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8分钟
播放:
356
发布:
4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一句话介绍:



  • 这期播客我用轻松亲切的方式,带你拆解《掌控习惯》这本超实用的工具书!结合科学理论和真实案例,深入讲解如何通过“显而易见、有吸引力、简便易行、计时奖励”四大定律,用两分钟法则、微习惯技巧和环境设计,轻松开启习惯养成之路。无论你是想自律生活、打败拖延,还是在学习、工作、创作中寻找长期稳定的节奏,这期内容都能帮你找到“把好习惯变成本能”的高效方法,真正做到让好习惯滚雪球般自我驱动、长期复利,同时也温柔提醒我们:改变不是靠狠拼,而是靠科学策略 + 持续优化,把行为转变为身份,把坚持变成日常。


🧠 我们聊什么?



  • 这期是《早中晚》第一次聊书,主角是《掌控习惯》,一本既实用又科学的习惯养成工具书。

  • 从“习惯为什么重要”开始,讲到了我们行为中将近一半是靠惯性来的。

  • 展开聊了如何更轻松地建立好习惯,比如“两分钟法则”和“微习惯”的技巧。

  • 还结合了神经科学、行为心理学,分析习惯背后的脑回路和动机机制。

  • 最后延伸到了教育、体育、艺术、企业等领域的具体实践案例,干货拉满!


🎯 适合谁听?



  • 想提升生活效率,却总觉得拖延症、懒癌晚期的朋友。

  • 刚刚开始自我管理或时间规划的大学生、职场新人。

  • 对心理学、行为改变、神经科学有兴趣,想从科学角度理解自己的行为。

  • 内容创作者、学习型博主,想要学会长期输出,打造自己的节奏系统。

  • 忙碌但焦虑的都市人,每天被琐碎工作挤压,想重新掌控节奏和内心。


🎁 时间轴 + 超详细 “课堂” 笔记!



  • 00:00:00|习惯的科学养成与个人成长!


这期节目我们聊了一本超实用的习惯养成书 ——《掌控习惯》。你知道吗?我们每天大概有一半的行为是靠习惯驱动的。问题来了:好习惯太难坚持,坏习惯却一不小心就粘上了。主持人分享了自己用这本书的经历,说里面的方法特别适合那种“我知道该做但真的不想动”的状态,比如早起跑步。方法靠谱,比死磕意志力强多了。



  • 00:07:43|《掌控习惯》微小改变的复利奇迹!


这本书是詹姆斯·克利尔写的,他是个习惯研究达人,靠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把习惯这件事讲明白了。他说:习惯是提升自己的“复利账户”。每天进步1%,一年下来能变身超级赛亚人(数学上是37倍提升)。书在豆瓣评分也高达4.8分,实用又好读,是那种“看了就想试试”的工具书。



  • 00:10:06|习惯形成的四个步骤与定律。


要想弄清楚怎么养成一个习惯,你得了解它的四个小伙伴:提示、渴望、行动和奖励。比如想养成晨跑:门口放好跑鞋是提示;想瘦想有活力是渴望;穿鞋跑5分钟是行动;晒朋友圈得点赞是奖励。书里还教你怎么用这四步法来养好习惯、戒掉坏的,像是在打游戏解锁技能一样。



  • 00:13:02|实用技巧助力日常习惯的培养!


书里讲了四个养习惯的金句法则:1)显而易见,把习惯放在你眼前;2)让它变得好玩,比如边听播客边健身;3)简单上手,两分钟法则,先做一点点;4)打卡奖励,像攒积分一样刺激自己。它告诉我们:不是靠狠劲,而是靠设计和套路,让习惯自然流进你的生活。



  • 00:19:21|掌控习惯的三大策略!


这本书还有三个隐藏秘籍:第一是“身份驱动”,先想清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如“我是个早睡早起的健康人”;第二是“系统比目标更重要”,目标是结果,系统是过程,先把每天该做的搞定;第三是“环境设计”,比如换一个安静桌面提高学习效率。调整这些,比你硬扛要高效多了。



  • 00:27:48|构建可持续行为系统的秘密定律!


我们常以为成功靠一时爆发,其实是好习惯日积月累的结果。书里的四大定律都从脑科学角度出发,比如“显而易见”帮你抓住信号,“有吸引力”能激发兴趣,“易上手”是让你开始不费劲,“有回报”则是让你停不下来。说到底,就是设计一个“你会一直愿意去做”的系统。



  • 00:34:07|掌控习惯在跨领域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书里讲的不只是个人成长,它还影响了教育、体育、艺术等很多领域。比如成都推行的3-6岁儿童习惯项目,设计互动墙、演儿童剧,结果让小朋友在玩中养成好习惯。这也证明了一个道理:习惯可以教,也可以玩着学,而且适用于各种场景。



  • 00:36:51|复利效应在体育与企业管理中的实践!


我们聊了英国自行车队如何靠“边际增益理论”提升表现 —— 就是把每个细节优化1%。湖人队也有类似的训练系统,把抽象目标变成具体动作。企业方面也一样,改掉冗长会议、优化沟通习惯,都能提高效率。甚至连画家齐白石每天一画,也是在用微小行动打造自己的艺术高峰。



  • 00:41:55|曾国藩的自律法则与习惯积分卡应用!


就连清朝的曾国藩,也在玩习惯积分卡 + 社群监督。他每天写日记、静坐冥想、定期分享心得,用这种方式变得越来越自律。主持人还提到,儿童剧也能用这种“习惯模板”的方法提升孩子的学习效果。说到底,就是换个思路,把自律变成一种自动化的生活方式。



  • 00:45:51|PDCA循环与习惯养成工具包介绍!


如果你也想开始养习惯,可以试试PDCA循环法。Plan是计划,比如每天读10页书;Do是执行,真读;Check是检查,看自己完成没;Action是优化,做得不爽就调整节奏。还可以用App打卡、贴便利贴、搭建乐高习惯塔,仪式感拉满,效果加倍!



  • 00:52:09|提升习惯养成效率的策略!


这里还有两个提升效率的小招:第一个是“习惯叠加”,比如在刷牙时顺便做深蹲;第二是用奖励或“损失厌恶”机制来强化行为 —— 比如你不健身就给朋友发20块。用点小心机,帮自己坚持下去。把新习惯插进旧流程中,会让执行变得轻松不费力。



  • 00:55:33|解析习惯形成与改变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原来,习惯的形成和改变是跟大脑的运作有直接关系的。旧习惯一有提示就秒上线,因为它们已经成了大脑的默认设定。而新习惯一开始要耗很多能量,所以容易被“拖延怪”打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那么容易回到老路上 —— 因为旧路太熟,大脑喜欢省力模式。



  • 00:59:19|破解成瘾行为与习惯改变的策略!


像刷手机、吃甜食这些上瘾行为也是习惯的一种,只不过背后靠的是强烈的奖赏机制 —— 多巴胺在作祟。哪怕你知道它不好,你的身体还是会说“来一个吧”。要改掉它,不能硬戒,而是要用新习惯“替换”旧习惯,比如把“刷抖音”换成“看搞笑播客”。设计环境 + 善用奖励才是王道。



  • 01:05:17|深度阅读与知识体系建设!


最后,我也分享了他怎么通过读书建立知识体系。他强调,不是读完就拉倒,而是要反复消化、查资料、写下来、用出来。特别推荐学生党或自我提升爱好者,从专业书起步,比如这本《掌控习惯》,配合博客、App、工具包一起用,把知识和行动连起来。


👥 我是谁:



  • 🎙️ 本期主播:旭风

  • 🪒 剪辑 + 后期:旭风

  • 🎼 BGM:Sad Soul Chasing A Feeling|Black Friday - Tom Odell


🥷🏻 入驻平台:


Apple Podcast豆瓣小红书网易云音乐荔枝FM|喜马拉雅|Bilibili|抖音|Spotify|QQ音乐


👏🏻 欢迎关注 🍠 @早中晚~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