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6分钟
播放:
98
发布:
5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节目内容简介


文书,是社工绕不开的日常,也是许多人心头的“苦”。这一期《社工杂谈》,我们不再抱怨“写不完的总结”和“改不完的记录”,而是尝试探讨如何将文书从形式化的任务,转变为自我成长的锻炼场、专业表达的扩音器、服务对象的生命记录,乃至法律的盾牌。小九和思蕲将结合经验,分享文书思维的隐喻视角,从“文书是第二现场”到“文书是时光胶囊”,写累了的你,不妨听听这期,让文书不再是枷锁,而是专业勋章!


⏱Timestamps & Highlights|重点时间节点与内容梳理


00:00 – 01:40| 开场介绍栏目《社工杂谈》,本期主题:从焦虑到赋能,重新认识社工文书


01:40 – 04:36|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中的“写”:为何文书成了社工的“爱恨交加”?


04:36 – 09:43| 社工文书三大分类详解:行政类、项目类、其他类;“好项目写砸了”的普遍困境


09:43 – 13:31| 案例分析:目标不清与需求不准如何拉低项目质量,SMART原则和精准人群设定的重要性


13:31 – 17:58| 社区需求共性 vs 个性解析;服务对象的精细划分助力项目“小而美”


17:58 – 23:33| 活动产出≠项目成效:为何“来了多少人”不是衡量标准?如何体现真实改变


23:33 – 27:39| 文书的隐喻(一):第二现场、法律盾牌、跨专业对话、时间胶囊等12个文书比喻首次公开


27:39 – 33:30| 标签化语言的风险:从“问题少年”到“逆反期探索者”,文书措辞如何反映潜意识


33:30 – 38:43| 留白的价值:动态评估视角与文书作为“时间的容器”;细节决定温度


38:43 – 44:02| 文书的权力结构思辨:谁在写?写给谁看?谁拥有话语权?让案主成为共建者


44:02 – 48:53| 从协和医院百年文书看社工记录的历史价值:案例、计划、回访的扎实细节令人动容


48:53 – 57:05| 社工文书不是“形式主义”:如何写出服务逻辑?如何呈现服务与改变的因果链?


57:05 – 01:00:59| 高效归档与机构标准化建议:共享资料包、人性化模板与实用技巧分享


01:00:59 – 01:05:28| 文书是“直觉知识”的提炼过程:从细节洞察专业敏感性,从记录中反思成长


01:05:28 – 01:06:38| 结语:文书是专业的底气,不是写工,是记忆者、传递者、见证者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