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点】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时刻?明明能力出众却总在机遇面前退缩,明明值得被爱却反复怀疑‘他到底看上我什么’,甚至习惯了用别人的尺子丈量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甄嬛传》里永远在自证的安陵容,到现实中陷入「冒名顶替综合症」的我们,这种如影随形的低配得感正在悄悄侵蚀着生命的主动权。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主体性、配得感和冒牌顶替综合症这些话题,让我们共同完成这场从自我客体化到主体觉醒的蜕变,就像《好东西》里的王茉莉说的:“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有什么可怜的?”
📍【时间戳】
01:37 “主体性”是什么意思?
- 我们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对自我存在方式、价值判断的一个主动选择
02:17 主体性缺失的一些常见表现
- 过度依赖外界的评价、讨好型人格、无法拒绝他人的需求以及客体化
- “她从来是个软体动物,别人赐给她一句赞美,她就像得了一个崭新的脊柱”——《裂》
04:00 《甄嬛传》中的安陵容便是低配得感的典型例子
06:00 不健康的恋爱关系中,你需要的或许不是爱,而是被坚定地挑选,因为对方“你是我的唯一”的承诺让你找到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08:51 建议多学习一下《美人鱼》里张雨绮的经典语录:“追我的人从这里排到了法国,你居然去泡一条鱼”
10:54 主体性跟客体化的区别
13:51 低配得感/冒名顶替综合症的五种类型:天才型、完美主义型、超级英雄型、专家型、独行侠型
15:57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冒牌者综合症(觉得自己总是不配)呢?
21:46 社会同质化的评判标准扭曲了我们看待真实的自己的视角,如何跳脱出这个规训的框架呢?
23:44 《好东西》里的小孩儿:“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有什么可怜的?”
26:14 “How to run like a girl”
27:12 允许自己犯错
30:34 正确评判自己:回顾过往的人生就像二刷一部电影,发现彩蛋就好比自我责备“当时就不应该那样”,可是别忘了,以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来评判当年的各种行为是非常不公平的
34:11 如何跳出自证陷阱?
- 变换主体:少说“我”,多说“你”
- 变换角度:少解释,多追问
- 变换位置:自证变为反击
36:58 《再见爱人4》里Papi酱和杨子的开杠 以及《乘风破浪的姐姐6》里叶童的反应
39:18 改变自我贬低的语言模式:自我实现预言
41:13 如何看见自己的闪光点?不再苛责自己
- 41:36:转换视角: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最好的朋友或家人身上,你还忍心这样苛责他们吗?
- 42:12:小练习-我的100次成功
45:46 如何发现自己的独特性:回溯自己的成长历程
47:11 “当别人的理念成为尺子,而自己成为被量裁的对象。在丧失自我的时候也丧失了真正发展的可能。”——荣格
47:28 一则段子:狗狗 vs. 猫猫
📖【拓展资料】
- 📚书籍:《冒名顶替综合症》、《裂》
- 🎬电影/视:《好东西》、《甄嬛传》
- 📺综艺:《再见爱人4》、《乘风破浪的姐姐6》
- 📱其他:How to run like a girl
🎧【本期主播】
小蓝:现居广东的福建人,INFJ一枚~好奇心很旺盛的地球观察员
潘潘:现居美国的广东人,ENFJ一枚~迷茫中充满希望的人生探索员
🎵 【BGM】
片头:和你 - 余佳运
片尾:A Step You Can't Take Back - Keria Knightley
🌟【关于我们】
嘿!找到你啦!欢迎搭乘潘潘和小蓝的成长列车!这是两个分别在中国和美国独自生活的职场小小白,对生活同时充满希望和迷茫;在这里,我们讨论一切话题:成长、情感、职场与生活的点滴…希望找到产生灵魂共鸣的你们,也祝我们都找到最真实的自己,cheers~
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
I will always be confused and always look for it. Confusion is my honesty, and seeking is my courage.
有任何想法或故事分享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