 * 警惕「先上车再说」陷阱:银行中后台三年经验在非银机构眼里约等于白纸 * 黄金部门是金融市场部和投行部,这两个部门跳槽非银机构的成功率最高 【18:31-35:15】 销售交易是青春饭吗? * 头部券商「以销养投」:销售团队反哺投行业务是如今行业新常态 * 揭秘销交行业规则:"大券商的秘密是资源置换,中小券商靠玩命撮合" * 真正值钱的不是平台光环,而是你手里机构客户的关系链深度 【35:16-59:00】 期货研究员的职业悬崖 * 小众赛道天花板明显:头部期货年薪不过百,跳槽路径窄 * 期货研究必须热爱才能坚持:波动像过山车,心态差慎入 无论你是正在求职的应届生,还是已经步入职场的新人,相信今天的播客能为你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向。如果你对金融行业还抱有疑问,或者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感到困惑,欢迎来小红书“大力如山”直播间连麦交流,我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大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关于大力如山- 券业最野自媒体、原券商投行业务条线董事总经理、畅销书《投行职业进阶指南:从新手到合伙人》作者。创建了公益组织:金融职业发展专项基金 【每周直播预约及回看】 视频号:大力如山 【互动平台】 微信公众号:大力如山 微博@王大力如山 小红书:大力如山 【书籍】《投行职业进阶指南》(各大购书网站均有售)

69分钟
99+
1周前

海豹电台Vol.66|对话心理学家陈忻:《混沌少年时》,想要不担心孩子做出格的事,家庭中要做到这三点

自从预告了这位嘉宾的到来,几乎每天都被大家催说到底什么时候录这一期啊! 看了这部片子以后,我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没有办法了解孩子在网上的一切动向。 如果他的自尊是高的,他坚信自己是被爱的,就不会走得太远。 如果一个人18年都没有自己的选择权,他离开这个家庭以后,是不是要去尝试一些以前没有尝试过的事情? 【show notes】 00:10 陈忻老师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发展心理学博士 01:01 陈忻老师的课《从心理解孩子》对我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2:01 我跟天怡亦师亦友,天怡现在也是我的老师,我在上天怡的童话课,我觉得非常好玩儿。 04:10 《混沌少年时》在英国社会引起了特别大的反响,英国首相说政府需要组织所有的英国中学都要播放这个剧。 07:58 看了这部片子以后,我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没有办法了解孩子在网上的一切动向。 12:40 我觉得这个父亲好可怜,特别无助,特别茫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儿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而且他难以置信。 14:56 在他的生活里面,没有好的榜样,所以他在跟别人的互动当中,往往采取的是简单而粗暴的表达方式。 22:21 我们这一代人,要去抵抗这种选择,首先对家长的要求就比以前要高一些,更具挑战性。 25:18 父亲跟儿子更容易用rough and tumble play, 就是说很粗暴的,很粗野的身体沟通。 30:15 先天的特质你控制不了,每一个接触他的人背后的系统你也控制不了。唯一我们能够稍微努力一点的,就是自己的家庭环境, 35:13 不是人云亦云,或是听话照做,跟孩子相处,你还是应该把自己的感受力放进去。 38:45 在两个极端中间,有着巨大的执行空间,需要发挥家长的智慧。 42:27 如果他的自尊是高的,他坚信自己是被爱的,他不需要再得到别人的认同。就算是要想去寻求这种认同的时候,也不会走得太远。 50:31 我不担心我的孩子会做出格的事情,是基于我在过去18年对他们的观察和了解。 54:28 如果一个人18年都没有自己的主动权,自己的选择权,他离开了这个家庭以后,他是不是要去尝试一些他以前没有尝试过的事情? 59:58 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我们就做一些事情,把基础就打好了,到了青少年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恐惧到了。 1:00:51 我的孩子现在可能都已经很大了,我还来得及吗? 1:01:58 你们是不同的个体,当你意识到了这一点以后,很多时候你就随他去了。 1:03:20 不要跟孩子硬杠,硬杠肯定输的都是父母。 1:06:35 孩子有的时候倾向于一种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来来应对这个世界,就是因为他大脑当时就发育成这样一个形状。 【加海豹微信,我们一起进群扭动】

69分钟
1k+
1周前

电影29:《出走的决心》(Like A Rolling Stone) | “娜拉出走”作为一个声音事件+娜拉老后怎样?

【重新上线】 亲爱的听友们,这期节目不久前无故从我们的播客上消失了,我联系了后台,一直没有收到回复,所以,我决定原样重新上线一次。还未听过的朋友欢迎收听,已经听过的朋友也可以再听!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879年,挪威剧作家亨利·易卜生创作了戏剧作品《娜拉》,又名《玩偶之家》,之后这部作品被翻译引入中国,“娜拉的出走”就此惊醒了“五四”之后积极探索中国命运和出路的知识分子们。 1923年,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做了一次演讲,题目叫《娜拉走后怎样?》,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击穿了“娜拉出走”这个意象所(被)携带的某种浪漫化色彩。 2025年,我们在云空间里借助声音的力量讨论《出走的决心》,这部电影改编自一个关于娜拉走后怎样的故事,而电影本身讲的却是娜拉的出走本身,它的文本内外形成了关于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问题的多重叠合与交错的空间: 娜拉如何成为一个“走者“?她在什么程度上可以被称为一个“声者”? 公共场合里的感性经验分配是如何被劳务分工所支配的? 家务劳作在电影审美秩序上居于什么位置? 女性如何经由制造噪音生成主体性? 娜拉可以不出走吗? 娜拉老后怎样?她的女儿(们)呢? …… 我们希望借由讨论这部电影,更多的与之相关相连的议题能被激活开来,并被延展、传递、深入下去。 感谢大家的收听!也欢迎听友们留言分享自己对于这部电影的想法! 【我有嘉宾】 肖慧:美国堪萨斯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她出版了英文专著 Family Revolution: Marital Strif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Visual Culture(2014)和 Morning Sun in the Tiny Times: Youth Economy, Crisis, and Reinvention in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2020)。此外,她和朱萍教授合编的论文集 Feminis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于2021年出版。她现阶段的研究聚焦于现当代文学和电影中的女干部和性别音景,书名暂定为 The Hen Cackles in the Morning: Gendered Soundscape and Female Leadership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inema。 马雪飞: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世界语言与文化系的中国文化助理教授。她的研究重点是全球华人和华语社区中的女性主义、酷儿和跨文化生产。她目前的book project, Translated Solidarity: Women’s Writing and Feminist Living in Chinese and Sinophone Cultures,探讨了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女性通过女书等艺术表达方式建立的联系,并讨论了在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冲突力量中跨国女权主义联盟的前景和威胁。 不多:电影研究者,“华语电影讨论”系列活动的发起人,同时主理电影学术类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 【鼓瑟吹笙】 [05:22] 李红的“噪音” [09:23] 我们为什么关注“出走”? [15:42] “娜拉出走”是一个声音事件 [18:16] 噪音作一个破坏性的时刻,也是一个生成性的时刻 [22:00] 多次欲出走而不得的原因是什么? [25:04] 双线交织,从不同的“家”中出走 [27:48] 女性如何自我赋权? [30:45] 国家女权主义(state feminism)的失效 [32:37] 不是所有劳动都被称为“工作” [37:08] 政治等级决定了感性分配:只有打破这种等级制,才能被看到,被听到 [41:47] 隔绝的空间与父权的噪音 [47:04] 从女儿凝视母亲到母亲凝视女儿 [54:50] 什么是“不需要出走”的时候? [01:01:07] 家庭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女儿从母亲的支持者到父权的共谋者 [01:01:07] 李红的困境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01:03:31] 妈妈虫与袋鼠族:非人化与自我噤声 [01:07:09] 神圣的噪音(secret noise)与听觉的规训 [01:10:52] 性别剥削的代际传承 [01:12:32] 老年女性:“社会的秘密耻辱” [01:15:22] “青春霸权” [01:20:09] “姥姥经济” [01:24:12] 怎样的电影可以被称为“女性主义电影”? [01:30:05] 让女性的情感劳动被听见,被感知:《好东西》与《让娜·迪尔曼》 [01:34:11] 从美学意义上的平等到政治意义上的平等 [01:36:47] 电影的媒介自反,以及“女性的梦” [01:41:28] 倾情推荐 【承筐是将】 《万紫千红总是春》(1959) 《人鬼情》(1987) 《无穷动》(2005) 《春潮》(2019) 《82年的金智英》(2019) 《寄生虫》(2019) 《妈妈》(2022) 《坠楼死亡的分析》(2023) 《好东西》(2024) 《姥姥的外孙》(2024) 《玩偶之家》(亨利·易卜生,1879) 《娜拉走后怎样?》(鲁迅,1923) 《袋鼠族物语》(朱天心,2008) 宋少鹏. “‘回家’还是‘被回家’?——市场化过程中‘妇女回家’讨论与中国社会意识形态转型.” 妇女研究论丛 4 (2011): 5–12. Print. Rancière, Jacques, and Gabriel Rockhill. The Politics ofAesthetics :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abriel Rockhill. Bloomsbury Revelations edition. London, UK: Bloomsbury Academic, 2013. Print. Schafer, R. Murray. Ear Cleaning; Notes for an Experimental Music Course. Scarborough, Ont: Berandol Music; sole sellingagents: Associated Music Publishers, New York, 1969. Print. Teresa de lauretis. Feminist Studies/Critical Studie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6. 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Alan Sheridan. Trans. by Alan Sheridan. Second Vintage books editi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5. Print. Zhang, Zhen. Women Filmmakers in Sinophone World Cinema.1st ed.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23. Web. 三八节特稿 || 走出辩护者的位置:戴锦华教授访谈 https://mp.weixin.qq.com/s/1LgoJuUUdajnJwA17nHECg 推荐: 西蒙·波伏娃:《论老年》 《让娜·迪尔曼》(1975) Marks, Laura U. Touch : Sensuous Theory and Multisensory Media.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2. Print. 《女人们的谈话》(2022) Robinson, Dylan. Hungry Listening : Resonant Theory for Indigenous Sound Studies / Dylan Robins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20. Print. 【人之好我】 本期剪辑:不多 本期音乐:《出走的决心》by 黄英华、黄正中、张月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uF4GUjePs&list=OLAK5uy_lTpg4xuzaaVZY71CMjz8WAiRCbGe2-6m0&index=1 【示我周行】 感谢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的人S”(ID: Spectator-s)和我们的小红书:画外音Voice-Over。可获取更多电影资讯,并向我们传递专属于你的“画外音”! 同时欢迎大家在Apple Podcasts, Spotify和小宇宙上收听我们的精彩节目。

112分钟
99+
1周前

Vol.149 外企打工女王离职录:我就觉得销售是个又光鲜又不会失业的职业

🍉本期主播&嘉宾 ①喵叔:白天卖AI,晚上熬鸡汤讲段子,坚信“宇宙的尽头是卖货”的跨界哲学家! ②威廉王:手持“职业理想”放大镜,专在别人故事里找自己选题的“灵魂拷问艺术家”! ③Fanny:行走的外企“避坑图鉴”兼“加薪锦鲤”,口头禅“我太难了”,履历表“我又赢了”的焦虑女青年本尊! 🍌本期核心议题 名校毕业证是镀金的铠甲还是易碎的玻璃渣?当“体面工作”的美颜滤镜被职场“丛林法则”一键还原,看一位自称“标准焦虑配置”的85后英语系毕业生Fanny,如何在十年外企销售的“修罗场”现场,于“这个坑我跳过!”和“下个机会更香!”之间反复上演横跳绝技,一路升级打怪! 从梦想成为翻译界顶流,到被IT巨头思科“忽悠”上船,再到民企“小船”里乘风破浪,最后又丝滑转进外企信息安全“新副本”,Fanny的每一步都在用亲身经历演绎:到底是“选择不对努力白费”,还是“每次试错都是为下次涨薪积累素材”? 本期,我们不煲鸡汤,只拆盲盒,聊聊35岁这道“坎儿”到底是个啥“坎儿”,以及如何在变幻莫测的职场大舞台上,找到那个能让自己一边吐槽“我太难了”一边默念“我还能卖”的核心价值!毕竟,朋友们,35岁以后,管你是CEO还是CTO,殊途同归,咱们都是光荣的——销!售!员!卖产品,卖服务,顺便把焦虑的自己也打包卖个好价钱! 时间戳导航 & 高能片段 ● 00:13 焦虑开场白:我是标准的85后焦虑女青年 (时代症候群) 「我是一个标准的85后焦虑女青年,来自上海。」 →暴击金句:“35岁最后的出路就是大家都要变成销售。” ● 02:32 职业初印象:从翻译梦到外企打工人的机缘巧合 (梦想折射现实) 「最早我其实我的梦想是在大学里面学英语,然后做翻译...但我后来发现其实这条路是太窄了。」 →人生风景论:“哪怕你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他一定是人生经历上的一段风景。” ● 04:02 赛道选择焦虑:英语专业的“一无是处”与律师梦的折戟 (试错的价值) 「有可能因为有了人工智能等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会觉得有英语的这个技能其实一无是处。」 →实用主义:“你不要觉得有些东西你好像没有拿到结果,这段经历就是浪费的。其实未必不尽然。” (Fanny通过自学法律知识打赢了房产官司) ● 07:26 销售初体验:前男友的“引路”与月薪2万的冲击 (观念重塑) 「他告诉我一定要做to b的sales,如果你做的是to c的sales,他说直接会让人感觉很low。」 →人间真实:“(09年)他一个月的收入就已经2万了。当时对一个学生的我来讲是一个天价。” ● 12:16 误入IT巨头:Cisco面试的“惊喜”与“神之指引” (命运的齿轮) 「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我前男友的表情,他用非常惊喜和一种谨慎的表情告诉我,这才是你要去找的大公司。」 →面试高光:凭借出色的英语和形象,拿下思科兼职英语老师offer,成为理工男的“学习动力”。 ● 16:59 错位竞争智慧:避开金融红海,选择IT小众赛道 (选择大于努力) 「我一直觉得我自己找赛道是有一种意识,我要避免竞争,我要避免激烈的竞争,我不能拿我的弱项去跟别人强的地方比。」 →清醒认知:“(金融行业)你会发现周围全部都是清华北大交大复旦的...连她男朋友这种保送复旦的本科生,在那边都是被秒成渣渣的。” ● 22:13 面试潜规则:形象也是竞争力,思科的“100选1” (细节决定成败) 「面试官告诉我们,就是说你们来的很多青涩的年轻人,有的时候就是不太注重衣着...其实这种都是非常影响面试成绩的。」 →面试技巧:英文PPT展示,考察的不仅是语言,还有快速学习和呈现能力。 ● 29:30 初入职场的“险恶”:思科辉煌末期的资源争夺战 (职场现形记) 「原来职场是如此的险恶...你能明显的感觉一艘大船即将覆灭...公司的重要资源和客户早就被老销售霸占和瓜分一空了。」 →丛林法则:“作为新人来讲,你其实几乎是什么也没有,得从零开始。” ● 34:09 裁员风波与师傅离职:绝处逢生的“运气”与坚持 (职场过山车) 「当时整个部门差不多将近全国有80个人在一次突然被召集的会议上被HR通知你们这个团队整体解散。」 →逆境成长:“有的时候你觉得你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绝处逢生的时刻,可能你再多等一两个月,也许事情就会有转机。” ● 39:29 轮岗的意义:从负责苏州市场到看阿里巴巴的“不适应” (自我探索) 「你要尽量争取每一年或者1到2年需要有一个新的职位。让你去知道不同的岗位上对你的能力的要求的变化和区别在哪里。」 →销售类型:“我是属于那种我必须要时刻去找新客户的路上,我才能感受到刺激和挑战的。” ● 41:40 “无意义的忙碌”:在大平台失去核心竞争力的恐惧 (价值危机) 「我害怕的是我没有把我自己真正的能力发挥出来。我那时候在思科其实是忙碌的,但是我觉得我的忙碌是没有意义的。」 →可替代性焦虑:“如果老板轻易的能在市场上找到一个一万的人来替代我,能发挥我80%到90%的效果的话,我觉得我随时有可能失去这月薪5万的工作。” ● 46:45 跳槽哲学:从0到1的魅力与避坑指南 (职场选择权) 「我不去那种别人离职了,留了一个坑让我去填的那种岗位...我只去做这是一个新开辟的市场。」 →避坑法则:“我也不去,那种市场已经挤满了人,比如说这个市场打算招五个人,你是第五个来报道的那不好意思,这种位置一般我也不去。” ● 53:31 薪资与跳槽:平级跳槽的风险与得失衡量 (现实考量) 「如果能为自己争取一把,千万不要平级或者去降跳槽。」 →人性博弈:“很多人最后还是把自己遭的罪跟他实际拿到收入做了一个衡量。” ● 58:13 offer选择题:旧老板加薪挽留,走还是留? (信任危机) 「如果你有一个新的offer,然后这个时候你的旧老板拿着涨薪的一个offer来劝你留下...你们会选择留吗?」 →江湖险恶:“我觉得我已经让我老板知道了,我可能在外面看机会,我觉得无论如何,我没有办法再留下。” ● 01:01:45 贵人相助:一次咖啡敲定的工作与广结善缘 (人脉的重要性) 「我现在老板他当时招我之前,他做了很多背调...索性应该还没有人对我有什么负面的评价,所以最后就还是能过来。」 →职场箴言:“多结善缘是很重要的。” ● 01:09:03 信息差与差异化竞争:在“不被看好”中寻找机会 (逆向思维) 「就因为大家都不看好,所以那么多年其实你没有遇到真正意义上特别卷的时候。」 →生存智慧:“我一直想找的就是大家没看到这块,我是先看到的,我先把那个位置占上了。” ● 01:13:10 重复的动作如何确保正确:反思与反馈 (方法论) 「我觉得还是要自己不停的反思,以及要接受周围人的反馈。」 →喵叔答案:“你心里坚信他是对的就是对的。” ● 01:19:02 工作的意义感:是生活成就了工作,还是工作塑造了自我? (终极追问) 「我觉得我的工作把我变成了一个我心目当中更好的自己的样子。」 →理性派宣言:“我的意义感不来自于什么,我的灵感,我开不开心什么,这些事儿不一样。” ● 01:22:22 年轻人择业:喜欢与擅长的权衡 (职业规划) 「要选擅长做的事儿大于喜欢做的事儿。因为擅长才能持续的让你拿到结果,然后形成正反馈。」 →自我认知:“你把自己能读明白的人,这辈子也不会过得太差。” ● 01:25:45 坚持与变通:销售与人生的智慧 (成长法则) 「我觉得我经常会回想这件事儿为什么不成,然后做错在哪儿?我觉得有的时候坚持不是错误,而是错误。就是说你在坚持的过程中不懂得变通,你要一边坚持一边变通。」 →销售心法:“无限的真诚。” 节目资源 ● 核心理念参考: 错位竞争、试错与迭代、销售的本质、个人品牌与影响力 听众行动指南 1. 重新审视你的“赛道”:你是否在用自己的弱项与别人的强项硬碰硬?思考如何进行“错位竞争”。 2. 拥抱“试错”的价值:不必为过去的“弯路”懊恼,每一次经历都是连接未来成功的一点。 3. 警惕“无意义的忙碌”:反思你的工作是否在真正提升核心竞争力,还是仅仅在消耗时间。 4. 跳槽前做足“背调”:了解新岗位的真实情况,避免掉入“填坑式”招聘的陷阱。 5. 修炼“坚持与变通”的智慧:在坚持目标的同时,保持对市场和环境变化的敏锐度,及时调整策略。 BGM ● 片尾曲:《无名的人》 制作团队声明 再次感谢「素质不详」对「职业离想」的大力支持,在我加班加到昏天黑地的时期维持了高品质的周更。 本期内容基于嘉宾Fanny的真实职业经历分享,部分对话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普适性职业建议。请听众结合自身情况,理性思考与判断。祝你在职业道路上,既能找到方向,也能享受风景。 如果你想看到更多真人版威尔王的创作内容, 欢迎全网关注「威尔王Will」很高兴认识你😄

94分钟
2k+
1周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