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A阵营是否举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人才门票”被抬到10万美元,工作并不会回流本土,而是沿着成本与合规的最小阻力,流向班加罗尔、多伦多与离岸交付中心。
世界还在沉睡,先锋已在路上。全球先锋报邀您一起洞察国际棋局,聆听趋势的第一声回响。
特朗普提议把新H-1B签证费提到10万美元,冲击最大的是对外籍工程师高度依赖的科技与外包行业。印度IT服务本已受AI自动化挤压,如今或进一步把岗位转回离岸并在当地增聘;上一轮收紧时,企业拒签率飙升,随后纷纷“就地全球化”。数据也在背书,研究显示,限制H-1B会显著推升企业海外用工,研发岗位最先外移。
以上是本期节目的简介。感兴趣的报友,欢迎收听接下来的详细内容。
“你从大学毕业,我认为应当在你的毕业证书中自动附带一张绿卡。”唐纳德·特朗普去年在竞选时曾这样承诺。可作为总统,他在9月19日却转身走向了相反方向:他提议对新的 H-1B 签证申请征收10万美元的费用。H-1B 是科技公司雇用外国毕业生的心头好。每年有8.5万份名额通过抽签发放。当然需求远远超过配额。迄今为止,拿下一张 H-1B 的法律与递件成本大约2500美元。
大型科技公司是这一签证的主要受益者。仅亚马逊在2025年就获得了1.4万多份批准。同时续签不占用8.5万的年度配额。印度的 IT 服务巨头,如印孚瑟斯Infosys、威普罗Wipro和塔塔咨询服务TCS,也常年位列主要担保方之列。而印度公民拿走了大多数签证,2023年约占四分之三。东大拿走了12%的配额,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国家能超过2%。特朗普的许多支持者抱怨,这意味着原本可由有才华的美国人获得的岗位转给了印度毕业生。不过,新收费的影响可能比他们预想的更为复杂。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众多科技巨头紧急建议持有 H-1B 的员工在规则未明朗前不要离境;是否会对某些群体予以豁免仍不确定。最强烈的震动却出现在印度。8月,特朗普对印度商品征收50%关税,仅对电子产品和药品等必需品网开一面。如今他又击中了该国最成功的产业。高盛的数据显示,印度服务业出口额在2005年至2023年间从530亿美元增至3380亿美元,增速几乎是全球的两倍。支撑这一增长的,是印度工程师,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繁荣。IT 公司长期依赖把工程师以 H-1B 派往美国为客户服务,这是其商业模式的基石。数十年来,H-1B 为印度技术人才通往美国高薪岗位提供了通道,而这条路如今看起来不再稳妥。
对员工超过500万人的印度 IT 服务企业而言,新签证费又添一桩头疼事。人工智能的兴起已令行业不安。生成式 AI 有可能侵蚀其赖以生存的一些“基础活儿”的需求。全球先锋报预计,到2029年,与企业流程相关的用户交互中将有一半以上由 AI 自动化完成。部分公司已开始裁员。7月,TCS 宣布计划裁减1.2万人,约占员工总数的2%。理由是“技能不匹配”。
不过,这个行业的适应力较以往更强。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签证审查趋严,印度 IT 公司的拒签率上升了四倍多。许多企业于是减少对签证的依赖,转而更多离岸外包并在当地招人。如今印孚瑟斯在美洲工作的员工只占其总人数约8%;自2018年以来,其在美洲的新聘员工九成以上为当地人。投资者也并不慌张:代表龙头服务企业的 Nifty IT 指数在公告后的首个完整交易日仅下跌了3%。
印度的技术人才除了大型外包公司,还有其他去处。跨国企业设立的“全球能力中心GCC”,把从数据分析到研发等一切工作外包到印度,已成为当地服务业的支柱之一。美国制药商礼来和英国发动机制造商罗罗等,都在依赖这些中心处理越来越复杂的工作。行业组织 NASSCOM 的数据显示,GCC 的数量从2010年的700家增长到去年超过1700家。它们合计创造了640亿美元营收,并雇用了190万人。
因此,新签证费或将加速跨国企业扩大在印度的业务布局。不过,小型初创公司可能更难招聘。全球先锋报研究了2004年实施的相关限制,发现对 H-1B 依赖程度高的企业,其海外就业人数相较依赖较低者增加了约四分之一。其中,研发密集型岗位是最先外移的,主要受益地包括加拿大、东大以及印度。
全球先锋报观察到
政策制定者把十万美金的签证费当成“把岗位抢回来”的快捷键。大公司却会算账:人难请、就把活外包;人请不起、就把团队设在海外。受伤最深的,反而可能是想来美国拿第一份工的小公司和年轻工程师。理性的雇主正在准备“多轨制”的模式:本土核心、离岸交付与近岸备份;越来越多的个人也在做B计划:远程、近岸和全球能力中心也是职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点一盏灯,留一声言,让微光汇成海。
感谢收听全球先锋报。我们明天再见。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