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海伦?谁拥有那张“让千帆竞发的脸” (a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 她是最美的女人,有着金色的卷发,雪白的手臂。她作为女性的魅力是任何人都无法抵抗的。她母亲受孕的过程,被画成各种版本的《丽达与天鹅》千古流传,成为我们喟叹、批判、凝视、幻想的对象。 但人们千百年来也说她是“致命的女人”(femme fatale),是那个让特洛伊城覆灭的“祸害”,是让英雄时代、青铜时代走向终结的元凶,甚至整个西方文明的暴力史,都与她从天鹅蛋中破壳而出不无关联。爱尔兰大诗人叶芝写道:“腰际一阵颤抖,从此便种下 / 败壁颓垣,屋顶和城楼焚毁/ 而阿伽门农死去”(A shudder in the loins engenders there / The broken wall, the burning roof and tower / And Agamemnon dead)。 英国历史学家贝塔妮·休斯(Bettany Hughes)在这本《特洛伊的海伦:女神、公主与荡妇》(Helen of Troy: Goddess, Princess, Whore)中,试图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把她从“艳妇”和“红颜祸水”的历史污蔑中解放出来,还原出一个生活在青铜时代晚期的斯巴达公主、女王(甚至还可能是女祭司)的强力女性形象。 休斯要展现的,远不止是围绕帕里斯与她私奔前后的那段艳事及之后的严重后果,而是通过考古、地理、历史和神话,展现爱琴海曾经无比发达、高度国际化的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并告诉我们当代读者:在3000年前,海伦及其所处时代的女性,有着一种自由且强大的社会力量、精神力量,它们是古典时期雅典城妇女所无法想象的。 这期节目,“夜航船”邀请到了北京大学英文系研究西方古典文学的刘淳老师,我们一起来讨论《特洛伊的海伦:女神、公主与荡妇》这本书奇特的古代史视角与想象力澎湃的文体,但同时又试图从不同角度,来检视休斯这种极具历史现场感的公共历史写作的得与失。 用高峰枫老师的话说,他对这本书的态度非常复杂,既钦佩于她使用考古材料并大胆假设的勇气,但同时也不安于她在方法论上的冒进。刘淳老师也举例说明了休斯历史写作中一些可能存在的学术硬伤,并对作者推崇的史前希腊的女性生活图景表达了商榷意见。 ******************** 嘉宾介绍:刘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古希腊罗马文学,特别是荷马史诗、希腊悲剧和奥维德爱情诗。主授课程“希腊罗马神话”、“西方古典文学与社会”、“西方古代史诗传统”、“古代西方文学理论”等。 ******************** 节目讨论书目: 作者: [英] 贝塔妮·休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女神、公主与荡妇 原作名: Helen of Troy: Goddess, Princess, Whore 译者: 曾小楚 出版年: 2023-11 页数: 557 ******************** 拓展书单: * Austin, Norman. Helen of Troy and Her Shameless Phantom. Cornell UP, 1994. * Blondell, Ruby. Helen of Troy: Beauty, Myth, Devastation. Oxford UP, 2013. * Clader, L. L. Helen: the Evolution from Divine to Heroic in Greek Epic Tradition (Mnemos. Suppl. 42). Brill, 1976. * Hughes, Bettany. Helen of Troy: Goddess, Princess, Whore. Knopf, 2005.
性对男人而言似乎是可以光明正大摆在台面上的东西,但他只有强的那一面可以光明正大,但凡不符合「超高幻想标准」、明明正常的一切却说不出口。 我们总说身体很诚实,总说肠胃是情绪器官,没想到二哥也是吧!嘿嘿,所以呢,今天属于是性心理治疗范畴。真真儿的,他好我也好。当性这个重要的快乐源泉不再快乐,男人会怎样? 如果说女性在意的是情感,男性在意的是感官,那么男性和女性与世界产生链接的切入口不一样。这就让我想到,也许二哥是实现平权的突破口,上野千鹤子曾经说:“女性内心的自我厌恶,使女性不愿意接受自己的身份,女性主义就是从这种自我厌恶中争取出来的。”那么男性所面对的,更多的是自我恐惧。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通过了解对方的切入口,来实现男女互相理解甚至共赢呢?
主持:洛克希 赵桐 周周 嘉宾:句号 节目制作:赵桐 片头片尾曲:福禄寿FloruitShow - 春暖花开去见你 环境音:达闻西乐队,福禄寿FloruitShow - 因为你在 本期封面:赵桐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听友群VX:rollingfm 听友投稿:[email protected]
【简介】 四川人的精神状态频上热搜,作为四川本土小茶铺,四个四川人决定一起来聊一聊神一般的四川人。我们将从几个大家感兴趣的点入手,分别展开说说。 首先是四川著名风景区“劳资蜀道山”,看看川渝地区的女性地位有多么强悍。然后我们会聊到不能好好说话的四川人,四川人自带幽默基因,说话就爱加点拐弯抹角,无意攻击,纯粹是基因自带的“弯酸”机制。接下来我们会聊一聊四川人的奇怪行为大赏,大家颇感兴趣的菇到(蹲着)、躺到,睡到,以及一些其他奇奇怪怪的行为。然后我们会聊一聊四川各地的方言,无奖竞猜,大家来听一听都在说些什么。 总之,这是一期爆笑节目,温馨提示,笑声较多较大声,不适合睡前听哦,您肯定会越听越精神!好了,介绍就到这里,赶紧收听吧! 【主播】太阳 三土 贝贝 白白
🎉赠书福利 在本期评论区留言,我们会抽取1位听友赠送《你有多敏感,就有多珍贵》纸质书,感谢“中信出版社”编辑老师的图书支持。 📻内容提要 本期节目是“心里疗愈”好书推荐之《你有多敏感,就有多珍贵》,中信出版社2024年4月,作者:[美]珍·格兰内曼、[美]安德烈·索洛。 对一个问题,总会下意识翻来覆去地思考,以至于经常被人说「想太多」;情绪起伏很大,很多别人眼中的小事,都会造成心情的巨大波动并很容易感到精疲力尽;同理心非常强,能设身处地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至于经常被当做倾诉的对象……你有以上的感受吗?你也是一个具有【高敏感】特质的人吗?什么是高敏感?高敏感究竟是一种缺点,还是一种优势?被称为“敏感”,是一种批评,还有一种赞美? 本期,美羊羊和江江与你一起看见我们身上的【敏感力】,接受这份珍馈赠并享受细微的快乐。 💡时间轴 * 00:02:03为什么高敏感是种天赋? * 00:07:25高敏感的力量:拥抱内在的洞察力和共情能力 * 00:14:54敏感与内向一样吗? * 00:18:38敏感者如何应对世界的挑战? * 00:40:59高敏感人群如何从同理心修炼到慈悲心? 📚作者介绍 * [美]珍·格兰内曼(Jenn Granneman):作家、记者。是《今日心理学》、《福布斯》、《赫芬顿邮报》、和其他一些媒体的重要供稿人。十多年来,一直在撰写关于敏感现象的文章,并活跃在BBC(英国广播公司)、Buzzfeed等众多的播客和广播节目中,主持运营“亲爱的内向”播客,长期采访畅销书作家、艺术家、心理学家和其他健康专家。 * [美]安德烈·索洛(Andre Sólo):作家,独立研究员,高敏感人群的倡导者,同时也是“高敏感避难所”的联合创始人和主编。长期为《今日心理学》和《福布斯》撰稿。
第五期,终于来了!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跳动的马尾、青春版的杨幂、鼠系的男友、抽象的眉毛、割坏的双眼皮 本期主播:宇阳、思羽 剪辑:依旧是思羽(为什么还是我) 入群方式:shilibobo2024(添加小助手,备注十里啵啵,加不上请去虎嗅7早点直播间留言~)
上周我去夏威夷kona 岛度假,kona 这个地方在练铁人三项的人群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这是铁人三项这个运动发祥的地方,也是每年年度总决赛的所在地。Ironman Kona 冠军几乎就等于铁人之王,就算是奥运冠军的抬头也无法与之比较。那么来到了这个有着特殊含义的地方我当然要试试游泳、骑车和跑步。 本期也分享了一下 5 年之后重新踏上美国的一些观感。
Listen to the All Ears English Podcast for four more episodes per week. Learn vocabulary, culture, conversation skills, and more. Hit follow so that you don't miss a single episode. Learn more about your ad choices. Visit podcastchoices.com/adchoices
大家好,这里是编辑箱。 本期聊天会为职业系列,上上周聊了火锅店老板,这周我们继续,本周邀请到的两位嘉宾为匿名书店掌柜莫比老师,还有存在书店掌柜卡卡老师。我们打算从TA们的视角,和观众一起来聊一聊书店里的故事还有关于阅读的记忆。 23年年底各个城市版的《花束般的恋爱》在社交网络上小小的火爆了一下,关于重庆的版本流传最广的便是以下图文: [图片] (被马家辉老师制止真的很好笑) 可能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但是每个版本几乎最后都要去到匿名书店,似乎去匿名书店参加公共生活已经是一种生活里的习惯,感觉书店在很多地方已经超出了书店本身两个字面意思承载的内容了,变成了许多在都市生活里有些迷失的家伙的防空洞,在信息轰炸的洪流里,来书店寻找一些依然热爱思考和生活的同伴。 周二【要不整点】聊天会。 本周聊天话题是:聊聊你的书店生活和阅读记忆 #【要不整点】周二聊天会 [图片] (在匿名书店重返公共生活) 在写这期推文时候,编辑箱发了个朋友圈说想回老家开书店,很快就有朋友留言“饿死你”,实体经济越来越难的当下,书店这一门类似乎是难上加难得业态。但是总有人在坚持,那些藏在角落里的独立书店,更像是一个城市的里子,支撑着城市的零零散散的精神生活。 我们今晚聊聊,有关书店,有关阅读,有关你自己的乱七八糟事情。 本周二聊天话题:聊聊你的书店生活和阅读记忆 话题①:聊一聊我们还要开(去)书店的理由 读书氛围?社交需求?抑或是公共生活? 话题②:分享一下自己的前书店阅读记忆 只有新华书店的日子里,阅读是如何走入你的记忆? 话题③:分享一则发生在书店里的有趣记忆 店里的猫?糟糕的体验?气场不和的店家或顾客?都可以! 话题④:推荐一家你最喜欢的书店 可以是重庆的,但更推荐更多城市甚至国家的,让更多听众可以去的更多的独立书店支持起来。 话题⑤:你理想书店会是什么样子 不考虑客观条件(资金、政策等等),你来开一家自己的理想书店会是在哪里什么样子?理想主义者的理想生活,就算只是想象,那也描绘下那是个什么样的景象,生活操蛋,还不让人做个梦嘛? 主持人: 肖璐(重庆冒犯第一人、老文艺青年) 嘉宾: 梅梅(极端女权演员、年轻文艺青年) Hulk(精致男演员、可爱文艺青年) 特邀嘉宾: 莫比(匿名书店掌柜、选书很厉害) 卡卡(存在书店掌柜、是个诗人) OP:《艳粉街的故事》艾敬 EP:《微风往事》郑怡
大家好,这里是曲奇。这个视频是知识星球2023年7月的限时作业讲解。 七月的限时作业是——反转。 反转可以当成一种更有设计的反常。基本做法是:引导读者的预期往某个情节发展走,但实际上的情节发展却几乎完全相反。 比如在长跑比赛中,有一名选手遥遥领先,在快到终点前一直把所有选手甩在后面。那观众们自然会预期他会夺冠。如果他在终点前几十米受伤出场,那大家就会说“出现了反转”。 引导预期有很多种方法,这里介绍两种最常用的。 1,常规如此/人之常情 比如比赛中一位选手一直领先,领先到比赛结束前一点点。大家当然会预期他会获胜。 一件事一向如此,大家就会预期它之后也如此。这是很常见的预期引导。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因为有了相关经验,认为很多东西应该会怎样怎样,这被称为“人之常情”。比如至亲受伤会着急救援,仇人得意会嫉妒失落等等。 2,其他角色的预期 有些时候读者对书中情况知道得不够多。不太明白要形成什么样的预期。这时候就会用其他角色的预期来引导读者的预期。 比如一个角色刚出场的时候,可能主角和读者都不认识他,不知道要作何反应。这时候就会有一些跑龙套出来大呼小叫“哇太帅了那就是全国第一的xxx吧”,“只要他出场了就一定能赢”。 这样一来,读者也就能迅速形成一个简单的预期。 当然,这两种方法是可以叠加使用的。 比如当主角回到家,发现自己母亲浑身是血倒在地上,看到主角后,赶忙让主角救她。 那么这种情况,人之常情也表示至亲受伤主角要救,母亲的预期也是主角要救。 而这个时候,主角冷漠的又捅了母亲一刀,就形成了反转。 ……………… 但是写到这里,反转还没有完全形成。 因为情节转是转了,读者并不一定要接受。如果你玩弄读者的预期,却不让他们接受。他们很可能会判断你的设定和情节不真实,不合逻辑,从而弃文。 为了避免自己的小说看起来像是精神分裂,你需要帮助读者接受反转。 接受反转你需要 1,给足反转的理由 最好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不要长篇大论的背景设定或者逻辑解释。 比如主角捅了自己母亲一刀,比起解释为复杂的权力斗争利益盘算,为了某种复杂的目的捅了她母亲,不如解释为她此刻被人挟持。 2,使用各种描写拉长时间。 当人类受到意外惊吓时,会竖起耳朵睁大眼睛。以便收集更多信息,来理解发生的事,接受现实。 在小说中就是在反转发生之后,需要更多的临场描写,让反转的事情发生更加真实。这样能帮助读者接受反转。 在完成这些之后,你才可以进行下一次反转。 本月的作业是——在一篇文中至少进行三次反转。 当然能做多几个也是可以的。只要逻辑合理,帮助读者接受完毕即可。 这是一个我还蛮喜欢的技巧,但是还蛮难的。主要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不是情节上突兀的回头就行。 要设置足够多的铺垫,才能让读者形成期待。如果连期待都没形成,就这么看过去了,也就根本不会有反转。 所以详略不当或者铺垫不够,是写反转的第一个问题。 比如有一篇我给了这样的评价: 反转完成了,从情节的角度来说问题倒是不大。但是反转是控制读者注意力的技巧。 引导期待的部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读者要看向某处,并且期待某个结果。就像变魔术一样,魔术师会花很多时间让观众“看这里!”并且说“这个东西很结实,是真的”,“我肯定不可能知道的对不对!”之后再把魔术变出来。 小说也一样,需要花一些时间和笔墨让读者的期待形成得更完整。 但是本篇练习对于阅读速度快一点的读者来说,这些期待可能都还没形成就已经反转完毕了。 或者有一篇的评价是这样的: 等等那个变态辣也太抢戏了吧??看大纲根本看不出有变态辣什么事但是看练习也太引人注目了!这个详略安排是在突出什么啊! 比起反转莫名的突出了搞笑氛围。修仙的人在挑战辣度是什么鬼! 相比之下后面的剧情反而潦草了啊!!连续几次反转都没有变态辣写得详细啊!!!! 对照着大纲看看字数分配啊喂! 其次就是反转要完全出乎读者的意外,所以说要“反”。如果在某个情节之后,读者会产生三个猜测,而情节就在这三个猜测中,可能是顺位最后的猜测。那么读者可能会有点意外,但依然没有形成反转。 比如说有小伙伴写两个人约在一起,然后有一个人没有来。另一个人就以为是不想见她,后面才知道是他出了意外才没来。 这个情节的转折,就没有达到反转的标准。 反转和意外是不一样的,反转要更加强烈一点。一般会产生认知的颠覆或者更新。 答应要来却没有来,或者来的过程中出了意外。稍微有点太弱了,因为答应要来却没有来或者来时出意外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呀。 反转练习的话,要引导读者的预期,并进行颠覆,还是要稍微更强烈一些呢! 这个月的作业还是蛮欢乐的,作业看得出来很认真。但是反转还是有些难把握,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行。 就引导期待来说,可能需要先看看鸿沟那篇,从小的期待和打破期待开始做起。写大的反转就会更容易一点了。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