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5分钟
播放:
53
发布:
8小时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绍熙内禅”和“庆元党禁”;蒙古崛起,成吉思汗统一草原部落; “开禧北伐”和“玉津园之变”。
部分文稿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前面我们说了,宋高宗并不是等自己蹬腿死了之后,才把皇位传给宋孝宗赵昚的,而是还活着的时候,就进行了禅让,让宋孝宗当上了皇帝,自己成了太上皇。俗话说,咋得来的,就要咋还回去,这句话就应在了赵昚的身上,他也没有把这个皇位保持到死,而是和高宗一样,活着的时候就主动退休,把位置让了出去。
这事儿是这样的。
公元1187年,80岁的宋高宗赵构驾崩在临安,我们说这老爷子这辈子其实相当不错了,在国破家败的情况下,居然能够脱颖而出,当上了皇帝,而且最终也算是守住了半壁江山。当然,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恨其不争气,没有收复中原,甚至还杀了岳飞,自毁长城,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他对于稳定南宋的局势,发展江南的经济,让老百姓免受刀兵之苦,也是做出了一点儿贡献的。
宋高宗死后,宋孝宗赵昚虽然不是亲儿子,却和死了亲爹一样,一定要为赵构服丧三年,为了不耽误朝廷的正事儿,他特意让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赵惇参预政事。
一年半以后,宋孝宗觉得自己还是太伤心了,根本就没办法办公,不顾众人反对,将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惇,这就是宋光宗,而赵昚自己则继续给宋高宗守丧,一直到五年之后的1194年,他寿终正寝为止,所以,我们说人家宋孝宗还真是对得起他庙号里面的这个孝字,但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神奇,如此讲究孝道的一个皇帝,偏偏培养出一个相当不孝顺的儿子。
本来呢,他儿子宋光宗赵惇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孩子,52岁登上皇帝宝座已经是心满意足了,可是我们都知道,老实人在性格上往往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怯懦,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弱鸡。
如果一只弱鸡娶的媳妇儿也是一只老母鸡,那可能就相安无事,甚至恩爱和谐地度过一生。但如果这弱鸡娶了一只老鹰做媳妇儿,那就麻烦了,很不幸的是,宋光宗赵惇的媳妇儿就是一只老鹰,甚至是秃鹫那个级别的老鹰,是宋朝乃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泼妇。
他媳妇儿叫李凤娘,听起来像一名村姑,但人家的爹却是一名节度使。那节度使也算是不小的官了,咋给自己闺女起了这么一个土气的名字?原因是他爹李道原来就是一个土匪,不过呢,是一个爱国的土匪,金兵打过来了,他带人反抗,这才当上了南宋的节度使。不客气地说,这家伙算是一个暴发户。有人说暴发户一般都飞扬跋扈,要我说,暴发户的孩子们,也就是大多数暴二代比他们的老子还要飞扬跋扈,这个李凤娘就是典型例子。
她因为漂亮得不像话,家里条件还很好,从小就养成了颐指气使的毛病。到了后来,因为嫁给了赵惇,当上了皇后,那是更加地飞扬跋扈。
有一次,她老公宋光宗看见给自己端洗脚水的宫女有一双洁白如玉的小手,就夸赞了对方两句,可是第二天下午,李凤娘就给他送来了一个饭盒,打开一看,里面正是那宫女的一双手,生性怯懦的宋光宗当场心脏病发作,差一点儿就吓死。
砍掉宫女的一双手只是小事,后来光宗的一个宠妃黄贵妃怀了身孕之后,被这个李凤娘一刀给宰了,你要知道,那可是赵氏血脉,传说中的龙种。连这种事李皇后都敢做,还有什么事儿她不敢做的?事实也是如此,在一次宴会上,她当着宋孝宗和宋光宗两个皇帝的面,提出了要立自己儿子嘉王为太子,当时已经是太上皇的宋孝宗说你老公都刚刚当上皇帝,不着急立太子吧。李凤娘居然当场说道:“妾六礼所聘,嘉王,妾亲生也,何为不可?!”意思就是我是宋光宗明媒正娶的老婆,嘉王是我亲生的孩子,为啥不能立为太子?你要是说这话也没啥错误,那是你不懂这里面的指桑骂槐。
地球人都知道,宋孝宗并不是宋高宗的亲生儿子,当时坐着一起喝酒的谢皇后也不是宋孝宗的原配夫人。李凤娘的这句话,相当于把自己的老公爹和老婆婆都骂了一遍,气得宋孝宗当场拂袖而去,就算这样,宋光宗也没敢废了这个皇后,自己反而气出了一身的病,什么高血压,心脏病,痛风,前列腺炎,应有尽有,最差劲儿的是他的精神也开始不正常了,用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有点儿抑郁症了。
这事儿也不奇怪,胆子那么小,又摊上这么一个泼妇媳妇儿,搁谁身上都会抑郁。宋孝宗听说儿子病了,就让人给送来了一些药丸,可是我们说这个宋光宗可能是抑郁外带痴呆,他在李凤娘的挑拨之下,相信他亲爹给他的药里有毒,想要害死他,从此之后,这个货居然恨上了他爹宋孝宗。
宋光宗的不孝顺到了什么程度呢?公元1194年,太上皇宋孝宗驾崩,在媳妇儿的教唆之下,宋光宗连见他爹最后一面都不去,这还不说,他居然连给自己老爹主持葬礼,服丧这些事也都不去做。
到了这个地步,可以说群情激愤,中国是一个什么国家?从古至今,孝字都是第一位的,自汉代开始,帝王们更是以孝治天下。宋光宗这事儿别说是宋朝,就算是放到今天,那也是要被大家的唾沫星子给淹死的。
于是,当时的枢密使赵汝愚联合了大臣郭杲、韩侂胄等人,发动兵谏,逼迫宋光宗退位,然后扶立了他的二儿子赵扩上台,这就是宋宁宗,宋光宗就变成了新的太上皇,历史上把这次事件成为“绍熙内禅”,给宋光宗留了几分面子,算他主动下台。
这里顺便交代一下,宋光宗退位之后,和他媳妇儿李凤娘两口子等于是被软禁起来了。这时候,李凤娘居然是一反常态,再也不撒泼了,反而天天安慰宋光宗,经常陪着他喝点儿小酒,并且叮嘱宫女们,谁也不许当着宋光宗的面儿提“禅让、太上皇”这些词,怕宋光宗赵惇伤心。
我们说有一些人吧,确实是天生就不能登上太高的权力舞台,用神神叨叨的话讲,就是她没有那个命,享不了那个福,即便强行把她推上去,她也会自己作死,把自己给弄下来,如果用古书上的话说,那就是“德不配位”,你的福德配不上你的位置,李凤娘就是这类人。她的福分注定当不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一旦失去了那个位置,反而心态平和了,正常了。这俩口子最后在公元1200年,也就是退位之后的第六年双双去世,中间相隔不到2个月,也算是寿终正寝,还不错。
到此为止,南宋的前三位皇帝都不是死了之后才交权的,全都是活着的时候就把皇位让了出去,所以有人开玩笑说,人家南宋才是废除领导干部终生制的第一个朝代。
在宋宁宗赵扩登基的过程中,赵汝愚和韩侂胄两个人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这俩人也都不是无名之辈,赵汝愚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正宗的皇室成员,而韩侂胄是北宋那个和范仲淹齐名的名臣韩琦的曾孙,也是铁杆的官四代。
虽说这俩货一起拥立宋宁宗,可是革命胜利之后,韩侂胄居然毛也没捞到,职位没有得到任何提升,反倒是赵汝愚,当上了右相,也是宋宁宗手下唯一的一名宰相,大权独揽。对于这种事,如果我是韩侂胄,我心里肯定也不平衡。
我们前面说的朱熹朱大圣人,这时候正在赵汝愚手下干活,他就对赵汝愚说,应该对韩侂胄“厚赏酬劳,勿使干预朝政”,意思就是给韩侂胄金钱美女大房子,让他赶紧退休,以绝后患。问题是,这个赵汝愚自高自大惯了,没采用这个计策,俺是正宗的老赵家的人,现在还是独相,咋地?韩侂胄他敢不服?
很自然地,韩侂胄表面上肯定说俺服,您是大爷,我最服了,但是一转身,这哥们就采用下属刘弼的策略,把一些亲近自己的官员放到了台谏的位置上。台谏我们前面讲过,虽然一个个官不大,但是骂人和整人那是相当地厉害,他们可以不受监督地制造言论,同时弹劾官员,《宋史》里记载,“于是言路皆侂胄之党,汝愚之迹始危”,也就是无论朝野,舆论渐渐地向着不利于赵汝愚的方向发展。
公元1195年,韩侂胄指使一个台谏官员,右正言李沐,向宋宁宗汇报,说赵汝愚这个人是皇室宗亲,现在掌握宰相大权,不利于社稷安定。这话说得是相当滴重,言下之意,人家赵汝愚从血统上来说,也是有资格当皇帝的,现在权力还这么重,您赵扩难道就不担心吗?宋宁宗赵扩这家伙刚上台一年,那自然是担心自己屁股下面的椅子是不是牢靠,再加上外面的舆论沸沸扬扬,对赵汝愚的人品和野心描绘得绘声绘色,宋宁宗马上决定,免去赵汝愚的丞相之职,将他外放为福州去当市长。
可是这时候,又有一些好心办坏事的人跳了出来,国子祭酒李详,博士杨简,太府丞吕祖俭等人纷纷上书,说赵汝愚是好人啊,大忠臣,实干家,可不能让他离开朝廷等等。本来宋宁宗还觉得这样对待拥立自己的赵汝愚有点儿内疚,可是一看,怎么着?汝愚同志咋有这么多人支持?这肯定是要篡位的节奏啊,于是乎,一道圣旨,把赵汝愚又贬到了永州,罪名是“倡引伪徒,图为不轨”。
公元1196年,赵汝愚死在了赶赴永州的路上,史书上说“暴卒”,也就是突然死亡,至于说原因,那就不知道了。不过这哥们也不是糊涂蛋,他在离京之前,对送行的亲友说:“侂胄用意,必欲杀我。我死,君等方可无事。”一个大明白人,就因为骄傲,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赵汝愚死后,韩侂胄权力自然就大了起来,也是很自然地,那个曾经建议让韩侂胄退休的朱熹大圣人就倒了霉。监察御史沈继祖给朱熹列出了六大罪状,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恭、不谦,其实这就相当于一句话:朱熹这家伙不是人。后来沈御史还捏造了朱熹的一些生活作风问题,比如说“诱引尼姑,以为宠妾”,前面说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事儿一直到今天,还是有人信以为真。
后果就是,朱熹被免除了一切官职,回家种地去了,然后他的理学也被打成伪学,所有支持他的人都被罢官或者流放,这场运动持续了六年,一直到1202年,才稍有松动,史称“庆元党禁”,这个前面也说过。
我们说朱熹的理学后来被帝王利用,变成禁锢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利器,这是事实,五四运动的文化批判也是针对这玩意,可是批判朱熹,打倒朱熹的庆元党禁是不是好的呢?当然也不是,实际上,庆元党禁并不是学术争论,本质上就是南宋统治阶级打着学术争议的名义,进行的一次官场大清洗,借助于这次大清洗,韩侂胄这个家伙终于彻底掌控了南宋的权力,这种事在中国历史上,多次重演,实在是稀松平常。
你要是说,韩侂胄掌权之后,干了点儿啥?是不是吃喝玩乐,美酒美食美女,按照这三美原则享受人生?这个还真不是,人家韩大人要做的事情很霸气,就是八个字:北伐金国,收复中原。
这首先呢,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决定的,自从1164年签订了隆兴和议,南宋和女真人已经四十年没打仗了,这期间社会财富飞速增长,科技和经济也高速前进,南宋君民上下都有一种强大了的感觉,感觉自己已经相当滴牛掰了。再加上陆游、辛弃疾这些文艺大V们接连不断的倡导,朝野之间就弥漫着一种要和金国说道说道的决心。宋宁宗更是下诏,把秦桧的谥号从“忠献”改成了“谬丑”,这个比直接剥夺了秦桧的谥号还狠,剥夺了最多是啥也没有了,可是新的谥号“谬丑”那意思是,您秦大人就是小丑一个,而且,我要让你的后世子孙全都知道。同时,宋宁宗还封岳飞为王,鼓舞全国的抗金热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韩侂胄韩大宰相琢磨了一番,觉得打金国这事儿值得干,更何况,这时候金国的情况很不好。
当时的金国,皇帝是金章宗完颜璟,你要是说他不思朝政,他其实政治挺清明,文化经济两方面搞的都不错,但你要是说他是个明君,那也不对,因为他喜欢的东西就是琴棋书画,诗酒年华,换句话说,他属于南唐后主李煜这类的君主,虽然比起李煜,他不那么昏庸,但另一方面,他却大搞赵光义重文抑武那一套,也挺悲催的。
我们说现在位于北京海淀区的钓鱼台国宾馆是相当地出名,那它为啥叫钓鱼台呢?就是因为这个完颜璟。当年此人觉得那地方实在是一个钓鱼的好地方,就派人特意在那里建造了一个高台,然后天天搬着小板凳,和几个亲近的大臣到此以垂钓为乐,偶尔还整点儿小酒,写两首诗词,可以这样说,这家伙已经完全汉化,或者说宋化了,身上已经看不到东北女真人的任何血气了。
这样一个皇帝,如果说太平盛世还可以,可是很不幸的是,当时在金国的北边,又一个少数民族,或者说政权,正在迅猛崛起,那就是后世威名赫赫的蒙古铁骑,首领名字叫铁木真,又名成吉思汗。
……
韩侂胄也不傻,怎么可能答应去金国,去了就没命了。大怒之下,这哥们撤换了几名官员,然后自出家财二十万,准备再战。又是很可惜,历史不会给他第二次机会了,公元1207年11月24日,就在上朝的路上,韩侂胄突然被几名士兵挟持到一个叫做玉津园的所在,然后一顿胖揍,把韩大宰相活活打死了,这件事在历史上称为“玉津园之变”。
那么,一国宰相,在上班的路上,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活活打死,这事儿到底是谁干的?为了什么?我们下集再聊。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