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8分钟
播放:
255
发布:
6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邦女郎财经列车,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本期我们探讨的话题是:美国如此关税政策对中国经济究竟有何影响?


面对美国持续推行的高关税政策、旨在降低贸易逆差的举措,以及全球需求下滑的大背景,中国经济正站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十字路口。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全球需求萎缩,中国出口承压


短期内,全球需求的放缓将直接拖累中国出口的增长步伐。作为全球贸易逆差的最大国,美国需求量的减少无疑会对全球出口国产生连锁反应。例如,当美国对特定电子产品加征关税后,中国相关产品的出口量在短期内便出现了显著下滑。除非东南亚、欧盟等经济体能在短期内迅速填补美国需求留下的空白,否则中国出口将面临显著收缩的风险。在此情境下,中国可能会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如增发人民币、扩大对外贷款及贸易融资,以维持国际贸易的稳定,这一策略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基础设施投资刺激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中国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提供低息贷款,支持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中国或将加大对“全球南方”市场的开拓力度,非洲、拉美、中东等地区的市场份额有望上升,但这些市场的消费能力和信用体系相对薄弱,可能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新的风险挑战。例如,中国企业在进入这些市场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信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二、制造业竞争格局重塑


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凭借价格优势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持续巩固其全球竞争力,这无疑给日本、韩国、德国等制造业强国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例如,在智能手机、家电等领域,中国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和创新设计,逐渐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随着美国进口量的减少,这些国家的出口企业将不得不寻求新的市场机遇,而中国制造业在价格和供应链上的优势依然明显。然而,这也意味着日韩和欧洲的制造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否则将面临被中国制造逐步取代的风险。比如,德国汽车制造业在面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时,不得不加大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投入。对于中国而言,产业升级的紧迫性不言而喻,但外部市场的受限却成为了一大难题。面对日韩、欧洲可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设立更高的技术壁垒、限制中国企业收购等,中国必须加速高端制造业的升级进程,以摆脱低端制造业的红海竞争,同时拓展技术自主权。例如,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力求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三、中国在全球贸易规则中的角色


尽管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但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全球贸易体系规则。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和贸易融资体系的推进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美元的主导地位依然稳固。例如,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美元仍然是主要的结算货币。RCEP等贸易协议的签署有助于提升中国在亚洲的贸易影响力,但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仍受限于欧美主导的贸易体系。此外,CPTPP等协定目前尚未将中国纳入其中,这使得中国在这些体系中主导规则制定的难度加大。面对去美元化的趋势,中国或许可以加快推动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步伐,如与中东、拉美、东盟国家深化合作。例如,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在石油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便是去美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人民币国际化仍面临资本管制、外汇市场深度不足等制约因素,短期内难以挑战美元的全球地位。


四、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随着外部需求的下降,中国必须更加依赖内需的增长来维持经济的稳定。然而,当前中国面临着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低迷、地方债务问题严重等多重挑战,导致消费能力不足。为了推动国内消费的增长,中国可能需要加大财政刺激力度、提高社保支出、降低税负等,但这些措施可能会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影响。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方式来刺激消费。同时,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过去,中国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制造业和基建投资,而现代服务业如高端金融、研发、医疗、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例如,中国在高端金融服务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五、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中国出口稳定的重要支撑。如果美国的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萎缩,而世界其他经济体又无法形成有效的增长动力,那么长期来看,中国出口的增长空间将受到限制。这可能会使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面临更大的困难,甚至陷入低增长的长期困境。目前,中国的外部市场依赖度仍然较高,2023年出口占GDP的比重约为20%。如果全球需求持续疲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上限可能会下降到3%-4%的水平。例如,当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时,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量会大幅减少,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


面对全球贸易规则的重构和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来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在短期内(1-3年),中国应重点维持出口竞争力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通过贸易融资、人民币结算等方式稳定外需;同时积极开拓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市场以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例如,中国可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中期(3-7年),中国应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并构建自主科技体系,促进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并逐步减少对美欧日技术的依赖。例如,中国可以加大对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在长期(7年以上),中国应调整内需结构并推动服务业转型,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并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通过税收改革、社保体系优化等措施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方式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总之,在美国高关税政策和全球贸易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短期内制造业优势可能依然明显,但全球需求的下降将加速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如果中国无法加快产业升级和内需增长的步伐,未来经济增长可能会面临长期压力。因此,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来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注:


本音频仅限于本基金管理人与合作平台开展投教活动之目的使用,禁止第三方机构单独摘引、截取或以其他不恰当方式转播。


本音频为客户服务材料,既不构成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也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音频所载信息和观点仅供阅读者参考。


德邦基金在本音频中的所有观点仅代表德邦基金在本音频成文时的观点,德邦基金有权对其进行调整;在不同时期,德邦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音频所载不一致的观点。


若本音频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德邦基金的观点,德邦基金不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声明或保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