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4分钟
播放:
25
发布:
3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加密货币与稳定币有哪些种类及优劣势?


当信任可以被编码、价值可以被铸成算法,我们究竟还需不需要银行?


《全球先锋报》专注于捕捉和解读科技、文化、军事与财经领域的全球热点新闻。


真正的领先,来自思想的先行;真正的竞争力,在于认知的高度。


在这个数字资产快速演化的时代,稳定币被誉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但这座桥却有多种搭法:有人用美元和黄金加固,有人用比特币撑起逻辑,还有人干脆用算法试图驯服市场波动。


本期节目深入解析四类主流稳定币:法币抵押实物抵押加密抵押算法型。从稳定机制去中心化程度实际使用体验,全面评估它们在现实应用中的优劣得失。你将看到,在“稳定”这个目标之下,不同路径如何演变为截然不同的信任体系,而稳定币的未来,也正处在监管夹缝与技术革新之间的关键转折点。


稳定币作为特殊的加密资产,有多种不同的设计类型。按照其稳定机制抵押物性质,行业通常将稳定币分为以下几类,每类各有特点和优劣: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Fiat-collateralized Stablecoin)


这类稳定币由法定货币或等值资产储备支撑,按1:1比例锚定。如USDT、USDC锚定美元,每发行1枚代币,背后银行账户就存入1美元资产。还有锚定其他法币的,例如香港金管局试点的HKD稳定币,HKDG,锚定港元。


优点: 价格稳定性最强,基本跟随锚定法币,无论市场如何波动都应保持1:1。使用起来直观,相当于数字化的美元或法币,而且兑现通常有保障,正规发行人都会提供赎回渠道。对于交易者和企业来说,这类稳定币可信度高,是最受欢迎的类别。


缺点: 去中心化程度低,用户必须信任发行机构的诚信和风险管理。储备金通常存放在银行等传统机构,存在被冻结、挪用的潜在风险,如Tether多次被质疑储备不足或不透明 。此外,集中管理意味着可能受监管严格管控甚至关闭,例如美国曾叫停脸书的Diem项目。这类币也缺乏匿名性,监管可要求冻结或黑名单特定地址上的代币。因此,虽然法币稳定币目前市占率最高,但其过度中心化和监管依赖是核心短板。


实物资产抵押型稳定币(Commodity-collateralized)


贵金属、商品等实物资产作为储备支撑,发行与实物等值的代币。典型例子是PAX Gold(PAXG),每枚代币代表1盎司实物黄金储存在金库。还有其他如SilverCoin锚定白银、甚至石油币等。


优点: 为投资者提供了持有实物资产的便利途径,并享受区块链带来的高流动性可分割性。价值相对稳定,但稳定的基准是所挂钩的商品价格。例如锚定黄金的稳定币,其价值随金价波动,比起法币可能更抗通胀。对需要持有黄金等商品又想方便交易的人来说,此类稳定币是理想选择。


缺点: 这类币严格说不一定“稳定”,因为黄金等商品价格本身在变动。例如2020-2021年黄金波动达20%以上,那么黄金稳定币同样波动。它更多是商品代币化,而非严格意义上稳定币。此外,储备保管也有信任问题,需要信任发行方真的持有足额实物。市场规模目前很小,占稳定币总市值不到1%,流动性不高,难以用作普遍交换媒介,主要作为投资产品存在。


加密货币抵押型稳定币(Crypto-collateralized)


通过超额抵押其他加密资产来发行的稳定币。比如Maker DAO的DAI,就是用户存入一定价值的ETH、WBTC等作为抵押,在智能合约中生成DAI。通常要求抵押率大于100%,Maker设定150%左右,以吸收抵押品价格波动。当市场剧烈波动导致抵押不足时,合约会自动拍卖抵押品回购销毁稳定币,保持锚定。


优点: 不依赖传统金融机构和法币储备,更接近去中心化理想。所有抵押和发行过程透明可查,清算规则由代码执行,避免人为作恶。在正常市场条件下,这类币也能较好锚定目标价,通常为1美元,例如DAI在大多数时间保持1美元左右,证明机制有效。此外,由于抵押品是加密资产,可在链上快速变现,流动性强,不会像银行那样周末关门无法操作。


缺点: 资本效率低,需要超额抵押。例如锁定价值150美元的ETH才能借出100 DAI,对于资金利用率不高。如果抵押资产价格暴跌,可能触发连锁清算,带来二级市场冲击甚至稳定币短暂脱锚,但相对有自我修复力。还有,很多去中心化稳定币后来也引入了一些中心化元素以增强稳定,比如当前DAI的储备中约有一半是USDC等中心化资产。这使其部分丧失完全去中心化的纯粹性。此外,用户需要一定技术门槛参与抵押借贷,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买USDT显然更简单。因此,加密抵押稳定币虽然理念先进,但应用范围相对局限在DeFi圈子,市值占比也较有限,DAI等总共不到稳定币市场10%。


算法型稳定币Algorithmic Stablecoin


这类稳定币不以具体资产抵押,而是依赖算法和市场博弈来维持币值稳定。通常通过调整代币供给来锚定价格。一种典型模型是“双代币”:一个是稳定币,另一个是波动币(权益代币)。当稳定币价格高于锚定值,系统发行更多稳定币,可能通过销毁部分波动币,来压低价格;反之价格低时,算法通过激励用户用稳定币兑换波动币,从市场回收稳定币,减少供给推高价格。Terra UST/LUNA就是这种机制的代表 。还有一些算法币采取弹性供应模型。如Ampleforth,周期性增发或缩减所有用户持币。


优点: 理论上完全摆脱对任何抵押物的依赖,无需储备,因而不受传统金融风险牵连,也没有抵押不足问题。它代表了最激进的去中心化稳定币思路:用纯粹的算法和市场力量实现价格稳定。如果运行良好,扩展性强,资本效率高,因为1美元价值的算法币只需很少甚至无需资产支撑。对创新者来说,这是“数学之美”的体现。


缺点: 实践证明算法稳定币非常脆弱,对市场信心高度敏感。当一切顺利时,它似乎能稳定币值,但一旦遭遇极端情况或投机攻击,缺乏硬支撑的设计会迅速崩溃。例如UST在提供高达年化20%的利息时吸引了巨量资金,但当恐慌出现,投资者抛售UST无人接盘,算法不得不无限增发LUNA试图托市,结果LUNA价格暴跌99%以上,UST彻底失去锚定 。几乎所有尝试过的纯算法稳定币,如Basis、Empty Set Dollar、铁稳定币Iron等,最后都崩盘或被迫关停。死亡螺旋和信心崩溃是其致命弱点。目前业内观点认为,在没有外部价值支撑的情况下,要完全靠算法实现稳定近乎不可能,除非在币值管理和储备机制上有重大创新突破。因此,这类稳定币已失去大部分投资者信任,其占市场比例微乎其微。算法稳定币的失败案例反而为监管提供了教材,也成为研究者思考货币机制的反面典型。


优劣势对比总结: 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稳定币在稳定性去中心化资本效率信用风险等方面各有所长也各有短板。


如果按稳定可靠性排序:法币抵押型 ≈ 实物抵押型 > 加密抵押型 > 算法型。也就是有真实资产背书的相对稳健,纯算法的最不稳健。


按去中心化程度:算法型 ≈ 部分加密抵押型 > 加密抵押型,含集中抵押 > 实物抵押型 > 法币抵押型。只有算法型和完全加密抵押型可以做到无中心依赖,其它都需要不同程度信任。


按使用广泛度:法币型目前独大,占据市场主要部分。加密抵押型在DeFi生态常用,但一般大众接触较少。实物型和算法型体量都很小,多为特殊用途或试验性质。


另外还有些混合型探索,比如部分抵押+部分算法的模式(Frax曾是80%抵押+20%算法),希望结合优点但实际效果有待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各国央行推出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在技术实现上类似法币稳定币,但法律地位完全不同CBDC是主权货币。随着CBDC推进,私人稳定币可能面临新的竞争或融合,这也属于未来趋势范畴。


总之,稳定币领域的多元化体现了业界在稳定性 vs 去中心化这一核心矛盾上的不同取舍和尝试。从投资和应用角度来看,法币抵押型目前最成熟可靠,适合作为交易媒介和保值手段,但要关注其合规和透明度问题;加密抵押型对于希望在链上无须信任中心方的人群,是较好的选择,风险在于剧烈行情下可能脱锚,需要密切监控抵押状况;算法型则不建议一般用户涉足,其机制缺陷已在多个案例中暴露。随着监管强化,未来合规的法币稳定币和改良的去中心化稳定币或将成为主流,而完全算法型可能逐渐淡出舞台。


全球先锋报观察到稳定币的核心不是锚定美元,而是锚定信任。


虽然“1:1”看似简单,但背后隐含的是对“发行方、机制设计、资产质量”的三重信任。法币抵押型稳定币赢在稳,但输在信任集中;加密抵押型贵在透明,却牺牲效率;算法型一度被誉为“货币的终极形式”,如今却成了“失败教材”。这场稳定币的演化,其实是人类在没有央行的条件下,重新编写“共识与信用”游戏规则的尝试。


点一盏灯,留一声言,让微光汇成海。感谢收听《全球先锋报》。我们明天再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