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世界风起云涌,互联网新旧迭代,AIGC蓬勃而出。前瞻钱瞻联合m360推出每日科技互联网前瞻,从更全面的视野、更广阔的视域,洞察行业跌宕起伏,在趋势前瞻中把握市场脉动,引领敏捷增长风向标!
今日核心看点:
1、外卖大战熄火?部分外卖平台仍在提供高额券补贴
2、宇树科技IPO已完成辅导备案,中信、容诚、德恒为辅导机构
3、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已招募 44 人:一半来自中国,40% 曾在 OpenAI 任职
4、Manus“删博、裁员、跑路新加坡”后,创始人首次复盘经验教训
5、东风人事重大调整!李军智正式出任集团经营管理部总经理
6、乔心昱出任北汽新能源用户运营中心副总经理,主导极狐品牌营销工作
7、奇瑞集团:坚决反对价格战,缩短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
8、上汽高管:新能源车最大困境是同质化,摘掉标大家都一样
9、豪车税新规实施,保时捷掀起抢购热潮
10、孙正义: 1000 名 AI Agent 取代 1 个工作岗位

外卖大战熄火?
部分外卖平台仍在提供高额券补贴
各平台号称累计千亿级的“补贴大战”正遭遇监管介入。7月1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企业,明确要求其停止非理性竞争行为。知名餐饮企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于7月19日公开呼吁,要求平台“将定价权归还商家”。
据悉,目前部分平台仍在提供“高额券”补贴。经搜索各平台发现,7月19日,美团闪购仍向用户推送“美食兑换券”、“下午茶兑换券”等变相补贴;淘宝闪购频道“满25减18”、“满16减16”等高强度满减活动赫然在列;京东秒送亦未退场,持续提供“满20减18”、“满20减12”等大额优惠。平台补贴策略似有“改头换面”迹象,但实质让利力度未明显减弱,监管效果待观察。一位电商平台研究员表示,“补贴大战”或仅令部分商户获得短暂“繁荣”,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才是关键。
宇树科技IPO已完成辅导备案
中信、容诚、德恒为辅导机构
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宇树科技已开启上市辅导,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宇树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王兴兴,王兴兴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权,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10.9414%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报告显示,此次IPO的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德恒。报告还显示,宇树科技IPO预计最快于2025年10月“对公司是否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协助公司按相关规定准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文件。”也就是说,从7月18日开始算起,宇树科技最快将于10月完成辅导,这意味着宇树科技有希望在今年年内登陆A股。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已招募44人
一半来自中国,40%曾在OpenAI任职
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Meta 旗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Superintelligence Labs)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专注于开发各类基础模型。目前,该实验室已汇聚了 44 名顶尖人才,其中有 50% 的员工来自中国,而 40% 的员工此前曾在 OpenAI 任职。
Meta 近期的招聘行动可谓是火力全开,不惜重金从 OpenAI、苹果等知名企业挖角。在成功招募苹果公司基础模型负责人时,Meta 更是开出了高达 2 亿美元的签约奖金。此前,Meta 已经从 OpenAI 挖走了 3 名员工,其中一名员工曾表示,他们并未获得 1 亿美元的签约奖金。
Manus“删博、裁员、跑路新加坡”后
创始人首次复盘经验教训
Manus近期撤出中国市场、清空国内社交账号内容,全力转战海外市场,官方解释原因主要基于经营效率的调整及国际化布局。北京时间7月19日,Manus联合创始人季逸超发布技术博客,首度从技术角度做出回应,总结创业以来在Agent研发与训练方面的经验教训。
季逸超表示,Manus团队之所以选择“套壳”而非自研大模型,正是基于前一次创业的惨痛教训,决定基于开源或商业大模型做“上下文工程”,构建智能体。然而,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团队经历了4次智能体框架调整才实现局部最优解。通过回溯过去几个月的创业历程,季逸超为智能体赛道创业者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他指出,AI智能体的未来在于上下文设计,而非单纯比拼模型能力。但这篇长文没提到外界最关心的问题:公司为什么要搬去新加坡?国内被裁员工如何善后?这些问题,季逸超没有回答,博客里也没提。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AI智能体领域迎来了不少新进展,OpenAI推出了ChatGPT智能体系统,Kimi发布了最新的大模型K2,并表示K2的设计目标是“为下一代智能体提供通用认知引擎”。在基础模型厂商凭借底层模型发力智能体赛道的背景下,纯智能体创业公司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成为Manus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东风人事重大调整!
李军智正式出任集团经营管理部总经理
东风汽车集团再现重要人事变动。原东风汽车股份总经理李军智,近日正式出任集团经营管理部总经理,并兼任该部党支部书记。今年5月,李军智卸任东风汽车股份总经理及集团商用车事业部副总经理职务。此次接棒经营管理部,意味着原任该职的张俊(曾同时兼任营销管理部总经理)已离任,将专注于奕派科技业务。
李军智拥有31年东风系工作经验,曾任技术员、团委书记、国际事业部部长等职,2020年9月掌舵东风股份。在其任内,东风股份推动轻型商用车业务升级,并加速新能源技术落地。此次升任集团经营管理部要职,他将负责整体经营策略制定、资源调配及党建与业务融合,成为集团战略转型的核心执行者。
此次变动背后,是东风集团 2025 年初的职能转型,总部从 “战略管控” 转向 “运营 + 统筹”,人事调整随之展开。
乔心昱出任北汽新能源用户运营中心副总经理
主导极狐品牌营销工作
近日,汽车行业资深营销专家乔心昱正式出任北汽新能源用户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全面主导极狐品牌营销工作。乔心昱拥有近20年汽车行业经验,曾在奔驰、大众任职,2018年加入长城汽车后历任魏牌、哈弗品牌高管,主导过哈弗“龙网”产品线布局。2024年7月其曾转任莲花跑车市场负责人。
北汽极狐是北汽蓝谷2020年推出的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当前主力车型为阿尔法S5、T5及考拉系列。据悉,北汽新能源今年6月成立“享界事业部”,由集团副总经理马磊任总裁,开启品牌战略调整:重点转向极狐与享界双品牌布局。北汽下半年将密集投放多款重磅新车,包括极狐小型纯电SUV T1、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
新任极狐营销负责人乔心昱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需巩固极狐当前增长势头,在智能科技、续航性能及品牌价值层面满足消费者升级需求;另一方面需明确极狐与享界的差异化定位——在享界主攻豪华市场背景下,为极狐开辟“大众高端”或“轻奢智能”细分赛道,避免内部竞争。极狐能否借助乔心昱的履新,在主流市场持续放量并冲击高端领域,将成为检验北汽新能源转型成效的关键指标。
奇瑞集团:坚决反对价格战
缩短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
日前,奇瑞集团在内部年中干部大会上宣布,将坚决反对“内卷”和“价格战”,维护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强调,公司将加强自律,缩短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抵制虚假和过度宣传,以及网络水军和黑公关等不良现象。尹同跃提出了三点具体举措:加大创新投入,加快品牌向上发展,提升出海水平,避免将价格战引向海外市场。
尹同跃在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也曾表示,降价是应对竞争的无奈之举,汽车行业应追求长期主义和高质量发展,奇瑞不会参与价格战。
尹同跃还曾称,‘价格战’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词,因为我是被绑架的。我们销售在说某某友商已经价格战了,发出价格调整,我们的市场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方向,但是年纪大的人容易被年轻人绑架,这是我做出来最痛苦的决定,也是非常违背内心的一件事情。
上汽高管:新能源车最大困境是同质化
摘掉标大家都一样
近日,在MG4媒体发布会上,上汽高管邵景峰接受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时代,最大的困境就是同质化(普遍采用相似的封闭式前脸、贯穿式灯带和简约内饰,缺乏品牌基因。),摘掉标大家都一样。”“MG需要自己的东西,哪怕是有一点小争议,那也是自己的,设计很难,很苦,但也很有乐趣。”这位高管说道。邵景峰还提出需通过中式美学(如中式浪漫)注入独特性,避免设计沦为“全球化模板”。
之前就曾有不少网友表示,无论是百万豪车还是十万代步车,车尾的贯穿式尾灯几乎成了标配。从前脸的大尺寸格栅到内饰的“特斯拉式”大屏,再到车身线条的“家族化语言”,汽车设计似乎陷入了一场无声的“复制粘贴”竞赛。
这种现象不仅让消费者患上“脸盲症”,也让行业开始反思:当“趋同”成为主流,汽车设计的灵魂究竟该往何处安放?有行业从业者表示,汽车设计的同质化危机,本质上是车企业对“确定性”的过度追求。当车企沉迷于市场调研、成本控制和快速迭代,设计的“冒险精神”便逐渐消亡。
豪车税新规实施,保时捷掀起抢购热潮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的公告》。公告中指出,超豪华小汽车征收范围调整为「每辆零售价格 90 万元(不含增值税)及以上的各种动力类型(含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动力类型)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
据报道,7 月 18 日多家保时捷中心的展厅内依然客流密集,销售顾问应接不暇。据销售透露,除了 718 和 Macan 外,保时捷 911、帕拉梅拉、Taycan 以及部分高配卡宴车型都将进入征税范围,「这两天店里都快忙疯了,销售接待、咨询、定车等工作量激增。」销售人员预测,「周六定车的人会更多。」
孙正义:
1000名AI Agent取代1个工作岗位
近期,软银创始人兼 CEO 孙正义在软银主办的客户闭门会中高调宣布:「在我们集团,人类编程的时代即将终结。」他表示,软银正全面推进由 AI Agent 取代程序员与部分岗位的计划,并预言今年将部署多达 10 亿个 AI Agent,未来数量甚至将达到数万亿级别。
孙正义估算,要想完全替代一名人类员工,平均需要部署 1000 个 AI Agent。这一换算标准背后的原因,是「人类员工拥有复杂的思维过程」,而 AI Agent 则需协同执行、分布式协作,才能实现等效产出。
孙正义对未来的愿景,是让 AI Agent「全年无休、全天在线」,自主运作,取代现有的大量人力流程。他强调,这不仅是代码工作者的末日,也是整个组织结构自动化的起点。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