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后古典/现代古典/环境音乐/电子乐/氛围电子/极简主义/世界音乐
情感:脆弱与不安/哀悼与失去/自我怀疑与身份撕裂/渴望庇护/温柔的抵抗 / 接受/和解不是胜利,而是停火
TRACK LIST
- 00:00Loom (feat.Bonobo)
- 03:46Woven Song
- 06:57Spiral
- 10:18Still / Sound
- 14:31Back To The Sky (feat.JFDR)
- 17:54Zero
- 22:21New Grass
- 26:23The Bottom Line (feat.Josin)
- 30:26We Contain Multitudes
- 33:44Undone

《some kind of peace》是冰岛作曲家 Ólafur Arnalds 于 2020 年 11 月 6 日发行的第七张个人专辑,由 Deutsche Grammophon 发行。这是他在疫情初期、于雷克雅未克港口工作室录制的“最私人的唱片”,主题围绕“活着意味着什么”“如何与脆弱共处”以及“在失控的世界里找到自己能控制的唯一东西——反应方式”。
1. 创作背景与整体概念
• 与早期先设“概念”再动笔不同,这次 Arnalds 把外部框架全部剥离,只保留“纯粹想表达的情绪”;他把真实生活片段(采样、环境声、朋友谈话)嵌进乐曲,让听众像透过毛玻璃一样窥见他的个人记忆。
• 贯穿全片的 mantra:“We can’t control anything that happens to us. All we can do is control how we react.” 专辑名由此而来——peace 不是“世界和平”,而是一种“与自身混乱短暂停火”的内在状态。
2. 音乐风格与音色手法
• “极简+近场”录音:钢琴刻意录得极轻,你能听到琴键吱呀、琴槌回弹,甚至琴凳的咯吱声;这种“瑕疵”被当成人性标记。
• 古典与电子的呼吸式交替:弦乐四重奏铺底,模块化合成器与颗粒采样(Stratus 钢琴系统)在背景形成“电子薄雾”,偶尔出现明显鼓机(如 Back to the Sky)打破静态。
• 客座声景:Amazonian 部族吟唱、印尼木屋雨声、雷克雅未克港口海鸥等环境采样被拉伸成纹理,让“家”与“旅途”两种空间感并存。
3. 曲目亮点(全专 10 首,40 分钟)
曲目 合作者 / 特色 情绪关键词
Loom feat. Bonobo;脉冲式合成器+钢琴涟漪 黎明微光
Woven Song Amazonian 女声圣咏;弦乐像“温暖的羊毛” 居家庇护
Spiral 120 年爱迪生滚筒录下的老钢琴;循环上升 时间漩涡
Still/Sound 水滴混响+长音弦;中段电子鼓点闪现 忧郁定格
Back to the Sky feat. JFDR;唯一“流行结构”的鼓机抒情曲 失恋缺口
Zero 全专最“电子”之一;合成器琶音模拟心跳 凌晨 4 点
New Grass 钢琴琶音与弦乐交错,像“春日草坪上的光斑” 回暖希望
The Bottom Line feat. JOSIN;女声吟唱+大提琴滑音 允许崩溃
We Contain Multitudes 标题取自 Walt Whitman;纯钢琴独白 自我和解
Undone 采样已故民谣歌手 Lhasa de Sela 访谈;弦乐渐暗 结束即开始
4. 反响与后续
• 发行当周即登顶 Billboard Classical Crossover 榜,获 2021 年冰岛音乐奖“最佳电子/氛围专辑”,并入围 2022 年格莱美最佳新世纪专辑短名单。
• 2022 年推出《some kind of peace — piano reworks》:邀请 Eydís Evensen、Alfa Mist、Lambert 等 10 位音乐人把原曲拆成独奏钢琴或室内乐版本,证明“同一首骨架可长出完全不同的心脏”。
5. 如何聆听
• 深夜独处:用耳机或近场音箱,把音量调到“比说话再低一点”,让机械噪音与环境融为一体。
• 配合视觉:官方 MV 采用冰岛地貌与舞者即兴,适合投影成背景;很多现代舞团也把它当作课堂即兴音乐。
• 情绪入口:若只想快速体验,可先听《Loom》+《Back to the Sky》+《New Grass》三连,再决定要不要进入整张“停火协议”。
一句话总结:
《some kind of peace》不是传统“治愈”专辑,它把“不安”本身装进了柔焦镜头;当你接受那份“停火但未尽硝烟”的残存刺痛,反而离真正的平静近了一步。

Ólafur Arnalds(冰岛语发音:[ˈouːlavʏr ˈartnalts]),1986 年 11 月 3 日出生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郊外的小镇莫斯费德斯拜尔(Mosfellsbær),是冰岛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制作人。
1. 音乐起点与转型
Ólafur 的音乐生涯始于青少年时期,当时他担任多个硬核朋克和金属乐队的鼓手,如 Fighting Shit 和 Celestine。然而,他逐渐转向更为内省和细腻的器乐创作,开始将古典音乐元素与电子音效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2. 音乐风格与创作理念
他的音乐融合了古典、电子、氛围音乐等多种元素,以钢琴和弦乐为核心,常运用循环和节奏变化,创造出既优美又带有悲伤气质的作品。Ólafur 的音乐被描述为“空灵飘渺”,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听众的共鸣。
他曾表示:“古典乐对于那些一生从未学习过音乐的人而言,几乎无从入耳。我想用我的古典乐根基,去影响那些从未尝试此类音乐的人们,去接近人们的心。”
3. 代表作品与项目
• 专辑:
• 《Eulogy for Evolution》(2007):他的首张专辑,以钢琴和弦乐为主,展现了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 《Found Songs》(2009):在七天内每天创作并发布一首作品,体现了他的创作效率和即兴能力。
• 《Living Room Songs》(2011):在家中录制,捕捉了生活空间的温馨氛围,音乐简约而真挚。
• 《For Now I Am Winter》(2013):标志着他音乐风格的进一步成熟,加入了更多电子元素。
• 《Some Kind of Peace》(2020):获得格莱美奖提名,展现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 合作项目:
• Kiasmos:与冰岛电子乐队 Bloodgroup 的 Janus Rasmussen 组成,探索实验电子音乐。
• 与 Nils Frahm 合作:共同创作了《Trance Frendz》等作品,深化了他们对现代古典和电子融合的探索。
• 《The Chopin Project》:与德国-日本钢琴家 Alice Sara Ott 合作,重新演绎了肖邦的作品。
4. 影视配乐与荣誉
他为多部影视作品创作了配乐,包括:
• 《Broadchurch》(2013):英国罪案剧,为他赢得了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最佳原创音乐奖。
• 《Defending Jacob》(2020):苹果电视+系列剧,他因此获得了艾美奖提名。
5. 影响力与评价
Ólafur Arnalds 被认为是新古典和电子音乐领域的重要人物,他的创新精神和对音乐的深情投入,使他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他的作品不仅受到音乐评论家的赞誉,也深深打动了全球听众的心灵。
他相信音乐中的微小瑕疵和不完美能够赋予作品生命力,正如他所说:“正是这些微小的错误让音乐鲜活起来。”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