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和消费者需求日益个性化的今天,品牌营销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广告宣传,转而通过创新的跨界合作、情感化的故事叙述以及社会价值的积极履行,构建与消费者的深度连接。品牌不再仅仅传递产品价值,更在塑造一种生活方式,引领社会文化潮流,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市场活力和品牌魅力。
头部品牌战略动向
泡泡玛特旗下独立珠宝品牌 POPOP 全球首店于 6 月 13 日登陆上海港汇恒隆广场,该店集结 HIRONO、SKULLPANDA 等热门 IP 珠宝,价格区间 319-2699 元。创始人王宁透露,珠宝是其拓展品类的重要尝试,品牌瞄准全球 500 亿美元时尚珠宝市场,依托 70-75% 女性用户基础和 IP 影响力,计划在欧美市场扩大份额。目前泡泡玛特市值达 3600 亿港元,王宁成为河南首富,2025 年目标实现总营收 200 亿元,海外收入占比 50%。

永辉超市 "胖东来模式" 调改完成全国第 100 家门店,南京江宁万达广场店开业。调改聚焦 "人货场" 升级:员工向 "零售工匠" 转型,商品从 "性价比" 迈向 "质价比",门店定位从 "零售空间" 升级为 "品质生活中心"。永辉首席商品官佘咸平表示,将全面对标胖东来的商品品质与价格体系,构造多元化特色商品矩阵。预计 7 月底调改店突破 150 家,2026 年春节前完成 300 家目标。
星巴克中国宣布下调非咖啡饮品价格,星冰乐、冰摇茶等单品大杯均价降 5 元,外卖平台叠加补贴后部分饮品低至 10 元。CEO Brian Niccol 透露正考虑出售中国业务部分股权,计划吸引外部投资者将门店从 8000 家扩展至 20000 家,但强调 "并不着急" 推进交易。此次降价被视为应对瑞幸、库迪价格战的防御动作,非咖啡产品线瞄准下午茶市场与茶饮品牌竞争。
国际品牌业绩与战略调整
Zara 母公司 Inditex 发布 2025 年 Q1 财报,营收 82.7 亿欧元低于预期的 83.6 亿欧元,净收入增长 0.8% 至 13 亿欧元。初夏销售开局疲软,5 月 1 日至 6 月 9 日销售额同比仅增 6%,远低于去年同期 12% 的增速。Inditex 在全球 26 个市场新增门店,目前运营 5562 家门店,但 H&M 等竞争对手同期也面临增长乏力,预示全球服装零售进入去高增长阶段。
欧莱雅集团宣布收购英国功效护肤品牌 Medik8 多数股权,该品牌以视黄醇、维 C 等活性成分著称,明星产品 Crystal Retinal 抗老精华液为英国销量第一面部精华。此次收购将强化欧莱雅奢侈品部门产品矩阵,反映高端护肤市场向功效化转型的战略调整。此前欧莱雅以 25 亿美元收购 Aesop 并归入奢侈品部门,持续拓展高端功效护肤版图。
新品发布与渠道创新
让茶与京东联名推出渠道限定款「橙 C 乌龙茶」,延续无糖茶 + 维生素 C 配方,采用海拔 800 米以上高山乌龙茶,每瓶含 90mg 维生素 C,0 糖 0 能量。这是继「金桂乌龙」后双方第二次合作,品牌代言人侯明昊通过京东用户触达能力,实现 "明星资源 + 渠道专供" 的营销创新。
lululemon 推出 SLNSH 设计师合作系列第二季,与伦敦设计师 Saul Nash 合作,主打多层网面面料气流感与功能面料融合。Mesh 男士运动夹克采用微透网面与 WovenAir 面料拼接,Swift 女士二合一短裤结合四面弹力 Swift 面料与 Everlux™透湿面料,兼顾运动性能与时尚廓形。
农夫山泉上线碳酸茶饮料 "冰茶",以 100% 真茶萃取为核心,每瓶茶多酚≥200mg,采用无菌冷灌装技术,融合碳酸气泡与柠檬果香。600ml 规格以 19.9 元 / 4 瓶首发,单瓶 5 元,添加天然甜味剂赤藓糖醇,实现 "0 糖 0 脂 0 卡" 与 "0 山梨酸钾、0 三氯蔗糖、0 茶粉" 三重标准,切入健康碳酸饮品市场。
营销事件与资本动态
果子熟了无糖茶与《武林外传》展开联名,购买产品可获角色贴纸、典藏票根等周边,同步推出西安线下主题店与快闪活动。品牌联合创始人陈淼透露,过去一年无糖茶销量从 2 亿瓶增至 4 亿瓶,通过中国茶 + 中国花配方解决苦涩口感,首创扁方瓶包装打破年轻消费者刻板印象。
挪威户外品牌 HELLY HANSEN 官宣王一博为全球品牌代言人,以 "视野之外,向远而生" 为主题拓展航海、滑雪、户外三大场景。2021 年品牌与雅戈尔成立合资公司,此次代言是其深耕中国高端户外市场的重要举措,借力明星效应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行业观察:消费品牌的攻守之道
本周品牌动态呈现两大趋势:头部企业通过跨界延伸与模式革新寻求增量,国际品牌则面临增长乏力的结构性调整。泡泡玛特从潮玩向珠宝的跨界,永辉对零售服务标准的重构,星巴克在价格战中的策略收缩,反映消费市场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资本层面,欧莱雅对 Medik8 的收购与百菲乳业的 IPO,显示功效护肤与细分乳制品仍具投资价值,而 Inditex 与 Dr. Martens 的业绩波动,则警示国际品牌需加快本土化适配。随着暑期消费旺季到来,品牌在产品创新、场景运营与用户互动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能否精准把握 Z 世代消费心理,成为下一阶段增长的关键变量。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