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初,苹果中国官网推出 “迎新春限时优惠” 活动,再次引发广泛关注。曾经以高保值著称的苹果产品,如今频繁降价促销,背后不仅反映了其在中国市场策略的调整,也折射出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转变。这一系列现象,对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降价常态化:官网优惠再引关注
2025 年 1 月 4 日至 7 日,苹果中国官网开启 “叱咤福利蓄力中” 限时优惠活动,iPhone、Mac、iPad 等多款产品参与,最高立减 800 元,换购 iPhone 也可享受折抵优惠。这一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网友纷纷热议。
事实上,苹果降价已渐成常态。早在 2024 年 1 月,苹果官网就曾因 “罕见大降价” 登上热搜。此次活动与上次类似,均借 “迎新春” 之名限时促销,且参与产品数量有限,如 iPhone 类产品共 29300 件。价格方面,iPhone 14 至 16 系列有 200 - 500 元不等折扣,其中 iPhone 16 Pro 和 Pro Max 折扣最大,MacBook Air 等产品也有数百元降价。
消费者反应:关注退差价与渠道选择
活动突如其来,刚下单的消费者关心能否退差价。苹果官方客服回应,活动前 14 天内购买的产品可退货再购买以实现退差价。这一售后政策是不少消费者选择官方渠道的重要原因。小红书数码博主 @LovX 玩数码指出,苹果官方 14 天无理由退换货政策,即使产品使用 14 天,只要完好无损且配件齐全便可全额退款,而其他渠道除质量问题外一般不支持无理由退换。
尽管官网有售后保障,但在价格方面,其折扣力度相比各大平台疯狂补贴和第三方渠道动辄千元的降价,显得吸引力不足。

业绩压力:中国市场持续下滑
苹果频繁降价背后,是其在中国市场面临的业绩压力。2024 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苹果总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降,大中华区是唯一营收同比下降的市场,且已连续五个季度下滑。不过,iPhone 业务在全球表现良好,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在中国市场,凭借 iPhone 16 系列上市,苹果以 15.6% 的市场份额重返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前五位,但出货量同比下降 3%(IDC 数据)或 6%(Canalys 数据)。
科技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iPhone 16 系列在中国上市前三周销量增长 20%,高端型号增长 44%,但此前也曾传出砍单消息,主要集中在普通版 iPhone 16。
市场竞争与创新挑战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挑战,一方面来自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手机厂商不断推出高性价比产品,且在技术创新和功能特色上持续发力,如折叠屏手机的发展,苹果在这一领域相对滞后。另一方面,消费者对苹果产品的期待值不断提高,而其创新步伐相对缓慢。尽管苹果 CEO 库克称 iOS 18.1 首周用户更新率因 Apple 智能提升,但从评测来看,其 AI 功能未给用户带来太多惊喜,如智能写作、照片智能检索等方面仍显保守,通话录音功能也早已在安卓手机普及。
多位分析师认为,随着市场优惠力度加大,iPhone 16 系列国内需求有一定韧性,但苹果在中高端领域的社交货币价值弱化,需寻找新需求支撑。Canalys 研究分析师钟晓磊指出,苹果若在本土化与合规化方面取得进展,将增强竞争力,而 Apple 智能在中国的落地效果,也有待观察。
苹果在中国市场已进入关键时期,降价促销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销量,但长远来看,还需在创新、本土化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以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需求,否则将面临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蚕食的风险。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