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52分钟
播放:
1,636
发布:
1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关键词:大厂牛马/摆摊/校园配送/外卖店/加盟奶茶


卷帘门落下,收银机归零,这里是《收摊时刻》,一个为普通人留灯的商业电台。


这档播客将会由许小喵和多哥两位主播一起,邀请每期一位开店搞到大钱或者亏过大钱的店主,给大家揭秘从开店门外汉到拥有一家店甚至多家店过程中,那些有趣的,残酷的,不说不知道的细节。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上班时自嘲为“打工的牛马”,和你一起嘻嘻哈哈点奶茶、吃外卖、炒股票,殊不知他的“打工前传”竟然是5年的多赛道创业史!摆过摊、投过店,有合伙有单干,风风火火干校园配送,一口气赚到一套房(OMG……)没错,这就是今天的嘉宾,我们的好友洋洋。这人胆子贼大,很能折腾,但似乎又很佛系豁达。谁说人生经不起折腾的?今天就来分享一下他“上岸”前的5年闯荡史。


1:23  2016年毕业后,连续创业:本科毕业瞒着家里人烤肉摊位、配送站、小碗菜和奶茶店,有赚有赔。


5:50   每年的压岁钱和生活费,就足够设烤肉摊了。能赚多少钱,现实是……


10:45  从小都很羡慕服务有自己的餐饮店,父母通过自己的劳动哺育他和姐姐,但母亲却告诫他,绝不要开餐饮店。


13:45 了解到校园配送,吃到时代红利。



21:34  校园配送的难点:寒暑假是没有订单的。


22:14  对未来没有规划,对过去没有后悔,豁达的一生自有出路。


25:17  配送有了稳定的现金流,转型投资人角色加入小碗菜项目,模式新颖,订单起得很快。



29:33  刚开没多久,月销售额就破十万,但是因为账本不清晰,没有分红。


36:40  明知山寨,特意加盟“答案的茶”,多哥震惊,内心OS:……



43:00 佛系创业其实也是一种豁达,未必完全是坏处。


44:41 从餐饮、校园配送创业者,到加入互联网大厂——美团,服务本地生活商家。


47:40   不会记恨曾经的对手或冤家,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们每一期的嘉宾将被邀请加入听友群,至少停留一周,和听友们一起交流。如果你也想加入听友群向嘉宾和主播们提问,可以添加我们客服微信shoutanshike!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银河甜心
1个月前 浙江
4
真的好像面试哈哈哈
不穿裤子
1个月前 江苏
3
问题太密了。
南极磷虾_
1个月前 上海
2
51:07 听完以后意识到原来创业成功的路径特别多样,不是只有“精算型”选手才能吃到红利,有时候佛系背后的松弛感,反而能让人更敏锐地抓住那些不刻意的机会。 不过,“敢于创业”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一步。
Penny_65Qv
1个月前 浙江
2
真的很像面试,不知道就是固定的节目风格还是啥,建议还是改一改吧,平时下班听听本来想放松,结果和嘉宾共情了,感觉在面试
沐恩同学
1个月前 上海
1
多哥问问题像是在面试,boss气质露出
SoftGravity
1个月前 江苏
1
同意 确实问题密度太大了 很像面试 比较僵硬 缺少感性的发散和共情 信息量是很高效的 但是闲暇时候的听感一般 还是很喜欢创业主题的播客的!希望越做越好
DXc_50h
1个月前 上海
0
非常有意思的专访,创业的故事听着很精彩,但是背后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期待以后有更多的采访嘉宾
无敌小菲宝
1个月前 上海
0
每一期都有关注,这一期访谈与上一期分享构成了完美的互补,上一期银流咖啡从0到1的发展史呈现的是深度垂直、精益求精、产品导向的创业模式,是“窄而深”的专家型路径;这期呈现的是广度探索、敏捷试错、机会导向的创业模式,是“宽而活”的探险家路径。两种模式无分高下,但是它们共同打破了“只有一个正确创业方式”的神话,极大地丰富了听众对商业世界的认知维度。其实创业可以是一场实验,人生更是一场体验。最终的价值不在于积累了多少财富,而是积累了多少经理与智慧
Gin_Hpa5
1个月前 上海
0
这期内容更是十分精彩,了解到了这位嘉宾的创业经历,有非常多的启发,其实商机无处不在,只要愿意做愿意拼,总会成功,创业无异于一次精心动魄的探险,既需要时间也需要精力,更需要一次又一次在分岔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遗失的心跳
1个月前 上海
0
哇,牛牛牛!任何行业都是拼出来的,先搞点小钱起步但坚持不懈,逼出来的行动力和收获成正比!开始期待下一期嘉宾的经验分享!
botmomo
1个月前 上海
0
这位嘉宾在开店失败后得出“自己不适合创业”这个核心认知是关键,其实他的确不适合经营,他适合做平台。他做的配送能成功就是他有这个“做平台”的天赋,而认知没有跟上,在他的认知跟上之后,事业的顺遂也就水到渠成了,很有趣的成长故事
HualunShi
3周前 江苏
0
1 问题太密了并且太短了,的确造成听感不像对谈,缺少一些为了播客效果所做的问题设计;这点其实也可以通过精细剪辑嘉宾的话,拼出更连贯的效果 2 转场音效接的太快了,意义比较有限;声音还是有没拉平的问题 3 小喵举了徐峥电影引出了嘉宾的一个故事描述,这个对话比较有效果,但大部分时候问题都是直来直去并且外行听不太懂的专业问题(比如小碗菜是什么?) 4嘉宾经历跨度很大,有好几段,其实逻辑都不太一样,这可能也是听感不连贯的一个原因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