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
33分钟
播放:
493
发布:
3个月前
简介...
有些事,你以为自己长大就能摆脱,结果转头发现——
自己在感情里说的话、吵架的方式、甚至选择伴侣的眼光,跟爸妈一模一样。
也有人,拼了命反着来,活成爸妈完全不认识的样子。
这一期,我们从脱口秀演员小帕的故事聊起——
她的爸爸结了六次婚,家里像个随时洗牌的牌桌。
这样的原生家庭,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什么样的种子?
是“复制粘贴”,还是“删除重写”?
💡 这一期,我们会聊:
* 复制 vs. 反抗:为什么有的人会无意识走上父母的老路,有的人却坚决绕道?
* 家庭类型:支持型、放养型、控制型、批评型,你家是哪一种?
* 心理暗线:原生家庭对安全感、自我价值感、依恋模式的影响。
* 如何打破循环:觉察、边界感、自我修复的实用方法。
* 文化差异:在东方长大,“独立”为什么更难?
时间轴:
00:00 小帕与“六次婚姻的爸爸”
04:15 复制与反抗的心理学解释
09:30 功能型 vs. 失功能型家庭
15:50 安全感、自尊与依恋模式
21:10 打破循环的第一步
26:40 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
31:20 给听众的互动问题
互动问题:
💬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你父母的婚姻模式,你会怎么说?
你觉得自己是在复制,还是反抗?
关键词:#原生家庭 #情感成长 #心理学 #小帕 #依恋类型 #自我修复
自己在感情里说的话、吵架的方式、甚至选择伴侣的眼光,跟爸妈一模一样。
也有人,拼了命反着来,活成爸妈完全不认识的样子。
这一期,我们从脱口秀演员小帕的故事聊起——
她的爸爸结了六次婚,家里像个随时洗牌的牌桌。
这样的原生家庭,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什么样的种子?
是“复制粘贴”,还是“删除重写”?
💡 这一期,我们会聊:
* 复制 vs. 反抗:为什么有的人会无意识走上父母的老路,有的人却坚决绕道?
* 家庭类型:支持型、放养型、控制型、批评型,你家是哪一种?
* 心理暗线:原生家庭对安全感、自我价值感、依恋模式的影响。
* 如何打破循环:觉察、边界感、自我修复的实用方法。
* 文化差异:在东方长大,“独立”为什么更难?
时间轴:
00:00 小帕与“六次婚姻的爸爸”
04:15 复制与反抗的心理学解释
09:30 功能型 vs. 失功能型家庭
15:50 安全感、自尊与依恋模式
21:10 打破循环的第一步
26:40 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差异
31:20 给听众的互动问题
互动问题:
💬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你父母的婚姻模式,你会怎么说?
你觉得自己是在复制,还是反抗?
关键词:#原生家庭 #情感成长 #心理学 #小帕 #依恋类型 #自我修复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