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7月1日 2017年3月16日
詹姆斯·柯顿 James Cotton
超级口琴手詹姆斯·科顿虽然也是出身于密西西比的棉花种植园,但他可不是什么野路子出身,正儿八经有师承的:9岁的时候离家出走去蓝调歌手和口琴演奏家桑尼.博伊.威廉森二世(Sonny Boy Williamson II)那里学习口琴技巧,吃住用度都靠着师傅,以儿童艺术家的身份在酒吧演出给桑尼老师做暖场。桑尼的家不是德*社,詹姆斯·科顿也不是**金,师徒两其乐融融,稍大一些后,他去了孟菲斯,我们知道那里有个太阳唱片,詹姆斯·科顿在孟菲斯结识了自称叫嚎叫野狼(Howlin’Wolf)的家伙,一边苦练技术,一边给嚎叫野狼做伴奏乐手。
詹姆斯·科顿早期做过两次接盘侠,第一次是1952年嚎叫野狼离开太阳唱片后,为了取代他的位置,太阳唱片把这个16岁的口琴少年推到了台前做歌手;第二次则是在1958年,布鲁斯口琴大神小沃尔特离开了布鲁斯音乐的活爹穆迪·沃特斯的团队,在穆迪的盛情邀请下,他也步嚎叫野狼的后尘去了芝加哥。但去了之后才发现,当时的口琴手分为小沃尔特和其他口琴手,他花了很长时间来学习小沃尔特超前的意识,包括电声口琴的这一套,并且在穆迪·沃特斯的团队里学习当时最顶尖的布鲁斯技术,这一学就是12年,直到30岁才单飞彻底离开。
实话实说,我并不是很能接受詹姆斯·科顿的嗓音,感觉就是普通烟嗓的双倍,我老是说布鲁斯烟嗓的声音就像是喉咙里有一口痰,而詹姆斯·科顿这个声音,痰实在是太多了一点,我有点吃不消,抛开嗓音不说,詹姆斯·科顿做的音乐相对当时的芝加哥布鲁斯,更具有流行性,他离开穆迪·沃特斯我怀疑就是因为在当时,芝加哥布鲁斯确实已经有点陈旧过时了,而他作为一个后来者,也更愿意接受新的改变新的挑战。詹姆斯·科顿最出色的作品出现在20世纪的80和90年代,他的1984年《芝加哥现场》专辑,1987年的《带我回家》专辑,1996年的《沉溺布鲁斯》专辑,尤其是96年的这一张,获得了当年的格莱美最佳蓝调专辑奖。
如果把工龄从9岁跟着桑尼老师在酒吧演出算起,詹姆斯·科顿的演绎生涯长达72年,因为一生都紧跟着蓝调音乐发展的的脉搏,包括与各路白人音乐家合作,他的事业也算是一直都在上升期,而且因为活得比较久,热爱布鲁斯也热爱表演,快80了还去宣传自己的新专辑,一直都是活跃着,算是20世纪后期最伟大的最受尊敬的布鲁斯艺术家——这个倒不是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詹姆斯·科顿本身是极其受欢迎的,他的绰号超级口琴手证明了他的地位,我在今天最后要推荐的,是超级口琴手和众多大神合作的《口琴到口琴》(Harp To Harp)。
本期选曲
Superharp
Blues For Koko
Bonnie Blue
Worried Life Blues
Harp To Harp
Here I Am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