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72分钟
播放:
808
发布:
5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大家好,我是点拾投资的创始人朱昂。这是一档关于人生和投资的播客,我们希望用投资来引导人生,也希望通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来更好的做投资。


在本期节目中,我将和好朋友——播客『投资实战派』的主理人王永庆,一起聊聊我自己翻译的一本书《高增长科技股投资法》。


从作者背景及书籍框架切入,我们深入分析互联网公司的竞争优势、估值逻辑及长期思维的重要性。通过亚马逊、奈飞等经典案例,揭示如何识别高质量科技股,并在市场波动中把握投资机会。同时,对比中美科技股投资环境,剖析两地差异及对中国投资者的启示。


对书籍内容感兴趣的投资者推荐阅读原文,一定能有自己的收获!


🎙️对话人:



  • 朱昂:点拾投资创始人,资深金融从业者,专注于基金经理访谈与研究。

  • 王永庆:播客『投资实战派』主理人。


🎯时间轴:


03:18 作者与方法论介绍  


• 作者为资深互联网分析师,对中概股和美股科技公司有深入研究  


• 本书聚焦高增长科技企业的选股标准与投资节奏  


• 方法论强调自上而下判断商业模式、自下而上评估公司质量  


06:59 本书框架与核心概念  


• 本书结构清晰,逻辑自洽,适合系统性理解科技股  


• 强调“收入增长 + 商业模式 + 管理层 +估值”四维度框架  


• 是金融类投资书籍中兼顾实战与可读性的少数佳作  


09:01 公司竞争力的要素  


• 分享作者提出的四大核心竞争力:产品、网络效应、品牌、规模经济  


• 强调“创新能力”作为穿越周期的核心驱动力  


• 管理层执行力被认为是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变量  


14:43 高质量公司的特征与陷阱  


• 投资时要避免被低质量公司短期波动吸引  


• 聚焦少数有核心壁垒、经营能力突出的优质公司  


• 案例分析:亚马逊如何通过用户价值击败eBay  


21:04 用户导向的商业模式  


• 以亚马逊、奈飞为例,讲解用户体验驱动的商业模式演化  


• 奈飞从DVD租赁到流媒体的转型,展示出极强的战略定力  


• 自制内容投入形成内容壁垒,驱动用户留存  


33:37 增长指标与估值逻辑  


• 年化收入增速20%被视为高成长企业的重要门槛  


• 强调“好公司也需好价格”,适当等待估值回调再介入  


• 高质量公司在震荡市场中具备更强穿越周期能力  


42:37 用户增长与科技飞轮  


• 用户增长不仅推动营收,还能提升边际效率和数据护城河  


• 投资科技股要理解“飞轮效应”和其非线性演化路径  


• 高增长往往伴随波动,认知能力决定能否把握  


51:20 中美科技股投资差异  


• 中美市场在制度、创新源头、资本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  


• 美国以原创技术为主,中国更擅长运营和落地  


• 投资需因地制宜,构建本土化的公司评估框架  


57:09 投资挑战与非线性成长  


• 科技股成长常呈跳跃式发展,传统估值难以覆盖其潜力  


• 投资者需要容忍波动并建立对未来商业图景的判断力  


• 理解产品周期和行业渗透率变化,是科技投资的关键功课  


01:00:22 中国科技企业的土壤  


•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用户洞察和产品快速迭代方面具备优势  


• SaaS、软件、工具类企业在本地商业化路径仍面临挑战  


• 投资中国科技股要关注“市场成熟度”与“客户付费意愿”  


01:08:57 总结中国互联网投资逻辑  


• 中国互联网面临监管与增长瓶颈的双重挑战  


• 在用户体验与平台效率上依旧具备领先优势  


• 投资者应识别出能够穿越周期、持续改善的公司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张伟_pMyE
2个月前 广东
1
以为运走错台了。。。不是,投资实战派啊。哈哈哈😂
堡垒与花
5个月前 广东
0
感谢朱昂兄推荐的新书,听完后第一时间微信读书下载电子版,也买了实体版。今早看了一段,很有收获。作者很好的一点是没有只讲成功案例,那样反而变成了解释成功企业为什么成功的后视镜视角。作者讲了很多他看走眼的案例让人印象深刻。首先就是投资成长股很难,作者降到了好几个公司,都是他认为商业模式很好,创始人很靠谱,他也深度调查过并给出了买入评级的,而且是作者已经做了15-20年这个行业的分析师之后,拥有了丰富经验之后,但结果仍然是这几个公司下跌了90%以上,如果按他的建议买入,就会造成本金的永久性损失。其中有意思的案例还有作者在股价已经下跌了50%后才给出买入评级,并觉得已经下跌这么多了才推荐能让自己显得很聪明不是追高,但结果是下跌了50%后的股价再次腰斩,然后再一次腰斩。 * 关于估值,作者提到的成长股的高估值和A股的成长股估值相比简直像差甚远。作者认为40倍PE已经是他认为合理的高估值的上限了,但国内经常有动辄过百倍估值的公司,这也让我们自己更加冷静,要对于不合理的估值在心中有锚。
韩巍HanWei
5个月前 上海
0
摩尼塔卖给财新之后没了吗?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