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81分钟
播放:
2.8万
发布:
4周前
简介...
这是一档关于女作家与女读者的节目。本期节目,我们和哲学教授袁源共读凯特·曼恩的《应得的权利:男性特权如何伤害女性》。
我们从这本书出发,一起聊聊什么是厌女,厌女如何运作,以及厌女和父权制的关系。
如果你想与我们商务合作,请通过邮件([email protected])联系我们💕欢迎来微博/小红书关注@姐姐好读SisReads,查收节目预告和其他相关内容💗
本期姐姐
希希(微博@murmur一个馕)
Xiaojiao
老袁(微博@老袁circle)
飞行嘉宾
袁源: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哲学系助理教授,耶鲁大学博士。
【时间轴】
快问快答:这是厌女吗?
3:05 工作场合,提醒女下属多微笑
8:28 停车场,坚持送女同事回家
10:36 聚会寒暄,“你有男友吗”
18:03 领奖致辞,感谢妻子的牺牲
第一部分:什么是“厌女”?谁是“厌女者”?
20:58 曼恩对厌女的定义:父权制的“执法分支”
26:48 父权制(patriarchy)是钢筋铁骨,性别主义(sexism)是意识形态,厌女(misogyny)是惩罚机制
31:44 震惊全美的校园枪杀案:艾略特·罗杰
38:34 曼恩对厌女定义的修正:论迹不论心;很少人恨所有女性
41:52 定义有好有坏,要看在具体情境中如何使用
第二部分:“应得的权利”从何而来?
46:56 非自愿单身者(Incel)的受害者叙事
50:47 《混沌少年时》与互联网上的男人圈(manosphere)
59:08 厌女者的应得感是幻想中的道德还是父权制的许诺?
65:40 “应得的权利”,搭配广泛的同情(himpathy)
73:59 哲学是自我照料,也是关照世界
【本期节目提到】
凯特·曼恩,《应得的权利:男性特权如何伤害女性》
凯特·曼恩,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ny (不只是厌女)
上野千鹤子,《厌女》
Laura Bates, Men Who Hates Women
Jacob Johansson, Fantasy Online Misogyny and the Manosphere
史景迁,《王氏之死》
韩国综艺节目《思想验证区域》
制作人:希希(微博@murmur一个馕)
剪辑:hAru
封面设计:hAru
原创音乐:Tomo GÖ
片尾曲:Labour by Paris Paloma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姐姐好读》,欢迎订阅、转发、留言,让更多朋友听到我们吧💗欢迎来微博/小红书关注@姐姐好读SisReads,或在Apple Podcast/Spotify为我们评分💗如果想听更多,欢迎来小宇宙App搜索「好兔社」听编剧老袁和观众希希拆解电影魔法🪄免费收听第一集
我们从这本书出发,一起聊聊什么是厌女,厌女如何运作,以及厌女和父权制的关系。
如果你想与我们商务合作,请通过邮件([email protected])联系我们💕欢迎来微博/小红书关注@姐姐好读SisReads,查收节目预告和其他相关内容💗
本期姐姐
希希(微博@murmur一个馕)
Xiaojiao
老袁(微博@老袁circle)
飞行嘉宾
袁源: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哲学系助理教授,耶鲁大学博士。
【时间轴】
快问快答:这是厌女吗?
3:05 工作场合,提醒女下属多微笑
8:28 停车场,坚持送女同事回家
10:36 聚会寒暄,“你有男友吗”
18:03 领奖致辞,感谢妻子的牺牲
第一部分:什么是“厌女”?谁是“厌女者”?
20:58 曼恩对厌女的定义:父权制的“执法分支”
26:48 父权制(patriarchy)是钢筋铁骨,性别主义(sexism)是意识形态,厌女(misogyny)是惩罚机制
31:44 震惊全美的校园枪杀案:艾略特·罗杰
38:34 曼恩对厌女定义的修正:论迹不论心;很少人恨所有女性
41:52 定义有好有坏,要看在具体情境中如何使用
第二部分:“应得的权利”从何而来?
46:56 非自愿单身者(Incel)的受害者叙事
50:47 《混沌少年时》与互联网上的男人圈(manosphere)
59:08 厌女者的应得感是幻想中的道德还是父权制的许诺?
65:40 “应得的权利”,搭配广泛的同情(himpathy)
73:59 哲学是自我照料,也是关照世界
【本期节目提到】
凯特·曼恩,《应得的权利:男性特权如何伤害女性》
凯特·曼恩,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ny (不只是厌女)
上野千鹤子,《厌女》
Laura Bates, Men Who Hates Women
Jacob Johansson, Fantasy Online Misogyny and the Manosphere
史景迁,《王氏之死》
韩国综艺节目《思想验证区域》
制作人:希希(微博@murmur一个馕)
剪辑:hAru
封面设计:hAru
原创音乐:Tomo GÖ
片尾曲:Labour by Paris Paloma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喜欢《姐姐好读》,欢迎订阅、转发、留言,让更多朋友听到我们吧💗欢迎来微博/小红书关注@姐姐好读SisReads,或在Apple Podcast/Spotify为我们评分💗如果想听更多,欢迎来小宇宙App搜索「好兔社」听编剧老袁和观众希希拆解电影魔法🪄免费收听第一集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Slyvia的小宇宙
3周前
广东
176
在我看来,上野千鹤子的“厌女”更多的是揭示一种现象,而凯特·曼恩的“应得权利感”这个视角,揭示了厌女背后的机制。这套机制的核心在于:男性被默许拥有一种对女性身体、劳动和空间的【应得权利感】。一个女人如果胆敢挑战这种权利,就会被视为“坏女人”并受到惩罚。反之,若选择顺从,则能得到系统的“奖赏”。
这种错误的、贪婪的权利感渗透在多个层面:从对性资源和与女性身体的控制,到认知领域的话语权垄断,从家庭内部对女性劳动的无偿占有,到职场中默认的优先权。
因此,女权运动的根本阻碍,源于男性全体不愿意让渡其作为优势方所享有的特权和利益。他们常常误读女权的目标,认为这是为了争夺男性权益,会演变成反向压迫,或将当下明显不平等的现状误认为“平等”。这种误解,就导致了将“女权”和“平权”对立的荒谬现象。节目中提到的韩国综艺节目《思想验证区域》,就是将“女权”的对立面设置成了“平权”,我觉得这是十分用心险恶的做法,是对大众进行误导,是在对“女权”进行污名化。父权制总是以这种隐性的、非常鸡贼的方式维护它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统治。
要反抗这一体系,必须认识到父权制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拥有坚固的【物质基础】。上野在《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中有个观点就是,如果我们要反抗父权制,就要先从【物质基础/制度和权力结构】上入手,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比纯粹的观念斗争更直接、更有效的路径。意识形态的抗争若失去物质基础的支持,极易在压迫下停滞或倒退。
在思想战场上,我觉得《应得的权利》这本书有个观点非常好。“我们一定要抗争,这很重要,也很值得。而且,如果知道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什么,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之斗争。”精准地识别出问题,其实可以避免我们在发表观点或者反驳厌女言论时,搞错重点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这样反而会无谓地激化两性矛盾。
这进而引出一个关键策略,就是要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我们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让我想起JK罗琳关于跨性别群体使用公共设施的争论,其实罗琳想表达的是她支持跨性别者应享有尊严、免于歧视的权利,但反对任何“削弱女性作为政治和经济阶层定义”的做法。真正的危险在于那些伪装成跨性别女性的顺性别男性是性暴力的主要施害者。本应聚焦于如何保障所有弱势群体(包括女性和性少数)的安全和权利,却在一些别有用心的舆论操控下,演变成了女性和性少数群体的对抗。通过让女性和性少数群体相互争夺有限的资源、安全空间和话语权,真正的权力核心——由顺性别男性主导的结构——反而得到了稳固,避免了被挑战。
我们一定要警惕父权制“分而治之”的陷阱,两个本应该团结在一起的相对弱势的群体,却相互攻击,这真的非常令人痛心。我们应该做的,是和所有潜在的盟友联合起来,将矛头对准施害者,共同纠正那个纵容男性暴力和特权的、不公正的权力结构。
(不好意思写了这么多,看完书、听完姐姐们的讨论,让我想到了很多想表达的东西,感谢姐姐们和嘉宾袁源姐姐的用心和专业,希望姐姐们越做越好!)
奶茶多喝对身体好
4周前
四川
52
我更偏向于上野千鹤子的理论,因为上野是在东亚土壤上生发出来的,更适合东亚人,更能在国内的实践中去验证和发展。白左的东西在国内不一定行得通。
青紫色的豆包
4周前
北京
32
第一个和第二个我感觉其实是指向的,女性应该怎么样是对自己好,也就是男性规定的女性行为,如果违背这些行为就会受到处罚,第三个和四个,是更深程度的厌了,直接的意思就是女性是属于男性的,完全不是在说女性本身!
witchF
3周前
山东
30
10:28 嘉宾老师有理论基础的沉淀很蒂,但仅仅从学理角度出发,丧失直觉的加持有些可惜,因为很多厌女现象本身就像空气一样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时常让人不适喘不上气,仅仅从理论的一个角度切入判断还是有些死板。我们需要的也不是给厌女下精确的定义,最终目的都是说出让我们不适的东西,打破性别秩序。
天使心项链
3周前
山东
26
34:01 和最近很火的一句话好女人得到名声坏女人得到一切,正好对应起来了
春樱兰
4周前
上海
18
25:24 捕捉伍尔夫,期待姐姐好读再读伍尔夫,下半年疯狂读伍尔夫,9个长篇准备元旦前读完
第N位人类世界观察员
3周前
上海
16
54:43 小小推荐一下 啊!是猫咪呀 的S5.E4有详细的讨论这部剧和这项研究!
mmyh
3周前
澳大利亚
12
男的:“我来保护你不被男的伤害。”
Elbrillantey
3周前
河南
10
终于,回来了,没有你们的节目感觉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HD610114w
3周前
福建
9
1:20:41 结尾曲labour特别好!!!
菡萏_nFEl
3周前
福建
9
45:40 所谓“好女人”对男人来说,就是用起来“非常便利”的女人
Mermer小怪
3周前
贵州
8
这期开头的快问快答好大胆,特别是关于询问女生是否有男朋友的搭讪行为的讨论,希希姐姐的表达太令我震惊了。因为我可能会这样搭讪,这种询问在我看来是出于礼貌的对单身状态询问,完全不会想到这种询问有可能是在是把对方当做是对方伴侣所有物。后面嘉宾姐姐的经历我听了,确实非常符合希希姐姐说的情况,我今天又刷新了对男人的认识,没想到在这种行为上存在这么大的男女思维差异。
侯斯顿
3周前
湖北
8
49:32 突然想到罗永浩对庞博和不喜欢他的女性观众的攻击
豆豆小疯猫
3周前
山东
7
38:17 有个问题,所谓好女人的奖励是什么?
Ophelia_Hs7l
3周前
安徽
6
发现我对于开头几个场景问题的逻辑是:看如果性别对调的话,这几个场景在现实中还是否会发生?如果大概率也会发生,就不是厌女,如果不太会发生,那就是厌女。因为女也是人,性别之前先是人
-_VdxD
3周前
广东
5
这期讨论的话题很棒👏有些不一样的角度很有启发
LunaLoveless
3周前
美国
5
1:02:52 咱本土幻想版本就是“好嫁风/捞女”二象性
HD256658r
3周前
北京
4
这段好像付航冠军赛的发言,只不过他是有女人爱,于是满足了,不报复
兰瓜灯
3周前
湖南
4
教授姐姐提到曼恩批评主流的厌女判定理论并提出让厌女更“客观可见”的理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以女性感受为主的厌女判定无法“盖棺定论”,也就是无法很好地说服那些认为某些现象不属于“厌女”的人,但是因此就批评这种厌女判定本身就是向男权社会退了一步。
男人审判女人厌男时从来不在乎如何说服第三方和女人本身,只要某个男人“指认”某个女人厌男,那这个女人在几乎所有男人这里就是厌男,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曼恩的理论拓展了对于厌女现象的思考,可是我们不应该就此丢掉我们的直觉审判,摒弃个体感受而完全使用“客观”的机制来判断某些现象是否厌女,其实是一种向男权社会进行自证的行为,也是一种让渡自身情绪感受权力的行为
炫呐
3周前
广西
4
29:42 父权制是横插在女性身上和女性群体上的钢筋铁骨….很写实,很真实,很好的比喻。
WWanlin
3周前
日本
3
结尾曲是我的年度最爱,听这一期播客刚好零点,我也合上笔盖准备休息,耳机里labour的音乐一出来,我鸡皮疙瘩立刻起来,这就是远方的朋友的感觉吗?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