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3分钟
播放:
91
发布:
11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大概一年还是两年前,有圈内的朋友曾经专门和我聊过关于DeSci的话题。


所谓的DeSci就是去中心化科学(Decentralized Science)的缩写。


那时的我听过这个词,也能从字面上大概猜到它意思。


那时,DeSci还不流行,更流行的是DePIN,尤其是一众和GPU算力相结合的DePIN项目------像最早Filecoin提出的那样利用去中心化分布的、零散的GPU算力。


但我对这类所谓的DePIN项目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因为我觉得大概率它们未来都会走向Filecoin类似的结局----------根本不是利用闲置零碎的算力,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巨型算力中心的比拼,完全背离了项目的初衷。


受这类项目的影响,我当时认为所谓的“DeSci”恐怕又是想做类似的事,把全世界零散的科研工作者通过代币激励的方式聚拢起来做科研。


我认为这种做科研的方式恐怕也不容易大规模普及,这未必是加密技术的一个真实应用。


尽管开源代码社区就是这么合作发展起来的,但我认为科研能否用这样的方式发展起来还很不确定。


所以当时,我就对朋友提到的DeSci表达了很谨慎的看法。


没想到这几天,DeSci的概念突然又在圈内火了起来,尤其是以生物科技为首的一个DeSci项目Bio Protocol最为热络。


关于这个项目,深潮有一篇文章介绍得不错,文后附上了文章的参考链接。


这个项目主要是资助生物科技领域内的一些项目,它的资助方式主要以DAO的方式展开,对每个方向/项目都发起一个DAO。


目前官网(app.bio.xyz)上显示成立的DAO已经有8个了。这8个DAO每个都发行了自己的代币。


以其中一个VitaDAO为例,从这个DAO的官网(www.vitadao.com)上,我们可以看到它资助的方向是长寿科技。


科研工作者可以向官网给自己的研究项目申请资助。VitaDAO经过审查后,由这个DAO代币的持有者进行投票决定是否给项目提供资助。


这套做法和我曾经理解的DeSci还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这种方式使用加密技术/加密资产更多的还是在项目的审核和资助方面,而不是像我曾经理解的那样用所谓的去中心化方式进行科研。


我觉得这种方式还是值得尝试的。如果DeSci是往这个方向演进,那很值得进一步跟踪和观察。


实际上我很赞成用类似的方式在更多领域进行探索,比如我曾经也分享过用加密资产资助语言模型的研发、AI代理的研发等等。


不过包括VitaDAO在内的项目代币目前则没有太多的经济赋能,主要还是治理功能。所以这些DAO的代币值不值得投资那就另当别论了。


此外,这两天这个赛道有个有意思的小插曲:一个名为Pump.Science的网站上出现了和生物科技相关的代币。


很多人说这些代币就是纯粹的迷因币,但其实它们还是有一点不同。


纯粹的迷因币仅仅只靠人造叙事和情绪推动,但Pump.Science上面的代币目前都和科研项目的进展挂钩。代币所代表的项目每隔一段时间会更新科研的进度。


这就比纯粹的迷因币稍微多了一些数据支持。


尽管这些数据支持是否真实可信及有意义仍有待观察,但起码它稍微有了点“理性”,不是纯粹的赌博。


参考链接:


www.techflowpost.com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