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6分钟
播放:
182
发布:
5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儿童节好!欢迎来到开放编集室,这里是文化创意机构 DCP 的办公空间。我是 DCP 的编辑,一知羊。今天这期节目,是我们的一次新尝试:一期偏短小的单人读书节目。


每周,开放编集室都会收到出版社寄来的新书,有些成了选题灵感,有些启发了具体项目。所以,今天我想试试看,能不能在播客里,把这份灵感,带进你的日常。


大约半年前,“乌云装扮者”写过一篇文章,聊成年人为何重新迷上小玩具。那时我刚从曼谷回来,见识到泡泡玛特的火热——几乎每个商场的门口都有人排队,地铁通勤人的包包上挂满玩偶,这让我意识到,玩偶的火热远不只是饭圈的事。


从那以后,我开始留意身边的变化,最近甚至看到拥有 8800 万粉丝的贝克汉姆在 Instagram 上晒女儿送他的 Labubu 玩偶。


所以,在 2025 年儿童节前一天,我想借一本新收到的书:《心爱之物》,来聊聊我们和物品之间的情感联结。我们为什么会热爱某个小东西?这种热爱,又如何塑造我们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



📍 为什么这本书值得信赖?

02:07 作者最早以研究 “网上交友” 切入点,从人与人情感出发思考营销本质,曾师从营销之父科特勒,还上过奥普拉秀


📍 第一部分:我们为什么会爱上一样东西?

05:43 爱物,其实是在爱人。人类天生被设计来“爱人”,大脑社交系统远强于处理物品的区域

08:02 而爱上物品,其实是 “爱人系统的误用”

08:28 三种物品特别容易引发 “情感误用”:

  * 拟人化(比如威猛先生、Jellycat)

  * 有情感联系(比如妈妈送的生日礼物)

  * 自我赋义(比如陪你赶稿的鼠标)


📍 第二部分:爱物,是在调和 “我是谁” 这个矛盾

11:45 工业革命后身份不再固定,人们开始用物品表达“自我”

13:03 爱一个物品,是为调和内心矛盾身份。比如那位贵族出身却选择艺术生活的女性,迷恋透明古董包,她借这个包,连接了童年与当下的自我,让冲突得以共处


📍 结束:那些我们喜爱的 “奇葩玩意儿”

16:32 香港医学博物馆的偏头痛玩偶广东玩具厂的中药玩偶“暹罗厘普”出品的榨汁机......哪怕是广播剧打卡棒,也能连起记忆与人际关系,成为你和世界的隐秘通道

26:19 也想看看你的收藏夹里都有哪些“心爱之物”!欢迎在评论区安利给我们 😉



“开放编辑室” 是内容创意公司 DCP 的办公空间。我们在这里策划创意项目,也一起探索城市生活的未来。


欢迎在小宇宙、小红书关注我们制作的内容——


🌍 小红书:开放编集室地球的周末Jetlag Books

👀 微博:荒野气象

☁️ 公众号:乌云装扮者

🛒 线上商店:氣象商店

📖 线下书店:Jetlag Books


出品:DCP(DACLOD PRESS,乌云文化)

主持、制作:🐑 一知羊

后期:🏅 DONG

设计:✌ 许烨 🍬 小糖

音乐:Old Drama、Bouncy Kawaii Future Bass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