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20分钟
播放:
5,397
发布:
5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讲述周人始祖谷神后稷、姬昌、姜子牙的故事;商亡的三个原因和周武王的革命理论;古人的天地观。


部分原文: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在夏商两代之后,伟大的周王朝就走上了历史舞台,那么,这个周又是一个什么来历呢?


简单地说,它是一个在陕北高原上世世代代种地的氏族部落,是黄帝的一个分支,和黄帝他老人家一个姓,也姓姬。但这里有一个小问题,我们不妨探讨一下,他们到底是不是黄帝的后代?


你可能以为,这个问题只有两个答案,第一,他们确实是如假包换的黄帝后裔;第二,他们拉虎皮做大旗,冒充黄帝的后裔。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其实还有第三个答案,那就是因为他们姓姬,所以黄帝就姓姬了。这是一件听起来很奇怪的事情,一个孙子怎么能定下来爷爷的姓?


你也许说这不符合逻辑,不过呢,你要是这样问,说明你对历史是一个什么玩意儿还不是十分清楚,简单地说,历史就是以前人的故事,但它同时也是后人不断进行加工创造的故事,有些时候这两者哪一个影响更大,还真是一件说不准的事儿。所以在我看来,这第三个答案是最有可能的,毕竟,周朝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奠基者,他们的巨大影响,我会在下面几集详细说明。


现在就让我们追溯一下这个周朝的历史。据说舜帝在位的时候,周族有一个祖先被舜指定为专门管理种庄稼的官,后来人就叫他后稷,种地种出了官位,这相当于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整个周族的人都很欢欣鼓舞,以这个后稷为荣,很自然地,后来的周族人都把这个当了官的家伙当作很了不起的祖宗崇拜,传来传去,后稷就成了周族人的始祖。


后稷的这个稷字就是江山社稷的那个稷,其实它就是今天中国北方的小米,也是五谷之一,后稷本人现在也被称为谷神。这里顺便说一句,社稷的这个社字,就是土地神的意思,两个字连到一起,就是土地和粮食,老百姓要有地方住,要有粮食吃,这两样东西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相当相当重要的东西,所以,自古以来,社稷一直都被代指国家。


从后稷开始,周族这个种地的农民一直都是一个老实孩子,老实到什么程度呢?别人只要一欺负他,他就搬家,反正只要在大地上,他们就能种地,能吃上饭,后来到了一位叫古公亶父的首领当家作主的时候,他们已经搬到了今天的陕西岐山附近。


……




这里先声明一点,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姜子牙确实姓姜,吕氏,名尚,这些都不假,但是从来没说过他叫子牙。也就是说,你可以叫他姜尚,或者吕尚,都对,就是不能叫他姜子牙,因为史书上没那么写,姜子牙这三个字是元朝和明朝以后的民间叫法。关于中国人的姓,氏,名和字,这一套系统也很有意思,我们以后会详细介绍,这里略过。


那么,历史上的吕尚是什么样的呢?这哥们可以说是最早的营销大师,他非常善于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比如说来到渭水边上钓鱼,不下鱼饵,人人看了都很奇怪,说这老头莫非是一个疯子,其实当然不是。《史记》上说,“以渔钓奸周西伯”,他是用这种方式吸引周文王姬昌,这就是俗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历。


至于说他为啥又叫姜太公,那是因为周文王第一次见到他,就对这个老头子说:“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意思是,我家太公古公亶父曾经算出来有圣人帮助我们周族,伸着脖子天天望着您来,您到底是不是,给句痛快话吧。那还说啥,姜子牙又不傻,马上点头“然也!”是的,俺就是那个圣人,然后史书上说,周文王马上“载与俱归,立为师”,也就是恭敬地请这老头上车,一起回家,拜为军师。


就因为这个典故,姜子牙才又被称为太公望,简称姜太公,但你现在知道了,这里的太公指的是周文王姬昌的太公,古公亶父,是他天天伸着脖子,盼着姜子牙来帮助周族复兴。


有了姜太公吕尚的辅佐,就像上集所说,周武王终于在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推翻了商朝,商纣王自焚而死。


关于武王灭商,有两件事要说一下,第一就是商纣王这个纣是周武王姬发给人家死后的谥号,意思是残暴。实际上,纣王的名字叫帝辛。司马迁在《史记》里对他的评价是“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就是说这哥们丰富的知识完全可以让他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他辩论的技巧也完全可以掩盖他的错误,说明这家伙非常的有才华。


根据现代史学家的考证,他的很多罪状都是后世加上去的,周朝的时候只有几条,春秋时期再加上几条,战国再来几条,最后到东晋的时候变成70多条了,等到小说《封神榜》一问世,他就彻底不是人了。这件事就连孔子的学生子贡当年都有点看不下去,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中心意思就是,你们这些家伙太不讲究了,把天下所有的屎盆子都扣在了纣王一个人的脑袋上,忒坏了吧?


第二个要说的是关于狐狸精的,想获得这个称号,首先要长得漂亮,其次要善于迷惑男人,缺一不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狐狸精头衔的就是纣王的宠妃妲己,据说长得是倾城倾国,干的事儿是祸国殃民。那么,有没有妲己这个人呢?这个就很有意思了,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没有对妲己的任何记载,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所有的史书,包括《史记》和《竹书纪年》这两本在价值观上完全对立的史书,都描写了妲己是有苏氏的女儿,在纣王征伐有苏氏后,有苏氏把她嫁给纣王为妃,而且都认为妲己是造成商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这个我只能这么说,商纣王晚年好酒好色是真的,甲骨文里面已经证实了,但是后世的知识分子们觉得如果简单地说一句,女色害人,也许你印象不深,对你的教育目的也就没达到,所以虚构了妲己这么一位美如天仙,心如蛇蝎的美女,把祸水都泼给这个女人。


实际上,商朝灭亡,和女人关系不大,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商王朝内部各种势力你争我斗,商纣王统治力相当薄弱;二是周文王周武王准备已久,以有心杀无心;最后一个就是当时东夷也正在造反,纣王把主要精力和兵力都放在东边的这些少数民族身上,当周武王带兵从西边杀到的时候,商朝都城朝歌已经是十分空虚了,《左传》上就说,“纣克东夷,而陨其身”,纣王这老小子,打败了东夷的少数民族,却害得自己把命送到了周武王手里。


无论如何,来自黄土高原的,一个种庄稼的农民,现在成了整个中原大地的主人,对于这件事,原来的商朝人无论如何是想不明白的。在他们心里,谁当老大那是由老天爷决定的,而商朝人平时最注重的一件事就是拜祭神灵和祖宗。据出土的甲骨文记载,为了向各种神和祖宗表示顺从,他们经常一次性杀死几百上千人作为祭品,这些被杀的人叫人牲,这个牲字就是牺牲或者畜牲的牲。牺牲两个字的本意就是祭祀用的动物,那人牲呢?就是用人来祭祀,那是完全不把人当人看了。


另外,为了表示对鬼神的尊重,无论大小事情,他们都要先烧几个乌龟壳子,问一下神灵的意思,然后才能去做。这么好的顺民,这么虔诚的祭祀,咋就不被鬼神保佑,让一群种地的农民给灭了呢?他们想不通。


从周武王姬发的角度出发,必须让这些家伙想通,否则的话,一个小小的周邦,是绝对应付不了商朝遗民的反扑的。那么,咋样才能让他们想通呢?这事儿和现在的创业者去大资本家那里拉投资一样,要讲故事。


首先,周武王说我们周邦很弱小,但还是打败了你们,这只能解释为老天爷把你们抛弃了,废掉了你们的任命书,你们商朝的天命被革除了,而老天爷派来革你们天命的,就是我们小小的周邦。


这就是革命一词的出处,革除天命的意思,周武王的这个天命说很符合逻辑和事实,道理也很好理解,但是不好理解的是,为什么商朝人对老天爷和祖宗这么虔诚,最终老天爷还是要革他们的命?


周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十分经典。我们来看两句话,都是周人说的,第一句是“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这是《尚书》里面的话,老天爷是没有亲戚的,谁有道德就辅助谁,那这样就要多问一句,谁来评判,怎么评判是不是有道德呢?那就要再来看第二句话,是周武王姬发同学在牧野大战之前动员会上的发言,也记载在《尚书》里,叫做“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意思就是老天爷是通过老百姓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的,用老百姓的耳朵听这个世界的,这就给出了答案,老天爷判断你有没有道德,是老百姓说了算,老百姓的日子好,他就认为你有道德,让统治者的天命时间长一点,否则,那就革命伺候。


我们不得不说,周朝人的这两句话,意义相当重大,它把以前模棱两可的“天意”“天命”这些商朝统治者们大忽悠的宣传,直接与老百姓,还有民意挂上了钩。它等于是告诉商朝人,你们敬畏老天爷是对的,做得好,但是别忘了老天爷和老百姓本来就是一家人,你们这些家伙欺负老百姓,就等于是变相地欺负老天爷,连老天爷你们都敢欺负,那不革你的命革谁的命? 这个理论基础那是杠杠滴,相当于托马斯•潘恩那个《常识》小册子对美国人造反的意义。


不过即便理论宣传搞得不错,可是由于周族本身并不是十分强大,骤然之间得了天下,那也是忧喜参半。周武王就是如此,他打下了商王朝的朝歌,宣布天下姓周之后,回到了周邦原来的都城镐京,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之后,就一晚上一晚上地睡不着觉,史书上说“自夜不寐”,为啥?这哥们担心啊。他既担心商朝人造反,也担心自己治理不善,别的部落再造他的反,结果是,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你可以说他是操劳过度死的,也可以说他是担心过度吓死的。


而马上发生的事实也证明了,新的天命观对于老百姓也许有效果,但是对于以前商王朝的贵族,甚至周朝自己的一些野心家,作用不是很大。周武王刚死,他年幼的儿子周成王还没把椅子坐热乎,东方就造反了。


这批造反派来头很大,牵头的是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和周武王自己的三个亲弟弟。本来吧,周武王没杀纣王的儿子武庚是想显示自己宽容大度,仅仅是派了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看管他,称为三监,监视的监。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武庚这家伙是一个堪比赵本山的大忽悠,嘴皮子那是相当滴厉害,武王这边一死,他就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最后居然说动了管,蔡和霍三人一起造反,再加上东夷各国,比如奄国、徐国等等,一大票人马,可谓是来势汹汹,气焰极盛,史称“三监之乱”。


我们在这里要放一个插曲,解释一下什么是东夷。这涉及到俺们中国的老祖宗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一般来说,我们的祖先认为大地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正方形,天,就像一口大圆锅,哐当一下,扣在这块四四方方的大地上。


你想象一下,一口圆锅严严实实地扣在一个正方形面板上,那这个面板和圆锅的边缘肯定有四个半月形的空隙。这四个空隙就叫做四海,所谓四海之内,也就是那个正方形,就称之为天下。但这个天下还是有点大,俺们华夏人只喜欢住在天下正中的地方,这就叫中原,后来叫做中国。而靠近锅边四海的那些边边角角都被认为是荒凉不开化的地区,南边的叫做蛮,东边的叫做夷,北边的叫做狄,西边的叫做戎,所谓的南蛮东夷北狄西戎,又称四夷或者蛮夷。


这种天地的认知,应该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具体是什么时候,现在已经不可能考证了,反正很多古书,包括《礼记》《史记》《竹书纪年》等等都这么说,可以确定的是,到了周朝,这种观点已经相当普遍,和武庚、管叔、蔡叔一起造反的东夷各国,就是当时山东一带的部落,这一年是公元前1043年。


就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周王朝出现了一个千古神人,他就是周武王的另一个弟弟,也是他死之前的托孤大臣,辅佐周成王的周公旦,简称周公。此人的名字就是姬旦,你也别笑,人家姓姬,一家子都姓姬,是正统的黄帝后裔,只不过他叫旦而已,元旦的旦。


这位大姬旦在中国历史上牛掰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现在经常说孔子是圣人,他老人家的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至圣就是至高无上的圣贤,那么还有没有比孔子更牛掰的圣人呢?答案是有,也就是这位姬旦同学,他的称号是“元圣”,这个元字既有开始、第一位的意思,也有位居中央的含义,那么元圣就是第一位也是最牛掰的圣人。


孔老夫子的个人人生目标就是要达到周公的成就,他对周公的崇拜在论语《述而》里有描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最近老得真厉害啊,做梦都梦不见周公了,这也是后来俗语里把睡觉称为去见周公的来历。你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去看孔子和周公的关系,都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大成至圣先师孔老爷子是元圣周公大姬旦的脑残粉。


那我们这里就要问一下了,这个周公都做了什么,让孔夫子这么佩服?这个我们下集再聊。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